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齡化背景下“時間銀行”制度區域統籌發展路徑研究

2023-06-06 10:23盧敏李文霞
上海城市管理 2023年2期
關鍵詞:家庭養老時間銀行

盧敏 李文霞

摘要:“時間銀行”制度可成為引導和支持現代家庭繼續且更好地發揮養老及撫幼功能的重要舉措,有必要建立并完善“時間銀行”的區域統籌,進一步發揮其積極作用。要確立政府的主導性,由市級政府部門領導并制定政策;要保證“時間銀行”在地區間可流通,以家庭為單位共享時間銀行的義務與權益;要拓展參與和收益人群,注重吸納低齡老年人口、城鎮失業人口等潛在重點參與人群;要將照顧老人和照料小孩相結合,利用老年人力資本同時解決托幼問題;要構建“時間銀行”數字化互聯網平臺,對參與者和受益者、志愿服務內容、基層社區組織等進行統一化、網絡化、標準化管理。

關鍵詞:時間銀行;家庭養老;區域統籌

DOI:10.3969/j.issn.1674-7739.2023.02.007

一、引言

所謂“時間銀行”(Time Bank),又稱“時間儲蓄”,是指志愿者將志愿服務時間存入時間賬戶,在將來其需要時可以支取他人服務時間的一種機制。[1]目前世界范圍內已有至少1000家時間銀行,[2]日本、美國、英國、比利時等國均有較為成功的經驗。時間銀行是志愿服務與互助養老相結合的創新模式,是人口老齡化新常態背景下緩解家庭及社會養老壓力的有效舉措。

《“十三五”國家老齡事業發展和養老體系建設規劃》中明確指出,要擴大老年人社會參與,鼓勵面向老年人開展志愿服務的同時鼓勵老年人參加志愿服務?!笆濉睍r期作為國家老齡事業發展和養老體系建設主要指標之一的我國老年志愿者占比已達到10%,“十三五”時期(到2020年)老年志愿者注冊人數占老年人口比例計劃達到12%的發展目標。[3]在最新出臺的《上海市老齡事業發展“十四五”規劃》中,老年志愿者的人數和服務時間是“十四五”24項規劃指標中非常重要的2項。[4]由于“時間銀行”具備依托老年群體自身人力資本以老養老、互助養老的特征,因此時間銀行是老年人社會參與的具體實踐形式,符合聯合國倡導的“積極老齡化”政策框架,同時也是中國老齡事業發展的重要內容。

上海是國內最早探索“時間銀行”模式的城市,早在1998年虹口區晉陽居委會首創了“時間儲蓄”式養老,由社區身體健康的低齡老人為高齡老人提供照護,并將服務時間儲蓄起來,到自己高齡時享受別人同等時間的照護服務。從2012年開始在上海市全面興起的“老伙伴計劃”也是“時間銀行”養老模式的延伸。本文研究主要基于2018年度上海市人民政府決策咨詢課題“老齡化背景下家庭養老責任及支持政策研究”的調研。課題組于2018年6月至10月期間在上海市浦東新區、虹口區、楊浦區、靜安區等四個地區的南碼頭路街道、江灣鎮街道、五角場街道、芷江西路街道的居委和社區開展了實地調研。在實地調研過程中,課題組發現目前上海市已有不少社區積極探索了“時間銀行”并積累了寶貴的實踐經驗,在已實踐社區“時間銀行”制度很好地發揮了養老支持的作用。同時,上海市仍有許多街道和居委還沒有開展“時間銀行”活動,但也踐行了“老伙伴計劃”等具有相似功能與作用的政策活動。

