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興仁市森林康養基地建設現狀及發展建議

2023-06-07 04:57曾青
南方農業·下旬 2023年1期
關鍵詞:森林康養基地建設

曾青

摘 要 森林康養是以森林資源開發為主,充分利用森林生態環境“天然氧吧”的優勢,開發林業生態產品、森林旅游、休閑娛樂、醫療養生、體育鍛煉等的綜合服務體系。為充分利用貴州省興仁市森林資源,介紹森林康養建設背景,闡述康養基地建設的必要性,針對其森林康養產業發展較晚、配套基礎設施不完善等現狀,提出一系列發展建議,包括科學規劃、合理布局,優化資源配置,完善配套基礎設施建設等,同時從建設類型、建設方向兩方面對綜合性的康養基地建設進行了詳細規劃。

關鍵詞 森林康養;基地建設;貴州省興仁市

中圖分類號:F592.3 文獻標志碼:C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3.02.056

森林康養基地的發展,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既要綠水青山,也要金山銀山。寧要綠水青山,不要金山銀山,而且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和生態文明思想,是守住發展和生態兩條底線、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重要舉措[1]。

1 森林康養基地建設背景

2016年,原國家林業局印發的《林業發展“十三五”規劃》明確提出,要大力發展森林康養。文件為森林康養產業的發展提出了政策性建議和發展方向,為森林康養基地的建設創造了條件。2021年11月,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印發的《全國林下經濟發展指南

(2021—2030年)》(林改發〔2021〕108號),從“有序推進森林康養基地建設、科學指導森林康養分類發展、提升森林康養產品供給能力、加強森林康養基礎設施建設、構建多項保障體系協同聯動”5個方面提出了建設性建議,為進一步推動林下經濟高質量發展、助推鄉村振興、森林康養產業的發展指明了發展方向和給予了政策支持[2]。

2 森林康養基地建設的必要性

森林康養產業主要以森林資源及其生態環境為基礎,開發利用森林生態環境,合理利用森林資源,是踐行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重要途徑。我國森林康養產業起步較晚且不夠完善,因此,森林康養基地的建設對促進林下經濟高質量發展、社會經濟快速增長及改善人們的身體健康狀況等具有重要作用[3]。同時,發展森林康養產業,對完善林業生態產品、森林生態旅游、森林療養與康復、休閑娛樂、鍛煉等服務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4]。近年來,國家層面不斷出臺相關政策支持森林康養產業發展,建設森林康養基地十分必要。

3 森林康養基地建設現狀及發展趨勢

3.1 國外發展情況

國外森林康養基地建設比我國起步要早,其中較早的是德國,起源于20世紀40年代[5]。目前,德國擁有森林療養基地350余處,較為著名的是黑森林康養基地。此外,日本與韓國森林康養基地建設發展較為迅速,日本有60余處,韓國有8處。這些國家依托豐富的森林自然資源等,不同方式、不同程度地開展各類森林康養項目,并取得了一定成效。國外森林康養發展模式以保健、休閑、療養、度假為主,具有經營管理機構、專業服務人員和基礎設施等完善的特點[6]。例如,德國構建了旅游、康養綜合體,將療養勝地納入醫保報銷范圍;日本利用培訓機構培養了大批具有專業素質的森林療養講解員、森林療養師[5]。

3.2 國內發展情況

目前,國內森林康養基地建設呈現消費高端化、發展模式鏈條化、市場主體多元化等發展趨勢,限制了部分消費群體。為達到大眾均能消費的目的,康養基地應轉變發展模式,從過去的單一度假休閑逐步向旅游、度假、療養康養、森林科普教育、醫療與養生相結合發展。

4 興仁市森林康養基地建設現狀

貴州省興仁市森林康養基地建設較晚,專業的服務團隊和森林療養團隊還不健全,基礎設施不完善;森林康養基地少、功能單一,在康養基地建設上未形成旅游與療養相結合的綜合體,除療養之外,森林旅游、休閑娛樂、體育鍛煉、度假等綜合性服務體系不夠完善。貴州省興仁市草喜堂長壽康養園是興仁市唯一的森林康養基地,是集長壽文化、布依族文化、中草藥文化于一體的“城北后花園”,基地種植了上百種草藥,長壽文化和中草藥文化是長壽康養園的重點內涵。

