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歸因理論在高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探析

2023-06-06 10:53薛云玲
求知導刊 2023年4期
關鍵詞:歸因理論高中英語教學高中生

摘 要:高中英語是一門相對重要的學科,對學生的學習成長具有重要意義。為了提高高中英語教學效果,文章首先從歸因理論的基本概念入手,具體分析歸因理論對于高中英語教學的影響,而后分析當前的高中英語教學存在的主要問題,并基于問題,提出相應的教學方法,希望能對高中英語教學有一定的推動作用,能給其他教育工作者提供一定的理論參考和借鑒。

關鍵詞:歸因理論;高中英語教學;高中生

作者簡介:薛云玲(1976—),女,福建省福清第三中學。

基于歸因理論的高中英語教學打破了傳統的教學模式,促使高中生在新環境下更加明確自身的學習動機,從而提高學習效率。在高中英語教學過程中,特別是在高中英語語法教學中,教師可巧用歸因理論。這樣一來,英語教師就能幫助高中生正確歸因,避免其對自身進行錯誤歸因從而迷失自我。教師還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促使高中生快樂地學習英語知識,從而提高英語教學效果。

一、歸因理論的基本概念

歸因理論是針對人們活動的因果關系進行研究而形成的心理學理論,具體指在某一特定環境下,人們對自己的行為、他人的行為進行分析,推論出這些行為出現的原因。該理論也叫作“認知理論”,是指人們對自我的認知及評價,并對其他人產生影響的一種行為理論。

最早的歸因理論由心理學家海德提出,后來韋納發展了海德的歸因理論,認為內因、外因是歸因中的某一方面,應該增加一個暫時且穩定的層面,且其在人們的愿景、幻想中承擔至關重要的一環。韋納分析總結后認為,人們習慣把行為成敗原因歸為6個因素和3個維度。這6個因素分別為能力、努力、任務難度、運氣、身心狀態、其他因素,而3個維度分別是穩定性、控制點、控制性,這3個維度在歸因行為中占重要的地位[1]。人們對行為成敗的原因解釋會影響自身在下次行為中的心理狀態,因此,歸因活動會影響高中生英語學習的努力程度以及對英語學習的期望,進一步影響高中生的英語成績。將歸因理論應用于高中英語教學中,有助于學生正確歸因,從而提高學生的英語成績。

二、 歸因理論對高中英語教學的影響

英語是高中生主要學習的第二語言,具有較強的工具性,對于學生的成長發展有重要的意義,高中英語教學通過讓學生進行語言學習來實現教育目標。在此環境下,如果學生關于學習語言的融入性動機不高,其就難以達到理想的學習效果。學生的學習動機可以分為需要語言和喜歡語言,二者產生的學習結果也會存在差異,這屬于被動學習和主動學習之間的差異。學生若處于有目的的被動學習狀態中,很可能進行錯誤歸因。例如,某個學習比較努力的學生在一次考試中成績比班級平均成績要低,這名學生就容易進行錯誤歸因,認為自身能力不足、缺少學習英語的天賦等,若此時教師不能對這名學生進行正確引導,他就很容易形成錯誤的自我認知,同時因為錯誤歸因而影響學習效果[2]。

歸因理論在高中英語教學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影響作用。高中生歸因不正確,就易于降低對英語學習的積極性和熱情,甚至可能出現厭學的情況;高中生正確歸因,會提升英語學習的積極性,并對英語語法、句式、詞匯等知識的學習產生強大的動力,能夠全身心投入知識的海洋中。所以,在高中英語課堂上,英語教師要引導學生正確歸因,尤其要引導學生正確認知對自身學習有利的、非穩定的因素,如努力性等。只有這樣,教師才能提高高中英語課堂教學的效果。

三、當前高中英語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部分教師教學理念落后

目前,在高中英語教學中,部分教師因為受應試教育思維的影響,教學觀念比較落后,只依靠教學大綱進行知識傳授,沒有結合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這很容易造成教學實際進度和學生的實際英語知識掌握程度脫軌。此外,部分英語教師很少對英語文章進行重點講解、賞析,不注重培養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邏輯思維能力。教師教學理念落后,就會導致學生對于英語知識的理解和研究也比較單薄淺顯,不會舉一反三,對英語語法、句型句式等知識的掌握達不到課堂教學的目標與要求。長此以往,學生之間就會出現比較明顯的差距,部分英語基礎扎實的學生,英語成績較好,而英語基礎比較差的學生則難以進步,甚至成績下降。

