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育”在構建和諧校園文化建設中的重要作用

2023-05-31 22:34張朝泉
學周刊 2023年18期
關鍵詞:和諧校園文化建設美育

張朝泉

摘 要:研究表明,美育既能在“人的培養”中發揮優勢,也能在學校的建設和發展中發揮一定力量,是構建和諧校園文化的有效方法之一。為了提升校園文化內涵,增強學校育人軟實力,學校應重視美育?;诖?,文章在解讀相關概念的基礎上,探索了如何在構建和諧校園與校園文化建設中發揮美育的重要作用,并提出了一些有效建議,如靈活使用特色課程、個性活動等手段,以有效改善學校物質環境,充分彰顯歷史底蘊之美。

關鍵詞:美育;和諧校園;文化建設

中圖分類號:G40?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673-9132(2023)18-0136-03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3.18.045

學校的綜合發展中,美育與和諧校園文化是相輔相成的。美育可以賦予校園文化嶄新內涵,提升其和諧性,通過美學途徑增強其育人能力。而和諧校園文化可以為美育提供多維平臺,促進美學要素在校園中的滲透。在新課程改革號召下堅持以“五育并舉”為學校教育的基本路徑,學??梢苑e極挖掘其美育內涵,讓美育為和諧校園文化建設提供有力支持。

一、相關概念解讀

(一)美育

1739年,德國古典文學和古典美學的重要代表人物席勒在《審美教育書簡》中首次提出了“美育”的概念,廣義上,它指將美學原則滲透在各科教學乃至生活環境中的一種教育,包括美感、審美、美學素養多個方面。美育發展至今,不僅助推大眾塑造更充實的精神世界、更精彩的物質生活,更影響了學校教育的發展。學校在構建和諧校園文化、開展育人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應注意美育的重要作用,充分挖掘“美”在學生成長、學校發展中的潛力。

(二)和諧校園文化

和諧校園文化,是以校園為主要空間、以和諧為主要表現的一種校園文化,是和諧社會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和諧校園文化一般由環境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行為文化四部分構成,有著深刻的美學和哲學內涵,是學校塑造學生高尚情操、提升學生與教職員工綜合素質的必要手段,是營造良性教育氛圍的重要途徑。

二、發揮“美育”在和諧校園文化建設中的重要作用

(一)用好歷史底蘊之美

一所學校的歷史,是這所學校最深刻的文化,是學校的生命所在。在美育與和諧校園文化建設中,學校應用好歷史底蘊之美,以校史為素材,向學生、教職員工講好學校的發展故事,以促進校園文化的縱深發展[1]。這就要求學校應具有“記錄”和“留存”歷史的能力。比如,建設“校史館”以保存學校建校以來的各標志性物品,記錄學校卓越教職員工、優秀畢業生故事;發行“校報”“校史雜志”,以發揮文字的力量,通過文字將學生、教職員工帶到學校真實的歷史中,根據當前教育環境,確定借助學校歷史建設和諧校園文化的最佳方案。在與校史進行交流的過程中,學生、教職員工也能增強對學校的熱愛和尊重之情,從而提高參與建設和諧校園文化的主動性,讓美育在校園和諧文化建設中發揮更積極的作用。

(二)改善校園物質環境

自然環境、功能室環境、角落環境,都是校園物質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挖掘環境的美育內涵,賦予環境文化的教育功能,提升校園環境的文化水平,可以有效發揮美育在校園和諧文化建設中的作用。

1.自然物質環境。大自然是天然的學校,在大自然的美麗生態中,人們能夠得到心靈的洗禮,推動建設和諧自然文化。將學校變成“自然”,也有利于建設和諧校園文化。對此學??蛇m當投入資金,通過植樹、建花壇、造假山、飼養動物等方式,有效改善學校自然環境,讓學生、教職員工在“一花一世界,一樹一菩提”中感受美與人文關懷,從而推動建設和諧的校園文化。在此基礎上,學校還可以在校園內建設涼亭、石臺等自然休閑場所,學生與教職員工在休息時間可以在這些場所進行休息,沐浴自然,體會生命的自由和閑適,珍惜不可多得的校園時光,這樣和諧校園文化就能夠在無形之中滋生。

2.功能室物質環境。教室是教學的主陣地,如果將“以美育為載體建設和諧校園文化”也視為教學的一部分,那么,建設具有美育功能的功能室就顯得十分重要了。學??梢酝ㄟ^提高功能室的物質環境水平,增強校園物質環境的改善力度,例如可以建設科學館、革命教育館、天文館、德育館、美術館、舞蹈室、音樂教室等功能室,并在功能室投放豐富的美育資源,如革命紀念報紙、歷史紀念文創、科學實驗道具、天文觀測器材、舞蹈訓練服裝等,讓教職員工特別是學生在功能室自由活動,無論是自主進行革命教育、在民族歷史中增長人文情懷,還是發展天文、科學等興趣愛好,積累文化探究經驗,都能營造濃郁的文化氛圍,為借助美學手段建設和諧校園文化創造優良條件。

