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脫貧到振興:“半農半牧”區鄉村產業振興的影響因素與有效路徑探析

2023-06-13 08:59毛春合候麗君梁爽
遼寧經濟 2023年2期
關鍵詞:生態環保

毛春合 候麗君 梁爽

〔內容提要〕《“十四五”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規劃》提出,到2025年,農業基礎更加穩固,鄉村振興戰略全面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取得重要進展。產業振興是鄉村振興的物質基礎,也是鞏固鄉村脫貧攻堅成果的重要舉措之一。我們通過對青海省S村的實地調研,在數據整理分析以及現有文獻梳理的基礎上,結合“半農半牧”區鄉村實際,重點分析了影響產業振興的關鍵因素,諸如法制體系不健全,鄉村的特色產業發展較為緩慢、鄉村基礎設施建設有待增強等。研究發現,要實現“半農半牧”地區鄉村產業振興,應加強環境污染控制,健全生態保護的補償機制,優化生態產業發展,完善生活環境基礎設施建設等。青?!鞍朕r半牧”區鄉村既要實現振興,又承擔著生態環境保護的重任,如何使得二者相互促進,是“半農半牧”區鄉村產業振興中亟待解決的問題。本文的研究對青?!鞍朕r半牧”區乃至其他民族地區“半農半牧”區鄉村振興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關鍵詞〕半農半牧;鄉村產業振興;生態環保

注:本文系2022年青海民族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項目“脫貧到振興:青?!朕r半牧區鄉村產業振興的影響因素、有效路徑及其啟示研究——以青海省貴德縣上蘭角村為例”(項目編號:ZGY2218)的PI制團隊階段性成果;本文受2022年青海省哲學社會科學項目“青海省縣域城鎮化與城鄉基層治理現代化關系及耦合機制研究”(項目編號22ZCY046)、2021年青海民族大學高層次人才(博士)項目“西寧市全面融入蘭西城市群高質量一體化發展的創新對策研究”(項目編號:2021XJG06)資助。

一、問題提出及文獻簡評

黨的十九大明確提出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鄉村振興戰略要求,黨的二十大提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扎實推動鄉村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振興。其中生態宜居是鄉村產業振興的基礎,也是提高廣大居民生態福祉的保障。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生態環境投入不是無謂投入、無效投入,而是關系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基礎性、戰略性投入”。生態宜居美麗鄉村的首要條件是要有良好的人居環境,以此發展生態產業,實現綠色資源產業化。生態文明既是鄉村產業振興的重要表現,更是鄉村振興的必要前提,沒有農村的生態文明建設,就不可能實現真正的鄉村振興。民族要復興,鄉村必振興,《“十四五”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規劃》提到,應梯次推進有條件的地區率先基本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本文選取青海地區作為試點。青海是一個多民族的省份,半農半牧地區多屬于少數民族聚集區,自然資源貧瘠、宗教氛圍濃厚、民族關系復雜多樣、中老年人群文化水平很低。不同民族的社會文化有其獨特性,文化多樣性背景加劇了鄉村振興的復雜性和發展難度,尤其考驗產業振興的能力。因此,在鄉村背景下,發展重點由扶貧轉向振興,對接青海鄉村振興的情景實踐,研究鄉村振興的影響因素,對進一步推動青海省“半農半牧”地區鄉村產業振興路徑的研究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本文非常有深入研究的必要性。

近年來屢屢被提的“鄉村振興”戰略,是針對農村所提出的,是保障農村高質量和高速度發展的非常重要的舉措。與鄉村治理相比較,鄉村振興是涵蓋了經濟振興、社會振興、產業振興、文化振興以及生態文明進步和治理體系創新等多方面的綜合概念。黨的十九大以來,國家高度重視農村特色優勢產業在鄉村振興戰略中的關鍵作用,積極推動農業農村產業發展,成為新時代農村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對于怎么實現“鄉村產業振興”,張永華、程莉和文傳浩、魏琦等基于鄉村綠色發展理念,從不同方面構建了鄉村產業振興的評價指標體系,認為產業融合是發展現代農業產業的關鍵一步。文仆以“鄉村旅游”為研究對象,認為“鄉村旅游”正在日漸成為富民、富產的百姓產業。胡鵬輝、吳存玉、吳惠芳三人指出,農業現代化可以有效促進鄉村產業振興,其基本方向是要與普通大眾的需求相統一,走產品、生態和資源安全的綠色農業道路。持同樣觀點的還有蔡麗君和潘京,他們認為產業振興的關鍵是結合區域特色產品和資源優勢,推動鄉村產業融合發展。曾福生和蔡保忠運用實證的方法得出結論,完善的基礎設施建設是產業振興的“先行資本”。從上述觀點可以清晰地看到,鄉村產業振興最終是要在共同富裕的視域下,真正讓農戶切身感受到農村產業發展帶來的福利??傮w而言,推進鄉村振興的首要任務是帶動地區產業發展,結合地域特色實行針對性對策。

二、案例分析——基于青海省貴德縣S村的實證

(一)S村鄉村產業振興概況

本文聚焦于青海省欠發達鄉村的產業振興,根據研究問題需要,選擇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的“半農半牧”區貴德縣S村為案例:

