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文科視域下經濟與金融新設專業建設路徑選擇研究

2023-06-09 11:02岳敏喬軼娟
科技資訊 2023年9期
關鍵詞:新文科專業建設

岳敏 喬軼娟

摘要:專業建設是應用型本科院校打造辦學特色與提升專業競爭力的著力點。在高等教育地方高校應用轉型背景下,經濟與金融新專業須在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專業建設方向與規劃的基礎上,探索加快構建新專業人才培養體系、推進新專業課程體系改革與課程標準建設、加強經濟與金融新專業課程思政路徑探索、深化產教融合、強化實踐教學、優化師資力量、提升社會服務水平等專業建設路徑。

關鍵詞:新文科;經濟與金融;專業建設;路徑

中圖分類號:G642????文獻標識碼:A

Research?on?the?Selection?of?Construction?Paths?for?the?Newly?Established?Major?in?Economy?and?Finance?from?the?Perspective?of?New?Liberal?Arts

YUE?Min??QIAO?Yijuan

(College?of?Economics?and?Business?Administration,?Hengshui?University,?Hengshui,?Hebei?Province,?053000?China)

Abstract:?Major?construction?is?the?focus?of?application-oriented?undergraduate?colleges?to?create?school-running?characteristics?and?enhance?professional?competitiveness.?Under?the?background?of?the?application?transformation?of?local?colleges?and?universities?of?higher?education,?based?on?the?talent?training?goal?of?the?major?and?the?construction?direction?and?planning?of?the?major,?the?new?major?of?Economy?and?Finance?must?explore?the?construction?paths?of?the?major?such?as?accelerating?the?construction?of?the?talent?training?system?of?the?new?major,?promoting?the?reform?of?the?curriculum?system?and?the?construction?of?curriculum?standards?of?the?new?major,?strengthening?the?exploration?of?the?paths?of?the?curriculum?on?the?ideological?and?political?dimension?of?the?new?major?in?economy?and?finance,?deepening?the?integration?of?industry?and?education,?strengthening?practical?teaching,?optimizing?the?faculty?team,?and?improving?the?social?service?level.

Key?Words:?New?liberal?arts;?Economy?and?finance;?Major?construction;?Path

經濟與金融專業(020307T)是我國新興的特設專業,屬于經濟學科(02)金融學類(0203)。2007年在清華大學試點開辦,2012年開始,教育部《專業目錄》中正式增設該專業,截至目前,已有84所高校開設經濟與金融專業。作為一門融合經濟學和金融學的新興交叉學科,經濟與金融專業以經濟為基礎,以金融為核心,以科技為助推器,以服務地方經濟為目標,各高校尤其是地方本科院校對經濟與金融專業進行了積極的探索與實踐[1]。經過十多年的發展,經濟與金融專業,還存在著人才培養目標雷同、特色不突出等問題,研究視角主要以培養方案建設、課程體系建設為主等問題[2]。

1?研究背景和意義

金融作為現代經濟的核心和社會資源配置的樞紐,通過引導和優化貨幣資金流動與配置,能帶動人流、物流、信息流及其他生產要素聚集,提升經濟循環效率。新冠疫情加劇了經濟衰退的風險,我國金融行業結構失衡、服務實體經濟能力薄弱、支持創新力度不足等短板也逐漸暴露出來。2021年3月發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中62次提及“金融”,涉及建立現代金融體系、提高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持續推進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進一步推進普惠金融、健全農村金融服務體系等多方面金融改革。隨著國內外經濟環境深刻變化,金融業改革不斷深化的同時,高校主動服務國家戰略需求,加快探索經濟與金融專業的專業建設路徑及人才培養模式[3]。

在學校轉型發展的背景下,作為與地方經濟發展和金融市場建設緊密相連的新設專業,經濟與金融專業如何遵循高等教育發展規律,在了解行業發展趨勢、企業人才需求的基礎上,學習借鑒其他院校經驗,秉承OBE理念,以經濟管理學科優勢為基礎,從行業需求出發,探索具有地方特色的專業建設路徑。對于提升金融人才培養質量,推動學校應用技術型大學的轉型,助力地方經濟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2?;新專業建設基礎

經濟社會對人才的需求是新專業設置的基礎,因此,新專業要和國家經濟結構調整、產業轉型升級、經濟發展方式轉變、行業企業對人才的實際需求相對接。近年來,隨著物聯網、大數據、區塊鏈等新科技催生了以跨界融合為特征的金融產業新業態,金融人才需求結構調整出現了明顯的變化[4]。

