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媒體編輯課程思政的探索與實踐

2023-05-31 11:22路金輝
傳播與版權 2023年10期
關鍵詞:立德樹人課程思政

[摘要]作為網絡與新媒體專業的核心基礎課程,山西大同大學的新媒體編輯課程依據黨和國家的教育方針、卓越新聞傳播人才培養要求、學校辦學定位和專業人才培養方案,進行了四目標、三協同、四融入的課程思政探索與實踐,實現了課程聯動、師生互動,建構了價值塑造的共同體,有效實現了卓越新聞傳播人才的培養目標,可為其他網絡與新媒體專業課程思政的模式創新提供參考。

[關鍵詞]新媒體編輯;課程思政;協同思政;立德樹人

新媒體編輯課程是網絡與新媒體專業的核心基礎課程,對應的工作崗位為新媒體編輯。新媒體編輯作為新媒體平臺的把關人,在具備新聞信息采編能力的同時必須具備堅定的政治立場和正確的價值取向。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全程、全方位融入課程思政理念,在傳授學生專業知識、提升學生專業技能的同時加強對其價值觀念的塑造,讓學生在未來的職業崗位上擔負起應有的職業責任。山西大同大學的新媒體編輯課程教學改革以增強課程思政的有效性為目標,圍繞新媒體編輯課程的思政目標是什么、新媒體編輯課程需要融入什么思政元素、新媒體編輯課程如何融入思政元素三個問題進行探索。

一、新媒體編輯課程思政目標

(一)新媒體編輯課程思政目標設置的依據

山西大同大學的新媒體編輯課程主要依據黨和國家的教育方針、卓越新聞傳播人才培養要求、學校辦學定位和專業人才培養方案進行課程思政設計。

1.黨和國家的教育方針是課程思政的根本遵循

2016年12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要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中心環節,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1]。2020年5月,教育部印發《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以下簡稱《綱要》)?!毒V要》指出,要根據不同學科專業的特色和優勢,深入研究不同專業的育人目標,深度挖掘提煉專業知識體系中所蘊含的思想價值和精神內涵,其中“文學、歷史學、哲學類專業課程。要在課程教學中幫助學生掌握馬克思主義世界觀和方法論”[2]。

2.卓越新聞傳播人才培養要求是課程思政的專業依據

2018年9月,教育部、中共中央宣傳部印發的《關于提高高校新聞傳播人才培養能力實施卓越新聞傳播人才教育培養計劃2.0的意見》指出,要培養造就一大批具有家國情懷、國際視野的高素質全媒化復合型專家型新聞傳播后備人才[3]。

3.學校辦學定位和專業人才培養方案是課程思政的具體語境

山西大同大學是山西省首批高水平應用型本科高校,其《網絡與新媒體專業人才培養方案》所設置的網絡與新媒體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為:培養適應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需要,在掌握知識技能基礎上,培養具有政治強、情懷深、自律嚴、人格正的應用型傳媒人才。

(二)重塑新媒體編輯課程思政目標

依據以上因素,山西大同大學的新媒體編輯教學團隊以學生發展為核心,重塑了新媒體編輯課程教學目標,在其中增添了課程思政目標?;谛旅襟w編輯課程知識體系的特點,教學團隊將課程思政目標確定為“培養政治認同、激發家國情懷、擔當歷史使命、培養職業規范”,以實現立德樹人、培根鑄魂。

二、新媒體編輯課程的協同思政:課程聯動,挖掘思政元素

專業課程與思政課程同頻共振、課程聯動是課程思政的協同育人理念。山西大同大學的新媒體編輯課程通過與中國近現代史綱要、馬克思主義新聞觀、新媒體倫理與法規等課程的協同,建構了新媒體編輯課程的思政元素教學體系。

在中國近現代綱要課程中,教學團隊挖掘了政治認同、歷史使命、四個自信等思政主題。馬克思主義新聞觀是馬克思主義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在新聞傳播領域的反應和體現[4],其是新媒體編輯課程的根基與靈魂。新文科建設對卓越新聞傳播人才的要求是以馬克思主義新聞觀貫穿人才培養體系的核心[5]。根據學情分析,學生在大學第一學期雖然已經學習了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的基礎理論知識,但是對其理解還不夠深入,不懂得如何踐行馬克思主義新聞觀,因此大學第二學期開設新媒體編輯課是對馬克思主義新聞觀這門理論課程的實踐呼應。在馬克思主義新聞觀課程中,教學團隊挖掘了真實性原則、黨性原則、群眾性原則、社會效益優先原則等思政元素。大學第六學期開設新媒體倫理與法規課程的目的是落實《綱要》提出的深化職業理想和職業道德教育的目標,是新聞倫理與法規的系統化、理論化講解。該課程在培養學生業務技能的同時,將價值規范、職業倫理內化在新聞業務技能的培養中,將法律與規范意識隱性植入新聞職業行為的實踐中。在新媒體倫理與法規課程中,教學團隊挖掘了職業理想、職業精神、職業倫理、法律意識等思政元素。

