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英語跨學科項目式學習實踐探索

2023-05-31 16:56趙文娟王丹
關鍵詞:主題學習項目式學習初中英語

趙文娟 王丹

摘 ?要:跨學科項目式學習可以引導學生在深入學習和探究的基礎上進行學科知識與真實世界的整合、個體經驗和學科新知的鏈接。初中英語跨學科項目式學習應以驅動問題開啟,進而將其拆解為不同但有關聯的子問題,并在每一個子問題下將不同學科的知識進行鏈接和整合,設計指向學生跨學科核心素養培養的活動。在這一過程中,教師應采用學生自我反思、學生互評和教師評價相結合的方式對過程和最終產品進行評價,發揮評價的激勵和改進功能。

關鍵詞:跨學科學習;項目式學習;初中英語;主題學習

2022年頒布的《義務教育課程方案(2022年版)》在各學科課程中都設立了跨學科主題學習活動,要求“各門課程用不少于10%的課時設計跨學科主題學習”,凸顯了“在增強綜合素質上下功夫”“加強課程綜合,注重關聯”“統籌設計綜合課程和跨學科的主題學習”的培養目標要求[1]??鐚W科是培養學生綜合全面素養的重要載體[2],它通過打破學科知識的壁壘,引導學生綜合運用不同學科的知識,解決真實世界問題并產生綜合性的成果。

作為一種新的學習形態,項目式學習強調通過一個驅動問題引入,將個人碎片化和零散的知識進行整合。指向生活的、真實情境的、創造性的教育是項目式學習的精神和理念??鐚W科學習和項目式學習都關注提升學生解決真實世界問題的能力,并強調知識綜合性的內在聯系。兩者的融合可以引導學生在深入學習和探究的基礎上進行學科知識與真實世界的整合、個體經驗和學科新知的鏈接,讓學生感受到學科間的知識聯系,體驗不同視角的補充、碰撞與張力,使學生產生深入的跨學科思維,并能在不同的學科中尋找關聯、沖突,進而形成創造性的自我見解,形成跨學科學習后的核心素養[3]??鐚W科項目式學習通常由一個驅動問題開啟,并將該驅動問題拆解為更小的、更易實現的任務和步驟,以更好地促進學生產出最終成果。它可以通過組合型(對各學科領域中關鍵概念進行探索,最終整合為項目成果)、遞進型(重點進行一個學科的學習,其他學科起輔助作用)和沖突型(從不同的學科/專家視角分別整體界定、分析問題)等實踐原型進行實施[4]?;隍寗訂栴}與組合型和遞進型實踐原型,筆者將驅動問題拆解為不同但有關聯的子問題,并在每一個子問題下將不同學科知識進行鏈接和整合,最終形成如圖1所示的跨學科項目式學習實踐方式。下面以外研版義務教育教科書《英語》八年級下冊Module 9 Friendship為例進行具體闡述。

一、跨學科項目啟動

驅動問題的設置是一切跨學科項目活動的開端。Module 9 Friendship的主題是“友誼”。在教學前,為了解學生的交友現狀及其問題,筆者對任教的兩個班級進行了關于交友現狀的調查,發現70%的學生在交友方面存在困難,主要是缺乏正確的人際交往策略、不善于解決朋友間的沖突等。究其原因可能在于在信息急速發展的今天,部分青少年過分依賴網絡,導致缺乏在真實世界交友的能力。良好的友誼對青少年的社會化發展、情感和認知的成長等具有促進作用。因而,筆者基于跨學科理念開展項目式學習,設置驅動問題“如何在友誼果園里創豐收”,讓學生思考友誼的建立和植物成長的相似性,并通過探討友誼樹生長的過程,樹立正確的交友觀,提高處理人際關系的能力,進而形成對積極和良性的友誼關系的正確認知,塑造共享、謙讓、互助等優質品質,最終促進自身全面人格的建立和長久發展。該跨學科項目式學習融合生物、英語、數學、道德與法治等學科的相關內容,學生應達成的學科目標和核心素養如表1所示。

需要注意的是,跨學科項目式學習小組的建立也是十分重要的一環,小組合作的過程即是未來真實社會場景的雛形。教師應引導學生自由組合形成項目式學習小組,為后面項目的開展作準備。

