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會工作者介入基層社區治理的角色定位分析

2023-06-04 17:05黃甜甜
國際公關 2023年7期
關鍵詞:社區治理社會組織社會工作者

黃甜甜

摘要:在“兩化疊加”的基礎上即現代化和后現代化的基礎上,政府的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都在不斷地提升,尤其提出在基層治理中要實現共治,因此各類社區社會組織也在不斷興起,衍生出社會工作者的職業,在“三社聯動”的共同作用下來對社區進行治理,即社區、社會組織以及社會工作者,以此來實現政府職能的轉變以及社區治理工作的平穩運行。在此基礎上結合我國的有關政策和實踐模式來分析社會工作者在社區治理中的角色定位是什么,發揮角色的過程中遇到了什么樣的困境以及解決措施。

關鍵詞:社區治理;社會工作者;社會組織;角色定位

隨著居民生活品質的提升,社區活動和事務趨于多樣化,需要提供的社區服務也就隨之變得復雜多樣?;鶎拥淖灾挝瘑T會也擔負著兩份責任,往上要承接政府往下要連接居民,要完成大量的行政事務。因此社區的治理需要其他力量的參與,連接政府和居民,減輕政府和社區壓力,培育提供相應的公共服務的組織,即社會組織,也就此衍生出社會工作者的角色。柳亦博的文章提到了“治道” 和“治術” 的問題,所謂“治術” 是運用一些大數據的科學管理技術,是一種可以通過計算、重組來優化系統整體效率和可控性的治理程式,所謂“治道” 指的是良善的秩序,“道” 的總體性是通過將政治學與倫理學融貫來實現的。[1]

社區作為一個城市的子集,也是一個人城市的基本單位,是連接著這個城市和基層的末端節點和橋梁。政府也在出臺一系列政策來推進社區治理發展,大力支持社會組織的發展,國內有些省市也形成了相應的影響深遠的模式,這些模式充分體現了社會工作者參與社區治理可行性,也突出了社會工作者這個角色的重要性。

一、社會工作者參與社區治理的重要性

2017年發布的《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強和完善城鄉社區治理的意見》對推進和完善“三社聯動” 工作體系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社會工作者在整個社區治理和社區服務體系中起著關鍵作用。民政部、財政部在2013年聯合印發了《關于加快推進社區社會工作服務的意見》,首次以政策的形式確立了“以社區為平臺,以社會組織為載體,以社會工作專業人才為支撐的新型社區服務管理機制”,稱為“三社聯動”,也突出了“三社聯動” 在基層治理中的地位和意義。[2]

社區中的社會工作者有的是具有專業知識的大學生甚至是研究生,除了專業的知識,他們還具有高度的知識文化素養,較高的道德感和崇高的使命感。思想道德水平也相比起平常志愿者來說要高出許多,并且有專業管理技術這給社區治理注入了新的活力?,F在的社區也在走向多元化治理的格局,治理主體也在日益豐富,社會工作者的存在能有效地滿足居民的需求,并且能夠分擔社區居民委員會的行政工作,這不僅減輕了居民委員會的壓力,還大大提高了社區治理過程中的服務質量。

二、社會工作者參與社區治理過程中的角色

社會工作者在社區治理過程中的角色越來越重要,其工作內容之一就是為社區和社區居民提供公共服務,也是走向社區治理創新發展道路的重要途徑。在這個過程中社會工作者扮演著以下角色:

(一)社區居民公共服務的提供者

社會工作者的角色是指其在自身領域應該扮演的角色,也是他們在提供公共服務的過程中的行為模式。[3]在社區工作中,除了居委會為社區居民提供服務以外,社會工作者也擔當著提供公共服務的角色,根據居民的需求改進公共服務的提供方式,提供高質量服務。服務提供者作為最基本的角色,如社區中要舉辦公益活動、老年人知識宣講活動、各種節日的社區活動等等,都有社會工作者提供服務的影子,不管是有形服務、無形服務,還是幕后的策劃等,歸根結底都是在為居民提供服務。

(二)社區居民關系和社區事務的協調者

協調者是社會工作者的基本角色之一,從其參與服務項目的角度來看,社會工作者不僅要協調人力、物力,還要協調在該項目中服務對象和環境的關系,克服服務過程中的困難,解決服務對象的難題,與各方建立良好健康的關系。[4]作為協調者還應該在工作中厘清各方利益并協調好關系,將政府、機構、社區之間的不良關系進行協調。[5]