根據電子科技與金融行業結合的不同程度,金融發展分為以下3個階段,即金融IT技術階段、互聯網金融階段和金融科技時期,每一階段都對金融機構的服務方式和產品形式帶來了變革[5]。在互聯網技術的基礎上,近年來人工智能、區塊鏈、大數據、云計算等新興技術與傳統金融業務的不斷深度融合,科學技術正在改變著金融行業的服務方式和渠道,也逐漸影響人們的金融行為[6]。因此,金融機構對人才的要求不再停留在掌握金融理論知識或是具備基本營銷技能的單一型人才,未來對于金融人才的需求不僅要懂金融,還要能明經濟形勢、懂會計、會營銷、通技術應用,具備多專業、跨領域的技能和經驗,學科融合、實踐能力強的新型金融人才。

2.1?專業人才培養目標

衡水學院經濟與金融專業立足衡水,面向京津冀,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全面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針,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具有高度的社會責任感與使命感、良好的職業道德與創新創業精神,適應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需求,掌握扎實的數學、經濟學、管理學和計算機基礎知識,以及企業投融資的主要知識和方法,熟悉國家經濟與金融政策法規,能在銀行、投行、證券、基金、保險、私募等金融機構、企業及政府部門從事經濟金融分析、預測、規劃、投資等金融業務與管理的應用型高級專門人才。

2.2?專業建設思路

經濟與金融新專業建設要結合學校辦學定位,堅持以學生中心、以成果為導向和持續改進,立足經濟和金融的學科特點。以經濟管理學院已有的6個本科專業為基礎,深入研究經濟與金融專業與交叉專業的關聯關系,探索應用金融學科本質。構建“以經濟、金融和管理理論為核心”的核心課程群,把最新的經濟與金融前沿理論、創新及實踐應用融入課程體系。建立經濟管理專業融合跨學科教學資源共建共享機制,協同行業企事業等社會資源,開放辦學,培養基礎知識實、實踐能力強、綜合素質高,富有社會責任感、具有一定創新精神和創業能力的高素質應用型經濟與金融人才,充分發揮經濟與金融專業服務于地方經濟發展的需求,不斷提升人才培養的目標達成度和社會滿意度。

3?新專業建設規劃

在專業建設目標引領下,對標新文科建設的要求,推進專業內涵建設,打通和其他經濟管理專業壁壘,優化教學管理。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深入人才培養體系、培養方案的制訂、課程體系改革與課程標準建設、課程思政、實踐教學、師資培養等各方面建設,形成全員、全方位、全過程育人[7]。從學校和專業發展實際出發,結合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需求,制定以下專業建設規劃。

3.1?初期建設

在新文科建設和專業認證理念引領下,圍繞衡水特色產業鏈金融和金融機構開展的普惠金融、農村金融與鄉村振興實踐,實施特色鮮明的經濟與金融專業建設。用大約1~2年的時間,完成新專業學業導航與學生經濟金融素養摸底調查工作,課程安排統籌規劃,按照學生發展需要和行業企業的人才需求,不斷完善課程體系建設,人才培養方案進一步修訂。強化實踐教學,在現有實訓條件基礎上,加大投入,逐步建設證券投資實訓室、智慧銀行數字化運營決策實訓室、經濟與金融綜合實驗實訓室、金融創新實訓室和普惠金融研究室。建立穩定對口的校外銀行、證券、保險見習實習基地,滿足校外實踐教學需要。

3.2?中期建設

在專業建設過程中對標國家“十四五”經濟金融發展要求和金融類教學質量的國家標準,調研經濟與金融相關行業企業,以新金融、新業態從業人員能力需求為導向,以“大金融、強實踐、新金融”人才培養為目標,依托經濟金融類專業綜合仿真實訓平臺和行業企業見習實習基地,有效訓練學生的應用實踐與創新能力。形成“經濟金融理論基礎、實踐應用與創新”并重,實踐訓練全程式全滲透的人才培養模式,提升經濟與金融人才培養質量。

3.3?后期建設

繼續努力提升專業人才培養質量和辦學水平,形成科學合理的、獨具特色的專業發展模式,在人才培養、教學改革、社會服務、科研等方面取得成效,專業人才、辦學條件、項目、實踐教學平臺、科研成果等重要專業建設指標上取得明顯進步,向學校一流專業建設和一流人才培養方向靠攏,實現深度產教融合。把經濟與金融專業建設成為社會認可度高、服務地方能力強、學科特色鮮明的優勢專業。

