?

建國以來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發展理念的演變與趨向

2023-05-31 10:19于志勇趙志建趙宇華
國際公關 2023年5期
關鍵詞:發展理念演變生態文明建設

于志勇 趙志建 趙宇華

摘要:我國生態文明之路已走過近半個世紀,從生態自然觀、可持續發展的生態觀到生態文明觀,反映了新中國成立后中國共產黨人對生態文明之路的不斷摸索,體現了中央領導集體在生態環境保護與建設上的理論創新,反映了共產黨人以高度的生態自覺支撐著中國生態文明實踐,標志著我國生態文明建設走向了新的階段。

關鍵詞:生態文明建設;發展理念;演變

“我們不要過分陶醉于我們人類對自然界的勝利。對于每一次這樣的勝利,自然界都會對我們進行報復?!盵1]“我們必須與其他生物共同分享我們的地球”。20世紀初,地球的生態環境出現了一系列的問題,迫使科學家開始思考“人與自然” 的關系。生態學發展成為“探討自然、技術和社會之間關系的科學知識體系?!盵2]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設立了人與生物圈(MAB)國際組織,積極倡導各國對生態學和環境展開更為專業的研究,以期引起人們對環境的保護。我國的生態文明建設體系是如何形成的,對此問題進行解答即是本文題中之義。

一、我國生態文明建設之路

(一)生態自然觀

生態危機在我國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并沒有顯現出來,但是這并不妨礙我國國家領導人對生態問題的關注?!坝锰旯忸^的辦法采伐森林,采光了就走,……這怎么得了!營林是建設社會主義,我們不能吃光了就算,當敗家子?!薄拔覀円⒁庾龊铆h境保護工作,保證不使土地、河流、空氣遭到污染?!盵3]在全國林業工作會議上,周恩來針對亂砍濫伐現象提出了批評,可以說他是我國環境保護工作的開創者和奠基者,從新中國成立之初就積極參與全球氣候治理,積極應對國際事務,高度重視國際間的合作與交流,成為全球生態環境的參與者與建設者。

改革開放后,我國進入到一個經濟迅速發展的時期。這一時期,我國領導人不斷加強與國際間的交流與合作,先后加入多個世界性的環境組織,簽訂了多項公約,在生態環境與經濟發展上追求兩者的平衡。這一時期,我國積極探索生態環保措施,“加強環境管理,要從人治走向法治?!饪咳酥芜€不行,還得靠法治,得有一套管理制度。國家有環境保護法,還有專門的單項法規?!刮覀兊墓ぷ饔蟹梢?,有章可循?!盵4]1979年,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環保法審議通過,標志著中國環保工作開始邁上法治化軌道。1983年,“環境保護是我國的一項基本國策”,[5]將環境保護提升到了國家意志層面。這一時期,我國加強與國際間生態環保合作,簽訂了一系列環保條約,標志著中國主動參與到了國際生態環境的治理中,顯示了中國政府積極響應國際社會生態環保的良好姿態。

這一時期,生態環保理念在中國實現了從無到有的轉變,環保實踐也逐漸向“預防為主、防治結合” 的方向邁進,為中國政府的環保工作提供了科學的導向和思想上的引領。雖然這一時期的環保思想還沒有達到體系化的程度,但是經濟與環保的結合、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環境保護的國策、法治環保等理念的表達,顯示出黨中央領導集體在環境保護的實踐中積極推進的態度,并在實踐中取得一定突破。

(二)可持續發展的生態觀

20世紀末,中國生態環境保護與建設進入新階段,這與國際上對環保的重視是分不開的。1992年,《里約宣言》和《21世紀議程》兩個文件發表后,逐漸成為世界各國指導經濟社會發展的總體戰略思想。中國緊跟時代潮流和國際步伐,提出了“可持續發展戰略”[6]“任何地方的經濟發展……都要堅持以生態環境良好循環為基礎,這樣的發展才是健康的、可持續的?!盵7]將我國的生態環境保護與建設工作推進到了一個新階段。

