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豫劇表演藝術的美學特色與追求

2023-06-12 09:34王姿樺
劇作家 2023年3期
關鍵詞:豫劇表演藝術

王姿樺

摘 要:任何一個劇種都有自己的基本藝術特征與美學特色,這些藝術與美學特色是它區別于其他劇種的顯著標志,使其具有了極具地方特色與人文精神的獨特的審美價值。立足于中原大地的傳統豫劇,深受中原地區文化發展與風土民情等多方面影響,在表演藝術上形成了極具真善美的價值取向與風格上激昂豪放、內容與情感上質樸自然的美學特色與追求,從而使得豫劇藝術普遍呈現出人物形象鮮明、性格奔放直爽,表演質樸真實、唱詞通俗易懂、腔調高亢硬直的表演風格與美學特征。

關鍵詞:豫??;表演藝術;美學特色

豫劇從中原大地的農村環境中發展起來,表演上自然帶有著強烈的地域特色,除具有與其他劇種相同的虛擬性、節奏性、歌舞性等戲曲特性之外,中原人們的坦誠率真、愛憎分明、豁達大度在豫劇中更是表現得淋漓盡致,可以說豫劇表演特色就是對中原人民生活習性的真實寫照,帶有著與生俱來的“梆子味”,這也是使豫劇能夠鮮明的區別于其他劇種藝術的原因之一[1]。豫劇在發展演變的歷史長河中雖歷經幾次變革,但長期的勞動實踐與理論創造的相結合,使其始終保留著在表演藝術上最基本的美學特征,無論是傳統戲還是現代戲,都帶有著愛憎分明的正義美、激昂豪放的陽剛美、通俗自然的質樸美,這些具有“梆子味”的美學風格與追求使得豫劇能夠從生活本質出發來表現人們的家長里短、是非曲直和喜怒哀樂。

一、真善美的價值取向

鮮明的善惡對比是豫劇的一大特色。中國傳統文化常用道德評價來衡量對人和事的認知,這種文化心理在藝術功能上就表現為以美達善,即通過宣揚真善美來促進社會秩序的和諧穩定[2]。遵循這種原則,中國戲曲的大多數劇種都存在不計其數的以懲惡揚善來感染、教育觀眾的劇目。戲曲舞臺上塑造成功的藝術形象,如穆桂英、白娘子、關羽、諸葛亮、包拯、陳世美等幾乎都是從正面或反面來對道德信條進行反映。戲劇借這些人物形象以警示人,這一特點幾乎所有劇種都具備,似乎談不上是豫劇的特征。然而,在懲惡揚善、善美統一這一點上,豫劇表現得更為堅決、徹底。豫劇中的大量劇目都屬懲惡揚善之作,感情熾熱,愛憎分明,好人得好報,壞人被懲罰。諸如“三國戲”“封神戲”“水滸戲”“包公戲”“楊家將戲”,莫不如此。就連娛樂性很強的某些生活戲,如《墻頭記》《老少換》,還有一些現代戲,如《小二黑結婚》《人歡馬叫》《朝陽溝》等也都具有強烈的善惡觀念。

即使是在一些與其他劇種所共有的劇目中,豫劇所表現出的善惡觀念也十分鮮明?!赌窟B救母》是很多劇種所共有的劇目,但豫劇的演出卻與其他劇種存在差異。其他劇種的《目連救母》中,劉氏四娘確實是一個打僧罵道、虐待仆人、應該受到懲罰的人,而豫劇中的劉氏卻是一個樂善好施、遵守婦道的好人。她被打入地獄,是由于她的胞弟劉甲的蓄謀陷害,源于一樁不折不扣的冤案。之所以如此,是因為在豫劇的觀眾和創作者眼里,惡人只應該受到懲罰,善者決不應該去救惡人。豫劇的欣賞者們不像有些劇種的觀眾,因受佛家“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普度眾生”思想的影響,可以接受目連去拯救做過壞事的劉氏。由此可見,同是宣揚懲惡揚善,而豫劇與其他劇種相比更徹底、更堅決。

