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念在幼兒教學中的運用

2023-06-04 02:01鞠葉
當代家庭教育 2023年9期
關鍵詞:幼兒教學運用

鞠葉

摘 要:本文簡要介紹了幼兒生活教育的相關內容,以N幼兒園為例,從洗漱、如廁、自主餐食、穿著衣物各方面,分析幼兒生活教育現狀,結合園內幼兒生活能力實際情況,探索了可行的生活教育方案。具體來說,要求教師從健全園本生活教育體系、設計活動區、強化幼兒各項生活能力三方面入手,以此踐行陶行知思想,從生活視角進行幼兒教育啟蒙,切實達到“教+學+做”整合化一的教育目標。

關鍵詞:陶行知生活教育理念;幼兒教學;運用

【中圖分類號】G610?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文章編號】2097-2539(2023)09-0053-04

在學前教育逐步深入的背景下,園本教育者應將更多精力集中于幼兒能力方面。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認為生活活動本身,具有較強的教育啟蒙功能,能夠順應幼兒各類能力發展的需求。生活教育的各類實踐項目,從交際、繪畫各個方面,給予幼兒更多的探究機會,具有教育創新、教育實踐的重要意義。為此,以生活教育為中心,以幼兒生活能力為出發點,開發多樣化的生活實踐項目,有效發揮生活教育功能,具有較高的研究價值。

1.幼兒生活教育概述

幼兒教育工作,園本教育者需積極融合生活教育思想,設定明確的能力強化目標,有計劃進行幼兒教育疏導工作,引導幼兒自主參與各類生活實踐項目。幼兒作為生活實踐項目的參與主體,教師可從各個生活方面,設計多樣化的生活項目,迎合幼兒各類生活能力的學習需求。

2.幼兒生活教育現狀

N幼兒園教師發現,園內幼兒在洗漱、如廁、進餐、衣物管理各方面的能力,尚需強化。進行全園幼兒能力觀察時,發現幼兒存在多種生活能力不足的情況。如表1所示,是N園內幼兒生活能力的觀察結果。如表1觀察結果發現:N園內幼兒在洗漱、如廁、進餐各個方面的生活能力,存在熟練性不足、清潔性不強、物品擺放不整齊等問題。教師結合園內幼兒各項生活能力的實際情況,嘗試規劃多組生活實踐項目,融合陶行知思想,有效強化幼兒生活技能。

3.生活教育的可行路徑

(1)健全園本生活教育體系

第一,把握生活教育主旨。陶先生給出的生活教育思想,旨在生活項目中讓幼兒作為生活實踐的主體,參與生活實踐的探究過程,達到強化技能、學習知識的目標。在實踐中,多數教師會將生活教育分解,設定“指導”“學習”“實踐”三個流程,在指導中缺少實踐,學習中未設互動,實踐中未給予指導,曲解了生活教育的本意。為此,在幼兒教育啟蒙期間,教師應準確把握生活教育的本意,有效整合“指導+學習+實踐”三個要素,讓知識指導中有幼兒互動,在幼兒實踐中有教師指導,以此順應生活教育的要求,更好地從生活入手,提高幼兒教育質量。

第二,積極發展幼兒示范。生活教育的關鍵,是設計班級內的學習模范,給予所有幼兒鮮活的學習方向。教師可在各項生活實踐中,選擇做法優秀、技能掌握較好的幼兒,作為單項能力的示范員,以此發揮標兵示范作用,激勵幼兒自我改善。比如,在洗漱能力方面,園本設計專項生活實踐項目,一位幼兒在記憶洗手兒歌、洗手操作、規范使用洗手液、整齊擺放衛生間物品各個方面,均有優秀表現,可將其設立為“清潔標兵”。在實踐中,教師可設立多名標兵,建立洗手模范圈,引起其他幼兒關注,逐步規范自身的洗手行為。

