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懸鉤子屬植物在喀斯特石漠化地區的應用前景

2023-06-07 16:53江娜
南方農業·下旬 2023年3期
關鍵詞:農業經濟鄉村振興

江娜

摘 要 西南喀斯特石漠化地區的發展面臨著諸多困境,如水土流失導致生態環境不穩定、人地矛盾突出及經濟效益低下等多種問題。懸鉤子屬植物在喀斯特石漠化地區的生存能力很強,茂密的枝條能夠遮擋住裸露的地面,并且懸鉤子屬植物具有一定的藥理作用,其果實大多富含豐富的維生素,具有一定的經濟價值?;诖?,介紹懸鉤子屬植物在我國西南喀斯特石漠化地區的生態價值、經濟價值和社會價值,在生態脆弱地區推廣栽種懸鉤子屬的植物,既能夠改善脆弱的生態環境,又能夠提高當地人民的經濟效益,是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喀斯特石漠化地區有效的發展方式。

關鍵詞 鄉村振興;懸鉤子;農業經濟;喀斯特石漠化地區

中圖分類號:X171.4 文獻標志碼:C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3.06.070

喀斯特地貌在我國主要集中分布在廣西壯族自治區、貴州省、云南省、四川省等地。西南喀斯特地貌面積約占西南5?。▍^、市)總面積的38%,同時還居住著大量的人口,人地矛盾十分突出[1-2]。并且喀斯特生態系統非常脆弱,穩定性和抗干擾性很差,一旦不注重保護就可能導致土地退化、生物多樣性降低等嚴重的問題。近年來,諸多研究者對喀斯特石漠化地區的生物多樣性及環境保護進行了相關研究,通過采取退耕還林(草)、人工種植經濟林等措施,石漠化地區的生態保護有了重大進展,但總體來說,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不甚明顯,導致大量勞動力輸出至我國東部地區,西部地區的留守兒童、留守老人等社會問題較為嚴峻。

懸鉤子屬(Rubus)植物在我國西南地區分布十分廣泛,是薔薇科(Rosaceae)中的一個大屬,種類繁多且近些年不斷有新種被發現,因此西南喀斯特地區常被認為是懸鉤子屬植物的分化中心[3]。并且懸鉤子屬中多種植物的果實可食用,富含花青素、維生素等營養物質,是可供挖掘且具有一定經濟價值的野生資源。

懸鉤子屬植物大多都非常適應喀斯特石漠化地區環境,即使在中度石漠化、土層較薄導致難以生長高大植物的環境條件下,該屬植物依舊能夠較好地生長發育[4]。筆者從懸鉤子屬植物在喀斯特地區應用的生態性、經濟性和社會性進行研究,以期在鄉村振興的戰略背景下,驗證懸鉤子屬植物在西南喀斯特地區的可利用性與可實踐性。

1 營養價值

懸鉤子屬植物的根、果和葉都有較高的營養價值,具有多種藥理作用。中醫常將其用于清熱解毒、活血化瘀、補腎固精、月經不調、急慢性肝炎及乳腺炎等病癥[5-6]。其葉因含有黃酮、茶多酚和甜味素等藥用價值較高的物質,被認為具有防癌抗癌、治療腹瀉等功效;果實中除了含有大量維生素、氨基酸之外,還含有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這類物質通常被認為具有抗腫瘤、抗衰老等效果[7-8]。懸鉤子聚合果中的種子還可提取出人體必需的脂肪酸、亞油酸、亞麻酸,具有保健作用[9]。

2 生態價值

懸鉤子屬植物在喀斯特中度石漠化地區的形態是落葉稀常綠灌木、半灌木或多年生匍匐草本,生長發育較好,具有較強的抗病蟲、耐旱、耐寒、耐貧瘠等特性,為植物的栽培和推廣提供了非常好的生理條件[9]。從其數量和變種情況來看,懸鉤子屬植物十分適合喀斯特生態環境,如王浩波等通過不同海拔地區的調查研究發現,在海拔2 000 m左右懸鉤子屬植物物種數達到峰值,并且集中分布在高緯度、中海拔地區,在垂直分布上,海拔100~3 000 m均有分布,因此該屬植物非常適宜生長在我國西南多山地多丘陵的

地區[10-11]。

懸鉤子屬植物的側根、不定根十分發達,具有較強的根蘗和扦插繁殖能力[8]。此外,還可以通過組培技術實現對懸鉤子屬植物的繁育[12]。農民可有效地利用其強大的繁殖能力來達到大面積種植懸鉤子屬植物的目的。

