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雙減”政策下小學數學單元作業的設計與實施

2023-06-04 00:09陳進春
當代家庭教育 2023年9期
關鍵詞:雙減政策雙減小學數學

陳進春

摘 要:為響應國家“雙減”政策,小學數學教學應以核心素養培養為基本目標,以教材設置的自然單元為分界標準,系統梳理單元內的知識內容,整體設計課內外數學作業,在減輕學生學習負擔的同時,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問題解決能力、創新意識及情感態度,達到“減負增效”的效果。因此,文章立足于“雙減”背景,探討了小學數學單元作業設計方法,旨在設計出有高度、有維度、有溫度的數學作業,助力學生的全面發展。

關鍵詞:雙減政策;小學數學;單元作業;方法

【中圖分類號】G623.5?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文章編號】2097-2539(2023)09-0028-03

“雙減”政策直指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過重的問題,要求教師控制作業總量與時長,減輕學生的作業壓力。一直以來,作業都是學生學習活動的有機組成部分,也是學校教育教學管理工作的重要內容。隨著“雙減”政策的落地,大部分中小學都圍繞著優化作業設計展開了研究與實踐。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應以“減負增效”為目標,積極思考如何減輕學生的作業負擔,提高數學作業的質量,通過對“量”與“質”的把控提升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文章以單元作業設計為切入點,探討了“雙減”政策下小學數學作業“減負增效”的操作路線,具體介紹如下。

1.理清思路,實現作業“減負”

(1)制定作業目標,明確“減負”方向

作業是課堂教學的延伸與拓展,是學生鞏固知識、提升能力的主要渠道之一。但在實際的小學數學課堂中,作業總量大、作業形式單一、作業內容重復機械等問題普遍存在,制約了學生能力及素養的發展。在“雙減”政策指導下,教師可從單元整體視角出發,整合單元知識,梳理單元作業目標,明確作業“減負”的方向。首先,教師應以課程標準的要求為參考,制定科學明確的單元教學目標,畫出知識圖譜與目標圖譜,再據此設計單元作業目標,細化各課時作業目標,確保各課時作業目標相互關聯。數學作業的設計不單是為了幫助學生鞏固所學知識,也是為了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實踐能力、探究能力及反思能力,提升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為此,教師應樹立立體化、多元化的作業觀念,根據核心素養培養要求及“雙減”政策要求明確學生通過數學作業能夠獲得怎樣的成長與進步,改變以知識、技能為主要目標的作業設計現狀,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作業觀念,進而積極主動地完成作業,實現多元發展。

(2)把握三大原則,實施“減負”計劃

學生對作業的認知決定了他們對作業的態度,進而影響到作業完成質量。鑒于此,在作業設計環節,教師應遵循一定的原則,以科學多元的單元作業引導學生形成正確認知,讓學生不再將作業當作必須完成的任務,對作業產生積極的情感。明確單元作業目標后,教師需要規劃單元作業內容。在此環節中,教師應遵循整體性、適度性及漸進性原則。其中,整體性原則要求教師根據單元作業總目標及課時目標設置單元作業內容,同時以數學新課標為參考,結合學生實際學情、單元教學內容合理設置習題,充分發揮作業鞏固提升的價值。適度性原則要求教師把控好單元作業的難度與數量,確保單元作業難度略高于學生的認知水平,讓學生努努力就能完成作業。作業的數量則應控制在實踐目標所要求的必要范疇,減去重復性、機械性的作業,以質優量少的作業優化學生的單元學習成果。漸進性原則要求教師設計由易到難、由淺入深、由單項到綜合的單元作業,逐步引導學生掌握單元知識內容,獲得能力及素養的發展,進而推動單元作業總目標的實現。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只有遵循一定的原則和方法設計單元作業,才能有效發揮作業的價值,調動學生完成作業的主動性與積極性,進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與學科素養。

(3)開展多元評價,優化“減負”效果

“雙減”背景下,作業評價與反饋是實現作業“減負增效”的關鍵環節。小學數學教師應積極開展多元作業評價,如課時作業評價、單元開放性作業評價、單元作業總評價等,推動單元作業總目標的實現。課時作業評價指的是在學生完成每天的課時作業之后,教師迅速進行批改與評價,以客觀細致、積極正面的評價讓學生及時發現學習中的不足之處。在單元開放性作業評價中,教師可以作業目標及標準為參考,設計相應的評價表,按照評價表開展師評、自評、互評等評價活動,評價內容應包含學生的學習過程及學習成果,最后師生共同選出一些優秀的作業成果,在班級或年級中展示,增強學生的學習自信。單元作業總評價指的是對學生單元全部作業狀況作出的評價,需要在全部作業完成之后開展,包含教師精準點評、學生自我評價、學生交流收獲與感悟等環節。通過開展多元評價,能夠增強學生的學習動力,幫助學生明確學習方向與學習重點,優化其單元學習成果。在作業評價環節,教師要重視學生的情感與體驗,既要全面客觀地評價學生的學習活動,又要以積極正面的語言鼓勵學生,展現尊重與信任,讓學生更加主動地完成作業。