第三,動態關注幼兒能力的變化。生活教育的本質,側重于關注幼兒的學習成果。教師不可一味灌輸,需關注方法的適用性。設計生活實踐項目時,教師需考量幼兒各方面的性格特點,及時消除不利因素,明確生活能力的學習主旨,防止游戲環節占據較多課程時間,維持教育本身的功能。在生活教育中,教師可結合生活能力的指導需求,選擇“故事導入”“兒歌指導”“示范講解”“設立模范”“能力比賽”等多個方法,保證生活教育質量。比如,教師規劃“手工能力”的實踐項目時,需考量剪刀大小、鋒利性等因素,統一采買簡易型的剪刀,配置相應的防護手套,防止幼兒在手工剪紙中受傷。教師在設立模范時,需考量幼兒的各方面表現。在選擇洗手液時,教師應考量幼兒好動的性格特點,選擇易清潔、無刺激性的洗手液,保持園內物品選擇的健康。教師可采取周期性總結形式,認可能力強化的幼兒,形成生活能力的激勵作用,促進幼兒更主動地參與生活實踐項目。

第四,個性化指導?;谟變杭彝キh境的差別,各位幼兒在生活方面的能力存在一定差異性。教師應堅持個性化指導思想,關注幼兒之間的能力差別。針對各年齡層的幼兒,設計難度有差異的生活實踐項目,選擇差異層級的活動素材。比如,針對年齡較小的幼兒的生活項目,可適當控制難度,教會幼兒洗手方法。年齡較大的幼兒生活實踐時,可引入兒歌,使其學習更多洗手技巧。針對行動力較差的幼兒,教師可設計激勵方案,鼓勵其參與生活實踐項目。比如,N園內有幾名幼兒,在實踐活動中亂跑,不能及時完成教師布置的實踐練習。教師采取增設“園內短跑”活動的形式,要求亂跑的幼兒,只能在“短跑”活動中進行園內跑步,各項活動均應參加,不可缺席。針對各類幼兒的喜好,教師需調整實踐活動的項目,制定符合幼兒需求的生活項目,以此塑造幼兒在園內學習的規則意識,使幼兒自主參加各項生活實踐項目,完成強化生活能力的練習,以此保證生活教育質量。

第五,持續創新實踐形式。幼兒教師需持續創新生活項目的實踐過程,豐富生活教育的選用素材,更新自身的生活教育視角。如果教師每隔一段時間開展“疊衣物”實踐活動時,流程、內容、評價方式均無創新,每次活動的內容、學習主題均一致,將會降低幼兒參與實踐的主動性。為此,教師需采取難度層級、內容變化、項目多樣性的實踐設計方法,防止固定式實踐活動多次組織的問題,維持幼兒對實踐項目的期待,以此保證生活實踐效果。比如,N園內針對不同年齡段的幼兒,制定了不同的“衣物整理”學習項目。年齡較小的幼兒主要學習“穿”“脫”,年齡較大的幼兒側重學習“疊”“放”。難度升級的實踐項目中,教師引入了“豆腐塊疊被”的內容,不要求全部幼兒掌握,以競賽形式,促使幼兒自主練習疊被。此種競賽性的實踐活動,具有一定挑戰性。引入“豆腐塊疊被”項目后,有助于塑造幼兒管理物品、清潔床具的思想,使其更關注自身臥室的整齊性,具有較強的生活教育意義。在競賽中,對成功疊出“豆腐塊被子”的幼兒教師要給予鼓勵,設立優秀幼兒為“疊被標兵”,以此稱號形式認可幼兒的能力。

(2)設計活動區

第一,設計生活活動區。N幼兒園為全面落實生活教育,特打造一塊生活活動區,區域內添加各類生活素材,便于開展多樣化的生活活動,契合生活教育初衷。N幼兒園在活動區,嘗試進行“攝影”“繪畫”“交流會議”等活動,以此豐富生活實踐項目的類型,從攝影、美術、交際等多個方面,逐步強化幼兒生活能力。