二、“時間銀行”支持家庭養老的現實意義

“時間銀行”在支持家庭養老方面的現實意義主要是基于未來考慮的,表現在兩個方面:第一,對于目前的低收入老人家庭而言,“時間銀行”項目為他們解決自己未來養老提供了一個可行途徑。低收入老人家庭由于退休以后經濟收入水平較低,因此無法通過自身的經濟儲備來支撐未來的養老,但倘若這部分老年人及其家庭成員參與“時間銀行”項目,即可以通過“服務兌換服務”“勞動兌換勞動”的方式來為未來可能潛在的照料需求進行一些必要儲備,減輕了低收入家庭的經濟負擔與照料負擔。第二,從更為宏觀的社會層面而言,“時間銀行”將有助于當前新老人的新人口紅利的再開發,為未來的家庭與社會儲備良好的老年照護人力資源。一般而言,未來社會的養老金需要依靠年輕勞動人口來提供,經濟發展與社會創新等也需要依靠年輕勞動人口的就業才能實現,而人口再生產模式轉變決定了未來社會的年輕勞動人口縮減是必然趨勢,那么老年照料的人力資本供給存在較大缺口。要解決這一問題,可將目前五六十歲的新老人納入“時間銀行”中,輔以政府主導的對這部分人群的照護培訓(諸如開展“十萬家庭學護理”項目),使得這部分時間銀行的參與人群具備了一定的專業照護知識、技能與服務能力,一方面可以照護自己家庭的老人,另一方面為未來整個老齡社會的照護人力資源進行適量儲備,成為有能力照護其他家庭老人的潛在照護人力。

三、當前“時間銀行”的現實困境與問題

自從虹口區晉陽社區最早開始探索“時間銀行”養老模式至今,上海市已有二十年的“時間銀行”探索經歷,在長期的實踐過程中上?!皶r間銀行”呈現出一些阻礙與問題,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其繼續支持家庭養老責任的發揮,也阻礙了“時間銀行”制度本身的進一步發展與推廣。概括而言,上海市“時間銀行”在支持家庭養老過程中遭遇的阻礙與問題,究其根本是因為目前上海市“時間銀行”尚未在全市層面形成統籌,以致各個區、街鎮、居委的“時間銀行”各自為政而無法形成統一化、標準化、專業化的組織管理。在實地調查研究的基礎上,總結了以下幾方面具體問題。

(一)缺乏政府的統一領導

由于目前上海市的“時間銀行”多由社區居委會獨自組織管理,而社區居委會并非一級政府的行政部門,導致“時間銀行”的公信力不高、權威性不強,基層社區在推廣“時間銀行”時沒有政府的政策文件可依、無法有效說服群眾參加該項目,很多老年人及參與者擔心現在儲蓄的時間將來難以兌現因而參與“時間銀行”的積極性不高。

除了“時間銀行”項目外,目前上海市的基層社區還有許多其他的志愿助老項目在開展。例如“老伙伴計劃”是民政系統領導下的“小老助老老”的社區項目,在志愿助老的宗旨與具體活動上與“時間銀行”項目并無本質區別。正是由于“時間銀行”項目缺乏政府的統一領導,因此在項目開展過程中會與其他類似的志愿助老項目產生互相排斥的影響,限制了各自項目的參與人數,多頭領導、多項目開展也加大了基層社區干部的工作量與工作難度。倘若能在市級政府部門的主導下將這些志愿助老項目進行統合,就能集中所有可用的人力資源參與到一體化的“時間銀行”系統中,也能節約政府的行政成本、消除基層社區的重復勞動。

(二)地區分割

目前上?!皶r間銀行”的實踐在地域上還僅局限在本街鎮或居委內部開展,各地區之間的賬戶無法實現通存通兌,影響了老年志愿者的參與度,無法形成規模效應。中國城市人口包括老年人口在內的流動率較高,低齡老年人或志愿者原先在A地區或市中心的社區參加時間銀行并儲蓄了服務時間,等到高齡后移居至B地區或郊區是高概率事件。在社區實地調研中,很多參與“時間銀行”的志愿者表示,“現在付出的勞動,可能要十多年后才能支取,這期間我可能不在這個小區居住了,可能這個項目取消了,不確定性太大”。如果時間銀行無法實現地區間的流通問題,則志愿者的時間賬戶就可能淪為“空頭支票”,既損害了志愿者的應有權益,也會挫傷其他老年人或志愿者的參與積極性。