(三)社會組織是社區的管理者

社會組織在參與社區運行的過程中,社會工作者會運用其專業知識和技能以及崇高的奉獻精神對社會組織進行有效的管理和建設。一方面,建立組織數據庫。主要是對整個街道的社區社會組織進行統一整理、歸納、備份。根據社會組織內部的情況進行記錄,包括登記表、成員信息、調查情況、訪談情況、圖像資料等資料為后期社會組織的評估做鋪墊;另一方面,負責社區社會組織的評估,在社會工作服務中,所有服務都是以需求為出發點,以評估作為某一階段結束的標志,評估不僅是對上一段服務內容的總結,也是作為接下來服務的開始。[6]

(四)社區內居民自治能力提升的增能者

社區居民自治的程度和能力是社會工作者的重要任務之一,這也是實現社區共治的重要途徑。有專家指出,社區“失權” 是居民自治水平低下的主要原因,因此需要激發社區自我賦權,提升社區居民自治能力。社會工作者在社區治理的過程中應當扮演著增能者的角色,提高居民自治有能力以及參與社區事務的積極性。給予居民自主權,增強其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務的自主性,需要專業技能和專業團隊的領導。[7]社會組織和社會工作者在這其中就扮演了舉足輕重的角色,激發居民參與社區的同時還能增強居民的自我責任精神,努力提高自主性和自治能力。

三、社會工作者在社區治理的過程中角色失調的原因

(一)政策法律法規不夠完善

近年來,隨著國家“放管服”“簡政放權” 等政策的實施,國家治理體系治理能力都逐步現代化,將更多的權力下放給基層,社會組織也應運而生。國家對社會組織、社會工作者的法律法規比較少,了解也不夠深入,導致國家的法律法規體系不夠完善,也不夠全面。因為社會組織的服務性質導致有時候對社區、社區居民的管理沒有權威性,缺乏相關的法律手段帶來的威懾作用。此外,缺乏合理的追責機制,對于社會工作者的責任沒有清晰的規定。[8]

(二)社會工作者自身專業的素養不足

在社會組織中有的社會工作者是專業出身的大學生,甚至是研究生,但是有很多仍然是年齡較大并且知識水平較低的人群,有的來自本社區的居民出于自愿的出發點來擔任社會工作者,所以導致社會工作者的專業素養能力、實務能力和主動學習能力相對較低。[9]在突發公共事件中,社會工作者應當具有個案輔導、社區組織與動員、資源鏈接、政策倡導與影響、心理支持、領導與溝通等能力,需要具備管理相關知識、社會工作專業知識等理論知識,只有具備這些能力與知識,社會工作者才能順利扮演角色。[10]

(三)社區社會工作者對自己的角色認知不清晰

由于專業素養的不同,思想道德水平的參差以及社會工作者來源以及目的的不同,有的是為了鍛煉自己,有的是出于奉獻精神想為社區的建設和社區治理添磚加瓦,也有的出于管理傾向,這就導致不同的社會工作者之間對自己的角色認知存在誤差。有的處于很低下的位置認為自己是服務者提供著服務,而有的則以為自己的高高在上的管理者。

(四)政府體制不夠完善

政府表面上給基層放權實則是在控權,2013年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政府向社會力量購買服務的指導意見發布,至此開啟了政府向社會組織購買服務的新篇章,其中就包括政府購買的專業社會工作機構的服務。說明政府確實在放權,也在給予社會組織一定的支持,但是實際上當政府在購買社會組織服務的時候,也出現了購買服務的目標偏離現象。[11]

四、解決社會工作者角色失調的建議

(一)重視崗前的職業培訓,提高專業水平

組織目前面臨的就是缺乏專業的社會工作者,基于此,建議社區可以和所在地區的高校進行合作,建立人才輸送平臺,并且簽訂協議定量定時派學生來學習鍛煉,這樣不僅給學生增加了實踐經驗,也可以為之后的社會工作者的工作提供專業人才??梢宰尭咝I人才提前了解到工作內容,也能提前了解角色定位,避免后期出現角色沖突。與此同時,也保障了后期社會工作者的人才補給,擴大了社會工作者隊伍,提升隊伍專業素養。[12]解決角色失調的問題,就是要掌握充分的專業知識和實踐經驗,能夠掌握好管理和服務的度,將管理與服務融合。

(二)找準社會工作者的角色定位

在社區治理中找準角色定位,明確職工職責可以提高工作效率,發揮社工的優勢,能夠更好地為社區居民提供高質量的服務。社會工作者必須認識到:第一,角色定位與服務進程息息相關。充分了解社區的情況,分析社區問題,結合自身情況解決社區問題;第二,社工必須認識到自己既不是行政人員也不是志愿者,而是專業社會工作者;第三,扮演什么角色,都需要踐行社會工作價值觀。將自身的價值觀寓于社區治理工作中;第四,社工需要對社會工作保持熱情,保持較高的工作積極性,為社區治理貢獻自己。[13]

