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外合作項目課程思政協同育人的實現路徑

2023-06-04 01:50徐曄
教書育人·高教論壇 2023年2期
關鍵詞:中外合作協同育人實現路徑

徐曄

[摘 要]中外合作辦學是我國教育現代化進程不斷推進的產物。要培養語言能力、專業技能和綜合素質三維全面發展的國際化人才,必須推動思政課程和課程思政的協同育人,提升思政工作效能,構筑育人大格局。針對課程思政協同育人體系不健全、課程與思政教育功能脫節、教師課程思政意識和能力培訓不足等現狀,為實現課程思政協同育人,必須堅持政治性、同向性、求實性原則,以制度協同為基礎、以課程協同為抓手、以隊伍協同為保障;加強教學管理的頂層設計,創設多維立體的課程體系,構筑中西教師課程思政教學團隊,最終形成育人合力的三維路徑,培育德才兼備的“國際追夢人”,促進高校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完成。

[關鍵詞]中外合作;課程思政;協同育人;實現路徑

[中圖分類號] G641 ? ? ? ? ?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1008-2549(2023) 02-0077-03

一、引言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指出:“要用好課堂教學這個主渠道,其他各門課都要守好一段渠、種好責任田,使各類課程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形成協同效應?!盵1]該重要論斷明確提出了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協同育人的重大課題,為高校課程改革創新指明了方向?!都涌焱七M教育現代化實施方案(2018-2022 年)》提出的“加快培養高層次國際化人才,完善留學生回國創業就業政策,提高中外合作辦學質量,完善中外合作辦學準入和退出機制”,[2]是在《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的基礎上,對于推動學生國際化、中外合作辦學的再次強調。相關文件的出臺推動了高校對于課程思政協同育人的探索,但也浮現出不少亟待解決的問題。尤其是針對中外合作辦學項目,如何能有效解決思政教育、基礎教育與X方向專業教育、中方課程和外方課程、中方教師與外籍教師的有效銜接問題,扭轉各門課程各自為政的局面,縱橫貫通,實現全過程、全方位、全員育人的“三全育人”,推動思政課程和基礎課、專業課程思政的多維融合,是落實立德樹人教育目標面臨的重大任務。

“課程思政”概念一經提出即成為學界關注焦點,學界圍繞此話題開展了許多研究,2018年至今成果最為豐富,熱度不減,呈上升趨勢。有關協同育人研究方面,對其內涵、必要性、主體、渠道都有研究,對教育主體的作用研究得比較多。研究均重視課程的育人功能,在傳播知識的基礎上,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更要滲透價值觀教育;對于課程思政的內涵、意義都有較為透徹的分析,課程改革實踐的成果較為豐富,教師的角色、課程體系的構建也成為熱點研究領域。國外還未出現“課程思政”這一提法,對于課程育人、多學科協同教育體系方面有一定的研究,主張將民族精神、道德倫理、公民教育等融入專業教育,重視通過價值引領,與課程融合。

通過文獻搜索發現,對“課程思政”課程體系改革的研究比較多,且多以論述為主,具有能推廣、可復制的可操作性研究并不多,尤其是針對中外合作辦學項目的相關研究更是屈指可數。本文通過文獻研究、案例分析、策略探討等研究模式,以政治原則、同向原則、求實原則三個原則為著眼點,分析高職院校中外合作大背景下的制度協同、課程協同、教師協同的現狀,從宏觀、微觀角度,橫向、縱向角度,中方、西方角度,剖析了現狀并梳理了原因。