二、跨學科項目開展

在英語跨學科學習課堂上利用驅動問題創設語言情境,可以提升學生的研究興趣,營造探究的氛圍。驅動問題通常是宏觀和綜合性的問題,需要拆解為小的、更容易操作或實現的子問題鏈,形成由淺到深、由表象到實質、由低階認知到高階思維的跨學科知識構建過程。在項目式學習小組充分討論后,教師將“如何在友誼果園里創豐收”拆解為“你理想的友誼果園是什么樣子?”“你想選擇什么樣的友誼樹種?”“你將如何守護果園?”“如何能在果園里創豐收?”四個子問題,并模擬真實果園建立的場景將四個子問題創設為果園的設計、果樹的播種、果樹的茁壯成長和果園的豐收四個活動,引導學生在探究果樹成長的過程中,理解友誼建立的過程。

【果園的設計】

活動設計:

①根據驅動問題設計跨學科項目活動的策劃書(初稿);

②根據跨學科內容決定活動最終產品的形式和方向。

活動目標:

①學生能夠對跨學科項目學習產生興趣;

②學生能夠對整個活動有初步的跨學科知識預判。

【果樹的播種】

活動設計:

①回顧和描述初中開學第一天交朋友的場景及使用的交際策略;

②描述“我”與“我的朋友”的性格特征、人格品質,并歸納異同,進而概括交友標準。

活動目標:

①學生能夠通過思考、分析、比較“我”與“我的朋友”,概括個人性格特征和交友標準,并與小組形成多元且正能量的交友標準和價值觀;

②學生能夠通過道德與法治學科、英語學科的跨學科學習活動,正確認識自己,不斷完善自我,保持樂觀的態度。

【果樹的茁壯成長】

活動設計:

①小組成員通過激活生物學科的背景知識思考、提煉、分享果樹茁壯成長的重要元素,總結出水、溫度、空氣、光等是生物生存的環境條件,并根據植物生命成長周期進行不同時期的需求分析;

②通過閱讀不同的交友故事文本,利用英語學科和數學學科的跨學科閱讀策略“心情坐標系”來梳理主人公在人際交往中取得的收獲與遇到的阻礙,并辨別健康的友誼和不健康的友誼;

③分析不健康的友誼對人的影響,思考避免不健康的友誼與維系友誼的方法,進而在小組討論中表達自己的態度,并提出可行性的建議。

活動目標:

①學生能夠將活動場景與自己的生活經驗建立聯系,喚起自己與主人公的共情;

②學生能夠通過英語學科與數學學科的跨學科活動,利用數學函數的基本知識,進行基于數學語言和思維的跨學科探索;

③學生能夠根據分享和反思來提升自身解決真實世界問題的能力。

【果園的豐收】

活動設計:

①在小組協作下,分享自己以及小組對于友情主題的新的理解,并通過對數學圖形性質和特點的深入分析,運用圖形組合、圖形變換等方式制作小組友誼果實并表達其內涵與進行幾何驗證;

②在班級進行跨學科活動成果的展示,并在反饋活動中形成關于友情主題的新的跨學科思維;

③在自評、互評、師評后,小組根據評價反饋對作品進行改進。

活動目標:

①學生能夠建構英語學科和數學學科的跨學科思維;

②學生能夠基于友誼主題,深化對數學學科和英語學科的認識,建構學科與學科、學科與生活間的聯系,并運用項目式成果呈現對知識的創造性運用和理解;

③學生能夠在活動中提升小組溝通交流協作的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合作和自我管理的技能。

在果園的設計階段,教師應為學生創設身臨其境的語言環境,激發學生探究問題的內在動機與興趣。同時,教師應擯棄傳統的以教學為中心的理念,讓學生根據驅動問題自主開展活動,并在此過程中提供必要的腳手架。學生根據驅動問題設計跨學科項目活動的策劃書(初稿)與確定活動最終產品的形式和方向的過程,即是學生深入挖掘主題意義、主動與真實生活聯系的過程。需要注意的是,隨著學生對問題的深入研究和理解,跨學科項目活動的策劃書與活動最終產品的形式和方向可能會有所修改。