懸鉤子屬植物多為多年生灌木、草本,能較好地覆蓋地面,隨著懸鉤子屬植物的生長,其根對土地的附著性越強,枝條對地面的覆蓋率也越高,有利于植物附近環境的水土保持,能夠有效防止雨水沖刷,對土壤進行涵養,減少土地的退化。

另外,懸鉤子屬植物種類繁多,常見的有大烏泡(Rubus

pluribracteatus)、山莓(Rubus corchorifolius)、插田藨

(Rubus coreanus)、紅花懸鉤子(Rubus inopertus)、

紅藨刺藤(Rubus niveus)等。該屬植物變異性大,類型復雜,1985年時我國已記錄194種,88變種,近年來在西南地區不斷地發現新種,而且存在無融合生殖類型,因此多種類能夠搭配生存,是石漠化地區生態恢復的先鋒植物[12]。

3 經濟價值

以往對喀斯特地貌的治理傾向于在中度和重度石漠化地區采用自然封山育林或近自然式人工促進封山育林模式,這對于喀斯特生態系統來說,必定是百利而無一害的,但是對于村民來說,雖然改善了居住環境,但未必能進一步提高生活質量[1]。懸鉤子屬植物的推廣種植,能有效地解決這個問題,增加村民的經濟收入。

懸鉤子屬植物在中度石漠化地區屬于優勢植物,農民不需要對其進行太多的養護,懸鉤子屬植物就能生長較好,減少了很多人工護理的勞動力及相關費用投入。懸鉤子屬植物已經逐漸在西南部分地區實現了規?;N植,如貴州省黔西南州望謨縣新屯街道納壩村納秧組投入26萬元種植紅藨刺藤,年收入達到了90萬~100萬元;貴州省黔西南州晴隆縣通過售賣紅花懸鉤子苗,年收入達50萬元。這些成功的案例都驗證了懸鉤子屬植物具有較高的經濟價值,能夠有效帶動村民致富。

懸鉤子屬植物還具有一定的觀賞性,有黑色、橙色、紅色和黃色等,其中一部分植物可以應用于園林綠化和盆景,比如黔桂懸鉤子(Rubus feddei)可被打造成精品盆栽,寒莓(Rubus buergeri)可被打造成草坪,該屬植物種類繁多,還可多顏色搭配種植,利用編織技術打造精品盆栽[9]。此外,在其果實成熟期,還可仿照草莓園、櫻桃園等經營模式,打造特色種植園,推出果園采摘果實活動,同時引導游客在當地進行衣食住行的相關消費。栲膠是工業上制革、印染、軟化用水等化工用品的原料,許多懸鉤子屬植物的根均可提取出栲膠[8]。懸鉤子屬部分植物的果實能制備食用色素,還可加工成能夠長久保存的果汁、食物凍干、罐頭等保健食品。這些用途如果能夠順利得到開發,必定能夠有效帶動農村農業、加工業的發展,建立一條與懸鉤子屬植物有關的完整產業鏈,打造特色的產業旅游園區,不僅能夠增加農戶的收入,還能夠間接地帶動整個地區的經濟發展,有效實現鄉村產業振興,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

4 社會價值

區域封閉及貧瘠的地理環境,導致提到喀斯特地區時離不了窮困二字[13]。土地不斷退化導致農產品產量降低,耕地破碎、山地崎嶇且溶洞較多,交通條件差。地區封閉且社會文化落后,一方水土難以養活一方人,導致大量農村青年勞動力外出務工,留守兒童和留守老人的問題遲遲無法解決,并且農村“空心化”會導致大量的土地無人耕種,出現土地撂荒現象,不利于國家糧食安全。

但與東北或華中農產品高產量地區不同,喀斯特石漠化地區并不適合傳統農業生產,山地丘陵面積占比大,需要投入的勞動力較多且糧食產量不高,再加上交通不便,運輸成本高,因此不提倡在西南喀斯特地區大力發展傳統農業,需要另辟蹊徑發展一些當地特色農業[14]。隨著現階段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變成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這意味著在社會消費方面,民眾的需求已經變得多樣化,并且民眾愿意消費營養價值高、有特色、味道鮮美的食物。