二、中外合作項目課程思政協同育人的現狀

(一)課程思政協同育人體系不健全,專業課與思政內容有機融合難

教學管理制度在學校各項制度中居于基礎地位,是實現制度協同的關鍵。[3]縱觀思政課程和課程思政協同育人的現狀,不難發現教學管理制度碎片化、分散化情形時有出現,部分外籍教師課程思政意識不夠明確,協同育人的管理機制、考核機制沒有有效綜合運用。出現了育人目標、課程價值目標與知識能力目標融合度不夠,縱向協同不夠,教學、實踐、網絡內容的銜接度不夠,課前、課中、課后互相支撐力不足等問題。中外教師未能系統地制定思政目標,窄化或泛化可挖掘的思政元素,缺乏融合外方英語水平測試輔導與思政元素的能力。學生在中國傳統文化土壤里要兼收西方文化的養分,不僅要掌握西方的先進技術,還要內化吸收與我國實際相結合。挖掘融入專業課程的思政要素、探討融入教學的方式,是課程思政建設的兩大難題。

(二)基礎課程、專業課程與思政教育銜接不足,課程思政教育模式創新難

經調研,發現課程思政背景下各門課程存在各自為政、單打獨斗的局面,思政課堂單向育人的情形依然沒有根本性改變。尤其是專業課方面,由于其引入西方教學內容且具備獨有的邏輯體系,要與中國社會發展與時俱進的實際有機融合,確實需要努力思考和實踐。教學的主要模式涵蓋了課堂面授、混合式教學、小組討論、情景模擬等內容,結合現場教學、案例分析、小組座談等方式,都可以起到傳播思政內容的作用。隨著互聯網、新興媒體的不斷發展,自媒體、融媒體等成為學生獲取信息的主渠道,引發了新一輪的課堂革命。如何建設數字化課堂,開展有效的思政教育,結合發展大趨勢,提升課程內部、課程與課程之間思政資源的協同性及橫向協同性,是我們亟待要解決的問題。

(三)對教師課程思政意識和能力的系統培訓不足,師資隊伍思政教育質量短期內提升難

教師是育人的主體,然而調研發現思政教師、基礎課、專業課教師和學工隊伍等協同力不足。學工隊伍、思政教師側重思想理論教育,中外基礎課、專業課教師注重學科知識灌輸和實踐,兩方面的教學活動相互獨立,在思想政治工作中處于相互分離的狀態,未能有機融合,導致學生思想道德知與行教育的脫節,出現了“孤島效應”。由于部分教師欠缺課程思政的意識、缺乏課程思政動力,造成了課程思政僅僅表現為思政課程教師的“單兵作戰”。要打破困境,充分發揮全體教師課程思政育人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尤其要提升外籍教師對課程思政的認同感、參與感與獲得感,打造全方位、全過程和立體化的育人平臺。

三、中外合作項目課程思政協同育人的體系的構建策略

(一)堅持政治性原則,以制度協同為基礎,加強教學管理的頂層設計,中西教師合力打造“浸潤育人”平臺

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促進各項教學管理制度的集成創新,圍繞課程思政協同育人這一現實目標,要系統規劃、統籌協調,精心修訂人才培養方案、課程標準、新形態教材、教學大綱、教學質量評價等教學管理的各個環節,使其協調運轉、協同發力,最大限度發揮教學管理制度的優勢,將制度優勢轉化為協同育人的實際效能。全體教師加強理論學習,不斷提高自身思想政治素質和職業道德素質。構建以立德樹人為統領的教育制度,嚴格審核教材和各項教學資源;把課程思政融入人才培養方案,例如職業素養課加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設置專門的道德模塊,規定只有完成道德模塊內容才能進入下一環節的學習等,對學生從社會責任感、課堂表現、個人品格等方面進行考評。修訂完善教師考核機制,對教師從政治素養、人文素養、能力素養等多角度進行考評。加強教學管理的頂層設計,中外教師合力促進教學管理制度的集成創新,實現中外聯動的協同育人制度化、常態化。

(二)堅持同向性原則,以課程協同為抓手,建立多維立體課程體系,拓展融合西方資源庫的多元“課程思政渠道”