(三)參與和受益人員局限于少部分老年人

從已有社區實踐來看,目前上海市“時間銀行”的參與人員和收益人員還僅限于一小部分老年人群。參與人員目前主要是60歲至70歲年齡段的社區低齡老人;收益人員目前主要是80歲以上存在一定失能或失智,日常生活需要他人提供幫助或服務的高齡老人。志愿服務時間儲蓄與兌換的對象目前仍以老年人自身為基本單位。參與和收益的人員范圍局限在老年人群內部,且目前也僅是較小的一部分老年人參與,在老年人群內部還無法形成較大的輻射與規模效應。同時,參與和收益人員中目前還沒有覆蓋廣大的年輕人口,無法形成較為廣泛的社會影響力。因缺乏年輕人的參與,目前“時間銀行”在組織管理、軟硬件應用、服務與活動的策劃開展等多方面缺乏創新思想與創新技術的支持。

(四)以個人為基本單位進行管理

目前在上海市開展“時間銀行”的社區,參與和受益的基本單位仍以“個人”為主,各個參與者之間的社會關系是割裂的,無法形成家庭成員之間的相互支持網絡。這與國外時間銀行以“家庭”為基本單位,志愿服務時間儲蓄與兌換可以在所有家庭成員之間互通是存在差異的。例如,日本的時間銀行除了志愿者本人外,還允許其將自己儲蓄的時間點數轉移給自己的父母、配偶或孩子使用。上海的時間銀行目前仍以個人為基本單位,這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年輕家庭成員的參與,也影響了時間銀行制度支持家庭養老功能的發揮。

(五)缺乏數字化信息系統的應用

目前社區對于“時間銀行”項目的管理主要仍采取人工紙質記錄的方式,數字化信息系統尚未廣泛建立與應用。社區對于參與者的服務時間、服務內容、服務質量與水平等時間賬戶信息基本以紙質手工記錄為主,可能發生存檔記錄損壞或丟失、服務時間記錄不準確、服務內容難以量化分類、服務質量或水平評價不科學、服務記錄更新不及時等問題。以最早開始實踐的虹口區晉陽居委為例,該社區的時間銀行在開展時,志愿者需要在信息卡上登記每天的服務時間與服務內容,由接受服務的老人簽字認可后,再每周到居委會蓋章,每季度到街道備案。這樣的記錄與管理方式需要耗費志愿者和社區干部大量的時間與精力,志愿者無法便捷、及時地查看自己的時間賬戶動態,街道、居委等各級管理單位也無法有效地掌握、管理時間銀行項目的總體運營動態,無法實現時間銀行制度的長期、高效、可持續的運營管理。

四、上海市“時間銀行”區域統籌改革的具體舉措

未來,上海市“時間銀行”要想真正發揮支持家庭養老功能的作用,其制度改革與完善的中心思想是需要形成區域統籌。在建立健全全市層面統籌的統一管理平臺的基礎上,從以下幾方面的具體舉措入手。

(一)確立政府的主導性

需要確立“時間銀行”制度的政府主導性,從而確?!皶r間銀行”的公信力和權威性。須由上海市政府牽頭并作為“時間銀行”的統籌管理方,對各個區、街鎮、居委等基層社區的具體工作進行統一指導與管理。政府可通過制定相關政策或出臺相關規定的方式,對時間銀行參與者的義務與權益、上級政府與基層社區各自的職責功能、時間銀行組織管理等作出明文規定。通過市級政府部門領導、出臺政策或規定的形式,確立“時間銀行”制度的合法性,一方面能夠增強人民群眾對“時間銀行”的信賴度,鼓勵更多的人能夠更加積極地參與到這項活動中去,另一方面使得基層社區在開展“時間銀行”活動時有政府的強有力指導、有政策法規可依,有利于基層社區更加大膽地推廣“時間銀行”項目。此外,確立“時間銀行”的政府主導性,特別是上海市市級政府的領導,才能打破目前各個區、街鎮、居委“時間銀行”項目各自為政的地區分割限制,形成全市層面統籌、地區間可流動的局面。