貴德縣常牧鎮S村共有三個社,207戶,695人,其中:勞動力360人,男188人,女172人,黨支部黨員40名。該村以農為主,兼營少量畜牧業。全村有林業部門確定退耕還林地203.6畝,2019年發放補助資金18324元,林地3675.35畝,發放生態補償金38884.76元;草山面積23600畝,其中禁牧草場16000畝,草畜平衡7600畝,發放草原獎補資金209420元;全村耕地面積1512.54畝,主要種植春小麥、玉米、青稞等作物,發放糧種補貼151254元。全村有大小牲畜1670頭。S村按照全縣污水處理總體規劃,在2018年底至2019年初已全面完成投資758.4萬元,與高原美麗鄉村建設項目同步實施污水處理管網工程的建設任務,完成率達到70%。2019年底,S村根據鎮黨委、政府的安排部署,全面完成63戶農戶的水廁改造。已享受農村廁所革命整村推進獎補政策資金22.1萬元。確定建檔立卡貧困戶49戶、109人,至2020年底減少為18戶44人,2017年,該村19戶46人享受產業到戶資金共29.4萬元,該筆資金用于購買商鋪出租,每年產生租金利潤19804元,2019年3戶貧困戶被列入林業管護員,年工資每戶1萬元。在集體經濟方面,S村計劃與“青海龍根農牧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合作建設龍根生態牦牛養殖基地。該項目批準于2020年6月,計劃分三期建成,擬投資2.52億元。項目建成后,預期年利潤2077.96萬元,可為周邊居民提供120個工作崗位。同時,該村正在積極布局飼料加工廠等其他集體經濟項目。

我們在實地調研的過程中發現,S村鄉村產業振興呈現出的特點主要體現在:第一,生態環保產業。S村屬于半農半牧地區,注重生態環保產業的發展,在實際發展過程中堅持把生態環保放在第一位,通過圈養和放牧相結合的牧業發展方式,目的是讓草地休養生息,不被大規模破壞。同時,當地基層政府也積極給予村民生態環境保護的補貼,以保障村民的自身利益不受影響。第二,S村鄉村產業振興主要是發展符合當地特色的農作物,依托當地氣候實際,大面積種植青稞、小麥、玉米等農作物。并且,S村重視科學種養,定期邀請青海省高校畜牧和農業的專家到實地指導,與青海省高校專家進行技術方面的合作,為的是提高農作物的產量。同時,S村在種植方面已經實現機械化收割,這一舉措大大提高了農作物的產量和效率。第三,發揮產業合作社集體經濟的作用。例如:種植產業合作社、養殖產業合作社。一方面,S村依據地區資源稟賦,聚焦優勢特色產業,形成農牧業多元主體發展模式。另外,通過自己培育和種植畜牧所需的農作物飼料,實現S村“種養結合”模式,合全村村民之力,重視發展產業合作經濟。另一方面,S村在當地基層政府的支持下,通過招商引資的方式,成功引入養殖企業“青海龍根農牧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大力發展農牧業,繼續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對現有生活收入較低的、剛脫貧的農戶給予資金上的支持,重視對脫貧的建檔立卡戶在勞動力雇傭和資金分紅方面給予適當傾斜,加快推進“農戶參股+股份合作+保底分紅”等多種利益關聯方式,讓農戶實現抱團發展。

(二)S村生態環保產業發展的現實基礎

1.基層組織社會動員力較強

鄉村基層組織的社會動員能力較強,實質上體現的是鄉村基層黨組織和群眾自治組織社會職責和社會作用功能的實現程度。習近平總書記2020年在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強調,“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必須加強頂層設計”。在貴德縣,鄉村基層黨組織往往具有較強號召力,來源于以下幾項因素:一是貴德縣經濟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現象顯著,當地村民從黨的好政策中切切實實地得到了好處,生活質量在黨的十八大以后有顯著提升。當地鄉村貧困戶占比較高,實施脫貧攻堅戰略以來,極端貧困現象消滅,村民對黨心懷感激。二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全面從嚴治黨的提出和貫徹執行已取得重要成果,基層黨員干部心系群眾,廉潔奉公,給村民樹立了良好榜樣,村民自覺與黨組織保持同步。三是考評體系越發完善,基層村社樹立村規民約,并且開設“紅黑榜”,將村民日常學習、勞動、家風文明素質與村集體分紅掛鉤,建立起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考評體系,激勵村民提升素質、加強學習。因此貴德縣鄉村可以做到生態產業環保政策落地及時、實施有效、監督有力。

