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州市引種栽培5個豬籠草品種比較試驗

2023-06-07 08:50黃明翅曾偉達伍樹桐
南方農業·下旬 2023年3期
關鍵詞:豬籠草適應性

黃明翅 曾偉達 伍樹桐

摘 要 為進一步豐富廣東省廣州市花卉銷售市場品種資源,在廣州花卉研究中心從化基地內對虎克豬籠草、黑精靈豬籠草、血腥瑪麗豬籠草、蓋亞豬籠草、紅燈豬籠草5個豬籠草新品種進行了引種栽培效果試驗。通過對比5個豬籠草品種栽植的整體效果、捕蟲籠觀賞性、栽培適應性,從而篩選出適宜廣東省廣州市栽培及推廣的新優品種。結果表明,血腥瑪麗豬籠草最適宜在廣州市進行栽培推廣,蓋亞豬籠草可作為優勢互補的品種在廣州市進行推廣種植。

關鍵詞 豬籠草;引種栽培;適應性;廣東省廣州市

中圖分類號:S682.3;S567.23 文獻標志碼:A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3.06.011

豬籠草是原產熱帶地區的多年生藤本植物,屬于豬籠草科豬籠草屬,是當前食蟲植物觀賞品種中最受消費者青睞的種類之一,其擁有一個獨特的捕蟲和吸取營養的器官——捕蟲籠,捕蟲籠因其外觀形狀似豬籠而得名[1]。不同品種的豬籠草捕蟲籠形態和色彩各異,極具觀賞性,是優良的室內觀賞植物,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2]。我國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引進豬籠草優良品種進行適應性栽培,因其是熱帶植物,在我國華南地區廣泛栽培[1-3]。

花卉業是廣東省廣州市優先發展的農業產業之一,豬籠草是少數具有廣東特色的花卉品種之一,但廣州市內的豬籠草盆花栽培品種較為單一,以紅瓶豬籠草為主,且豬籠草盆花的上市銷售期主要集中在春節前后。因此,引進開發豬籠草新品種,篩選適合廣州市栽培的豬籠草新品種,特別是小型盆栽品種,引導豬籠草盆花生產全年化計劃生產,豐富花卉市場品種數量,對優化品種結構、美化城鄉環境具有重要意義。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地概況

試驗地位于廣東省廣州市從化區廣州花卉研究中心從化基地,試驗過程均在基地的科研生產溫室內進行。

1.2 試驗材料

通過廣州繽紛園藝有限公司引進供試的5個豬籠草新品種資源,分別是虎克豬籠草、黑精靈豬籠草、血腥瑪麗豬籠草、蓋亞豬籠草、紅燈豬籠草。

1.3 試驗方法

2021年6月開始適應性栽培試驗,以盆栽形式進行。試驗設5個處理,引進的5個豬籠草新品種各作為一個處理,每個處理重復30盆,共150盆。盆栽基質使用捷菲泥炭,規格型號為10~30 mm,栽培溫室環境溫度控制在15~30 ℃,相對濕度控制在60%~90%,光照強度控制在8 000~20 000 lx。水肥管理采用水肥一體化灌根方式,肥料稀釋800~1 000倍使用,EC值控制在1.0~1.5 mS·cm-1,肥料以水溶性配方肥[m(N)∶m(P2O5)∶m(K2O)=20∶10∶20]為主,間隔配合施用水溶性配方肥[m(N)∶m(P2O5)∶

m(K2O)=20∶20∶20],5~7 d施用水肥1次,其他管理按照本單位栽培生產管理要求進行。試驗過程中每間隔30 d抽樣觀測記錄長勢、形態特征及觀賞期等。

1.4 評價指標與評分標準

1.4.1 評價指標

根據豬籠草的觀賞特性與栽培性狀進行分析,參考已公開發表的豬籠草評價方法及其他植物的評價標準,結合本次試驗的研究目標,選取豬籠草的整體效果、捕蟲籠觀賞性、栽培適應性3個評價指標[4-5]。其中,觀賞性評價指標包含3個細分項指標,適應性評價指標包含2個細分項指標,共計6個評價指標。

1)整體效果。該指標是指在豬籠草種質資源引進過程中對其整體觀賞效果進行總體評價。具備植株株型緊湊、生長健壯且無病蟲害為害跡象、捕蟲籠形態色彩艷麗、捕蟲籠數量多且形狀大小均勻等條件的可評價為豬籠草盆花整體效果好。