三、新媒體編輯課程思政元素的融入:師生互動,構建價值塑造空間

教學體系是一個內涵具有極大延展性的概念,主要指教學過程的知識基本結構、框架、教學內容設計、教學方法設計、教學過程設置和教學結果評價組成的統一整體。新媒體編輯課程思政元素融入的主導思路是以學生為中心,倡導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建構體系化的價值塑造空間。教學團隊將思政元素融入專業教學的各個環節,實現教學內容、課堂教學、實踐教學、教學評價的全鏈條融入、全空間覆蓋,從而使思政教育深度、有機地融入新媒體編輯課程教學。

(一)融入教學內容

在教學體系建設中,教學內容體系的創新是最關鍵的一環,涉及“教什么”的問題[6]。內容是課程思政的載體和基礎,離開課程內容,課程思政就會成為“空中樓閣”,思政育人也會變成“說教”,無法達到育人目的?!霸谌襟w時代,不管媒介與技術如何變化,內容始終是課程思政建設的關鍵所在?!保?]教學團隊以專業知識為基礎,細化各個知識點的思政育人目標并進行系統化梳理,從而避免思政元素零散、與專業知識點脫節等問題,開展體系化的課程思政教學。具體而言,新媒體編輯課程思政元素的融入按照“教學內容→思政元素融入點→思政融入內容→思政育人成效→思政育人目標”的路線進行。

筆者以制作新聞海報為例。制作新聞海報涉及的主要知識點是新聞海報的定義、特點,以及新聞海報適用的場景、新聞海報主題的提煉、新聞海報創意制作的方法,教學目標是讓學生掌握制作新聞海報的方法和技巧,并根據課程任務制作新聞海報。教師以發布項目任務的形式導入新課—為記者節制作新聞海報,該任務融入了增強職業認同的課程思政目標。在教學實踐中,關于新聞海報的概念和特點的探討,教師主要使用抗疫海報作為案例,讓學生感知到海報傳達出的抗疫精神,有利于實現政治認同的思政目標。在教學中,教師通過展示七七事變、九·一八事變、港珠澳大橋、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等重大事件的海報,引導學生思考新聞海報這一新聞樣態的適用場景。七七事變、九·一八事變的新聞海報可以讓學生銘記歷史,增強自強意識;港珠澳大橋的新聞海報讓學生通過超級工程增強自信意識;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的新聞海報可以增強學生的政治認同和家國情懷。

(二)融入課堂教學

傳統課堂是課程思政的主陣地,是思政教育與專業教學深度融合的中樞系統[8]。在新媒體編輯課程思政的主陣地上,課程以任務驅動教學法為核心,輔之案例教學法、合作探究方法,力求知識傳授、能力提升、價值塑造三維目標的共同實現,切實增強課程思政的實效性。在講解理論時,教師主要使用案例教學法,建立教學案例庫。教師從人民網、新華網等權威媒體以及中國新聞獎獲獎作品中選擇一批既有專業價值又體現思政價值的新聞案例,從中挖掘所蘊含的專業知識和思政元素,讓學生更深入地了解新媒體編輯如何踐行馬克思主義新聞觀。另外,學生可補充建設不同主題的教學案例庫。例如,學生學習新媒體編輯選稿的真實性原則這一知識點后,可在新媒體平臺上尋找假新聞案例并闡明判斷依據,教師進行審閱把關后決定是否納入教學案例庫。師生互動共建教學案例庫,可提升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分析總結能力。

(三)融入實踐教學

新媒體編輯課程實踐教學以學生編輯制作新媒體新聞產品為主要內容,其中學生是主體,教師是指導者。在實踐教學過程中,思政元素的融入方式主要有以下兩種。

1.實踐作品主題蘊含思政元素

新媒體編輯課程實踐作品的主題主要有以下三類:中國近現代史歷史事件紀念日、中國傳統文化節日、社會時事和熱點話題。例如,學生通過收集七七事變紀念日、九·一八事變紀念日等中國近現代歷史事件紀念日相關信息來制作圖文報道、短視頻新聞,增強自強意識。學生通過收集清明節、端午節等中國傳統節日的相關資料來制作新聞海報、H5新聞,深切體會傳統文化的源遠流長,增強文化自信。學生圍繞抗擊新冠疫情、超級工程、空巢老人、留守兒童等社會時事和熱點話題來制作圖片故事、數據新聞,加強對黨和國家的政策方針以及對社會環境的理解,加深對“四個自信”的理解。

