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文科背景下設計類專業CDIO教育理念的應用

2023-06-04 07:08鄧邦坤陳穎茜袁瑾瑜
知識窗·教師版 2023年4期
關鍵詞:新文科

鄧邦坤 陳穎茜 袁瑾瑜

摘要:在新文科建設背景下,為探索國內設計類專業適應新時代發展的途徑,文章將市場導向的CDIO教育融入設計類專業的教育改革中,并提出基于CDIO教育的設計類專業課程改革構想。

關鍵詞:CDIO教育;新文科;設計類專業

20世紀20年代,美國教育界出現“跨學科”一詞。隨著信息與技術的飛速發展,各行業之間的交流越發深入與頻繁,跨學科需求越來越受重視。為適應各行業發展的變化,滿足人才需求,美國希拉姆學院于2017年提出“新文科”教育理念,嘗試打破專業界限,將新技術融入各文科領域,明確指出學生需要進行跨學科的學習,并進行實踐教學實驗。

近年來,我國文科教育面臨諸多問題,與其他學科的融合不夠,對新技術與新科技關注較少,不能以社會需求為導向進行人才培養,也難以結合我國國情進行文科建設。為了解決這些問題,我國教育者結合新技術、新需求與新國情,于2018年提出新文科建設概念,并于2019年開始從概念走向正式實施,隨后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西安交通大學等高校進行了一些教學改革的嘗試。

一、新文科背景下設計類專業建設新挑戰

國外與國內的教育理念都在發生變化,在這種形勢下,設計學科領域面臨著學科體系轉型與融合的新挑戰。將技術融入設計學的觀點一直都存在,且趨勢越來越明顯,設計學科具有明顯的實踐性特征,在設計意圖出現后需要繼續花費大量人力和物力加以實現,否則只能是純粹的虛擬藝術,不能稱之為設計。大量的實踐證明,藝術、設計與技術三者是相互依存的,需要有藝術基礎,才能有設計表達,需要有技術支持,才能有設計實現。

設計是針對目標或者需要進行的一系列有計劃、有設想的創造性活動,并通過具體的載體表達出來的全過程,這些載體可以是平面、立體或者其他形式,也可以是各種藝術元素的組合。設計是一種針對具體目標的解決問題方式,是為了滿足一些需求的創意轉換過程,廣義的設計還包括前期的愿景規劃與后期的持續發展部分。國內設計類專業課程一般包含涉及藝術方面的美學與藝術基礎教育,涉及文化方面的設計史論與圖學教育,涉及技能方面的設計表達與人機工程教育,涉及技術方面的計算機輔助設計與設計開發教育,涉及市場方面的設計心理與用戶體驗教育等五大方面,如圖1所示。

二、設計類學科與CDIO教育的契合點

CDIO是一種工程教育模式,包含構思、設計、實施與運行四個階段,其中構思與設計著重培養學生的學科理論,實施與運行培養學生的工程實踐能力,其目標是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打通學科與產業之間的阻礙,尋找學科理論教育順利過渡到產業實踐的通道,目標是希望學生接受CDIO工程教育模式培養后能應對各種復雜的工程問題。

近年來,國內有較多的學者對CDIO工程教育模式展開研究,汕頭大學從2005年起就開始學習并實施CDIO教育模式,2008年教育部與汕頭大學聯合主辦了CDIO教育模式試點工作會,并確定了第一批18所試點高校,2016年CDIO工程教育聯盟在汕頭正式成立。國內學者對CDIO工程教育模式的研究多集中于工科專業領域,如汕頭大學最早將其應用于土木工程專業,并提出了一些課程教育改革的措施,也取得了較好的效果。有學者針對機械類專業制定了CDIO工程教育模式的“能力工程路線圖”,采用模塊化的教學方式完成工程師的基本技能和素養培訓;有學者利用CDIO工程教育模式打造機械制造工藝學課程多元化教學體系,實現教學的多元互動。設計學科與純藝術學科既有聯系又有區別,其更關注科學、技術與經濟等領域的發展,主要是培養具有良好道德文化修養、關注產業科技前沿、適應經濟發展需要、具有專業設計能力的復合型人才。在這種跨學科文理交叉學習的新文科背景下,將一些工程理念引入設計類專業教學,是國內較新的研究方式與教學嘗試。