2.整體架構,發揮作業價值

(1)單元前置性作業

單元前置性作業的設計目的是了解學生的單元學習起點,據此合理調整單元教學方案。在設計單元前置性作業時,教師應突出作業的趣味性、導向性、開放性及實踐性,讓學生對單元學習內容形成初步認知,產生知識探索欲望,為后續的學習活動做好鋪墊。數學知識與實際生活存在著緊密聯系,教師應善于從現實生活取材,設計生活化作業,以此引發學生的情感共鳴,引導學生從生活視角分析數學問題,在單元學習之前生成濃厚的學習興趣。教育的本質是幫助個體更好地適應社會。在小學數學單元作業設計環節,教師也應結合社會生活的實際場景設置前置性作業,豐富作業的形式與內容,優化學生的作業體驗,充分鍛煉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2)分課時作業

在設計分課時作業時,教師應合理把控作業的數量,提高作業的質量,豐富作業的類型,以此驅動學生及時完成作業,解決課時學習中的問題,為后續更高難度的知識學習奠定基礎。具體實踐中,教師需要注意以下四個方面:第一,精心選擇習題。教師應根據課時作業目標及學生課堂學習實際情況精選教材習題,引導學生理解課時知識的本質。第二,高效整合習題。教師應深入分析教材習題的設計意圖,整理習題涉及的知識點,借助情境創設整合相互聯系的習題,形成一題多問的題型,讓學生在一連串問題引導下深入理解數學知識。第三,合理改編習題。為更好地發展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教師應結合班級學生的實際學情改編教材習題,讓課時作業更具針對性。第四,科學創編習題。小學生的年齡尚小,喜歡新奇有趣的事物,教師可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興趣喜好、生活經驗、認知水平等創編習題,讓學生感到“眼前一亮”,主動完成作業,達到鞏固知識、發展素養的效果。此外,教師也可根據學生的能力發展需求設計相應類型的課時作業,比如以探究型作業發展學生的探究能力,以閱讀作業發展學生的數學閱讀能力,讓核心素養培養落地生根。

(3)單元總結性作業

單元總結性作業的設計與實施重在幫助學生掌握單元知識點,厘清單元知識脈絡,完善自身數學知識體系。為此,教師應以單元作業總目標為導向,設置單元測評及單元整合作業。比如,教師可設計思維導圖類型的單元整合作業,讓學生在思維導圖的輔助下梳理、記憶單元知識點,總結歸納本單元涉及的數學思想方法與數學技能,完善學生的知識體系及能力體系。

3.別出心裁,促成作業“增效”

(1)設計游戲式作業

游戲是學生普遍喜愛的一項活動,“雙減”背景下,教師可將游戲與單元作業結合,進一步調動學生完成作業的積極性,讓學生在玩中學,形成深刻的理解與牢固的記憶。具體實踐中,教師可結合單元教學重難點內容開發數學游戲,讓學生在游戲輔助下突破重難點內容,生成濃厚的數學學習興趣。例如,在“長方形和正方形”這一單元教學中,為幫助學生掌握長方形及正方形的周長計算方法,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鍛煉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教師可將課堂作業與游戲活動結合,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鞏固單元重難點知識。首先,教師可向學生分發一些相同規格的方格紙,接著,教師發出指令,如“請畫出周長為16cm的正方形”“請畫出周長為20cm的長方形”,學生則需要根據教師要求以及方格紙的規格確定圖形的長與寬,確保所畫圖形不會超出方格紙的空間。通過設計游戲類課堂作業,能夠在鞏固知識的同時活躍學生的思維,引導學生活用所學知識,實現數學核心素養的提升。