儒家文化熏陶出來的中華民族是一個看重政治的民族,“國家興亡,匹夫有責”是人們的信條,因而鮮明的政治傾向性是觀眾審美判斷的重要部分,也成為不少劇種的藝術追求。豫劇在這一點上與其他劇種又存在著程度的不同和具體表現形式的不同。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前,豫劇雖然也有不少講家長里短、兒女戀情的劇目,但是,更多的、更為引人注目的,則是那些關于征戰、公案、宮廷斗爭、忠奸斗爭的政治性很強的劇目。扮演官高爵顯的忠臣良將的“大紅臉”是戲班的“頂梁柱”,所以,至今人們說起一個單位的主要人物,還說他是“唱紅臉的”??梢?,豫劇的劇目在以往是以表現政治生活最集中的地方——官場為主要內容的。這些劇目總是把政治傾向、道德觀念、世俗感情熔于一爐,即使是反映平民生活的戲,豫劇演來也總想與政治“攀親”。例如《柜中緣》,明明是一出妙趣橫生的農家小戲,偏偏要“掛靠”上岳飛之子受害、平反昭雪之類的政治內容。近百年來,豫劇創作者們配合革命斗爭、政治運動編寫了不少古代戲和現代戲,對政治顯示出極高的熱情。清末民初,他們結合當時的政治生活編演了一些宣傳禁煙、放腳、反抗侵略、反抗壓迫的劇目,如《驅癖驗方》《羅六爺造反》等。在演出傳統劇目時,藝人們也常常即興加入反對帝國主義、反對軍閥的唱詞??谷諔馉帟r期,豫劇積極配合當時的政治斗爭,以喚起民眾共赴國難,由樊粹庭編導、陳素真主演的《滌恥血》與《克敵榮歸》等愛國劇目,由王鎮南編導、常香玉主演的現代戲《打土地》等都產生了很大影響。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與政治生活密切聯系的豫劇劇目更是不勝枚舉。藝術是反映社會生活的,政治生活是社會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河南的傳統文化積淀深厚,儒家哲學中重政治的思想意識根深蒂固,這正是豫劇重視反映政治生活、具有較強的政治傾向性的根本原因。

二、風格上的激昂豪放

豫劇不同于黃梅戲的柔和越劇的秀,它帶有著粗獷豪放的陽剛美。它也不同于秦腔,秦腔雖也有陽剛之氣,但它以哭訴為主調,給人的感覺是悲壯。豫劇像黃河的一瀉千里、豫東大平原的寬闊無際、也像豫西的大山一樣沉穩厚重,黃河、大平原、大山和中原人民特有的社會生活賦予了豫劇獨特的美學品格。豫劇激昂豪放的美學品格,主要可以從粗獷、大氣、力度強三個方面來看。

所謂粗獷,是指豫劇的劇本、唱腔、表演等藝術形態都是粗線條的。在豫劇發展的初級階段,這種“粗”當然有“粗糙”“粗鄙”“粗枝大葉”等意思。隨著豫劇的不斷發展,這種“粗”逐漸上升為一種美學風格。它在塑造人物、傳達感情時,擅長重本輕末,往往能抓住最關鍵和最具典型意義的東西,并夸張地表現出來。如紅臉戲《司馬貌告狀》一劇,其表演線條即十分粗獷。司馬貌在看到弟弟被殺、妻子和弟媳都死于非命時,悲憤難平,他要告天、告地、告鬼神。這時候司馬貌的表演是:把放在舞臺后中的大方桌抓舉過頭,放于舞臺前中,他一腳踏椅,一腳踩桌,手提大筆,以大幅度的動作寫出“十大狀”,邊唱邊寫,簡化了一些細微的心理活動和舞臺動作,顯得較為粗獷,但這里的粗線條,是經過細心選擇、提煉后的“粗”,是大寫意式的藝術風格,淋漓盡致地表現了司馬貌不可遏制的憤怒。