5 興仁市地理位置優勢

興仁市位于貴州省黔西南州中部,東與貞豐縣相鄰,南接興義市、安龍縣,西接普安縣,北與晴隆縣、關嶺縣相鄰,是黔西南州的交通中心,與周邊各縣形成了一定的公路網。從興仁市延伸出去的公路將周邊各縣緊密地聯系在一起,北面有滬昆G320高速公路,西南面有汕昆G324高速公路,晴隆至興義高速公路與惠水至興仁高速公路在興仁市交匯。興仁市縣城距離興義飛機場65 km,距離頂效火車站50 km,交通十分便利。

6 興仁市森林康養基地發展建議

興仁市應充分利用豐富的森林資源、便利的交通條件、氣候溫和的優勢,結合現有森林康養基地、放馬坪景區等資源,平衡資源保護,合理利用森林資源。興仁市在發展森林康養基地時,應根據不同年齡、不同健康狀況、不同消費層次群體的需求,科學規劃、合理布局,優化資源配置,完善基礎設施,采取宜擴則擴、宜建則建的方式完善森林康養基地建設,建設不同康養功能、康養內容的療養中心。同時,可通過開發地方特色森林康養基地、森林生態旅游及康養產品,推行森林康養體驗與其他產業融合,加強森林生態培育,建設完善的森林康養醫療服務體系,構建森林康養基地綜合服務體系,助推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6.1 科學規劃、合理布局

興仁市應堅持高起點、高標準規劃建設,按照“生態建設產業化、產業發展生態化”的發展理念,堅持保護與發展并重的思路,在保證不破壞森林資源的前提下,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兼顧發展。同時,應大力建設集森林生態培育、配套基礎設施建設、旅游康養、中醫藥醫療服務、產業融合、康養于一體的

綜合體。

6.2 優化資源配置

興仁市可重點圍繞放馬坪景區、梨樹坪國有林場,解決發展森林康養產業與森林資源保護之間的矛盾。例如,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則,結合旅游、療養、康復、健身、養老產業的市場需求,利用梨樹坪國有林場、城南街道辦事處數嘎生態林場等資源,屯腳鎮鯉魚壩村、城南街道辦事處鷓鴣園村等基礎設施條件,建設一批適宜四季旅游、宜旅居式的突出地方特色的森林康養基地,滿足不同消費者的需求。

6.3 完善配套基礎設施建設

興仁市應統籌完善水、電、路、通訊等綜合基礎設施建設,加強森林康養基地游客接待中心、服務站點、康養園、住宿酒店、營地、停車場、度假屋、美食街、道路、通訊設備、衛生場所及垃圾處理場等配套設施建設,完善通信條件,增強森林康養基地的吸引力。

7 綜合性的森林康養基地建設

7.1 建設類型

7.1.1 根據不同年齡階段建設

1)少兒型。建設兒童樂園,配置生動的動植物體;建設生活體驗園、兒童消費場所、森林科普宣教場所等。2)中青年型。建設健身步道、休閑吧、娛樂園場所、體育鍛煉基地、療養園、康復中心、瑜伽鍛煉中心等。3)老年型。建設療養園、康復中心等。

7.1.2 根據不同身體健康狀況建設

1)健康人群。利用森林景觀及功能建設健身步道、休閑吧、娛樂園場所、體育鍛煉基地、養心園、養智園、養魂園、林業生態產品消費及體驗園等。2)亞健康人群。利用森林的生態性及其功能建設療養園、康復中心、養生園、養性園、林業生態產品消費及體驗園等。3)不健康人群。利用森林生態價值及功能建設療養園、康復中心、養身園、養魂園、林業生態產品消費及體驗園等。

7.1.3 根據不同消費層次建設

根據不同消費人群建設免費型、低收費型、中檔收費型、高檔收費型森林康養基地。

7.1.4 根據不同產品內容建設

利用森林資源及其功能價值,以森林為主導,開展森林運動、森林體驗、森林輔導、科普知識宣教及森林健康管理綜合服務。

7.1.5 根據不同康養產品類型建設

根據康養產品的不同,建設單一型、少類型、多類型森林康養產品及森林康養綜合服務。

7.1.6 根據不同群體建設

根據不同建設主體建設政府性、集體性、企業性、家庭性、公益性森林康養基地。

7.2 建設方向

7.2.1 開發地方特色森林康養基地

森林康養基地建設可采取國有、集體、民營等運營方式,多部門合作,建設中醫館,開展森林自然療養,構建亞健康及不健康人群療養服務體系。同時,可開發具有地方特色的保健養生產品,通過游客到康養基地體驗、享受及產品銷售服務,為游客提供一個舒適的體驗場所,確保森林養生基地體驗、康養效果的可持續性。