3.角落物質環境。讓每一個走廊都充滿美,讓每一個角落都布滿文化,是改善校園角落環境的目標所在,也是學校利用角落環境之美構建和諧校園文化的關鍵過程。廣義上的“角落”指學生、教職員工在學校習以為常、經常忽略其美育功能與文化價值的場所,如公告牌、圖書角、墻角、走廊、樓道乃至衛生間、水池等。學??梢岳眯麄鳟?、宣傳標語、攝影照片、傳統文化海報、手工藝品、花卉植物等資源來裝飾角落環境,定期更換素材,先利用角落的“多變”吸引學生、教職員工的目光,再利用內容的“充實”落實美育,促進和諧校園文化的形成。例如,學??梢栽谧呃葟堎N傳統文化海報,借助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故事,讓走廊變為“傳統文化美育長廊”,將“美”與“文化”有效融合。學生與教職員工通過欣賞這些內容,會在潛移默化中得到文化熏陶,成為以美育建設校園和諧文化的關鍵力量。

(三)優化學校品牌形象

學校靜態的品牌形象,具有動態傳播校園精神文化的特別功能,不僅是學校的標記,更是能憑借其獨樹一幟的審美語言,促進校園的和諧文化建設。因此,以美育為載體構建校園和諧文化,可以從優化學校品牌形象切入。如根據學校的文化底蘊設計?;?、校服、校標等,使其具有高度審美價值,使學生、教職員工能根據其美學要素,對校園文化形成特別的理解。再如,學??梢栽诮虒W光盤、校本教材、稿紙筆記等特色產品中,印上具有美育價值和人文內涵的文化標記。這種靜態文化符號的全方位滲透,能夠使美育立體化、多層次地發揮作用,“美”的學校品牌形象一旦建立起來,就能在“無聲勝有聲”的熏陶下,強化和諧校園文化建設。

(四)特色課程中的美育

建設和諧校園文化,本質是為學生服務,是為促進更多學生在學校的可持續發展。而課程是最令學生熟悉的一種“教育”和“文化熏陶”形式。如果說環境具有隱性的美育與和諧校園文化建設功能,那課程就是顯性的美育,是直接的和諧校園文化建設[2]。因此教師可以在特色課程中進行美育教學,通過講好美育課程,為和諧校園文化建設打好基礎。

1.德育課程與美育。美育在和諧校園文化建設中的重要作用,可以通過德育課程體現出來,因此在“以德促教”的過程中,教師應讓學生習得知識,深入理解“道德”“品德”“公德”“美德”等文化。對此,教師既可以將學校歷史、政治等教材作為載體,還可以利用互聯網了解社會熱點話題、時事政治,將其整理為特色課程資源。又或者,教師可以設計“自命題”德育課程,讓學生參與“德美融合”課程建設。學生根據自己對德育、美育和和諧校園文化的理解自主設計課程主題,對其展開學習,能夠更熱情地追求美,追求和諧的校園文化。

2.藝術課程與美育。美術、音樂、舞蹈與藝術課程的結合,有助于強化美育在校園文化建設中的作用。藝術本就是“美”的源泉,將藝術課程與美育結合,能夠推動美育與建設和諧校園文化的進一步融合。因此在美術、音樂、舞蹈等課程的教學中,教師可有計劃地滲透美學要素。比如在美術課程中,在“美術鑒賞”常規美育教學內容之外,教師可以補充“文化品鑒”內容,引導學生品鑒美術作品的背景與文化影響,以豐富和諧校園文化建設素材,培養學生對文化的良好感知力與接受能力。再比如,在舞蹈課程中,教師可以結合不同文化主題改編或編排舞蹈,讓學生在“編舞”“跳舞”的實踐中增強藝術修養,學會美與文化的創新表達……這樣貫穿“藝術”的美育,能夠讓學生逐漸形成優秀的藝術品質,借助學生對藝術的追求,讓藝術文化自然而然地成為和諧校園文化的一部分。

(五)融合地方特色文化

文化不僅是學校發展的力量,更是一個民族的血液和靈魂。在中華民族頑強不息的拼搏中,每一塊土地下都埋藏著豐富的文化,都可以成為學校構建和諧校園文化的一種支持。也就是說,在以美育促進和諧校園的文化建設時,學??梢赃m當勾連地方特色文化[3],如陶瓷文化、泥塑文化、剪紙文化、戲曲文化等。為將此類文化真正帶入校園,學??梢耘c地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單位或民間非遺技藝傳承人聯系,邀請相關單位進入學校介紹“非遺”項目的文化歷史、舉辦“非遺”項目展覽,邀請非遺技藝傳承人進入學校傳播“非遺”技藝,從而激發全校參與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承工作的興趣。機會合適時,學??梢蚤_設“非遺大講堂”“非遺實驗室”等課題,延伸以上活動,讓學生、教職員工都有機會進一步走進非物質文化遺產,讓非物質文化遺產真正成為校園文化的血脈,也讓和諧校園文化具有新的價值。