4?新專業建設路徑探索

4.1?加快構建新專業人才培養體系

在經濟與金融專業的人才培養的具體層面,以社會實際需求為出發點,以學生為中心,圍繞地方特色產業鏈金融、普惠金融、農村金融與鄉村振興服務行業需求的人才培養目標和人才培養體系。根據學校辦學定位與轉型發展的需要,加強專業內涵建設,立足本校優勢與特色,整合校內外師資力量,完善培養計劃,優化課程體系,建立具有新金融理論素養與實踐能力的教師隊伍[8],并積極引進具有相關從業經歷的經濟與金融專業人士、結合人才培養需求不斷優化課程結構、構筑校內實踐平臺和校外實習體系。

4.2?推進新專業課程體系改革與課程標準建設

深化應用型經濟與金融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強化專業內涵建設,建立符合應用型人才培養的課程體系。金融行業正面臨著深刻的變革,需要金融從業人員具備現代金融理念和金融思維,這就要從課程體系入手,優化課程體系[9],努力開發衡水特色產業鏈金融和普惠金融、農村金融與鄉村振興實踐需要的課程,使得課程體系的設置主動適應產業變革和新金融的發展趨勢,積極推動金融新業態的發展與金融類專業知識體系深度融合。因此,僅靠培養學生掌握金融知識、原理與實驗軟件,來鍛煉學生的實踐能力無法達成培養目標。此外,我國證券市場投資中的量化投資、程序化交易將是大勢所趨,需要學生學習編程和創造性構建模型,培養學生信息獲取、數據處理能力及做模型的能力。

推進新專業課程體系改革,既要遵循“標準”,又要體現“特色”,體現應用型人才培養特征,重視學生金融業務操作能力、投融資的把控能力與理財實踐能力的培養。一方面,探索專業課程與行業需求的對接,如金融機構參與《證券投資》《金融投資量化建?!贰秴^塊鏈金融》《普惠金融與鄉村振興》等課程共建。另一方面,專業拓展課程分經濟與金融工具、財富管理與傳承、金融科技應用、跨專業選修等課程模塊,學生可以根據自身發展的需要,自行選擇相應的選修模塊。此外,還打通各經濟管理專業壁壘,增設與其他經濟管理專業相融合的課程模塊,滿足新金融生態對應用型、跨專業、創新創業金融人才的需求。

4.3?加強經濟與金融新專業課程思政路徑探索

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將思政教育樹立為專業教育的核心內容,深入培養方案的制訂、課程教學、實習實訓、學科競賽、教材選用、學生管理等各個方面。教學中要注重價值引領,強化專業思政。通過構建全員、全方位、全過程的育人機制,充分挖掘新專業課程及實踐教育體系中的德育元素,以中國經濟發展與金融實踐為線索,組織課程組專業教師,結合經濟與金融課程特點,提煉出中國自立自強的經濟發展史、金融扶貧、普惠金融和鄉村振興、金融科技和數字金融、金融改革和金融市場監管、金融風險防控等課程思政主題[9],從中挖掘凸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優勢特色、愛國主義情懷和社會責任感、綠色發展理念等方面的思政元素,培育學生的道德品質和專業素養,內化專業核心價值。

教師要將思想政治教育和價值引領作為課程的主體導向,引導學生樹立符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提升解決金融問題的能力的同時,引導學生探索經濟金融理論與實踐背后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高素質內涵。幫助學生建立敏銳的金融“嗅覺”和正確的金融觀的同時,強調“經濟與金融絕不僅僅是管理風險和獲取收益”,同時還是“社會資產的創作者、看守者和社會價值的支持者”[9],因此應以社會效益作為追求目標,樹立家國情懷,為實體經濟和公眾提供便利、有效、安全的金融服務,這樣金融業的發展才有更堅實的根基,從業者才更具社會價值。

4.4?深化產教融合,強化實踐教學

堅持社會需求導向,構建集銀行、證券、保險等于一體的校內大金融綜合實驗實訓教學平臺。制定應用型人才培養的行業專業標準與實踐能力標準,構建集銀行、證券、保險等于一體的大金融綜合實驗教學平臺[10]。

專業建設指導委員會參與教學計劃、教學內容的制訂。聘請企業、行業專家及有豐富實踐經驗的專業技術人員組成專業建設指導委員會,參與專業有關專業培養目標、課程設置和教學計劃的制訂,對各專業課程體系和教學計劃進行指導。在制訂教學計劃時,充分聽取專家的意見,突出實踐教學特色。根據銀行、證券、保險等金融機構對人才的要求調整實驗實踐項目。引進行業專家,進行業內實戰與定時授課,完成專任教師經濟與金融實踐水平的提升工作。