三、基于CDIO工程教育模式的設計類專業課程改革構想

(一)豐富實踐內容,創新教學方式

目前,國內設計類專業課程大部分是采用傳統的理論教學為主,教師在課堂上按部就班地講解書本上的知識,這樣雖然能全面構建課程的知識體系,但是教師無法掌握學生對知識的理解程度,無法因材施教,也難以讓學生掌握理論知識的應用性。

設計學科的理論知識需要應用到實踐中才能體現出價值,學生在學習大量的理論知識時,也會疑惑自己學到的內容是否能實際應用,久而久之,會對這類課程失去興趣。目前,設計行業的各種網絡培訓課程與線下培訓教育非常多,很多都是由專業一線設計師授課,涉及各類設計行業且內容豐富,這類網絡課程與校外培訓為了迎合學生的需求,吸引學生購買課程,與普通校內課堂教學的側重點正好相反,以實際應用為主,但缺乏對理論知識體系的講解。這兩種課程的模式可以互補融合,參照CDIO工程教育模式的教學目標與實施標準,將前期的構思與設計作為理論基礎,后期的實施與運行作為實踐部分,形成系統科學的設計教育。

企業需要綜合考慮多方面的因素才能將設計轉化為產品,很多不確定的因素是在課堂教學中無法預測的。高校作為學生公共學習的主要陣地,必須考慮到學生專業學習與正式工作的銜接問題,不能單一地在課堂或者校內完成全部課程?,F代社會商品的設計正在向個性化與精細化方向發展,相比傳統的教師舉例或者簡單的外出參觀,生動形象的設計實例更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例如,在產品設計專業的教學中,高校邀請企業兼職教師合作開展實踐性較強的課程教學,提高學生的設計實踐能力;鼓勵教師參與本科生指導,增進師生交流,吸引學生參與教師的課題研究、論文發表、專利申請,并開展創新創業類的社會調研,提高學生創新實踐能力;加強校企、校地、校際協調共建,匯聚、整合優質資源,開闊國際視野,強化與境外高校的合作,增進資源與信息的共通、共享、共建,并鼓勵學生境外訪學,實現學分互認;充分利用校內外公共平臺,將學生的設計成果進行校內或者校園周邊小范圍的展覽,以教學成果展示來反映教學效果,教師也能通過反饋發現問題,提高教學質量,幫助學生持續改進設計,獲得設計成就感。

(二)實現理論課程與實踐課程的銜接,推進課程一體化建設

高校已經逐漸意識到實踐教學的重要性,陸續開設了豐富多彩的相關課程,實踐課時比例也在逐年增加。與此同時,理論課程與實踐課程的銜接問題也開始浮現,大部分課程只能做到各司其職,學生的課堂學習與實踐相分離,工程知識與創意知識脫節。實踐課程中大部分項目只是虛擬的假設題,眾多畢業生反映學習的課程內容與實際工作時使用的專業知識相差甚遠。不僅如此,各門課程之間銜接不當會導致學生的學習與作業任務增加,學生完成每門課程的作業任務都要進行一次單獨的設計,大部分學生為了完成任務只能進行粗糙設計,無法花大量時間進行精心設計。