懸鉤子屬植物的種植及加工就非常有利于喀斯特地區特色農業的發展。懸鉤子屬植物特別適應喀斯特環境,能夠生長在一些難以栽種糧食的山間破碎耕地,果實產量較大。懸鉤子屬植物大面積種植,能夠為村民帶來更多的收入,可以在大面積種植的基礎上開發休閑、觀光等項目,吸引游客觀光消費,從而帶動鄉村經濟發展,提升村民的幸福感。推進懸鉤子屬植物栽種和果實加工項目可以創造大量工作崗位,從而吸引大量的青壯年勞動力留在當地,有助于解決留守老人和留守兒童問題。隨著互聯網的高速發展,村民們還可以通過抖音、淘寶等平臺實現網絡銷售,為農村經濟做貢獻,助推鄉村振興。

5 結語

懸鉤子屬植物無論是在生態層面、經濟層面還是社會層面,都十分有利于西南喀斯特地區的發展。既能實現西南喀斯特石漠化地區的生態保護修復,又能實現村民提供家門口的工作崗位,讓村民既有創收又能夠兼顧家庭,建議西南喀斯特地區多多考慮推廣懸鉤子屬植物的種植及相關加工業。另外考慮到喀斯特石漠化地區植被類型較為單一,群落結構簡單等問題,建議在栽培懸鉤子屬植物時,搭配種植灌木和多年生草本,再搭配石漠化地區的其他優勢經濟作物,例如李(Prunus salicina)、花椒(Zanthoxylum bungeanum)、枇杷(Eriobotrya japonica)等小喬木,使喀斯特生態系統更加穩定[15]。

參考文獻:

[1] 葉鑫,顧羊羊,張琨,等.西南喀斯特地區石漠化治理現狀分析與對策研究:以貴州省黔西南州為例[J].環境保護,2020,48(22):30-34.

[2] 盛茂銀,熊康寧,崔高仰,等.貴州喀斯特石漠化地區植物多樣性與土壤理化性質[J].生態學報,2015,35(2):434-448.

[3] 顧姻,趙昌民,王傳永,等.貴州省懸鉤子屬種質資源考察[J].植物資源與環境,1994(2):1-8.

[4] 劉方,王世杰,羅海波,等.喀斯特石漠化過程中植被演替及其對徑流水化學的影響[J].土壤學報,2006(1):26-32.

[5] 田春元,周秀佳.天目山自然保護區懸鉤子屬藥用植物資源研究[J].廣西植物,2004(4):297-301.

[6] 和加衛,唐開學,楊靜全,等.云南省懸鉤子屬藥用植物資源研究[J].中草藥,2005(7):1078-1081.

[7] 蔣華梅,王向前,石登紅,等.3種懸鉤子植物葉的營養成分及利用價值[J].西南農業學報,2014,27(1):280-284.

[8] 左經會,林長松,向紅,等.六盤水市懸鉤子屬植物資源考察及開發利用[J].六盤水師范學院學報,2012,24(5):47-54.

[9] 朱映安,和加衛,楊正松,等.貴州梵凈山自然保護區懸鉤子屬植物資源考察及開發利用[J].中國農學通報,2007(9):504-508.

[10] 王浩波,李繼紅,楊堂亮,等.云南省懸鉤子屬植物多樣性的地理分布格局[J].大理學院學報,2009,8(8):63-66.

[11] 王秋萍.云南懸鉤子屬植物的分類修訂[D].昆明:云南大學,2021.

[12] 楊鼎元,張群英,陳哲,等.懸鉤子屬植物的組培快繁技術研究進展[J].現代園藝,2019(11):16-

18.

[13] 梁建梭.喀斯特地區長期貧困農村脫貧對策[J].廣東蠶業,2020,54(8):149-150.

[14] 王永廳.西南喀斯特地區貧困成因及對策分析:以貴州為例[J].貴州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8(2):93-98.

[15] 袁成軍,熊康寧,容麗,等.喀斯特石漠化生態恢復中的生物多樣性研究進展[J].地球與環境,2021,49(3):336-345.

(責任編輯:張春雨)

猜你喜歡
農業經濟鄉村振興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幾個抓手
激發“鄉村振興”內生動力破題尋路
民建貴州省委攜手中天金融集團推進“鄉村振興”貴州赫章縣結構鄉“扶志扶心扶智”項目開工
我國農業經濟綠色低碳循環發展概述
依靠科技創新促進農業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研究
加強農業經濟管理的具體方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