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數字化設備在初中歷史課堂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2023-06-07 18:05魏源
啟迪與智慧·下旬刊 2023年4期
關鍵詞:初中歷史應用研究課堂教學

魏源

摘要:在素質教育理念下,信息技術已逐漸走進課堂,構建出“互聯網+”的教育新生態,推動傳統教育模式向現代化教育模式轉換。信息技術背景下,數字化設備作為一種現代化教學手段越來越受到教師的青睞,并在課堂教學中發揮重要作用。本文聚焦于此,結合初中歷史課堂教學實踐,圍繞數字化設備在歷史課堂中的應用價值和應用路徑展開詳細的探究,具備一定的參考價值。

關鍵詞:初中歷史;數字化設備;課堂教學;應用研究

在素質教育背景下,信息技術作為一種現代化教學手段,已在課堂教學中得到廣泛應用,極大地推進了課堂教學的發展。與傳統的教學模式相比,基于信息技術的數字化設備,突破了傳統歷史課堂教學局限,不僅為歷史課堂教學注入了新鮮的血液,而且為學生感悟歷史情愫、形成精神共鳴等帶來了極大的便利,真正提升了初中歷史課堂教學效果。鑒于此,歷史教師應順應時代發展的潮流,積極推進信息技術與歷史課堂教學的整合,將數字化設備靈活應用到歷史課堂教學中。

1? ?新課程背景下初中歷史教學現狀解析

調查分析顯示,當前初中歷史課堂教學的效果還不理想,依然存不足之處:

首先,教師教學觀念落后,難以滿足新課改要求。目前,新課程理念已經實施了很長一段時間,但在實際落地中依然存在著較大的障礙。這主要是因為“應試教育理念”根深蒂固,尤其是對于年齡比較大的教師來說,更加傾向于傳統的教學觀念。在這種教學觀念的指導下,教師在開展課堂教學時,常常局限于理論知識的灌輸,而忽視了教學目標、教學手段的更新,致使歷史課堂難以擺脫“低效化”的束縛,無法滿足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學目標。

其次,教學方法單調,難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目前,初中歷史教師在開展課堂教學時,基本上都是采用口頭講解的方式,將課本中的知識直接灌輸給學生。這種教學模式根本無法激發學生的探究欲,甚至還會使其產生厭煩的情緒。另外,歷史知識本身就十分枯燥、單調,進一步加劇了學生的抵觸情緒??梢哉f,在傳統歷史課堂教學模式下,學生的歷史學習積極性和興趣逐漸降低。

最后,課堂環境單一。課堂環境是影響課堂教學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高效的教學離不開良好的課堂環境。但就目前而言,初中歷史課堂環境比較死板、枯燥,這主要是因為當前歷史課堂教學的流程固化、單一,基本上都是遵循“新知識傳授—課堂實踐—自主—作業”的流程進行的,嚴重制約了學生的發展;另外,受到傳統教學理念的制約,教師在組織和開展課堂教學時,忽視了師生、生生互動,致使教師無法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學生跟不上教師的步伐,難以形成濃郁的學習氛圍。

2? ?數字化設備在初中歷史課堂教學中應用價值的研究

信息技術背景下,數字化設備開始走進初中歷史課堂,并在實踐中彰顯其應用價值。首先,加深了學生對歷史知識的印象。結合相關研究顯示,與傳統文字相比,生動形象的畫面更容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并能使其形成更加深刻的印象。因此,數字化設備的使用,能使學生在生動形象的畫面中研究歷史、探究歷史、感悟歷史,甚至能促使其產生身臨其境的感覺。這樣,不僅提升了歷史課堂的趣味性,也促使學生在直觀感知中,對歷史知識形成了深刻的印象;其次,有助于開闊學生的視野,增進師生交流。在歷史核心素養的要求下,倡導教師應努力拓展學生的知識面,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感悟歷史的魅力。鑒于傳統教材內容的局限性,借助數字化設備的應用,可結合教學內容進行拓展和延伸,拓寬學生的視野;同時,在信息技術的輔助下,也增進了師生之間的溝通與交流,以便于教師更好地把握學情,提升課堂教學的針對性;最后,有助于提升學生的歷史理解能力。數字化設備在歷史課堂教學中的應用,可引領學生從多個角度分析歷史知識,使學生在思考的過程中,加深對歷史知識的理解,真正提升自身的歷史學習能力。