(二)地區間可流動

各個區、街鎮、居委之間的“時間銀行”應當是可互通、可流動的,這是上海市“時間銀行”形成市級統籌的其中一個重要方面。即允許參與者在各個地區參加時間銀行活動,在不同地區提供志愿服務并存入個人時間賬戶的時間具有同等效力,得到不同地區“時間銀行”的認可。參與者可以在A地區提供志愿服務并儲蓄時間,將來遷居到B地區后不影響其原先時間賬戶的兌換。

首先在上海市全市范圍內形成“時間銀行”賬戶地區間可流動的局面??紤]到近年來我國人口流動日趨頻繁,應當考慮在實現上海市全市范圍內一體化的基礎上,將“時間銀行”輻射區域逐步擴大至整個長三角地區可互通?!皶r間銀行”的最終發展目標應當是實現全國一體化、地區間可流動的全國時間銀行系統。

(三)以家庭為單位

可參考我國紅十字會的獻血制度,改變以往以參與者“個人”為時間銀行管理的基本單位,今后以“家庭”(直系親屬)為基本單位來共享時間銀行的義務與權益。低齡的老年人可以參與“時間銀行”,為自己將來的高齡生活進行儲蓄;年輕的家庭成員也可以參與“時間銀行”,為當前自己家庭的老年人兌換服務或為將來自己及配偶的老年生活進行儲蓄。同一個家庭的家庭成員參與“時間銀行”所存儲的時間及享有的權益,在獲得參與者本人同意的情況下可在家庭成員之間流轉與使用。這樣,年輕的家庭成員能夠切實地為自己家庭或其他家庭的老年人提供養老支持,可形成家庭內代際之間支持的有效途徑,也可形成更廣泛社會關系之間的支持網絡。

(四)延伸參與和受益人群

延伸參與和受益人群,注重不同年齡人群的吸納。日本的全國性時間銀行組織除了以50歲以上人口為主要成員外,還積極吸納很多年輕人的加入。只有年輕的家庭成員也參與到“時間銀行”項目中,才能形成家庭內部年輕一代對年老一代真正的家庭養老支持,讓“時間銀行”制度真正發揮支持家庭養老的功能。參與人群和受益人群的延伸,并結合以“家庭”為基本單位的時間銀行管理,將有利于將家庭內不同代際包括老年人、青年人、兒童等均納入時間銀行框架,在一定程度上消除老年人參與時間銀行擔心高齡后無法兌現的后顧之憂,青年人在目前自己家庭的老年人尚能自理時為社會上的其他老年人奉獻愛心、在未來自己家庭的老年人急需照護而無暇顧及時可以利用自己先前儲蓄的志愿服務時間換取他人的幫助,通過社會的規模效應實現參與人員、制度運轉的良性循環。

上海市“時間銀行”的重點參與人群可以有以下幾類(見表1):(1)上海市低齡老年人口。據統計,2020年上海市60歲及以上戶籍人口達到533.49萬人,其中60―69歲的低齡老人有300.02萬人,占老年人口總數的56.2%。[5]上海市的低齡老年人口整體身體健康狀況良好,且有較高的社會參與意愿,蘊藏著豐富的人力資本和社會資本,可以成為“時間銀行”的主力軍。此外,“時間銀行”的參與者可以不局限于低齡老人服務高齡老人,如果中齡或高齡老人身體健康且有意愿,同樣可以成為志愿服務的提供者。(2)上海市城鎮失業人口。據統計,2020年上海市城鎮登記失業人數為13.54萬人。[6]這部分中青年的失業人口也可以參與到“時間銀行”活動中,從事社區居家助老活動以換取一定的貨幣或物質報酬。(3)上海市高等院校學生。據統計,2020年上海市普通高等學校在校生數量為54.07萬人。[7]廣大的在校大學生具有較高的綜合素質和較充足的課余時間,可以成為“時間銀行”為老服務的潛在參與人群,且能增強其服務社會的責任意識。