2.課程實踐過程中的自我思政

教學團隊積極爭取社會實踐的機會,組織學生趕赴學校的鄉村振興幫扶對接村拍攝微視頻,使學生切身感受脫貧后村民生活的變化,深刻理解全面脫貧和鄉村振興政策,增強其政治認同。在教師引導下的課程實踐中,學生實現自我思政,從而實現思政教育“入耳、入腦、入心”。在整個學期的教學實踐中,學生掌握嫻熟的新媒體編輯的專業技能,能制作出符合國情民情的新媒體產品,創作出有溫度、有高度、有深度的新媒體作品。

(四)融入教學評價

在教學評價方面,教學團隊基于動態性、互動性的原則,進行知行合一的評價體系的建構與實踐[6]。教學評價體系圍繞新媒體編輯課程教學目標,從知識獲得、能力提升、情感態度三個維度進行綜合評價,而思政目標主要關注作品的現實意義和價值引領意義。教學評價主體由教師和學生組成,學生主要參與過程性評價,包括小組匯報、小組作品、平時作業??偨Y性評價源于期末測試,期末測試側重于考查學生是否在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的指導下,有效運用新媒體編輯課程的基礎理論來分析、解決實際問題。

四、結語

新媒體編輯課程思政建設“以專業為本,以思政為魂”,利用產出任務驅動學習,培養學生新媒體新聞產品的生產創作能力,鼓勵學生通過新聞產品展現立體、真實、全面的中國。例如,教學團隊指導學生拍攝的多部微視頻和公益廣告在“學習強國”山西平臺展播,山西大同大學幫扶村拍攝的紀錄片《我們走在大路上》獲得山西省委宣傳部、省委網信辦聯合舉辦的第二屆全省“小故事彰顯思想偉力”微視頻大賽三等獎。教學團隊積極進行新媒體編輯課程思政改革,重塑課程教學目標,深挖思政元素,建構了課程協同、師生互動、全程融入、全方位融入的課程思政模式,強化了學生的馬克思主義新聞觀培養,使學生將職業道德和職業規范內化于心、外化于行。

[參考文獻]

[1]習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EB/OL].(2016-12-08)[2023-02-25].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6-12/08/c_1120082577.htm?2017/04/02/692057.html.

[2]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教育部關于印發《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的通知[EB/OL].(2020-05-28)[2023-02-25].https://www.moe.gov.cn/srcsite/A08/s7056/202006/t20200603_462437.html.

[3]教育部,中共中央宣傳部.關于提高高校新聞傳播人才培養能力實施卓越新聞傳播人才教育培養計劃2.0的意見[EB/OL].(2018-10-08)[2023-02-25].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s7056/201810/t20181017_351893.html.

[4]溫心馨,宋代雨,龍波宇,等.課程思政理念融入融合新聞學課程的教育路徑探索[J].傳播與版權,2022(08):102-105.

[5]楊永強.馬克思主義新聞觀課程思政建設探索:基于卓越新聞人才培養視閾[J].今傳媒,2021(08):140-143.

[6]歐勤揚,賴黎捷.馬克思主義新聞觀教學體系“五維”路徑創新研究:基于接受理論的視角與課程思政建設的實踐[J].傳播與版權,2021(07):1-4.

[7]朱麗霞.如鹽入水 有味無痕:新媒體專業“活動策劃與組織”課程思政實施路徑探索[J].視聽,2022(05):176-178.

[8]劉濤.馬克思主義新聞觀融入新聞傳播實務教學全場景模式探索[J].教育傳媒研究,2021(01):15-19.

[基金項目]2022年山西省高等學校教學改革創新項目“應用型地方高校新聞傳播類專業協同育人模式的探索與實踐” (項目編號:J20220873);2021年山西大同大學教學改革創新項目“應用型地方高校新聞傳播類專業協同育人模式的探索與實踐”(項目編號:XJG2021232 )。

[作者簡介]路金輝(1979—),女,內蒙古烏蘭浩特人,山西大同大學新聞與傳媒學院教授。

猜你喜歡
立德樹人課程思政
基于OBE理念的航空醫學課程思政教育改革探討
學好質量管理,鍛造品質人生
發揮專業特色 實施“課程思政”
立德樹人視閾下的服務型基層黨支部構建方式探究
談當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務
學校體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新常態視閾下高校輔導員做好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