2)捕蟲籠觀賞性。豬籠草捕蟲籠色彩斑紋是其主要的觀賞特征,籠身顏色以紅色、黃色、綠色及其混合色為主,部分品種籠身帶有色彩艷麗的斑紋,捕蟲籠具有豐富的色彩和較高的飽和度能提高其觀賞性。捕蟲籠形狀也是其觀賞性的重要組成部分,主要分為葫蘆形、桶形、漏斗形、卵形等。捕蟲籠觀賞時間是指從捕蟲籠蓋打開至籠身枯萎的持續時間。

3)栽培適應性。長勢是栽培適應性觀測的重要指標,指豬籠草在栽培生長過程中的生長狀態。長勢強表明植株生長速度快、栽培周期短。由于不同豬籠草品種原始的生長環境及海拔不同,因此其栽培抗性也不同,主要表現在栽培養護的難易程度及抗病蟲害能力[6]。需結合栽培管理措施進行綜合評價。

1.4.2 評分標準

評價標準主要根據以上3個整體指標的6項細分指標的權重不同賦予不同的分值,評分總分合計100分,評分標準的具體評分指標及分值見表1。

1)整體效果。整體效果評價主要根據豬籠草盆花整體觀賞效果、株型緊湊(葉片與捕蟲籠協調)、捕蟲籠色彩及捕蟲籠數量大小等進行總體評價,評分標準為整體效果好為35分以上,整體效果較好為30~35分,整體效果一般為20~29分。

2)觀賞性。①捕蟲籠形狀。捕蟲籠形狀的評分標準以籠形及籠大小為主?;\形占7分,其中桶形

5分、漏斗形6分、葫蘆形7分;籠大小占配比3分,其中捕蟲籠直徑1~2 cm時1分、3~5 cm為2分、6 cm以上為3分。②捕蟲籠色彩。捕蟲籠色彩包括籠身顏色與斑紋兩個指標,顏色分值7分,斑紋分值3分;籠身顏色評分標準為深紅色與紅色的7分、紅黃色與紅綠色的6分、黃綠色與綠色的5分;籠身斑紋評分標準為有斑紋的3分、有少量斑紋的2分、無斑紋的1分。③觀賞時間。根據捕蟲籠的觀賞時間不同進行評分,捕蟲籠籠身的保持時間越久,完整性及新鮮度越強的植株其觀賞價值越高,評分越高。捕蟲籠觀賞時間不超過20 d的為3分、20~30 d的6分、31~60 d的8分、超過60 d的10分。

3)栽培適應性。①植株長勢。根據栽培過程中植株的健壯程度、生長快慢、葉片大小、葉片有無黃化、豬籠狀態是否良好等方面進行評價,將長勢分為強、較強、中等、差4級。其中,植株生長健壯、葉片生長速度快、捕蟲籠大的為長勢強壯;植株生長較健壯、葉片生長速度較快、捕蟲籠較大的為長勢較強壯;植株生長一般、葉片生長速度中等、捕蟲籠大小中等的為長勢中等;植株生長較差、葉片生長速度慢且有黃葉現象、捕蟲籠較小的為長勢差。其中,長勢強的為13~15分、長勢較強8~12分、長勢中等6~7分、長勢差1~5分。

②栽培抗性。根據豬籠草適應性栽培試驗過程中不同品種的栽培管理難度及抗病蟲害能力進行評價。原產地為高海拔冷涼地區豬籠草品種在夏季高溫季節栽培耐熱性較差,對栽培環控設施要求高,需配備水簾風機及空調等降溫設備,栽培管理難度大;原產地為中海拔地區的豬籠草品種耐熱能力一般,需配備水簾風機降溫設備,栽培管理難度適中;原產地為低海拔地區的豬籠草品種耐熱能力較好,適合普通栽培溫室的生產條件,栽培管理難度相對較小。故栽培管理難度低的9~10分,栽培管理難度適中的6~8分,栽培管理難度大的1~5分。根據豬籠草感染病蟲害的發生情況判定其抗病蟲害能力的強弱,抗病蟲害能力強的4~5分、抗病蟲害能力一般的為3分、抗病蟲害能力弱的1~2分。

2 結果與分析

2.1 5種豬籠草品種長勢及抗性情況比較

由表2可知,虎克豬籠草長勢和抗性均為差,實際觀察中發現甚至有部分虎克豬籠草植株存在死亡現象。蓋亞豬籠草長勢強壯,且長速度快,血腥瑪麗豬籠草長勢較強壯,黑精靈豬籠草及紅燈豬籠草長勢表現中等。