黨的十六大確定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這個目標跟以前的目標不太一樣。以前的目標主要還是經濟指標,到什么時候翻幾番的問題,到哪一年達到多少美元的問題。但是2002年黨的十六大報告提出的是建設一個理想社會的目標,從原來的唯經濟指標論到建設理想社會這個目標意義是重大的,也就是說,今后要實現的是理想社會了,根本的是看生活在這個社會里的人是否幸福,終極關懷的是人,是人生存的環境,所以黨的十六大報告最大的貢獻就是發現了人,“以人為本” 的理念開始凸顯,這就是理想社會背后的根本理念?!敖ㄔO山川秀美的生態文明社會”,[8]從原來的唯經濟指標論到建設理想社會這個目標意義是重大的。此后,以“生態文明” 為詞綴的關鍵詞屢見報端,直至“建設生態文明” 概念的提出,“建設生態文明,基本形成節約能源資源和保護生態環境的產業結構、增長方式、消費模式……將建設生態文明列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五大目標之一?!盵9]此后,“生態文明” 被寫進黨的行動綱領。黨的十八大則對“生態文明建設” 進行了新的論述與概括,內容更加豐富與深化?!耙弧?長計;“二” 愿景;“三” 發展;“四” 任務;“五” 布局。即建設生態文明是關系未來的長遠大計;要建設“美麗中國” 和“中華民族永續發展” 的愿景;要推動綠色、低碳、循環三發展;要在國土空間開發、資源節約、生態系統和環境保護力度上下功夫;要在“五位一體” 上進行全方位布局,將生態文明建設提高到國家戰略的高度。

(三)生態文明觀

社會主義生態文明觀首次出現并得到表述是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社會主義生態文明觀概括起來就是“一”“二”“三”?!耙弧?論(發展生產力新論);“二” 思想(系統協調和綜合治理思想);“三” 大理念(“兩座山” 生態理念、生命共同體理念、綠色發展理念)。社會主義生態文明建設有了新發展、新突破;生態文明建設實踐有了新目標。嚴格執行“底線意識和底線思維” 的生態紅線,生態文明法制建設穩步前行,制定并修改了一系列生態環境保護的法律法規,一系列地方性法規、規章紛紛跟進,密切配合相關法律法規,豐富了生態文明建設法律法規體系,為生態文明建設的順利推進提供了有力的法制保障;在國際生態合作方面,中國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國際事務中來,逐步進入到共面對、同擔當;求交流、共分享;共建設、攜手并進、互利共享的新境界;在指導思想及價值目標上,在建設理念上、實現路徑上,社會主義生態文明建設越發清晰與系統。這一階段,我國的生態文明建設進入深入發展階段,生態文明建設理念更加全面,“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可以源源不斷地帶來財富?!?習近平總書記用“綠水青山”“金山銀山” 這樣形象生動的語言論述了生態環境對經濟發展的重要作用,我國的生態文明建設走進了務實的階段。

二、我國生態文明建設演進的邏輯特點

(一)高度的生態自覺支撐著生態文明實踐

中國共產黨高度的生態自覺支撐著中國生態文明實踐?;赝覈鷳B文明發展的歷程,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起步,70年代摸索中前行,此后逐漸步入正軌。到了21世紀,“生態文明” 這一新的概念逐漸成為負載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的主要載體,反映出中國共產黨人對“生態文明” 建設認識與理解不斷深化。

新中國成立之初,國家領導層的生態環保意識相對比較落后。一方面,是當時我國生產力落后,人們的物質生活匱乏,人民大眾的人文素質普遍較低;另一方面,當時我國的國家政策“一邊倒”,仿效蘇聯的模式,單純注重工業化的發展,大力發展經濟,環境保護和生態啟蒙的意識比較淡薄,各項政策、法律等環保制度也不完善,環境保護的行為和法律進展比較緩慢。加上后來國內的“大躍進”“文化大革命” 的影響,環境保護的行為更難得到跟進,這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我國的環境保護進程。