所謂大氣,是指豫劇氣勢大、場面大。這與它屬于“地方大戲”、多演征戰之類的袍帶戲有關。過去的豫劇班社演出,第一場戲總要展示一下大氣磅礴的陣容,所以很愛上演《闖幽州》之類的戲,楊家“七郎八虎”全身披掛,場面壯觀,氣勢恢宏。當今豫劇舞臺上經常上演的《穆桂英掛帥》《五世請纓》等,都是氣勢大、場面大的劇目,女元帥出征的場面也往往是聲勢浩大。一排排的人馬,齊刷刷的旗幟,“掛帥”的穆桂英,靠旗抖得“唰唰”響,翻身擰得如旋風;“請纓”的佘太君,撫摸寶刀渾身顫抖,揮鞭掃翎甚威風……如此吞山河的氣勢便把戲劇走向推向了高潮[3]。即使豫劇的生活戲,也要求舞臺場面熱烈,舞臺調度紅火。豫劇現代戲繼承了這一傳統,《朝陽溝》《冬去春來》《人歡馬叫》等劇目,既有大型的場面鋪排,又有熱鬧紅火的場面調度。如《朝陽溝》中歡迎銀環的熱鬧場面,婆婆盼銀環的急切心情,姑娘媳婦們的嬉鬧,風風火火的二大娘的逗趣,整個舞臺像是開了鍋,足以使觀眾精神振奮、情緒高昂。

所謂力度強,首先表現為豫劇的情感力度強。劇作同情善者,令人潸然淚下;揭露惡者,令人怒發沖冠。其次是沖突力度強。傳統的演出,舞臺上兩個對立營壘你死我活,互不相讓,沒有調和的余地。戲曲進入現代后,人物的心理揭示在戲劇中占據越來越突出位置,豫劇劇目在這一點上常常給人物設置一個很難達到的心理目標和很難逾越的心理障礙。劇中人物要越過障礙達到目標,必然經歷一個激烈的內心沖突的過程。這種激烈的沖突過程能掀起洶涌澎湃的情感波濤?!胺畱颉薄读x烈風》中,善女誤嫁惡夫,一邊是善良正義的童玉珊,一邊是兇殘險惡的王學海,惡者步步暴露,善者步步覺醒,兩種勢力的較量緊張而激烈,引起觀眾激烈的情感活動,如驚濤拍岸,撼人心魄?!胺畱颉薄堵轱L女》中,女主人公邱麗玉要把生的希望讓給別人,把死的恐怖留給自己,而男主人公陳綠琴要認一位容顏已毀的麻風病人做妻子……劇中人物內心沖突的強度不言而喻。再就是戲劇情勢的張力強,也就是說戲劇所營構的環境對人物的壓力大,人物的反抗激烈,以非常之境表現非常之人,傳達非常之情。如《大祭樁》中,黃桂英的父親悔婚,桂英的未婚夫被陷害并即將處斬,偏偏雪上加霜,她在前去法場祭樁的路上,碰上悲憤交加的婆母,婆母誤認為她是陷害兒子的幫兇,舉棍痛打。這種險惡的環境對主人公的壓力可謂是一層又一層,而黃桂英的反抗也是不顧一切的,對抗的力度非常強。

三、內容與情感的質樸自然

豫劇藝術的這一美學特色是與其發源地的自然和人文環境密不可分的。中原人在長期的農耕生產中養成了勤勞、樸實、敦厚、耿直、堅忍不拔的性格,喜歡直率坦白地表達內心情思,“眼里摻不得半粒沙子”?!霸拕t本之街談巷議,事則取其之說明言”,中原人民的憨厚樸實形成了豫劇藝術的質樸自然。豫劇的質樸自然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在由于劇作通俗易懂而形成的觀賞狀態的自然性。由于劇作通俗易懂,觀賞者沒有觀賞負擔,不論是“一國之戲”,還是“一家之戲”,是大戲還是小戲,情節簡單明了,人物善惡分明,不管是讀書人還是婦人、孺子,觀看豫劇,都能一目了然,觀賞者愛誰、恨誰,無須理性思辨,無須任何意志強制,不生硬,不勉強,一切都自然而然,十分“諧俚耳”。

其次,在于劇目內容貼近生活。受到觀眾歡迎的豫劇劇目,往往事件是生活中的事件,人物是生活中的人物,語言是生活中的語言。舞臺上發生的一切就像是在觀眾身邊發生的一樣。如《三哭殿》《對花槍》等這些宮廷戲、征戰戲中所表現的矛盾沖突都是人們所常見的家庭糾紛?!短ЩㄞI》中的迎親娶親,是人們非常熟悉、富有中原特色的民風民俗?!兜姑勾笫宓幕槭隆窂某R姷幕槭骂}材入手,把生活中的內涵融入舞臺中,以小見大,以及《李雙雙》中雙雙和喜旺兩口子鬧別扭時的打鬧斗氣等,這些都是選取的近似生活原型的場景、場面。

