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綠色理念下城市公共環境藝術設計探析

2023-06-13 16:02吳智雪吳智螢
美與時代·城市版 2023年2期
關鍵詞:綠色理念環境藝術設計

吳智雪 吳智螢

摘 要:面對日趨嚴峻的生態環境保護形勢,人們對綠色、生態的人居環境提出了越來越強烈的需求。廣大規劃者、設計人員如何規劃設計出兼具公眾性、藝術性,與環境相契合的宜居空間,已然成為當前城市公共環境藝術設計領域迫切需要解決的一項重要課題。對此,從城市公共環境藝術設計、綠色理念的內涵特征入手,分析了城市公共環境藝術設計中融入綠色理念的必要性,闡述了綠色理念下的城市公共環境藝術設計原則,探討了綠色理念下的城市公共環境藝術設計實踐。

關鍵詞:綠色理念;城市公共環境;環境藝術設計

基金項目:本文系南京工程學院文化藝術創意設計研究院2020年度開放基金項目資助(CACD202007)研究成果。

環境藝術設計,主要是對社會大眾日常生活環境空間開展科學規劃、設計的過程。伴隨環境藝術設計的不斷發展應用,逐漸孕育出城市公共環境、室內環境、園林景觀等諸多新的發展方向,其中,城市公共環境在一些發達國家地區更是實現了迅猛發展。城市公共環境不僅是城市公眾體育娛樂、公共交往的重要場所,還是人們開展情感交流、獲得精神滿足的活動空間,并且也是展示城市形象、風貌的一大窗口。城市公共環境,不論是在美化城市環境、提升城市文化藝術品位方面,還是在宣揚城市歷史文化、提升城市居民認同感及歸屬感等方面,都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近年來,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城市化建設逐步推進,使得環境惡化、資源過度消耗等問題不斷凸顯,人與自然之間的矛盾越來越突出。在此背景下,城市公共環境藝術設計不斷提高了對生態問題的關注度,并逐漸樹立起以綠色理念為基礎的設計觀。

一、城市公共環境藝術設計相關概述

(一)城市公共環境

城市公共環境主要可從以下幾方面進行理解:一是城市市容環境,涉及建筑物墻體、生活垃圾收集清運處理、道路清掃保潔、燈光夜景、戶外廣告等方面;二是城市水環境,涉及城市河道、城市湖泊、自來水供應、污水處理等方面;三是城市大氣環境,涉及空氣、陽光、溫度、氣候等方面;四是城市交通環境,涉及城市道路、軌道交通、城市公路及靜態交通設施等方面;五是城市生態環境,涉及城市綠化、城市園林、野生動物及植物等方面;六是城市人文環境,涉及城市雕塑、風景名勝、文物古跡等方面。

(二)環境藝術設計

環境藝術設計,同時融合環境、藝術、設計這些要素,這些要素既各自獨立,又彼此密切聯系,基于此,構建起環境藝術設計這一有機整體。就環境藝術設計的含義而言,主要可從環境、環境藝術、環境藝術設計三方面進行理解。一是環境,也就是公眾可認識到的一系列空間,以及該部分空間中包含的各種物質因素、非物質因素。結合環境構成的客觀規律差異,可將環境分為自然孕育的環境、人類創造的環境。二是環境藝術,也就是立足于自然環境,依托各式各樣的藝術方法、技術手段,可極大滿足社會大眾多元需求,并且構建起人類、社會、自然之間和諧關系,為人們提供生存生活時空環境的一門藝術。三是環境藝術設計,即在某一特定區域,將綠化、建筑等一系列要素進行綜合分析、藝術規劃,以建設建筑物外在空間藝術環境為重要內容的藝術設計,是一門建立在環境科學基礎上的藝術設計。對于環境藝術設計,還可從微觀、宏觀層面進行理解。在微觀層面,環境藝術設計是以建筑與室內外空間為重要內容的一種空間形態設計;在宏觀層面,環境藝術設計包含了現代社會中各式各樣的藝術及設計,是藝術設計的整合。

二、綠色理念概述

綠色理念,主要是指人們對自然環境、社會環境所秉持的生態保護及生態發展觀念,是人、自然、社會之間關系的重要體現。其以尊重自然、保護自然為前提基礎,構建起人與自然之間的和諧關系,推動人類社會的有序健康發展[1]。綠色理念下的城市公共環境藝術設計,應基于對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理念主導作用的充分發揮,構筑起一種空間與生態良性循環的局面,促使資源環境實現更合理的配置。