第二,攝影實踐。N幼兒園準備了多個“泡泡相機”,讓幼兒拍攝教室墻面的圖畫,選出“我喜歡的作品”并說明原因。教室內,教師可選擇水果、花卉、小動物、影片人物等多種壁紙,讓幼兒自主拍攝。攝影活動是從相機操作的方面,鍛煉幼兒生活審美能力,使其喜愛生活,形成愛護花草、珍愛動物的思想。比如,一名幼兒拍攝了“向日葵”,給出的喜歡理由是:金黃色的花瓣比較鮮明,像太陽一樣。教師結合幼兒的拍攝作品,向幼兒推送向日葵的實物視頻,向幼兒講解本土內種植向日葵的地方,加深幼兒對本土植物的了解。一名幼兒拍攝了“小兔子”,理由是:兔子耳朵比較可愛。教師可選擇小兔子的動物視頻,帶領幼兒觀看兔子的跳法、食用蔬菜的動作等,豐富幼兒對兔子習性的認識。

第三,繪畫實踐。N幼兒園的教師,結合幼兒拍攝結果,逐一設計美術實踐項目。比如,在小動物方面,園內80%的幼兒選擇了“小兔子”,有13%的幼兒選擇了“魚”。教師可結合幼兒對小動物的傾向,制定“小兔子與胡蘿卜”“魚兒戲水”相關的美術繪畫活動。繪畫學習中,教師向幼兒講解“蠟筆”“彩筆”的用法,給出“小兔子”“魚兒”的繪畫分解圖,以此降低幼兒美術實操的難度。比如,繪畫小兔子時,可先畫出兩個耳朵,在兩耳下方繪畫一個小圈,是兔子頭部,頭部后面畫一個大圈,是兔子的身體。整體構圖完成,細化形狀線條,補充腿、腳、尾巴,上色。采取圖形分解的形式,能夠有效控制繪畫流程,切實降低動物繪畫的難度,使幼兒畫出兔子后,形成繪畫自信,樂于參與美術創作。在幼兒繪畫期間,教師可補充相關的道具,比如蘑菇、小凳子等,給予幼兒繪畫更多思路,豐富幼兒繪畫作品中的內容。

第四,交際實踐。N園教師設計了交際實踐項目,采取每周會議、主題辯論等形式,以分組形式展開對話練習,增加幼兒在園內的交際表達次數,解決幼兒語言表達不清、交流聲音小等問題?!懊恐軙h”,即教師以幼兒生活為出發點,每周設計一個會議主題。使用一組撲克牌,隨機分配幼兒在會議中的座位。每個座位設計不同的角色名稱,比如會議組長、會議記錄員等,以此給予幼兒參與交際的方向。會議主題有:“家庭清掃”“周末活動”“喜歡的運動”等。以“我喜歡的游戲項目”為例,在會議交流中,教師結合撲克牌的花色,將幼兒分成四組,每組給出一種游戲項目,說明喜歡的原因。紅桃組幼兒給出的運動是“開玩具車”,喜歡操控方向盤的感覺。黑桃組幼兒的答案是“投籃”,喜歡籃球進筐的喜悅感。紅片組幼兒的選擇是“捉迷藏”,喜歡到處找伙伴的過程。草花組幼兒的回答是“拼模型”,喜歡拼成作品的成就感。會議形式,每組幼兒會事先組內交流,明確游戲項目,給出喜歡理由。在會議中,給出答案、說明理由。在此過程中,幼兒會相互討論游戲項目,小組內統一答案,探討游戲項目的優勢,完善選擇的理由。會議前、會議中幼兒之間會進行多次交流,有助于從團體協作、游戲內容整理、小組交流等多個方面強化幼兒交際能力。