(五)照顧老人和照料小孩相結合

目前上海市大部分開展“時間銀行”的社區在志愿服務對象上基本仍以老年人為主,在服務內容上主要包括為老年人提供助潔助餐、陪同看病、家庭陪護等。伴隨著近幾年國家生育政策的逐步優化與三孩政策的實施,[8]而家庭、社會的托幼托育資源相對匱乏的背景下,“時間銀行”項目可將照顧老人和照料小孩相結合,志愿服務內容中擴充照料小孩的相關內容。對于老年人而言,這樣既可以發揮老年人潛在的人力資本繼續為社會做貢獻,也可以讓老年人在和孩子的互動中獲得心理慰藉,有利于吸引更多的老年人參與“時間銀行”。對于青年人而言,這樣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以相對低廉的成本幫助他們解決托幼托育問題,又可以增強其對老年人的感恩態度和責任意識,并促使其付諸于家庭養老實際行動中。

(六)構建數字化互聯網平臺

可以由上海市政府或上海市民政局或其他相關市級政府部門牽頭搭建和維護“時間銀行”數字化互聯網平臺,對“時間銀行”的基層社區組織、參與者和受益者、志愿服務內容等進行統一的組織管理。同時,全市統一的數字化互聯網平臺,可以為“時間銀行”在各個區、街鎮、居委之間的互聯互通提供技術支撐。

1.參與者網絡化管理

參與者可在“時間銀行”數字化互聯網平臺上直接登記注冊成為志愿服務的提供者,在網站上登記自己能提供的服務類型與服務時間。同樣地,服務的需求方也可以在平臺上登記注冊,并發布自己需求的服務類型與服務時間?!皶r間銀行”數字化互聯網平臺的“管理員”就可以根據供需雙方的情況統籌安排并最終實現供需匹配。參與者也可以利用平臺支取他人的服務時間,或將儲蓄的時間“余額”兌換成一定的金錢或物質獎勵。

2.服務標準化管理

由于目前上海市開展“時間銀行”的社區基本各自為政,各個街鎮與居委在志愿服務內容、服務對象、服務質量等方面缺乏統一科學的分類標準與衡量指標?!皶r間銀行”的市級統籌要求對志愿服務的標準化管理,有統一的對象管理、服務內容分類、服務質量評價??山梃b少數已經建立互聯網平臺的社區或社會組織的經驗,在“時間銀行”數字化互聯網平臺上對志愿服務內容的分類標準(見表2)、志愿服務對象分類(見表3)、志愿服務活動的難易程度或公益系數(見表3)、不同類別的志愿服務活動所對應的兌換時間計量標準等作出明確規定,從而對“時間銀行”參與者的服務進行標準化管理,保證志愿服務質量的同時,也使得參與者能夠清楚、量化地了解自身的義務與權益。

五、結論與討論

進一步推進上海市“時間銀行”制度在緩解家庭養老壓力上發揮更大作用,建立并完善“時間銀行”的市級統籌。一要確立政府的主導性,由上海市政府牽頭統籌管理,確?!皶r間銀行”的公信力和權威性,增強民眾參與積極性;二要保證“時間銀行”在地區間可流動,允許參與者在不同地區參與志愿服務所儲蓄的時間均能得到認可;三要以家庭(直系親屬)為單位共享時間銀行的義務與權益,年輕家庭成員也可以參與“時間銀行”為當前自己家庭的老年人兌換服務或者為將來自己及配偶的老年生活進行時間儲蓄;四要延伸參與和受益人群,注重不同年齡人群的吸納,尤其是上海市低齡老年人口、城鎮失業人口、高等院校在校生這幾類潛在重點參與人群;五要將照顧老人和照料小孩相結合,在利用老年人力資本解決托幼托育問題的同時,增強家庭成員和社會成員對老年人家庭養老的支持;六要構建數字化互聯網平臺,將“時間銀行”基層社區組織、參與者和受益者、志愿服務內容等進行統一化、網絡化、標準化管理。