栽培抗性方面血腥瑪麗豬籠草抗性強、蓋亞豬籠草抗性較強;黑精靈豬籠草與紅燈豬籠草抗性一般,主要表現在夏季高溫季節不耐高溫;抗性差的虎克豬籠草存在黃葉現象,且夏季不耐高溫、冬季不耐低溫,實際觀察中發現部分植株因低溫發生死亡。栽培試驗過程中5個品種均具有良好的抗病蟲性,均未發現豬籠草栽培過程中常見的煤污病、薊馬、介殼蟲、斜紋夜蛾等。

2.2 5個豬籠草品種觀賞性狀比較

由表2可知,供試5個豬籠草品種的捕蟲籠均為極具觀賞性的葫蘆形。蓋亞豬籠草的捕蟲籠最大,達13.0 cm×6.0 cm,其他4個豬籠草品種的捕蟲籠尺寸相對較小。捕蟲籠色彩飽和度方面,黑精靈豬籠草、血腥瑪麗豬籠草及紅燈豬籠草的顏色偏深紅色,具有較高的觀賞性。血腥瑪麗豬籠草與黑精靈豬籠草觀賞時間最長,達60 d,且捕蟲籠能長時間保持較佳的觀賞性;蓋亞豬籠草觀賞時間最短,僅為15 d,且在實際觀察中發現蓋亞豬籠草捕蟲籠籠身瓶口邊緣過早出現干枯現象,極大地降低了捕蟲籠的觀賞價值。

2.3 評價結果

由表3可見,血腥瑪麗豬籠草的綜合評分最高,達92分,表現最優異;評分在80~89分的僅有蓋亞豬籠草,其余3個豬籠草品種的評分均低于80分。這表明血腥瑪麗豬籠草品種為最優良品種,蓋亞豬籠草次之,可作為優勢互補的大株型品種在廣州市進行推廣種植,其余品種可根據應用范圍及應用方式進行適量有針對性的應用及栽培。

3 結論與討論

目前,國外不少育種公司已擁有了豐富的豬籠草品種資源,并已推出了一些具有知識產權的優良商業品種,其在育種、繁殖和推廣生產等方面逐步走上了產業化發展之路。但當前我國豬籠草種類仍較為較單一,豬籠草研究也處于起步狀態,商業品種資源十分有限,制約了生產上大規模的栽培推廣。通過本試驗研究引進豬籠草種質資源,進行適應性栽培、鑒定與評價,篩選出適合廣州市栽培及推廣的新優品種為血腥瑪麗豬籠草,可作為盆栽品種全年生產,填補目前市場主流品種紅瓶豬籠草主要作為年宵花生產的空檔期,提高生產效率,可在市場推廣中重點關注。此外,血腥瑪麗豬籠草的栽培養護難度較低,能在保障觀賞性的同時降低生產管理成本,為城市綠化和家庭美化提供品種支持。

豬籠草具有良好的經濟價值,對其進行推廣有充足的商業空間,但因部分品種栽培生長對環控設施要求非常高、栽培管理難度大,不利于栽培生產及示范推廣,因此解決這些栽培問題是今后的研究重點。值得注意的是,本試驗研究選取的5個豬籠草品種是在廣州花卉研究中心從化基地科研生產溫室環控條件下進行栽培和觀測的結果,不同的栽培環境與管理方法、不同的栽培設施設備對豬籠草栽培生長本身也會產生一定的差異,特別是在最具觀賞性的捕蟲籠顏色斑紋及出籠率等方面,因此本試驗研究結果為在廣州市特定栽培環境下的評價結果。

參考文獻:

[1] 郭文場,劉佳賀.豬籠草的栽培和利用[J].特種經濟動植物,2012,15(1):28-29.

[2] 曾宋君.豬籠草的觀賞品種和繁殖栽培[J].中國花卉園藝,2006(16):25-27.

[3] 劉川,殷峰,楊其征,等.魯南地區林下地被植物評價體系的建立與應用[J].山東林業科技,2016,

46(3):36-40.

[4] 江艷平,楊慶華.豬籠草評價體系初探[J].山東林業科技,2018,48(5):1-8.

[5] 楊慶華,江艷平.中國野生豬籠草資源分布現狀及養分利用策略[J].中國野生植物資源,2019,

38(3):86-90.

[6] 楊光穗,黃少華,徐世松,等.海南野生豬籠草資源調查及其營養成分分析[J].中國農學通報,2006(11):440-442.

(責任編輯:張春雨)

猜你喜歡
豬籠草適應性
谷子引種適應性鑒定與篩選初報
豬籠草
豬籠草日記
豬籠草
健全現代金融體系的適應性之“點論”
“吃”螞蟻的豬籠草
豬籠草滅蚊器
大型飛機A380-800在既有跑道起降的適應性研究
既定PSS在不同運行狀態下的適應性分析
固有免疫和適應性免疫與慢性丙肝的研究進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