改革開放至今,共產黨人對生態環境問題進行了逐步探索。在經濟增長的背后,實際上也暴露出了一系列的問題,尤其是環境破壞的問題,水土流失、霧霾不斷、地下水受到污染,生態環境遭到了破壞,經濟持續增長的同時也讓生態環境付出了沉重的代價。生態問題不斷,跟傳統的經濟增長模式是相關的。傳統經濟增長模式是以經濟總量為目標的,以犧牲資源環境為代價,唯GDP的,只要來錢什么原則都沒有,導致了生態危機日益凸顯。之后,我國開始意識到生態方面問題的嚴重性,加大了對生態文明的建設和保護,“只有實行最嚴格的制度才能為生態文明建設提供可靠保障”。[10]有針對性地設計了重點任務,制定了多項生態文明的法律和法規,確定了生態文明制度體系,用制度保障了生態文明建設。

(二)中國生態話語體系的構建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積極構建中國生態話語體系,力求在國際上發出中國的聲音。在“生態文明” 這一概念使用之前,我國的生態理論一直都是借鑒西方國家的,如“可持續發展” 理念、綠色發展理念。而“生態文明” 一詞是中國語境中的原創性概念,“要努力提高國際話語權,要加強國際傳播能力建設,精心構建對外話語體系?!盵11]但是我們也要看到,生態治理的中國話語體系還不成型,還是一種創造性綜合,但畢竟邁出了可喜的一步。如果說“保護環境” 的觀念在新中國得到國家領導人的認同,“可持續發展” 理念在20世紀90年代得到轉述,“科學發展觀” 和“生態文明建設” 則是新世紀以來中國共產黨人在未來發展觀念上的大膽創新,也標志著環保理論在實踐中的日趨完備與成熟?!白呦蛏鷳B文明新時代,建設美麗中國,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重要內容?!盵12]闡明了“美麗中國” 必將是在“中國夢” 統領下所建設的事業,“生態文明” 也是“美麗中國” 和“中國夢” 的文明基礎,“中國將提高國家自主貢獻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爭在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盵13]表明中國政府的堅強意志和堅定決心,為世界生態治理提供寶貴經驗。

三、結束語

我國的生態文明建設之路既走了許多的彎路也有成功的經驗,這都是一個后發展的現代國家所不可避免的。生態自然觀、可持續發展的生態觀、生態文明觀,體現出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的進程與實績,也充分地說明我國生態環境保護意識的動態過程在逐漸深入。當前,我國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方面仍然存在著諸多問題,結構性、根源性、趨勢性壓力總體上穩中向好,高度的生態自覺支撐著我國的生態文明實踐,在生態文明實踐的基礎上,積極構建我國生態文明話語體系,在引介、轉述、吸收國外生態話語有益成分的基礎上在國際舞臺上發出屬于自己的聲音。同時,我國的生態文明建設,也有其他國家無法比擬的優勢,其一是高度的生態文明自覺;其二是社會主義制度有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優勢。面對生態環境保護這樣一個錯綜復雜的問題,中國的制度優勢就明顯地體現出來了,可以調動各方力量積極投入到環保的各項措施中。國際上,一場低碳環保的經濟戰爭已經打響,誰能夠最先進入低碳經濟的快車道,誰就能夠搶占先機,我國的生態文明建設依然任重而道遠。

參考文獻:

[1]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2版,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1:383.

[2] 弗·卡普拉.綠色政治—全球的希望[M].北京:東方出版社, 1988:329.

[3] 周恩來選集(下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446.

[4] 國家環境保護總局,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新時期環境保護重要文獻選編》[M].北京:中共中央出版社,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2001:73.

[5] 國家發展改革委經濟體制綜合改革司,國家發展改革委經濟體制與管理研究所.《改革開放三十年:從歷史走向未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642.

[6] 江澤民.《江澤民文選》(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6:26.

[7] 江澤民.《江澤民文選》(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6:532.

[8]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十六大以來黨和國家重要文獻選編(上二)[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959.

[9] 胡錦濤.《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為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勝利而奮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39.

[10] 習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體學習時強調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基本國策努力走向社會主義生態文明新時代[J].吉林環境,2013,(4):4-5.

[11] 習近平.《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1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162.

[12] 習近平.《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52.

[13] 央廣網.習近平在第七十五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上發表重要講話[EB/OL].[2020-09-22].http://www.gov.cn/gongbao/content/2020/content_5549875.htm

猜你喜歡
發展理念演變生態文明建設
創新發展的三重視閾
道家思想對當代生態文明建設的啟示
論我國生態文明建設中制度自信的理論依據
我國發展理念的演變與創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