城市公共環境藝術設計中綠色理念的特征主要表現為以下幾方面:一是高效性特征。該項特征指的是在城市公共環境藝術設計中一改傳統粗放、鋪張的模式,轉而追求對各類資源的合理利用,特別是在非再生資源利用上,應盡量利用最低的成本創造出最大的綜合效益。二是持續性特征。該項特征指的是在城市公共環境藝術設計的結構布局、設施布置等環節,不僅要考慮當今時代人們所提出的一系列要求,還應綜合分析人類后代的種種發展需求。三是多樣性特征。該項特征指的是在城市公共環境藝術設計中設計出具有多樣性的產品,以此在為人們提供多樣化選擇的基礎上,一方面調動人們的消費積極性,另一方面讓生態環境問題得到一定程度的解決。

三、城市公共環境藝術設計中融入綠色理念的

必要性

(一)有助于保護生態環境

面對如今嚴峻的生態環境保護形勢,全球眾多國家地區不斷提高了對生態環境保護的關注度、重視度,并采取了各種保護措施,目前已取得了相應的保護成效,但仍面臨諸多挑戰。比如,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公眾生活水平逐步改善。為追求物質上的滿足,一些社會群體大興攀比,追求快速消費,產品使用周期不斷縮短。如一些服裝廠商為滿足消費者需求,不斷加快產品更新速度,在服裝生產中引入化學材料,進而對環境造成一定破壞[2]。而將綠色理念融入城市公共環境藝術設計中,強調對各項資源進行合理配置,能夠減少資源浪費,有助于保護生態環境。

(二)有助于滿足人們健康生活需求

隨著現代社會的不斷發展,為滿足人們生活、工作、學習需求生產出了大量的產品,但與此同時,因為一些產品在生產中缺乏對自然資源的合理利用,同時沒有做到對產品污染問題的有效解決,所以生態環境受到一定破壞。比如,長期以來一些城市地區主要依靠的是煤炭發電,然而該種發電方式形成的污染物,會導致產生霧霾、酸雨等,進而會對城市居民的身體健康構成極大威脅。而將綠色理念融入城市公共環境藝術設計中,講究在滿足人們多元需求的同時,注重構建起人、自然、社會之間的和諧關系,有助于滿足人們健康生活的需求。

(三)有助于滿足人們精神生活需求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社會大眾不再僅僅滿足于物質上的享受,而是提出了更多精神上的需求。在城市公共環境藝術設計中融入綠色理念,可使城市公共環境藝術設計方向得到極大拓寬,進一步提升社會大眾對城市環境變化的關注度,并可提升社會大眾的審美素養,使社會大眾情操得到陶冶。

四、綠色理念下的城市公共環境藝術設計原則

(一)科學指導

在社會經濟發展中,科學技術扮演著無可替代的角色,當今時代也正是在科學技術的支撐下,才得以發展進步的。城市公共環境藝術設計如果缺乏科學指導,則必然會變得無從下手。因此,在城市公共環境藝術設計中,設計人員應合理引入先進科技材料,對非再生資源開展循環利用,提升資源利用效率。在此基礎上,借助先進的科學技術,創設優質的生態環境[3]??傮w而言,在城市公共環境藝術設計中應加強對先進科技的有效利用,讓科學技術更好地服務于城市公共環境藝術設計。

(二)遵循自然發展規律

自然在發展中形成了一套特有的法則,唯有遵循該套法則,順應自然、尊重自然,方可獲得大自然的饋贈。比如,20世紀中期的一些環境藝術設計大師在城市公共環境藝術設計中對一系列資源原始形態予以保留,即很好地尊重了自然發展規律,并達到了保護生態資源的目的。比如,在威尼斯水城規劃設計中,設計人員對于其整體空間格局規劃布局,沒有沿用過去的粗放設計模式,而是秉持“順水發展”的基本理念,由此才造就了這座富有生態美感的城市,并實現了當地居民與自然環境和諧共處。

(三)3R

3R即Reduce(減量)、Reuse(復用)、Recycle(再生)。首先,城市公共環境藝術設計應秉承合理開發利用原有景觀的原則,減少資源使用量。設計人員應秉持全新的選材理念,除了利用基礎性的材料、傳統設備,還應對后期應用的材料予以綜合分析。其次,城市公共環境藝術設計應注重循環利用回收的高質量材料,秉承循環利用原則。最后,城市公共環境藝術設計應防止資源過度消耗,特別是不可以犧牲自然環境為代價,要秉承合理利用可再生資源的原則。在降低資源使用量的基礎上,盡可能減少對不可再生資源的利用。