3? ?數字化設備在初中歷史課堂教學中的應用路徑研究

3.1基于數字化設備開啟預習學習

素質教育改革尤其關注初中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倡導各學科教師應立足于學科教學,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以便其更好地立足于現代社會,成為社會需要的人才。鑒于此,初中歷史教師在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時,可依托數字化設備開啟高效的預習學習,使學生在自主預習中,逐漸形成一定的自主學習能力。具體來說,在開展課堂教學之前,可結合新課內容和教學重難點,精心設計預習課件或者布置預習任務,以便于學生在預習視頻的引導下,有條不紊地開展自主學習,使其在主動探究和分析中,真正掌握自主學習的相關技巧。例如,在《貞觀之治》教學前,為了結合預習環節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教師應聚焦本課內容和重難點,為學生量身打造一套自主預習課件:將本節課的知識點濃縮成PPT,制作成動畫,讓學生在動畫的引導下,逐漸完成本節課的自主學習。

3.2基于數字化設備完善備課

備課是開展課堂教學的基礎,歷史教師的備課情況,直接決定了課堂的教學質量。以往,歷史教師在開展備課時,基本都是依據教學參考書,或者從自身的教學經驗出發,自行確定教學目標、設計教學過程等。在這種情況下,由于備課中缺乏學情研究,缺少學生的參與,導致歷史課堂教學設計與學生的需求不相符,難以達到預期的效果。鑒于此,在構建初中歷史高效課堂時,應充分利用數字化設備,進行數據分析,精準把握初中生的學情,了解其知識掌握情況、認知思維發展水平等。同時,教師可利用常用的信息設備,與學生展開溝通和交流,了解學生在學習中面臨的困難,以及其更加傾向于哪種教學模式等。只有充分了解學情,精準把握初中生的學習需求,才能為其量身定制一套科學的教學方案;同時,通過數字化設備,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時,可聚焦教學重難點,為學生搜集相關的資源,以動態化形式呈現出來??梢哉f,在數字化設備的輔助下,教師的備課更加精準、有效,為高效教學的開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3.3基于數字化設備營造濃厚的學習氛圍

研究發現,學生在學習中極容易受到外界環境的影響,尤其是初中生,這一情況更為明顯。通常,濃厚、積極的學習氛圍會推動學生的個體行為,使其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學習中??菰?、沉悶的氛圍,只會導致學生產生各種消極的情緒。鑒于歷史學科的特點以及傳統教學模式下的課堂教學現狀,教師應靈活借助數字化設備,為學生營造濃厚的學習氛圍。具體來說,在歷史課堂教學中,可結合教學內容,借助數字化設備,為學生播放相關的歷史影視資料,或者為其展示歷史遺跡、文物等,或者創設教學情境,活躍課堂氛圍,促進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學習中。例如,在《鴉片戰爭》的教學中,為了給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可充分借助數字化設備,為學生展示林則徐銷煙、簽訂《南京條約》的場景等內容。如此,通過圖片、視頻的融入,徹底活躍了歷史課堂氛圍,激發了學生的學習動力,使其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歷史學習中,并在學習中加深了對歷史知識的理解。

3.4基于數字化設備突破教學重難點

新課程背景下,對初中歷史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不僅僅要將教材上的知識傳授給學生,還應在教學過程中提升學生的歷史思考能力,使其在思考和分析中,完成對歷史知識的深層次學習,并培養歷史學科素養。鑒于此,歷史教師在組織和開展課堂教學時,應全面加強對教學重難點的探究。而要達到這一目標,唯有摒除傳統教學中反復講解的教學模式,應用數字化設備,以直觀與形象相結合的形式,才能突破教學重難點。例如,在《辛亥革命》的教學中,辛亥革命發生的原因、具體經過、失敗原因是教學的重難點。為了幫助學生對其形成深刻的認知,在組織和開展課堂教學時,就可以充分利用數字化設備這一工具,先為學生呈現關于“辛亥革命”的影視作品,使學生在直觀的感知中,了解辛亥革命。如此,學生在直觀的感知中,對辛亥革命的背景有了深刻的認識。

3.5基于數字化設備擴展教學容量

調查發現,歷史課堂教學內容直接決定了學生的學習效果。以往,歷史教師在開展課堂教學時,基本上都是按照教材上的內容進行灌輸。在這種教學模式下,學生視野狹窄,難以提升學習效果。鑒于此,在優化初中歷史課堂教學時,可利用數字設備,為學生補充學習內容,真正擴充歷史課堂教學容量。例如,在“經濟和社會生活的變化”的教學中,為了擴充課堂教學容量,教師借助數字化設備,為學生補充了大量的學習內容。比如,交通通信變化:出現了電車、貨車、輪船、汽車、飛機等現代化交通工具;在社會習俗的變化中,為學生展示了剪辮子、易服、勸禁女子纏足、廢除跪拜禮、改稱謂等。如此,學生可在拓展的過程中,對這一章節的內容有更加深刻的理解。