推動校外實踐實訓基地建設。以校企合作實踐基地建設為主體,改革傳統的“課程試驗+實驗實訓+實習報告”的流程與評價模式,推進“校內學科互動+校內專業知識交叉+校外資源共享+多元化成果”,構建有助于凸顯新文科建設成效的考核評價體系?;诤馑姓猩桃Y、建立現代物流樞紐核心區、大力發展普惠金融和雄安新區金融業延伸聚集區等區域宏觀發展戰略,培養服務于京津冀和衡水等區域宏觀發展戰略的經濟與金融專業人才。

4.5?優化師資力量

經濟與金融人才培養的關鍵在于教師,只有一支專業化的教師隊伍才能培養出優秀的經濟與金融人才。經濟與金融專業需要教師具備“經濟學、金融學、管理學、數學”等多方面的理論知識和豐富的業界從業技術經驗,一方面能確保學生夯實經濟與金融理論基礎,另一方面有利于加快知識與技能的落地轉化,讓實踐反哺理論。持續推進教學改革,創新教學方法、內容、手段引企入教,提升學科競賽參與水平。此外,鼓勵教師以項目組與課程組的形式對接模擬行業情景,加強“雙師雙能”型教師培養,實施“雙師養成計劃”,鼓勵中青年教師到企事業單位一線頂崗實踐或從事研究工作。

4.6?提升社會服務水平

“十四五”期間,衡水市圍繞優勢產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特色未來產業等重點產業鏈,建立基于產業鏈供應鏈的金融綜合服務體系,供應鏈金融促進資金流、信息流和物流的高度融合,能促進特色產業鏈的升級與發展,還可以解決中小微融資問題。組建服務團隊,引導教師對接如何提升衡水市產業鏈與金融供應鏈效率展開研究,探索效率提升路徑。此外,對接衡水市在招商引資、承接產業轉移過程中金融服務問題,探索地方金融行業如何助力提升招商引資質量的有效路徑。

衡水農村經濟中最多的是農業產業鏈與特色產業集群,有了普惠金融政策相應的供應鏈金融的扶持,可以獲取并拓展新市場,學校2022年4月成立普惠金融研究所,研究所教師團隊就衡水開展普惠金融理論研究與實踐經驗,探索衡水農村供應鏈金融發展模式,以及普惠金融減貧致富,把普惠金融利民惠民政策促進鄉村振興、中小企業融資、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有效路徑,為政府和金融部門發展普惠金融事業提供重要的決策咨詢和政策保障。

此外,近年來國家正在加快發展財富管理的基礎平臺——資本市場,加快居民財富的證券化過程,引導居民將財富從大量房產、銀行存款等轉化為各類證券化資產。財富管理教師團隊可以從財富傳承與風險管理研究和實踐兩方面圍繞服務地方金融展開工作,提升教師的社會服務水平。

參考文獻

[1] 劉珺,張暉,陳曉燕,張美玲.價值引領文理融合:新文科背景下金融類人才培養改革探索——以銅陵學院為例[J].銅陵學院學報,2021(6):113-116.

[2] 趙海榮,崔立群.金融科技時代經濟類院校金融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研究[J].海峽科技與產業,2021(3):83-85.

[3] 張標.新文科背景下金融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探索[J].科技視界,2022(2):114-116.

[4] 周本達,張金波等.新經濟背景下經濟金融類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與探索:以皖西學院為例[J].皖西學院學報,2019(12):17-19,24.

[5] 陳麗賢.金融機構人才的需求轉變研究[J].大眾標準化,2021(11):172-174.

[6] 張艷花.什么是好的金融?:專訪中國人民大學原副校長、中國資本市場研究院院長吳曉求[J].金融博覽(財富),2021(5):24-28.

[7] 張文宣.應用型本科院校經濟與金融專業人才培養與課程體系設置研究[J].成才,2021(3):45-46.

[8] 齊岳,呂良,羅銳.大數據智能優化背景下的金融教學模式創新探究[J].金融教育研究,2021(3):66-74.

[9] 李健等.以立德樹人為目標的科教融合專業建設研究[J].教育觀察,2021(11):110-113.

[10] 田俊.基于OBE理念的經濟與金融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研究[J].營銷界,2021(12):159-160,16.

猜你喜歡
新文科專業建設
“新文科”背景下大學英語教學中跨文化交際能力培養路徑探析
“新文科”內涵探析及建設思考
新文科建設背景下的高校圖書館服務研究
新文科建設的理路與設計
新文科背景下公共管理學科大類人才培養模式的優化
“新文科”背景下新聞傳播教育的新形勢與新進路
引企進校實施項目教學新載體
淺談職業技能大賽對高職院校專業建設的作用
高職院校新開設無人機專業的探討
服務地鐵工學結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