(二)部分教師教學方式傳統

隨著新課改的推進,英語教師需要不斷豐富自身的知識儲備量,學習先進的教學方式。但是,部分教師由于長期采用單一機械的教學模式,已經形成一種思維定式,加之從業以來受到傳統教學觀念的影響,短時間內難以徹底擺脫灌輸式教學、填鴨式教學模式的束縛,課堂教學方法依舊傳統單一、缺乏趣味。教學改革之路漫漫,部分英語教師中途放棄,造成高中英語教學質量難以提高。部分教師雖然有意識地調整教學策略,但未能充分考慮到學生的現實情況,沒有做到循序漸進和科學指導,而是突然大幅度轉變教學策略,使學生感到迷茫,不知從何下手,導致學生的學習效果不理想。此外,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新媒體與教學的結合已經越來越緊密,但是部分教師專業素養未跟上,不知道如何使用信息技術,導致教學進度延后。

(三)部分教師英語詞匯教學存在明顯不足

高中英語教材中有很多詞匯,且很多詞匯為相近詞,部分高中生在記憶這部分詞匯時,存在不能對其進行有效區分的問題,所以在英語課堂中,教師應對這部分詞匯進行重點講解和區分。但是在當前的高中英語教學過程中,部分英語教師很容易忽視這些問題,只站在自身的立場講解教材內容,認為記憶單詞對于高中生而言不是大問題,導致英語課堂教學效果不理想。此外,對于這些相近詞匯,部分英語教師雖然講解了單詞的區別,或者做了舉例分析,但是所舉的例子不夠貼切,且疏于對學生開展有針對性的詞匯訓練,導致高中生沒有深入掌握這部分知識,在后續的學習中遇到相似的問題時,依舊感到一知半解[3]。除了形近詞,對于其他難以記憶的單詞,部分教師也沒有進行專門訓練,這是目前高中英語課堂教學亟須解決的問題。

四、歸因理論在高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路徑分析

(一)開展互助歸因,通過合作學習提高教學效率

合作學習不僅能夠提高教學質量,還有助于促進師生互動。良好的合作學習、互相幫助活動對學生的發展極其重要,教師可以將不同學習層次的學生集中在一起,組成學習小組,讓學優生帶領學困生一起學習,同時開展互助歸因活動,如分享錯題集、開展學習交流大會等[4]。

例如,在高中英語“History and tradition”一課中,英語教師可以借助同伴互助、小組互助的學習模式,使學生互相分享學習經驗,以合作的形式來監督彼此,從而加強學生對英語知識的掌握?!癏istory and tradition”一課主要講述關于歷史和傳統的內容,教學目標是使學生能夠正確讀寫以及使用confucius、mansion、cemetery、philosophy、descendant、individual等單詞;引導學生關注聽力文本中的英語文化內涵,進行簡單的英漢語言以及文化對比;在聽說活動中加強學生的文化意識,培養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在課堂開始前,學生可能不太了解這些內容,因此在課堂上不能立刻完全消化這些知識點。對此,英語教師可以組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開展學習活動,要求每一個小組選擇一個知識點進行分析,并根據這一知識點創設相關的學習情境,以角色扮演的形式呈現。教師劃分學習小組,引導小組成員交流和思考問題。在合作探究期間,滲透歸因理論,可以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

(二)引導學生自主歸因、自主學習,幫助學生進行知識積累

高中階段的學生邏輯思維能力已經有了一定的發展,能主動對自身的學習行為進行歸因,但歸因形式不夠完善,部分學生對歸因不太在意,也不知道如何正確歸因。對此,高中英語教師可以利用小組競賽、激勵表揚、榜樣示范等方式,引導學生自主歸因[5]。教師通過這樣的方式幫助學生自主找原因,促使其積極主動地通過預習、上課、練習、交流探討,提升英語學習效果,有利于學生能力的發展。

