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少數民族集居地區農村留守兒童現狀分析與對策

2023-06-04 03:19牟春維
國際公關 2023年8期
關鍵詞:農村留守兒童現狀對策

牟春維

摘要:近年來,城市建設快速發展,農村勞動力紛紛進城務工,父母與子女長期分離,留守兒童由此而生。缺少父母關愛的兒童在學習和心理健康方面都存在著一定的困境。本文結合實際,客觀、真實地分析了少數民族集居地區農村留守兒童的生活狀態及特點,針對存在的現實問題,探討通過以家庭為切入點、學校為主導、教師積極參與、地方政府政策扶持等多樣化的合作,形成“教育行政主管部門—學?!處煛逦瘯ㄉ鐓^)—家庭”一體化平臺,以有效促進少數民族集居地區農村留守兒童家校共育,減輕留守困境對“留守兒童”造成心靈的影響。

關鍵詞:少數民族集居地區;農村留守兒童;現狀;對策

改革開放以來,隨著我國城市化建設的快速發展,對勞動力的需求不斷增加。少數民族集居地區由于生存環境相對較差,為了追求更好的物質生活、改善生存環境、早日脫離貧困,農村勞動力紛紛進城務工謀生。父母遠行讓子女陷入“留守” 困境,由于父母缺位、親情缺失造成子女撫育方式發生改變,我們把這樣的孩子稱之為“留守兒童”。目前,學術界對農村留守兒童界定沒有統一的標準,但相對達成共識的概念是指:我國農村地區父母雙方或單方外出務工半年以上,需要留守在家鄉且年齡在18周歲以下的未成年兒童,這個特殊的群體稱之為“留守兒童”。農村留守兒童是農民外出務工參加中國城鎮化建設的必然產物,屬于社會弱勢和弱小群體。因此,地方政府、學校和社會各界應該對少數民族集居地區留守兒童的健康成長給予關心和幫助。

一、現狀分析

(一)留守兒童的總體特征

由于父母長期外出務工與子女聚少離多,加之少數民族集居地區自然生存條件較差,大多數兒童缺乏生活自理能力。父母外出務工后,留守兒童被寄養在祖父母、長輩、同輩家里生活,隔代監護的留守兒童,生活基本處于吃飽穿暖的狀態;長輩監護的留守兒童,由于寄人籬下,基本生活難以得到保證;同輩監護或自我監護的留守兒童,由于生活自理能力較差,容易出現咸淡、飽餓不均的情況。[1]留守兒童的生活缺乏基本管理、生活極不穩定。因此,少數民族集居地區農村留守兒童的生活狀況整體呈現出質量不高、穩定性差、滿意度低的狀態。

(二)留守兒童身心健康失衡

完整而和諧的家庭環境有利于兒童身心健康成長。但對于少數民族集居地區的農村家庭來說,能有父母的陪伴幾乎是所有留守兒童的奢望,父母外出務工雖然能提高孩子的物質生活和為其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卻沒有意識到父母的缺位、家庭不完整對孩子造成的心理影響。父母外出務工后,通常只有在春節或家庭發生重大事情的時候才能回家與留守兒童團聚,有的父母為了節省回家的旅途費用甚至兩三年不回家,即便回家停留時間也是短暫的幾天,大多時間都在走親訪友,其間與子女缺乏情感的溝通,沒有及時消除因長期分離給孩子造成的心理影響。在給農村留守兒童做心理健康咨詢的過程中發現,大部分留守兒童認為父母外出務工是在拋棄自己,與父母聯系時會產生抵觸的心理,從而減少和父母的聯系。顯然,由于父母長時間外出、回家次數少、團聚時間短、聯系次數少、情感交流欠缺,使農村留守兒童長期處于缺乏親情、關愛、撫慰的狀態,造成了留守兒童在性格上出現內向、膽怯、孤僻、偏激等問題。

(三)留守兒童人際交往畸形

少數民族集居地區由于民族文化和觀念相對獨特,留守兒童在學習和生活中基本不愿與其他民族的學生溝通交流。父母外出務工后,留守兒童長期缺乏父母的關愛與教育、缺乏親情互動,導致行為孤僻、性格內向、情緒不穩定、排他性、不善于交流等成為少數民族集居地區農村留守兒童的較普遍性格特點。留守兒童長期處于自我孤立的情感中,除了自己的家人、親人外很難對他人產生信任,難以建立正常人際關系。因此,當前少數民族集居地區農村留守兒童的人際交往圈子極小,不愿意與其他民族同學交流接觸,不愿意融入班級,不愿意參加學校的集體活動。