3.6基于數字化設備創設情境

歷史學科兼具人文性、德育性,是對學生進行“立德樹人”教育的重要載體。鑒于新課程改革的要求,初中歷史教師在開展課堂教學時,應帶領學生透過歷史現象,圍繞歷史事件展開多維度分析,最終在歷史分析中,形成深刻的理解,進而實現自身的全面發展。鑒于此,為了充分發揮歷史學科的育人價值,初中歷史教師在組織和開展課堂教學時,應摒除傳統的教學模式,基于數字化設備,為學生創設良好的教學情境,以便于學生在多重感官的參與中,了解歷史事件的全貌,并產生獨特的思想感悟。例如,在《百家爭鳴》的教學中,為了提升歷史知識學習效果,培養學生的歷史核心素養,教師充分利用數字化設備,為學生展示了諸子百家的信息,以及諸子百家辯論的影視資料,為學生營造了良好的學習情境。如此,學生在直觀的情境中,對諸子百家的思想有了深刻的理解。在此基礎上,教師引導學生思考:“你最喜歡哪一個流派?你最想加入哪一個流派成為他們的弟子呢?”并指導學生由此展開討論,使學生能深度學習歷史知識。

3.7基于數字化設備開展主題學習

以往,歷史教師在組織和開展課堂教學時,僅僅局限于歷史課堂,學生的學習內容也僅限于歷史教材。在這種情況下,學生學習到的歷史知識是片面化、零碎化、淺層化的,難以滿足學科素養培養的要求。鑒于此,在信息技術背景下,可充分發揮數字化設備的輔助價值,對歷史課堂教學活動進行拓展和延伸,積極開展主題學習,以便于學生在歷史主題學習中,深層次挖掘歷史知識內涵,拓寬視野。例如,在《中國工農紅軍長征》的知識教學中,為了加深學生對“遵義會議、紅軍長征”內容的理解,促進歷史學科素養在課堂上的落實。在完成基本的課堂教學之后,教師應充分借助數字化設備,開展一系列的主題活動,指導學生借助信息技術錄制有關長征的故事,并將其上傳到指定的平臺上。另外,教師可以指導學生基于網絡平臺,查閱相關資料,對長征展開深層次的學習。如此,在數字化設備的輔助下,通過主題活動的開展,不僅拓寬了學生的視野,也促使學生在豐富多彩的主題活動中,加深對歷史知識的了解,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

綜上所述,信息技術背景下,數字化設備已經在歷史課堂教學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為傳統歷史課堂教學注入了新鮮的血液,極大地推進了課堂教學改革。鑒于此,面對初中歷史學科素養下的教學要求,唯有堅持與時俱進的原則,全面加強數字化設備在歷史課堂各個環節的應用,借助數字化設備優化課前預習、實施精準備課、營造學習氛圍、突破教學重難點、拓寬教學視野、創設教學情境、開展主題學習活動,才能促使學生在數字化設備的輔助下,完成對歷史知識的深度探究。

參考文獻:

[1]徐晶.初中歷史信息化教學優化策略實踐探究[J].中學政史的(教學指導),2023(1):22-23.

[2]靳金成.以信息技術為載體優化初中歷史教學中師生互動關系[J].考試周刊,2022(51):144-148.

[3]仇叢叢.利用信息技術提高初中歷史教學效果[J].中學課程輔導,2022(34):90-92.

[4]吳國民. 信息技術與初中歷史教學的融合實踐研究[C]/廣東省教師繼續教育學會第五屆教學研討會論文集(四),2022:645-647.

[5]王彥霞.信息技術環境下初中歷史核心素養的培養措施研究[J].教書育人,2022(29):75-77.

[6]錢夏冰.初中歷史教學與信息技術優化融合的教學方法解析[J].中小學電教(教學),2022(6):55-57.

基金項目:

本文系甘肅省《蘭州市2022年度教師個人課題立項》2022年度個人課題《數字化設備在初中歷史課堂教學中的應用研究》的階段性研究成果。課題立項號LZ[2022]GR1500。

猜你喜歡
初中歷史應用研究課堂教學
探析初中歷史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的教學模式
進駐數字課堂的新興教學媒體
AG接入技術在固網NGN的應用研究
初中歷史反思性教學思考
分層教學,兼顧全體
且行且思,讓批注式閱讀融入課堂教學
對初中化學課堂教學的幾點思考
初中歷史課堂教學的導入法
把“三個倡導”融入課堂教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