推進本土化教材建設,使專業課與思政要素緊密相連,每一個思政點都能落地生根。堅持“以學生發展為中心、以學科屬性為引導、以學校特色為依托”的原則,[4]建立“思政課+基礎課+X方向專業課”的“一體兩翼,全課程育人”多維立體的課程體系。凸顯學生個性化需求,課堂內外采取多角度滲透教育。貫通知識、能力、價值三維目標,教學、實踐、網絡課堂聯動,學科、專業、課程三級協同,合理利用早晚自習積極拓展第二課堂和學生社團活動,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到思想政治實踐中,拓展融合西方資源庫的多元“課程思政渠道”。以專業引領為紐帶,各支部與各專業無縫對接,全面實現線上、線下溝通無障礙。

(三)堅持求實性原則,以隊伍協同為保障,中外教師同心同力,提升育人意識和育人能力,形成優質課程思政教學團隊

把握教學育才的規律性,加強培育教師的育德意識和育德能力,激發教師育德的內在動力,思政課教師、專業課教師和輔導員等隊伍協同產生互補效應,創造中外教師互動交流平臺,結合“一帶一路”職教慕課建設、全員課程思政等系列活動,中方教師帶動外籍教師同心同力,形成優質課程思政教學團隊。最終打造制度協同、課程協同、隊伍協同,形成育人合力的三維路徑,充分發揮課程育人功能,培育德才兼備的“國際追夢人”,全面提升人才培養質量,促進高校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完成。

四、結語

在中外合作辦學項目教學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讓“課程思政”在教學中長期而有效地發展推進,教師應以“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為本,培養思政思維,精心設計教學過程,創新教學方法,合力打造全課程思政團隊,將隱性教育融入顯性教育;利用合作辦學優勢,搭建平臺,實施中西教師課堂內外的創新聯動,創造基礎教學、X方向專業知識和育人價值三方連通機制,實現知識傳授與價值引領的同頻共振。只有抓深悟透思政元素,才能實現“在價值傳播中凝聚知識底蘊,在知識傳播中實現價值引領”,培育德才兼備的國際化復合型人才。

參考文獻:

[1]習近平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 開創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發展新局面[N].人民日報, 2016-12-09.

[2]王喜忠,趙海云,趙秋迪.國際化人才培養的思政教育體系的構建[J].大學教育,2020(5): 159-161.

[3]涂剛鵬,劉宇菲.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協同育人的三維路徑[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 2020(21): 50-53.

[4]徐錦芬.高校英語課程教學素材的思政內容建設研究[J].外語界, 2021(2): 18-24.

(責任編輯:杜家和)

A Study on Implementation Path of Cooperative Education in Ideological, Political Courses

of Sino-Foreign Cooperation Program

Xu Ye

( International School, Ningbo City College of Vocational Technology )

Abstract: ?Sino-foreign cooperation in running schools is the product of the continuous advancement of Chinas education modernization process. In order to cultivate international talents with three-dimensional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language ability, professional skills and comprehensive quality. It is necessary to promote the synergistic educ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for and cours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mprove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 efficiency, and build a large pattern of education. In view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imperfect education system of the Chinese Peoples Political Consultative Conference, the disconnection of the functions of the curriculum an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nd the lack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awareness and ability training of teachers courses, we must adhere to the principles of political collaboration as a guarantee; strengthen the top-level design of teaching management, create a multi-dimensional curriculum system, build a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ing team for Chinese and Western teachers, finally form a three-dimensional path of educating people, cultivate “international dreamers”with both morality and talent, and promote the completion of the fundamental task of establishing morality and cultivating people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erefore, we can achieve the the co-education of the Chinese Peoples Political Consultative Conference.

Key words: ?Sino-Foreign Cooperation; Courses for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Cooperative Education; Implementation Path

猜你喜歡
中外合作協同育人實現路徑
校企合作協同育人在大學生就業工作中的作用研究
中外合作辦學應用型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探索與構建
中外合作辦學模式下雅思聽力生態化教學研究
中外合作專業英語語言教學優化策略
專業教師與思想政治教師協同育人機制研究
協同育人視角下高校創新應用型人才培養研究
論紅色文化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價值及實現路徑
淺議人民銀行金融穩定職能的實現路徑
國際私法法典化的挑戰與實現路徑
面向不同對象的雙語教學探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