(四)留守兒童學習困境

父母外出務工雖然給孩子創造了較好的物質生活條件和學習環境,但是由于對孩子的學習缺乏監督和引導,大多數農村留守兒童學習上存在困難。當留守兒童在學習中遇到困難時,在學校也只是求助班主任老師和身邊特別要好的同學;在家里沒有求助的對象,得不到及時幫助。少數民族集居地區農村留守兒童學習成績普遍不太理想,在走訪留守兒童和課堂扶優輔差的過程中發現,大多數留守兒童把學習成績不理想的主要原因歸結為父母的外出。[2]

(五)留守兒童輟學情況明顯

父母常年外出務工,農村留守兒童與父母缺乏交流,在生活、學習和情感上遇到困境得不到及時解決,留守兒童對生活失去信心,對未來不抱希望,對學習興趣缺乏興趣,學習成績不理想。由于留守兒童思想不穩定、意志不堅定和社會認知不足,容易受到社會不良風氣的影響,迫切希望改善自身的生存環境,認為讀書沒有前途。家庭貧困、勞動力不足使多數農村留守兒童主動(或被動)選擇輟學在家務農或踏入社會。農村留守兒童輟學后作為一個特殊年齡群體,給社會發展和社會治安造成一定的危害,影響民族整體素質的提升和發展。

(六)主管部門控輟保學督促失能

教育行政主管部門是學校教育的直接主管部門,在學校教學過程中起指導和督促作用。近年來,教育行政主管部門和地方政府雖然對農村留守兒童控輟保學出臺了一系列保障措施,但控輟保學主要工作還是下放到學校由教師完成。由于民族文化存在差異,一些留守兒童家長不積極配合教師開展排查工作,導致控輟保學工作難以進行。部分教師為了完成工作減輕自己的負擔,在走訪和排查留守兒童過程中工作過于簡單化、形式化,導致留守兒童數據填報與實際存在較大差異。而教育行政主管部門在檢查各學校關于留守兒童走訪和排查工作時也僅限于查閱資料,沒有對資料的真實性和可靠性進行實際核查。長期以來,雖然留守兒童控輟保學的工作一直在開展,由于各工作環節沒有有效的銜接,導致留守兒童輟學日益增多,嚴重影響了全民素質提升和社會的和諧發展。

二、關愛留守兒童的對策和措施

(一)強化引導,提供就業機會

近年來,適值我國脫貧攻堅的關鍵時期,國家的相關政策發生了重大變化,實施了各種惠農政策,地方政府積極引導,加大對外招商引資力度,大量企業落戶地方,為返鄉農民工提供了就業機會。特別是黨的十八大明確把“流動兒童與城鎮兒童平等接受九年義務教育” 的政策進一步推進落實,一些外出務工家庭選擇把孩子帶到務工的城市就讀,農村留守兒童在數據上逐年降低。這體現了國家對留守兒童問題的高度關注和重視,地方政府充分發揮引導作用,保障了返鄉農民工能就近創業就業,切實解決農村留守兒童父母就業問題。

(二)強化責任,加強家校合作

少數民族集居地區農村留守兒童日益加劇的主要原因是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沒有得到有效的融合,[3]家長把教育孩子的責任推給學校,認為學校是萬能的,教師是萬能的;一些老師把責任推給家長,認為家長沒有對孩子進行培養是不作為。因此,只有把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緊密地結合起來才能從根本上解決留守兒童的教育問題。家長要積極配合教師在學校開展各項教育活動;主動和教師聯系掌握留守兒童在校情況,為留守兒童的成長提供良好的家庭環境和正確的人生引導。[4]同時,教師要全面掌握留守兒童家庭的有關信息,密切關注留守兒童的新動向、新變化和新情況,了解他們在學習和生活中的困難并積極幫忙解決,及時與家長聯系,為家長參與學校的留守兒童教育提供機會,從而使家長能夠與教師緊密配合和積極互動。家校雙方應定期交換留守兒童的動態情況,形成良好的家校合作,把留守兒童教育作為家校合作的共同責任和共同目標。

(三)建檔立卡,加強溝通

學校對留守兒童在校期間的學習、生活和安全負有直接的監管責任。為加強對留守兒童的管理,由專人負責為每個留守兒童建立“一人一檔一卡”“留守兒童監護人聯系卡”“教師與留守兒童一對一幫扶卡” 等,全面掌握留守兒童在校情況。為留守兒童家庭開通親情熱線和微信視頻,讓留守兒童定期與父母通話,讓父母和留守兒童可以視頻聊天,讓家長可以隨時與班主任進行溝通了解孩子在校情況,有效彌補了留守兒童和父母之間的情感交流。[5]