7.2.2 開發森林生態旅游及康養產品

挖掘具有地方特色的森林生態產品加以開發利用,打造品牌森林康養景區,著力開發生態旅游、生態度假、生態療養、生態康復等多元化的康養產品。同時,大力挖掘人文資源和文化元素,以森林生態康養和文化休閑養生為切入點培育森林教育,將特色林業與旅游業緊密結合,發展森林康養產業。

7.2.3 推行康養體驗與多產融合

1)以森林康養基地建設為導向,開發其他產業。例如,以建設森林康養基地為導向適度、合理開發旅游業,吸引社會資本參與森林康養基地建設,增加客源量和擴大宣傳效應,實現住與養雙贏。

2)以興仁市是“全國薏仁米之鄉”“牛肉粉之鄉”為導向,加強對興仁市的宣傳。借助興仁市是“全國薏仁米之鄉”“牛肉粉之鄉”的優勢,結合梨樹坪國有林場林下白及、城南街道辦事處數嘎生態林場林下黃精等中草藥種植基地,充分發揮森林生態產品和中草藥種植廣泛等資源優勢,開發一批具有保健、美容等功效的地方特色森林生態康養產品。

3)以長壽康養園為載體和新型態森林康養項目為核心,打造康養產業園。以貴州省興仁市草喜堂長壽康養園國家森林康養基地為載體,以新型態森林康養項目為核心,重點打造一批森林康養園,融合發展集森林度假、森林康養、休閑體驗等于一體的綜合

服務體。

7.2.4 組建森林康養醫療服務體系

1)以市場需求為導向,挖掘中醫藥保健養生功能,組建中藥醫療服務體系,發揮森林療養功能和水平,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中醫藥養生及保健品牌。2)開展健康管理、養顏美容、康復療養等健康醫療服務,形成森林康養服務功能及配套的養生、養老醫療健康服務網絡,充分利用有特長的醫療衛生人員,組建森林康養療養服務團隊,建設森林康養中心[6]。

7.2.5 強化宣傳效應

1)打造品牌。以興仁市“全國薏仁米之鄉”“牛肉粉之鄉”“長壽之鄉”的基礎,結合其豐富的森林資源,冬無嚴寒、夏無酷暑的氣候條件及交通優勢,將其打造成“中國森林康養之鄉”。2)通過營銷拓展市場。緊緊圍繞森林康養主題,擴大產品的影響范圍,采取網絡、媒體廣告等形式打開營銷路子,拓展產品營銷渠道。3)多部門聯合。通過鄉村振興和各類型的公益性活動,聯合宣傳,共同促銷,資源共享,優勢互補,提升興仁市森林康養基地的形象及口碑。

8 結論

興仁市根據現有森林康養基地建設情況,以國家森林康養基地——草喜堂長壽康養園為參照,根據國內外現有森林康養基地的發展模式及運營機制,統籌做好規劃,堅持保護與發展并重的思路,因地制宜,合理布局,打造一批集森林康養園、森林度假、森林康養、休閑體驗等于一體的綜合服務體,滿足不同消費者的需求,將興仁市的森林康養產業推向市場,快速推進興仁市森林康養產業發展。

參考文獻:

[1] 陳亞暉,趙晨萌.如何理解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J].花卉,2022(18):190-192.

[2]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全國林下經濟發展指南(2021—2030年)[EB/OL].(2021-11-30)[2022-11-14].http://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1-12/04/content_5655829.htm.

[3] 姚明鳳,鄒再進.云南森林康養產業發展研究綜述[J].農村經濟與科技,2022,33(13):68-71.

[4] 唐軍.淺議森林健康療養產業與森林生態旅游產業相互關系[J]綠化與生活,2016(10):24-26.

[5] 陳曉麗.森林療養功效及應用案例研究:以日本、韓國為例[J].綠色科技,2017(15):234-236.

[6] 龔洵勝.發展森林康養產業加速婁底林業轉型[J].林業與生態,2016(9):14-15.

(責任編輯:張春雨)

猜你喜歡
森林康養基地建設
國有林場珍貴樹種培育展望
隆回縣發展森林康養產業的思考
安化縣芙蓉國有林場可持續發展策略探討
四川發展森林康養產業的思考與建議
伊春市森林康養旅游發展對策研究
地方財經類高校實踐教學基地建設現狀及路徑研究
森林康養產業經濟帶動性與環保型方案研究
高職院校學生創新創業基地建設的探索與實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