(三)政府完善相關法律以及政策

近年來,政府越來越重視基層的自治能力,期望能夠在模式和管理上得到創新,基層居民和村民能夠主動投入到社區、鄉村建設中。因此,政府也逐漸重視起社會工作者這個行業,也出臺了相關的文件來規范社會工作者的行為,也是鼓勵積極引導、大力培育和發展社會工作組織。完善相關法律和政策,政府可以派人到基層社區收集社會工作者和社區居民的想法和建議,從中觀乃至微觀的角度來修改完善。建立健全社會工作者的工資薪酬保障機制,給予補償措施,激勵社工的工作熱情。[14]在法律和政策中要明確規定社會工作者的職責和身份性質以及該承擔的責任。

(四)社區發揮資源優勢

整合社會的資源,可以建立志愿者的模式,發揮社區和自身優勢,尋找資源鏈接,發掘社區資源,調動社區中沒有工作閑散在家的居民的積極性。還可以聯合社區外的社會資源,社內社外資源優勢結合,可以培育“志愿者+” 的模式,志愿者和社會工作者結合,讓老百姓了解并認可社會工作者的專業性,為服務的后續順利開展提供人力優勢。[15]

五、結束語

政府推進“簡政放權”“放管服” 簡化政府權力,下放給基層更多的自由的權力,社會組織應運而生,社會工作專業活動的開展需要以社區社會工作者對自己所承擔角色責任、義務和權利的理解以及相關技能的掌握為基礎。本文即是從社會工作者的在社區治理中扮演的角色為出發點,探究社會工作者的角色定位,在社區治理的過程中為居民提供服務的過程中角色失調的原因是什么,怎樣解決角色失調的問題。幫助社會工作者形成正確的角色認知,有效地學習角色技能和自我調適,努力成為一名合格的社區社會工作者。

社會工作者是促進社區治理創新的新動力,帶動居民參與協同共治,也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要求,總而言之,多元化、多主體參與社區治理全過程的治理模式是社區治理的主要目的和發展趨勢。擁有專業的知識技能和管理技能,以及對自己的角色有清晰的認識,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加快社區治理模式的轉變。

參考文獻:

[1] 柳亦博.治理理論的“視差”:術道分離與術道合一[J].探索與爭鳴,2021,(11):167-176+180.

[2] 程秀萍.社會工作者參與社區公益創投的角色定位研究[D].武漢:華中師范大學,2020.

[3] 劉勝琴.禁毒社會工作者的角色失調研究:以沈陽市L機構禁毒項目為例[J].法制博覽,2021,(21):54-55.

[4] 張玲.社會工作者在基層社區服務中的角色與困境分析:以D社區為例[J].襄陽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1,20(4):109-113.

[5] 陳志鵬.基層社區治理中社會工作者的角色定位探析[J].市場周刊,2021,34(09):185-187.

[6] 楊新繪.社區社會組織孵化中社會工作者角色困境研究[D].武漢:華中師范大學,2021.

[7] 徐夢真.社會工作者在社區服務中的角色研究[D].武漢:華中師范大學,2019.

[8] 李明慧.社區社會工作者的角色沖突[D].武漢:華中師范大學,2019.

[9] 陶韋安.社區社會工作者的角色距離研究[D].西寧:青海師范大學,2020.

[10] 陳前.社會工作者角色扮演中的失調研究[D].上海:華東理工大學,2019.

[11] 范軼.“三社聯動”中的社會工作者角色研究[D].杭州:杭州師范大學,2017.

[12] 楊剛.社區矯正社會工作者角色定位研究[J].法制博覽,2015,(22):27-28.

[13] 劉燕.探析社會工作者在社區治理中的角色和作用[D].呼和浩特:內蒙古師范大學,2019.

[14] 溫玲芳.社會工作者在社區服務中的角色沖突及其對策研究[D].廈門:廈門大學,2018.

[15] 周俸如.社會工作者介入社區建設的角色定位研究[D].合肥:安徽大學,2018.

猜你喜歡
社區治理社會組織社會工作者
社會工作者職業認同與組織認同對職業流動影響的研究——基于對廣州市社會工作者的調查
論我國人口促進社會工作者核心能力的培育
論社會組織在安置幫教工作中的功能定位
社會服務機構中社會工作者激勵因素研究
依托社區學習共同體推進社區治理的路徑研究
社會組織能力建設的總體方向與具體路徑
心理建設:社區治理新方向
此“社工”非彼“社工”——對社區工作者和社會工作者概念的澄清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