(六)開展美育個性活動

開展美育教育,常欣賞不如常實踐,校園文化也是如此。那么,如何增強美育與校園文化建設的實踐性呢?學??梢砸孕@為陣地,開展美育個性活動,一方面創造實踐契機,另一方面滿足不同學生、教職員工的差異化需要,增強學校全體成員對實踐活動的參與性[4]。

1.社團美育活動。社團活動的對象為全體學生,藝術課程、德育課程、地方文化,均可衍生社團活動,讓學生在社團活動中感悟“美”與“文化”,以學生的實踐成果促進和諧校園文化的建設。具體來說,學??梢愿鶕拘C烙c和諧校園文化建設計劃,成立合唱、舞蹈、國畫、書法、武術、戲曲等社團,為各社團配備專業授課教師,鼓勵學生根據自身愛好選擇社團并參與活動。以此為基礎,學??梢远ㄆ诮M織“社團展示”等活動,使各社團內的成員積極展示活動成果,在分享成果與情感的過程中,讓校園文化和諧、豐富。而學生在社團創造的書法、繪畫等成果,還可以被應用在“改善校園物質環境”中,成為美化校園角落的重要素材。這樣一來,通過展示學生個性的美育,和諧校園文化的建設效果便能與日俱增。

2.校園美育活動。校園集體性活動對參與者的要求相對寬松,除了學生與指導教師,各崗位教職員工、家長乃至其他社會成員,都可以自愿參與進來,因此更容易使美育發揮作用,更能促進和諧校園文化的建設?;诖?,學??梢栽O置“開放活動日”,定期開展“戲曲文化節”“書法攝影展”“繪畫大賽”“藝術節”等活動,在保證學生、教職員工積極參與的前提下,適當邀請家長與社會各界的參加。比如,學??梢匝埣议L參與“戲曲文化節”,邀請社會書法前輩、攝影愛好者參與“書法攝影展”,使其充分感受校園文化的魅力,并對學生、教職員工的作品進行點評。美育活動不局限于學生間、校園內,而是要能得到越來越多社會人士的了解和支持,如此定然能夠為建設和諧校園文化帶來更多動力,潤澤學校全體成員的心靈。

(七)發揮輿論媒介優勢

互聯網不僅在學校收集美育素材、建設和諧校園文化方面具有優勢,還能通過輿論與媒介優勢,為和諧校園文化在美育中的建設提供助力。因此要想發揮美育在構建和諧校園文化中的重要作用,還應發揮輿論與媒介優勢。

從輿論角度來說,學??梢岳没诿缹W與文化要素建設的學校網站,對外宣傳和諧校園文化,引發外界關于“和諧校園文化”與“美育在和諧校園文化中的作用”的積極討論。網站中可以設置校園時事、德育小報、美育故事、教研紀事、課改行動、教學展示等板塊,記錄并宣傳不同的校園文化建設故事,從不同維度增強外界對學校和諧校園文化的認可[5]。同時打造留言平臺,聽取外界對學校美育與校園文化建設的部分意見,在全社會的參與下挖掘美育在和諧校園文化建設中的潛力。

而從媒介角度來說,學??衫没ヂ摼W媒介優勢,開辟美育第二空間,擴大美育對學生、教職員工的影響,以此影響反作用于和諧校園文化建設。比如,在校園網、學校公眾號開辟“美育與文化”專題,定期推送學習資源,使學生、教職員工自主對其內容進行學習,接受“美”與“文化”的正向感染,從而幫助學校整合美育手段,構建和諧校園文化。

總之,“美”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是人自身成長的關鍵途徑,是學校育人、教育事業生生不息的核心舉措之一。構建和諧校園文化,美育是至關重要的手段。學校在將學生視為美育對象的前提下,還應注意美育對教職員工的影響,系統地將美育滲透在學校生活、校園文化建設中,讓美育促進和諧校園文化的建設,以充分煥發“美”與“文化”的生機。

參考文獻:

[1] 高超.校園文化建設探析[J].文化產業,2021(34):43.

[2] 劉文.巧借學校美育發展? ?提升校園文化內涵[J].中國民族博覽,2020(24):68.

[3] 張金坤.打造暖心育人文化? ?建設溫暖和諧校園[J].廣東職業技術教育與研究,2019(2):20.

[4] 楊子昕.美育在構建和諧校園文化中的作用探析[J].濟南職業學院學報,2017(4):68.

[5] 董玉青.深化“以美育人”校園文化建設的研究[J].藝術評鑒,2017(4):180.

[責任編輯 康蘭明]

猜你喜歡
和諧校園文化建設美育
讓美育引領幸福生活
美育史料·1902年劉焜與“美育”
美育最忌急功近利
高校安全保衛工作堅持以人為本
馬克思主義的文化觀及其現實意義
加強基層文化建設滿足群眾文化生活需求
美育教師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