說明:本文系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青年項目“智慧居家養老服務精準供給機制及對策研究”(19CRK011)、上海市人民政府決策咨詢研究專項課題“老齡化背景下家庭養老責任及支持政策研究”(2018-Z-P05-B)以及上海高校青年教師培養資助計劃(ZZLX21025,ZZLX20020)的階段性研究成果。

參考文獻:

陳功,杜鵬,陳誼.關于養老“時間儲蓄”的問題與思考[J].人口與經濟,2001(6):

67-73.

陳功,黃國桂.時間銀行的本土化發展、實踐與創新——兼論積極應對中國人口老齡化之新思路[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7,54(6):111-120.

國務院.國務院關于印發“十三五”國家老齡事業發展和養老體系建設規劃的通知[EB/OL].(2017-03-06)[2022-01-01].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7-03/06/content_5173930.htm.

上海市人民政府.上海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上海市老齡事業發展“十四五”規劃》的通知[EB/OL].(2021-07-05)[2022-01-01].https://www.shanghai.gov.cn/202113bgtwj/20210705/556eb3f4aad742538e8687ab1d9ab785.html.

上海市老齡事業發展促進中心.2020年上海市老年人口和老齡事業監測統計信息[EB/OL].(2021-04-06)[2022-01-01].http://wsjkw.sh.gov.cn/tjsj2/20210406/0f6de6e72a424aa59c4723abc2186dae.html.

上海市人民政府.2020年上海市國民經濟運行情況[EB/OL].(2021-01-26)[2022-01-01].https://www.shanghai.gov.cn/nw31406/20210126/e0e5b258ed954d56ac2ebed69bf0d099.html.

上海市統計局.2020年上海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EB/OL].(2021-07-01)[2022-01-01].http://tjj.sh.gov.cn/zdlyxxgk/20210701/fa09ad6c2b5f4bb6b508ef786cc89c4a.html.

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優化生育政策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的決定[EB/OL].(2021-07-20)[2022-01-01]. http://www.gov.cn/xinwen/2021-07/20/content_5626190.htm .

Research on the Regional Overall Development Path

of the "Time Bank" System

Lu Min, Li Wenxia

(Shanghai Lixin University of Accounting and Finance, Shanghai 201209, China)

Abstract: “Time Bank” system can become an important measure to guide and support modern families to continue and better perform their functions of providing for the aged and raising children. It is necessary to establish and improve the regional coordination of the "Time Bank" to further play its active role. It is necessary to establish the leading role of the government, the municipal government departments shall lead and formulate policies; to ensure that "Time Bank" can be circulated among regions, and to share the obligations and rights of the "Time Bank" with families as a unit; to expand participation and benefit groups, and focus on absorbing Low-age elderly population, urban unemployed population and other potential key participants; to combine caring for the elderly and for children, and use the force of the elderly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childcare at the same time; to build a “Time Bank” digital Internet platform to conduct unified, networked, and standardized management of participants and beneficiaries, volunteer service content, and grassroots community organizations.

Key words: Time Bank; family care of the elderly; regional coordination

責任編輯:許? 丹

猜你喜歡
家庭養老時間銀行
淺談“老有所依、老有所養”
時間銀行社區循環互助養老模式調查報告
基于家庭養老視域的我國城鎮女性勞動力供給研究
瑞士的“時間銀行”
山東推出“時間銀行”應對老齡社會
農村家庭養老問題研究
第一代農民工返鄉養老模式研究
在瑞士,“時間銀行”能“養老”
促進社區可持續發展問題研究
瑞士的“時間銀行”養老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