五、綠色理念下的城市公共環境藝術設計實踐

(一)堅持應用綠色環保材料

不管是引入哪種設計手法對城市公共環境開展環境藝術設計,都需要用到各式各樣的建筑材料。城市公共環境藝術設計中應用的建筑材料、施工工藝是否具有綠色環保特征,將重點體現于環境空間設計效果中。在城市公共環境藝術設計中,設計人員偏好應用天然石材、木材,但天然石材開采會對開采現場生態環境造成破壞,極易引發地表塌陷、水土流失等災害,且天然木材開采不當,同樣會對當地生態系統構成不可逆的破壞。綠色理念主張,環境空間不論是材料生產、裝飾設計,還是后期使用等,均不可破壞生態環境或者盡可能減少對生態環境的破壞。鑒于此,綠色理念下的城市公共環境藝術設計必須堅持應用綠色環保材料,一方面要確保材料生產加工、日常使用環節不會對生態環境構成破壞,另一方面還要保證材料具備必要的可循環利用性,以確保環境空間再次調整時,相關材料可進行再次利用,進而創造良好的經濟效益、生態效益[4]。

(二)充分利用可再生資源

綠色理念下的城市公共環境藝術設計,除去要求在創設環境過程中盡可能減少對生態環境的破壞,還應當將這一理念全面融入環境利用的各個環節,以此切實提升自然資源的有效利用率。首先,在城市公共環境藝術設計中,應對建筑內部空間開展科學針對設計。如結合當地氣候特征開展空間規劃,將人員活動相對密集的區域規劃在常年風向方位上,同時嘗試借助提升局部對流等方式,實現良好的室內空間通風效果[5]。其次,在一些城市商業綜合體中,引入大體量的架空中庭,以及具備良好透光效果的中空玻璃,在確保建筑物屋頂結構強度及保溫隔熱性能的基礎上,實現自然采光。同時,在環境空間設計過程中,可將人們活動相對頻繁或者光照需求偏高的區域規劃于建筑物長時間朝陽的一側,充分利用自然光實現照明。除此之外,還可于建筑物頂部裝置光伏發電板或者太陽能熱水器,將光能轉化成電能或熱能,用作建筑內人們活動所使用的能源。

(三)推進屋頂花園建設

鑒于城市空間的立體性特征,對于城市環境的設計應有意識從多維視角出發。近年來,為提升城市綠化面積,越來越多城市加大了對屋頂花園的建設力度。實踐表明,將原本閑置的建筑屋頂規劃設計成可供人們使用的綠化空間,對于改善城市生態環境、讓城市居民走近大自然等具有十分積極的意義。從城市公共環境藝術設計維度對屋頂花園開展分析,發現其不僅在規劃建設中可做到充分利用天然材料,還可改善建筑物內部環境,提升空間資源有效利用率。比如,屋頂花園中的植被可借助自身組織結構,在降雨時大量吸收、儲存水分。同時,植被表層通常覆蓋有濃密的絨毛組織,通過植被葉片絨毛組織即可過濾掉原本存在于雨水中的灰塵等顆粒物[6]。另外,將屋頂花園的植被種植層朝著一個固定方向傾斜,并于末端配置相應的集水槽,在降雨后,便可采集大量的雨水,用于建筑物內部清潔等,實現節本降耗。

綜上所述,在人們日益重視生態環境保護的背景下,城市公共環境藝術設計也更為重視綠色理念的運用。設計人員在城市公共環境藝術設計中,應重視自然環境的可持續發展,推進綠色理念與城市公共環境藝術設計的有機融合,滿足社會大眾更高層次的需求。

參考文獻:

[1]陳代強.環境藝術設計中綠色設計理念重要性與實踐性的探討[J].皮革制作與環??萍?,2021(2):26-28.

[2]宋婷婷.生態理念在環境藝術設計中的運用[J].中外企業家,2020(15):242.

[3]高源.基于生態理念指導的環境藝術設計研究[J].山東農業工程學院學報,2019(10):83-84.

[4]王春陽,劉宇驍,賈維,等.綠色建筑設計理念在現代環境設計中的應用分析[J].湖北農機化,2020(1):66.

[5]崔雪雯.簡析綠色設計理念在現代環境設計中的實踐應用[J].產業創新研究,2020(8):53,55.

[6]梁海霞.環境藝術設計中的綠色環保理念的貫徹:評《綠色設計》[J].環境工程,2020(5):233-234.

作者簡介:

吳智雪,碩士,南京工程學院藝術與設計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室內裝飾設計。

吳智螢,碩士,安徽建筑大學藝術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景觀設計。

猜你喜歡
綠色理念環境藝術設計
基于綠色理念的室內裝飾設計分析
淺談機械設計制造中綠色理念的應用
綠色理念背景下的初中化學實驗教學研究
傳統民居裝飾在現代環境藝術中的應用研究
淺談環境藝術設計專業的交叉學科發展趨勢
淺談環境藝術設計中數字技術的運用
綠色理念在機械設計制造中的運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