例如,高中英語“Travelling Around”一課的教學重點和難點內容有二:一是教導學生如何關注關鍵詞,而不是關注某個單一的詞匯或語法;二是提示學生談論相關的話題,并讓學生學會進行旅行準備和擬定旅行計劃。在學習過程中,部分學生不能熟練掌握語法、句式結構,甚至無從下手。對此,高中英語教師不要著急講解,可以先給學生出幾道題,讓學生嘗試探索、研究,并說一說自己的做題心得[6-7]。學生通過分享心得,自主歸因,就能發現自己在學習中的不足,從而在互幫互助中進一步開展自主學習。經過這一過程,高中生就能逐漸學會抓住重點進行思考,從而提高自身的邏輯思維能力。

(三)利用主題歸因,幫助學生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和記憶

在高中英語教學過程中,英語教師不需要刻意要求學生對自己的學習成績、學習效果進行歸因,而應將歸因理論巧妙滲透于英語教學中。英語教師可按照不同單元語法知識點的難易程度、學生實際學習情況、具體語法語境等,合理開展相關的主題活動,并將歸因理論滲透其中,引導學生做活動分析報告、進行小組互評等,幫助學生提高英語語言能力。

例如,在高中英語“Cultural relics”一課的教學中,英語教師在教授了學生相關的語法知識點后,可以設計“語法對對碰”教學活動。在活動中,英語教師先展示部分關于本課要學習的語法知識點的錯誤的變式句型,再引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糾正。在修正后,英語教師要組織學生按照自身學習效果進行歸因,并和其他同學主動溝通,分享彼此的改錯經驗。有效交流能幫助學生加深對某一知識點的理解,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自主性,幫助學生提高英語學習的信心。

(四)幫助學生進行歸因訓練,使其進行積極歸因

在高中英語教學過程中,部分高中生由于學習興趣不足和學習信心不足,難以獲得滿意的學習效果,于是認為自己缺少良好的語言天賦[8-10]。在這樣的歸因情況下,高中生對于英語知識的興趣會越來越低。對此,高中英語教師可以開展一些教學活動,幫助高中生提升英語學習信心,促使其進行正確、積極的歸因。

以“Languages around the world”一課的教學為例。在英語閱讀教學中,英語教師可以要求學生以小組朗誦或者角色扮演的形式進行學習,讓學生以3—4人為一小組,完成“Languages around the world”的閱讀活動。需要注意的是,基于引導學生積極歸因目標而開展的學習活動不應以競爭為目標,而應以提高學習活動的趣味性和提升學生的英語學習效果為目標,通過有效的訓練,讓學生得到進步,發現自己的優缺點,學會正確歸因。

結語

綜上所述,高中英語教學的順利開展離不開學生正確的歸因,英語教師要善于引導高中生進行歸因。正確的歸因有助于調動高中生的英語學習積極性,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提升高中生的英語學習能動性和有效性。高中英語教師將歸因理論應用于教學中,促使學生進行正確的歸因,使其科學合理地調整在學習英語過程中的心理狀態,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參考文獻]

程鵬.基于ARCS動機設計模型的教學設計在高職院校英語課堂的實踐探索[J].海外英語. 2021(7):84-85.

封麗.分析詞塊理論在高中英語詞匯教學中的幾點嘗試[J].文理導航(上旬).2021(7):48-49.

汪晶晶.激發小學生英語學習興趣的策略探究[J].教育界,2022(27):47-49.

肖瑞芬.基于歸因理論的中職學生英語學習動機培養策略[J].廣西教育,2020(38):151-152.

徐慧琳,李萬里.成敗歸因理論下高職商務英語學生升學動機研究[J].英語廣場,2022(3):107-109.

許尤曄.三維語法教學理論在高中英語語法教學中的運用[J].英語教師,2017,17(12):35-40.

王丹迪.基于語篇的高中英語語法教學初探:以Unit 4 Natural disasters的Discovering Useful Structures板塊為例[J].英語教師,2022,22(12):108-111.

蔡曉蕙.運用歸因理論應對農村學生英語學習中的心理障礙[J].教學與管理,2009(36):76-77.

蔣庭貴.簡析歸因理論在高中英語聽力教學中的運用[J].校園英語,2014(32):111.

陳璐未.任務型教學模式在初中英語聽力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英語畫刊(高級版).2020(11):78.

猜你喜歡
歸因理論高中英語教學高中生
《發明與創新》(高中生)征稿啦
高中生應如何適應高中數學的學習
高中生是否應該熬夜學習?
歸因理論視角下大學生英語學習效果調查研究
淺談高中英語有效教學策略
人文素質教育在高中英語教學中的滲透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