(2)設計個性化作業

每個學生都是獨特的個體。在單元作業設計環節,教師應根據學生的認知特點、發展需要、學習需求設計個性化作業,突出作業的趣味性與豐富性,讓學生在完成個性化作業的過程中摸索出一套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比如,在完成單元教學之后,教師可從知識、技能、方法等角度出發,帶領學生梳理單元所學內容,靈活運用表格、思維導圖等工具清晰呈現單元知識內容。同時,教師可為學生布置整理單元錯題并建立錯題集的課后作業,讓學生從錯題中發現學習漏洞,及時復習糾正,形成個性化的“復習寶典”。在后續的學習中,學生也會及時記錄錯題,進行自我梳理與自我診斷,明確自己的學習重點,提高學習效率。

(3)設計分層化作業

學生之間存在著差異性,不同學生的學習能力、學習需求都有所不同。根據多元智能理論,即便處于同一年齡段,學生的個體發展水平也各有不同。因此,教師需要關注學生的智力差異,采取相應的措施促成學生的共同進步。作為小學數學教師,應認識、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將“因材施教”理念落實到教學的各個環節中,讓每個學生都能實現自我提升。在以往,教師往往會采取統一的標準設計數學單元作業,而不同學生的學習認識、學習態度、能力基礎及學習習慣都存在明顯差異,統一化的單元作業設計僅能滿足小部分學生的學習需求,難以推動學生的共同發展與進步。鑒于此,教師需要考慮到不同層次學生的實際需求,設計分層化作業。具體實踐中,教師應通過多重渠道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明確學生的“最近發展區”,據此設計不同難度的單元作業,指導學生根據自身情況選擇合適的作業,這樣每一名學生都能有效完成作業任務,產生成就感與滿足感。此外,教師還可鼓勵學有余力的學生挑戰更高難度的作業,開發自身學習潛能。例如,在“因數與倍數”單元教學中,教師可結合單元教學目標、教學內容及學生實際學情設計分層化單元作業,設置基礎題與提升題兩種題型?;A題可以填空題的形式為主,幫助學生形成對單元內容的整體認識,如:6×9=54,(? )是(? )的倍數,(? )是(? )的因數。提升題則要引導學生把握倍數與因數的內涵及聯系,比如,教師可給出某個數字,讓學生按照從小到大順序列出數字的倍數與因數,指出其中的最小因數與最大因數。此外,教師也可設計應用類提升題,如:現有96只手套,教師將這些手套平均分給班里的學生,正好將手套全部分完,班級里可能有多少人?要解決這一問題,學生需要先明確手套是成雙分發的,一名學生可能會發到一雙或多雙手套。因此可以先用96÷2=48,再找出48的因數,便能得出答案。

(4)設計實踐類作業

數學是一門建立在實踐探究基礎上的學科,實踐類作業的設計與實施既符合“雙減”政策的要求,實現作業設計的多元化,又能體現數學學科的特點,推動學生數學能力的提升。由此,教師可以設計一些實踐類單元作業,讓學生在真實的情境中運用數學知識,獲得綜合素質的發展。例如,在“折線統計圖”單元教學后,教師可布置實踐類作業,讓學生與家長合作,統計去年家庭每月的消費情況,算出每月的消費金額,并將12個月的消費情況制作成折線統計圖。為讓學生體會到統計與生活的緊密聯系,培養學生分析、預測的能力,教師可要求學生結合折線統計圖,與家長一同討論哪個月份家庭支出較多,分析支出多的原因,形成一份完整的總結報告。

綜上所述,“雙減”政策下,單元作業設計是提高小學數學作業質量的可行之路。在單元作業的設計環節,教師應以“減負增效”為目標,通過制定單元作業目標、把握作業設計原則、開展多元作業評價等措施達到作業“減負”的效果;通過設計單元前置性作業、分課時作業、單元總結性作業完成單元作業的整體架構,發揮作業鞏固提升的作用;通過設計游戲式作業、個性化作業、分層化作業、實踐類作業為單元作業增添亮點,達到“增效”的目的。

參考文獻

[1]陳勝欽.小學數學單元作業設計的路徑[J].湖南教育,2023(01).

[2]孫燕.減負增效,提升素養——“雙減”背景下小學數學作業優化設計探究[J].安徽教育科研,2023(01).

[3]李海國.“雙減”背景下小學數學作業創新設計初探[J].數學教學通訊,2023(01).

猜你喜歡
雙減政策雙減小學數學
“雙減”出臺,校外培訓面臨巨震
省教育廳基礎教育處一行到莒縣開展“雙減”工作專項調研活動
持續推動“雙減”,強化學校育人主陣地作用
蘋果園實現化肥農藥“雙減”的路徑選擇
農村學校數學生活化教學探析
培養學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體驗式學習在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培養數學意識發展思維能力的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