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會組織能力建設的總體方向與具體路徑

2016-11-05 02:41李元來
知音勵志·社科版 2016年8期
關鍵詞:能力建設社會組織

摘 要 社會組織能力建設是增進其公共服務能力的過程,它關系到社會治理的成敗。以安慶市民辦社會工作服務機構為例,在探討社會組織所面臨的發展困境的基礎上,分析能力建設的總體方向與具體路徑。

【關鍵詞】社會組織;社會工作服務機構;能力建設;總體方向;具體路徑

1 引言

伴隨著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推進,社會組織在公共治理和公共服務領域逐漸成為一支舉足輕重的力量。據《2015年社會服務發展統計公報》顯示,截止2015年底,全國共有社會組織66.2萬個,比上年增長9.2%。

安慶市通過出臺《加快培育發展社會組織辦法》、啟動社會組織孵化基地、實施公共服務“1+4”政策等措施大力扶持社會組織發展,成效明顯。據《安慶市2016年2季度社會服務統計數據》顯示,截止2016年6月30日,安慶市共有社會組織2092個,其中民辦社會工作服務機構近20家,居于全省前列。社會組織發展的外部政策環境得到一定程度改善,然而從政府購買服務、公益創投活動以及其他公益項目的實施效果來看,社會組織內在能力不足的問題暴露無遺,這既制約了社會組織的持續發展,又影響到基層治理的不斷創新。

2 社會組織及其能力建設

在組織社會學中,狹義社會組織是指為了完成某種目標而有意識結合的社會群體,主要包括政府、企業、醫院、學校等次級群體;廣義社會組織是指從事共同活動的各種群體形式,既包括次級群體,也包含諸如家庭的初級群體。在國家語境中,社會組織則是一個特指概念,它是指利用非財政性經費依法設立的非營利性法人,主要包括社會團體、民辦非企業單位、基金會??梢?,它基于特定使命并具有非營利性,與政府機構和市場組織有別。

社會組織能力是指社會組織為了實現自身的愿景與目標,有效管理與利用社會資源,以為社會提供公益性產品與公共服務的能力。從結構要素看,它的具體能力包括明確使命、自我治理、資源動員、項目運作和服務創新。開展社會組織能力建設,就是在培育治理主體、重塑治理結構,不斷提高承接政府購買服務的能力,充分化解社會矛盾和社會風險,大力推動公眾參與和民主政治。

3 社會組織能力建設的總體方向

3.1 針對定位之困,打造合作性社會組織

安慶民辦社工機構定位模糊,受到雙重管理,帶有濃重的行政色彩,缺乏獨立性和自主性。合作性社會組織就是要在獨立自主的前提下,為了公益使命,同包括政府、社區、企業、媒體以及其他社會組織等交換資源、展開合作。

3.2 針對治理之困,打造規范性社會組織

安慶民辦社工機構普遍存在治理結構不健全、監督機制不完善、規章制度不明晰的困境。規范性社會組織就是要把內部治理納入法律框架下,健全以章程為核心的法人內部治理結構,完善會員大會、理事會和監事會的相互制衡機制,健全并落實各項制度。

3.3 針對資源之困,建立公信性社會組織

安慶民辦社工機構籌資渠道單一,主要依賴政府購買服務項目和獎補資金,甚至有的機構貼本運行,自身造血功能不強。公信性社會組織就是要把公信力視為能力建設的生命線,樹立品牌意識,營造良好社會形象。公信性社會組織可以贏得政府信任和公眾滿意,獲得更多社會關注和資金支持。

3.4 針對人才之困,打造吸附性社會組織

安慶民辦社工機構大都既無有吸引力的薪酬制度體系,又無完整的職業培訓體系,嚴重缺乏專業的社工隊伍和和督導人才。吸附性社會組織就是要積極建立各種人才保健和激勵措施,在消除不滿感的同時增加滿意感,讓社會組織成為真正具有吸附力的人才高地。

3.5 針對服務之困,打造服務性社會組織

安慶民辦社工機構不僅在一定程度上缺乏公益擔當的服務責任意識,而且專業化程度不高,服務水平低下。服務性社會組織就是要把服務社會看作天然屬性,不但服務意識上有強烈的使命感和濃重的公益色彩,而且服務水平在創新意識的引導下不斷提高。

4 社會組織能力建設的具體路徑

4.1 明確組織角色定位

社會組織要打破“泛政治化”觀念下對政府的依附關系,參與推動社會治理格局的重塑,真正作為介于政府和市場之間的“第三部門”,平等地與它們共同成為公共服務多元化供給機制中的合作方。比如,由高校教師創辦的安慶市惠風社會工作服務社在自主性上相對較強,經常作為獨立的第三方展開各項服務和評估。

4.2 完善法人內部治理

建立科學規范的法人治理機制,明晰權力機構、決策機構執行機構以及監督機構的職責分工,制定系統全面的組織、財務、審計、人事、設備、培訓等方面管理制度,建立以項目管理為核心的業務流程規范,并根據內外環境的變化進行修訂和完善。

4.3 拓寬資源來源渠道

在提高承接政府購買服務項目能力的同時,積極爭取社會慈善捐贈,比如安慶市全人社會工作發展中心在其網站首頁上開通了“基金捐贈通道”;自主創新服務項目,嘗試開展社會型企業活動,增強自身造血功能。

4.4 夯實人才激勵保障

一方面改善現有員工的薪酬待遇,提供晉升渠道,另一方面在與當地高校聯合培養人才的基礎上,大力引進拔尖人才。安慶市陽光社會工作服務中心因為引進“2015年度中國百名社工人物”劉敦,榮登了“2015年度百強社會工作服務機構”榜單。

4.5 提升公共服務能力

既要加大專業知識學習和業務培訓,向發達地區借鑒經驗,并根據多方需求研發新的服務項目,又要加強同本地其他社會組織之間的常規性互動,進而提供優質的公共服務。2015年7月10日,安慶市社會工作協會正式成立,并在QQ上建立“安慶市社會工作協會群”、“安慶市社工系統群”,增進了各社工機構間的交流。

參考文獻

[1]高紅,樸貞子.三元整合的社會組織能力培育機制構建及其制度支持[J].學習與實踐,2015(06).

[2]孫燕.以公信力建設為載體提升社會組織公共服務能力[J].中國社會組織,2013(05).

作者簡介

李元來(1983-),男,漢族,安徽省和縣人。在讀博士?,F為安慶師范大學講師。研究方向為社會工作理論。

作者單位

安慶師范大學 安徽省安慶市 246133

猜你喜歡
能力建設社會組織
我國社會組織品牌個性及其培育路徑研究
嵌入心理契約的館員知識服務能力建設研究
試析國家治理現代化與政府公共危機管理能力建設
關于新形勢下提高組工干部能力的思考
淺析如何做好民生檢察服務熱線工作
論社會組織在安置幫教工作中的功能定位
審計人員職業發展與能力建設探析
政府主導型社會治理模式下社會組織發展理路
社會組織有效參與新型農村社區治理的路徑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