(3)強化幼兒各項生活能力

第一,洗漱能力。N幼兒園內,教育者利用院內監控視頻,觀察各位幼兒的洗漱能力。洗漱能力的判斷方向:“洗手時衣袖情況”“洗手液的使用情況”“洗手后擦手方式”。洗漱能力的評價方法:衣袖無水跡、洗手液洗干凈、洗手后正確擦手。園內設計了“保持手部清潔”的生活實踐項目,實踐情況如下。①教師設計故事情景,帶領幼兒洗手。教師播放一組動畫視頻:“視頻中幾名小朋友一起玩沙子,未經洗手用餐,出現肚子疼的現象。問診時,醫生表示:小朋友參與各項游戲活動之后,餐前、如廁后均需進行全面洗手,正確使用洗手液,清潔正面、側面、手指縫等各個位置,手部清潔干凈后,進食便不會腹痛?!苯柚曨l內容,引導幼兒正確看待洗手行為。②兒歌法,帶領幼兒練習洗手。故事視頻播放完后,幼兒明確了洗手的重要性。教師引入洗手兒歌,指導幼兒正確的洗手流程。兒歌中,使用“點點頭”“彎彎腰”等詞匯,引導幼兒變換手勢,清潔手部各個位置。整體洗手能力教育結束后,此次教育過程,前期故事視頻共播放了10分鐘,兒歌學習進行了15分鐘,帶領幼兒進行洗手練習使用了15分鐘。此項手部清潔的實踐活動,前期視頻時間較長、極易引起幼兒對玩沙子項目的注意,弱化了“洗手”的中心概念。故事播放后,眾多幼兒將注意力放置于“玩沙子”活動、就餐的“蛋糕”,并未及時發現“肚子疼就醫”的問題。整體實踐效果欠佳,尚需精簡故事情節,簡化“項目”與“食品”,突出“洗手”環節,保留醫生建議內容。實踐環節,凈手后增加“水果茶時刻”,引入水果品嘗環節,塑造幼兒對“餐前洗手”的行為認識。

第二,如廁能力。觀察發現幼兒如廁能力有一定差異。觀察方向有:“如廁衣物整理”“清潔能力”“便后沖水”等。能力評價方法:“如廁前后衣物整理質量”“廁后清潔工作到位”“便后能主動沖水”。N幼兒園設計了“如廁衛生”的實踐項目,側重指導幼兒進行自我清潔。①“鏟屎官”的相關視頻,指導幼兒認識“沖水”“凈手”“自身清潔”的重要性。事后,教師帶領幼兒,在院內衛生間內,逐一指導清潔方法。②玩偶清潔練習法。教師選擇多個小型的玩偶,指導幼兒進行清潔練習。實踐反思:如廁清潔的實踐項目中,“鏟屎官”的小動物、玩偶等素材,極易引起幼兒的關注,容易混淆課程主題?;顒雍?,幼兒對小動物、玩偶產生較大的興趣,清潔練習的內容,在一周后幾乎全部遺忘。教師分發的小玩偶,在幼兒相互嬉鬧玩耍時扔在教室各處,教學效果不高。改進實踐項目時,更換“鏟屎官”的視頻資料,引入工筆畫的“如廁規則”圖文,利用可愛文字、簡約線條,描繪如廁場景,給出清潔規則,提高幼兒對廁后清潔行為的關注度。在清潔練習實踐時,采取如廁競賽形式,比拼幼兒用廁清潔的時間、清潔質量,以此逐步強化幼兒如廁清潔能力,提高生活實踐方案規劃的合理性。

第三,自主飲食。教師組織幼兒用餐時,發現幼兒出現“飯粒掉落”“用手抓飯”等現象。對此情況,設計了“勺子總動員”的實踐項目,以此強化幼兒用餐能力?!吧鬃涌倓訂T”生活實踐活動的方案設計如下。①教師選擇多組勺子圖片,引導幼兒認識。圖片中,有木勺、鐵勺、大勺、小勺、湯勺、漏勺等多種類型。教師向幼兒講解各類勺子的使用場景,結合幼兒在家生活的經驗,促使幼兒進行聯想;教師分發一次性小勺,帶領幼兒認識勺子的組成、功能。②進餐時,教師采取用勺示范的形式,引導幼兒使用勺子進食。③設計一組“搬運工”的活動項目,讓幼兒將大碗中的物品用勺子“搬運”至小碗中,以此強化幼兒用勺能力。實踐反思發現:勺子圖片能夠展現各類勺子的樣式,資料較為豐富,但是規格大小方面,幼兒無法準確知曉,認為咖啡勺的規格應該大于飯勺,進入了勺子學習的誤區。示范學習時,教師示范位置固定,遠處餐位的幼兒看不清,無法保證全體幼兒的用勺學習質量。實踐環節,進行“搬運”的物品類型較少,食品中有“三角形”“條形”“不規則型”等多種樣式,應結合食品制作后的幾何特點,補充“搬運”的素材。為此,改進實踐活動時,選用實物勺子,讓幼兒自主區分各類勺子的大小,實物展示更直觀。用勺方法的展示過程,改為視頻播放,便于幼兒自主觀看,學習用勺技巧?!鞍徇\”實現中,教師選擇真實的食物,將各類水果切成不同的形狀,如胡蘿卜絲、胡蘿卜塊等,讓幼兒用勺“搬運”,以此從各類幾何形狀水果塊的視角,強化幼兒用勺用餐能力,降低食品掉落的可能性。