在果樹的播種和果樹的茁壯成長階段,教師應創設跨學科活動,引導學生在問題解決的過程中深挖學科知識和特性,建構學科與學科間、知識與個人真實世界間的聯系,形成“專家”的探究思維,引發跨學科的情境遷移。在這一過程中,小組合作是活動過程中必不可少的形式。小組合作的過程即是模擬和演練未來真實世界場景的過程,有助于提升學生的小組協作能力以及從不同角度和立場思考問題進而提出個性化見解的能力。

在果園的豐收階段,學生的整體思維和遷移能力得到展現。在這一階段,學生不僅要展示活動的最終產品,也要展示其策略性的思考過程、跨學科思維過程和遇到的問題及其解決方法(一個小組的最終產品及其形成過程如圖2所示,為保持原貌,學生作品中的個別表達或書寫問題如缺標點、英文字母的斜體寫成正體等等,未作修正),以有助于提升綜合語言表達能力、團隊協作與調控能力、自我反思能力。

由圖2可知,該小組通過深挖數學學科中三角形的性質和概念、“金字塔模型”的知識,以及基于生物學科中植物多樣性的特點繪制出金字塔形的友誼果實,最終形成觀點“每個人雖然有差異性,但‘穩定‘團結‘和諧是建立友情的關鍵要素”。在這一過程中,學生梳理并反思自己交友歷程中遇到的不同困惑,進而通過跨學科方式分享自己從友情中得到的收獲,感悟友情的價值與高質量友誼帶來的積極影響,建立積極正向的交友觀。

三、跨學科項目評價與反思

跨學科項目式學習的評價具有激勵和改進的功能,有助于促進學生的綜合性發展。在開展評價時,教師需要注意以下三點:一是跨學科項目式學習是開放性的活動,因而其評價體系應具有多元視角、多維標準及開放性;二是產品的終結性評價和活動的過程性評價在跨學科項目式學習中起到互相補充的作用;三是學生在評價中也占據重要的地位,應采取學生自我反思、學生互評和教師評價相結合的方式。

在過程性評價中,同伴和教師可采用如圖3所示的“點贊貼紙”對小組和個人進行評價(可以將評語寫上面)。圖3的“點贊貼紙”融合了友誼果園的場景描述,分別代表友誼的關愛、支持、尊重和鼓勵。學生和小組可以根據過程性評價的反饋及時進行調整和改進。在終結性評價中,學生使用跨學科項目式學習成果評價表(如表2所示)以及個人自評表(如表3所示),反思在活動過程中的閃光點和不足,并根據建議優化活動成果與思考未來進行跨學科項目式學習需完善的地方,最終形成新的跨學科視角。

跨學科項目式學習是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自主構建和內化新知、發展獨立思維、提升合作解決問題能力的一種方式。在跨學科項目式學習中,教師應擺脫傳統的關注教學行為實際發生的觀念,轉而關注學生學習的過程和效果,即為學生創造更多的、有效的深度學習和合作的機會,引導學生多角度分析、審視、賞析,產生思維的碰撞,進而利用結構化新知解決真實情境中的實際問題??鐚W科理念與項目式學習的融合要求學生綜合運用各學科知識與思維解決真實情境中的復雜問題,有助于整體建構跨學科主題學習實施的一體化課堂,使知識學習走向實踐創新,進而帶動課程綜合化實施。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課程方案(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22:4.

[2]吳剛平.跨學科主題學習的意義與設計思路[J].課程·教材·教法,2022(9):53-55.

[3]劉仲林.交叉科學時代的交叉研究[J].科學學研究,1993(2):9-16.

[4]夏雪梅.跨學科項目化學習:內涵、設計邏輯與實踐原型[J].課程·教材·教法,2022(10):78-84.

猜你喜歡
主題學習項目式學習初中英語
初中英語寫作教學方法初探
如何讓初中英語教學更有效
項目式學習在應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養中的探究
在初中物理中實施項目式學習
網絡信息平臺支持下的PBL英語教學實踐與研究
微教育理念下的班級管理探究
語文主題學習課堂模式和結構組織與管理策略的研究
以教師科研與學習實踐為案例的高職生學習能力培養教學改革
如何進行初中英語閱讀教學
初中英語單項選擇練與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