(四)關注留守兒童心理健康

留守兒童正處于成長和發展階段,親情缺失嚴重影響了留守兒童心理健康。要特別重視留守兒童的心理咨詢與輔導,當他們的情感或學業遇到困惑時,通過一定的教育和調適可以得到明顯的改善。因此,學校要對留守兒童開展針對性的心理咨詢與輔導。如學校建立留守兒童心理發展檔案,設立心理健康咨詢室,安排有經驗的教師擔任心理醫生,及時發現留守兒童出現的心理健康問題,教導他們如何應對生活和學習壓力,幫助他們消除心理上的困惑。[6]同時,在日常生活和學習中,班主任和科任老師都要特別關心留守兒童,了解他們在生活和學習中的困難并幫助他們克服困難,讓留守兒童的心理得到健康發展。

(五)切實做好控輟保學工作

國家實施九年義務教育全面提升國民素質,確保每一個適齡兒童都能接受學校教育是我國的基本教育方針,九年義務教育具有普及性、免費性和強制性。[7]全面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努力實施脫貧攻堅、促進教育脫貧、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要求教育行政部門和中小學校必須打贏教育脫貧攻堅戰,依法控制九年義務教育階段學生輟學。針對少數民族集居地區農村留守兒童輟學顯著情況,父母應轉變教育觀念,把金錢陪伴轉變為愛心陪伴,把關心下一代教育放在首位,讓留守兒童不再“留守”;政府應提高貧困家庭救助資金及拓寬農民工就業渠道,讓農民工能就近創業就業;學校作為控輟保學的實施者,應切實提高教育質量,降低輟學行為發生的可能性,對因輟學后確實無法重返校園的留守兒童,開展遠程教育和送教上門的服務,確保輟學兒童享受教育的權利。通過家庭、政府和學校共同努力,切實做好九年義務教育階段少數民族集居地區農村留守兒童控輟保學工作。

基于少數民族地區農村留守兒童輟學嚴重和控輟保學工作難以有序開展的現狀,在地方政府的引導下構建多方平臺形成以“教育行政主管部門—學?!處煛逦瘯ㄉ鐓^)—家庭” 為一體化,[8]將留守兒童控輟保學工作的每一環節明確責任人,避免形成“無事人人管、有事人人推” 的局面。充分利用網絡資源建立留守兒童共享動態臺賬。政府和教育行政主管部門應該嚴格督促留守兒童控輟保學工作,對留守兒童信息進行實時跟進,定期組織召開留守兒童專題會議,隨機抽查留守兒童控輟保學相關資料,并深入學校課堂和村委會進行核實,確保信息的真實性。留守兒童控輟保學工作要以政府和教育行政主管部門為主導、學校為重點、教師為依托、村委會為橋梁、家庭為中心,工作中相互配合、相互支持,建立留守兒童關愛服務體系,讓留守兒童留有所依、留有所靠、留有所學和留有所樂。

三、結束語

少數民族集居地區農村留守兒童現狀既反映了留守兒童的共性,也有其特殊性。解決少數民族農村留守兒童問題,一要加快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的發展,鼓勵外出務工人員返鄉就業創業,為農村剩余勞動力提供就近就業、創業機會,避免外出務工帶來親子分離的不良后果;二要對進城務工人員給予政策照顧,保障他們的隨遷子女享有公平的教育權利;三要構建完善的留守兒童社會監護體系,家庭、學校、政府等多方共同努力,從根本上解決少數民族集居地區農村留守兒童的生存與教育問題。

參考文獻:

[1] 范先佐,郭清揚.農村留守兒童教育問題的回顧與反思[J].中國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32(01):55-64.

[2] 劉玉連,周芳苓.西部民族地區農村“留守兒童”的生活狀態及成長困境分析:以貴州省為典型個案[J].江西農業學報,2011,23(06):196-199.

[3] 楊立榮.淺談農村留守兒童教育問題[J].學周刊,2017(02): 201-202.

[4] 曾云仙.農村留守兒童家庭教育問題簡析[J].成功(教育), 2012(07):219.

[5] 劉勝蘭.云南邊境民族地區學生輟學的現狀、原因及對策[J].教師教育學報,2018,5(05):44-50.

[6] 代黎明.大學生志愿者特色教育精準扶貧成果調查分析[J].湖北第二師范學院學報,2018,35(01):107-110.

[7] 劉陽科.對縣級政府履行教育職責督導評價的多維視角[J].教育測量與評價,2019(02):22-26.

[8] 吳霓.我國農村留守兒童關愛服務體系的政策、實踐與對策研究[J].湖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報,2021,20(05):59-68.

猜你喜歡
農村留守兒童現狀對策
診錯因 知對策
對策
面對新高考的選擇、困惑及對策
防治“老慢支”有對策
當前農村留守兒童的學習問題及其對策研究
真誠激勵,關愛相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