第四,穿著方面。教師觀察幼兒衣物穿戴情況時,發現多數幼兒能夠自主脫鞋、穿脫自如,部分幼兒穿衣較為困難,需要教師幫助。午睡時多數幼兒衣物放置不規整。為此,教師設計一組“衣服管理小能手”的生活實踐項目,用以培養幼兒整齊疊衣、自主穿衣的各項能力?;顒釉O計方案如下。①教師采取視頻指導形式,示范各類衣物的整理、穿戴方法,如小背心、外套等。②教師播放脫衣兒歌,指導幼兒練習“穿”“脫”等動作。③整理衣物。教師選擇多個娃娃服裝,指導幼兒練習“疊衣服”。實踐活動反思:課程中播放視頻的內容較多,幼兒觀看一次,難以全面掌握“穿衣服”“脫衣服”“疊各類衣物”的技能。教師可采取分模塊展示、分項目實踐的方法,逐步強化幼兒衣物整理的各項能力。學習兒歌時,教師應與家長取得聯系,盡量保持幼兒外套衣物的一致性,比如拉鏈外套,“穿”“脫”練習較為方便。實踐練習中,娃娃服裝明顯小于幼兒衣物,無法有效鍛煉幼兒衣物的“疊”“放”能力,可以將幼兒衣物更換為統一規格的背心、短褲等,用作幼兒園的校服,帶領幼兒進行實物練習,貼合幼兒衣物管理的生活實際。

第五,能力強化效果。N園內經過一年的生活實踐項目設計、生活技能指導后,幼兒各項能力明顯增強,整齊性、清潔性、熟練性各項達標比例從初期的10%~30%,增長至85%~95%,由此展現出各類生活項目的能力強化作用。

4.結語

綜上所述,N幼兒園結合校內幼兒的生活能力表現,從洗漱、穿衣等基礎生活技能,攝影、美術等各類操作能力各個方面,逐步設計了具有難度差異、生活實踐性較強的項目,用于強化幼兒各項生活能力。結合實踐效果,進行適當的課程反思,給出更合理的實踐方案,契合生活教育思想,保證了生活教育質量。實踐中,N園內幼兒進行各項生活實踐學習后,洗漱、穿衣各項能力明確增強,展現出生活實踐指導的積極作用。

參考文獻

[1]羅晶,朱永新.重新認識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論及其當代價值[J].課程·教材·教法,2022(12).

[2]高麗芳.陶行知鄉村幼稚教育試驗及其現實觀照[J].教育理論與實踐,2022(17).

[3]黃書光.陶行知的學校變革探索與“生活教育”理論建構[J].四川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2(03).

[4]李曉文,原晉霞.兒童視角下的幼兒園區域活動[J].學前教育研究,2019(02).

[5]吳志青.促進幼兒生活能力發展的教育策略[J].學前教育研究,2018(12).

猜你喜歡
幼兒教學運用
在繪畫活動中培養和發展幼兒的想象力
運用多媒體進行幼兒教學
多媒體在幼兒教學中的應用探究
“贊賞發現”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運用
游戲教學法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的運用
巧用插圖,注入課堂活力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