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帶動了設計行業的發展,設計風格的逐年變化就是最明顯、最直觀的表象。在這種形式下,高校的設計教育必須跟上市場發展的步伐。高校很多課程所用的案例過于陳舊,難以跟上時代發展的步伐,有的教師為了方便教學與課堂管理,甚至多年選用同一案例,學生作為關注時尚設計領域的青年一代,難以被課堂上的教學內容所吸引。有的教師根據課堂知識點假設案例,進行有目的地引導,讓學生對案例進行思考與設計,按照教師設定好的路線完成課程目標。這種虛構的案例不夠真實,很多數據與參數都過于理想化,可能教學的過程材料與結課材料非常完美,但是不能讓學生真實地考慮設計問題。針對這種情況,教師要在教學中融入復雜的真實案例,學生能從不確定因素的真實案例中遇到各種意想不到的問題,解決這些問題的過程正是學生高效學習的過程。

例如,在平面設計類課程中,學生可以依托學校自身的設計需求,進行學??ㄍㄐ蜗笤O計、校內導覽圖設計、學校紀念日的宣傳資料設計、考試的平面圖與指引標志設計等,從而實現第一課堂與第二課堂的結合,將實踐性與創新性融為一體。

(三)注重課程管理,采用全過程、多方位的成績評價機制

創意設計是一個有理可依的理性過程,不是感性的突發奇想。創意產生的前提是前期大量的調研資料收集與問題分析,這與理工科的工程知識有相似之處,工程領域強調工程的基礎性和產品系統的過程性。設計類專業的成績評價方式一般只考查學生的出勤情況與設計作品的最終效果,這種形式只關注結果不考慮過程,教師無法全面掌握學生學習的全過程,評價學生的付出與收獲時容易出現偏差。參照CDIO工程教育模式,教師可以將設計類專業的成績評價機制改進為更為精細的教學管理,根據課程特點與具體教學過程將評分標準分成多個項目,如考勤管理、階段性成果管理、實踐環節管理、團隊協作能力管理、成品展覽效果反饋管理等,將這些過程項目的分值細化,做到全程記錄、全程管理,并定期向學生公示得分,讓學生感受到自己在全程參與課程學習。這樣一來,學生能清楚地了解自己的優勢與弱勢,教師也能進行客觀的成績評定,對學生做到因材施教,優化自己的教學方法,將CDIO工程教育模式的構思、設計、實施與運行四個階段連貫起來,將CDIO工程教育模式覆蓋課程教學全過程。因此,教師需要通過大量的教學實踐,逐步形成一套成熟的成果評價規范,保證成果評價的公正、專業與規范,并針對不同類型的課程進行靈活變動,充分考慮設計作品的客觀性與主觀性。

在新文科背景下,高校要在總結教學現存問題的基礎上,深入研究現代教育理論,以實際問題牽引學科交叉,將基于市場導向的教育理念融入設計類專業人才培養中,加快學科交叉融合的進度,實施以實際項目為引導,以學生為中心的新型教學方式,真正做到藝術、技術與設計相結合。

參考文獻:

[1]黃啟兵,田曉明.“新文科”的來源、特性及建設路徑[J].蘇州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20(2).

[2]顧佩華,胡文龍,陸小華,等.從CDIO在中國到中國的CDIO:發展路徑、產生的影響及其原因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1).

基金項目:2021年淮陰工學院高教研究課題“新文科背景下設計類專業CDIO教育模式實踐探索”,項目編號:2021GJ09;2021年江蘇省高等教育教學改革研究課題“應用型高校設計類專業階梯式實踐教學體系探索與實踐”,項目編號:2021JSJG372。

(作者單位:淮陰工學院)

猜你喜歡
新文科
公共文化發展戰略下新文科建設之路
“新文科”背景下戲劇與影視表演專業的藝德教育淺析
“新文科”背景下高職公共英語教育面臨的問題與對策
新文科視域下認知語言學研究的五個維度
公共關系學課程深度學習模式的實踐與研究
新理念與法學教育創新
“新文科”背景下大學英語教學中跨文化交際能力培養路徑探析
“新文科”內涵探析及建設思考
新文科建設背景下的高校圖書館服務研究
新文科建設的理路與設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