再次,情感傳達的自然。在我國傳統美學中,以真和自然為美是藝術創作的核心之處[4]。豫劇主要是表現世俗中的人情世故,對人物的情感活動、喜怒哀樂的表現更加追求自然、真切。哪怕是故事內容十分荒誕的“打朝戲”、神話戲之類,如若把人物、環境、事件作整體考察,人們依然覺得不生硬、不做作。這是因為在本質上,這些戲劇人物仍然貼近普通百姓的真實生活。因此,不少外地人反映,看豫劇不像看其他劇種的一些戲,會產生情感隔膜,觀賞豫劇時總能不自覺地動情,不自覺地進入戲劇情境。

最后,豫劇的虛擬動作也不乏質樸自然的特色。豫劇對于虛擬動作的運用,不像京、昆劇那樣具有高度的程式化,而是更貼近生活原型,讓觀眾通過真切自然的動作,看到劇中的人物行動和情感變化的脈絡。如《花打朝》中的“吃席慶功”,羅通征北得勝還朝,羅府請十八家國公夫人飲宴慶功,程七奶奶坐了首席,吃魚時,她一手拿起一根筷子,右手持袖子挽個花兒,做個按魚尾巴的動作,然后用兩根筷子反復地把魚肉戳松,接著夾起魚從左至右大嚼,秦、羅兩位夫人又故意問話,程七奶奶是一邊嚼魚肉,一邊兩手交替地扔掉從口中別出的魚刺,還一邊答復著兩位夫人的問話。這段表演虛得真、擬得細、自然生動,將程七奶奶潑辣的喜劇性格刻畫得活靈活現。

豫劇表演藝術的美學特色與價值追求是使其能夠在眾多戲曲劇種中脫穎而出并得以長期發展的重要原因。真善美的創作理念使豫劇帶有著強烈的道德評價功能,通過娛樂的方式來發揮社會效益,強化人們的善惡觀念,并達到教化育人的目的。粗狂的唱腔、大氣的場面和力度強的情感傳達所構成的陽剛之氣使豫劇表演節奏鮮明、抑揚有度、鏗鏘大氣,能夠讓觀眾看得爽快、痛快。豫劇表演藝術真實與貼近生活的自然質樸相比于曲高和寡的表演內容與方式,更能和觀眾產生情感上的交流與共鳴,從而拉近與觀眾的距離,守住自己的演出市場。正是這些獨樹一幟的表演特色才成就了如今的豫劇,所以為了豫劇更好的發展,我們應認識、尊重、掌握、研究其表演藝術特色,并且在吸收其他優秀藝術的成分同時,注重強化和突出自身的基本特色,從而讓豫劇藝術始終保持自我本色。

注釋:

[1]李玉昆:《豫劇現代戲表演藝術的“去梆子化”反思》[J],《戲曲藝術》,2017,38第2期,P112-116+121

[2]振興豫劇委員會:《豫劇生命力根植于民眾文化心理的深處》[J].《東方藝術》,2000第2期,P60-64

[3]譚靜波《豫劇旦腳藝術的美學精神》[J].《東方藝術》,1994第1期,P15-17

[4]武夢雨,《豫劇教學在小學音樂教育中的實踐研究》[D].西安音樂學院,2022

(本文為2020年度國家社科基金藝術學項目“當代豫劇表演藝術發展研究”階段性成果,項目編號:20BB025)

(作者單位:鄭州工商學院)

責任編輯 姜藝藝

猜你喜歡
豫劇表演藝術
楊麗萍表演藝術中心
肯尼迪表演藝術中心The REACH加建項目
民國豫劇唱片探論
品豫劇,聽秦腔:誰有滋味誰響亮
不老的豫劇
1949年以來漢劇表演藝術資料述論
豫劇俚諺中的聲腔表演藝術初探
黃新德黃梅戲表演藝術探析
現代音樂美學對音樂表演藝術的啟示探索
論豫劇電影的“影”、“戲”關系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