2.鄉村綠色產業環保發展的意識較強

鄉村振興,產業先行。鄉村振興總要求的第一條是“產業興旺”。綠色是鄉村的本色,良好的生態環境不僅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支撐點,而且是涵養全國生態環境的基礎。在貴德縣的S村保持著人與自然和睦、友好的關系,特別是近些年來,S村村民和村干部對綠色生態理念的認識和主動性逐步增強。一是在農業生產方面,農村生產方式已從過度消費轉向綠色發展,推廣有機肥、控釋肥、土壤測試和配方施肥,努力打造生態、環保高效農業。二是在能源獲取和使用方面,由政府推廣,鄉村更多使用太陽能等環保能源,如S村在政府支持下,發放太陽灶供日常使用,同時,對光伏發電、太陽能熱水器進行補貼。三是在草場恢復方面,S村嚴格按照草場承載力測算標準,算好減畜工作的經濟賬和生態賬,鼓勵農牧民改變陳舊觀念,引導農牧民解放勞動力去增業創收,有效遏制荒漠化勢頭,從而達到保護生態的目的。

3.S村“兩委”發揮核心引領作用

鄉村振興戰略,最終要靠基層黨組織和村委會干部領導農民來實現。為了接續推進鄉村振興,在村“兩委”和駐村干部的幫助下,該鎮S村通過采取召開村民集體會議,組織村干部學習相關知識,觀摩其他村有效振興鄉村的方法等多種方式,提高村民改造庭院的意愿,調動村民積極性,使得村里各家各戶都大力開展產業轉型。此外,S村還投入了大量資金進行基礎設施建設,如道路鋪設、路燈改造、文化廣場建設、村內污水管網處理等。在多舉并施的情況下,昔日較為荒涼的村落已經變成青山綠水、資源豐富、人民幸福且滿足的村莊,正在逐步實現生活環境優化改善、產業促民豐收富足的愿望。同時,S村的黨員干部群體發揮先鋒模范作用,主動帶動村民,組織和動員村民積極實現從鄉村脫貧到鄉村振興的穩步推進。并且,村委會發揮自治作用,把村里的年輕勞動力,有種植、養殖經驗的技術人員集中起來,各發其力,各盡其職,進行牧區的養殖工作,以此帶動鄉村產業振興取得更大的成績,使村民們逐步走上了致富之路。

三、青?!鞍朕r半牧區”鄉村產業振興的影響因素

1.鄉村生態環境保護法制體系尚待健全

由于中國部分農村地區的立法水平相對較低,有關鄉村生態環境保護和污染控制的規定僅分散在少數行政法規之中,專業法律法規目前并不完善。雖然,中國現階段已經實施了《農業法》,但它僅僅是對農村環境保護作出了一些基本規定,在農村生活垃圾污染防治、農村畜牧業污染控制、農藥化肥污染控制、農業地膜覆蓋的污染防治等方面,仍然存在著小面積漏洞。例如S村就還存在著此類現象。并且,由于S村地理環境復雜,再加之村莊內過于散亂的環境保護法和治理條例,也使實際執行難以取得令人滿意的效果。在這種情況下,青海省僅針對國家公園等相關重點地區制定了相應的地方性環境保護法規,有關環境保護相關的執法責任劃分、執法監督機制和權力制衡機制的建設尚較為不足。例如,違反執法規定進行作業,過度進行土地和資源的開發等情況,相應的處罰措施還未曾執行。目前,許多部門在保護和治理農村環境方面發揮著不可或缺的作用。起初,政府沒有明確的職責分工規定,具體實施過程缺乏統一的戰略指導,導致人人都能管理又無人能管的局面,落到最后,還是得回歸基層起點。一方面,S村鄉鎮政府沒有獨立的農村環境保護類的專業機構,也缺乏具有相關技術指導經驗的高端人才;另一方面,S村部分機構和部門沒有執法權,相關司法機構的聯合執法缺乏相應的制度保障,這就使得一些行動往往收不到期望的效果,成效甚微。這些都是當前S村生態環境治理工作難以推進的制約因素。

2.鄉村集體特色產業后勁不足

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提出鄉村振興戰略,并將“發展壯大集體經濟”視作助力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農村集體經濟是社會主義公有制在農村的重要體現,是一種涵蓋了生產、加工、供銷等多方面的合作經濟。青海省貴德縣具有獨特的地理位置和資源稟賦,使得其初加工產品在食品、醫藥品、藏族工藝品方面具有天然原生態的獨特優勢,但是由于青藏高原處偏遠地區,遠離主流,以至于銷售市場、資金、技術流動方面仍然存在著巨大短板。在調研過程中發現,該縣各村干部都一致認可集體經濟發展對鄉村振興的必要性,且都認為應大力發展綠色生態產業,正所謂產業不振興,鄉村振興就無從談起,但目前,鄉村集體經濟多為一村一集體,在農牧混合的貴德縣,各村集體經濟體量略顯不足,在與企業合作時話語權較弱,更難以擴大規模,使得鄉村集體經濟處處受制于人。并且,貴德縣常牧鎮內鄉村環境高度類似,基本都是以農牧業為主的小型村落,導致各村集體經濟發展幾乎都以生態農牧養殖、生態旅游為主,貧困程度深,貧困人口占全縣人口的43%,容易產生區域競爭,造成重復建設與資源浪費,形成馬太效應,不利于共同富裕的實現。

3.鄉村基礎設施建設較為落后

生活水平的高低往往是村民們比較關心的事情,但貴德縣S村由于科技不發達、技術不到位等原因,導致村莊的現代化步伐較為緩慢、經濟發展也相對滯后。因此,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農村遠遠落后于城市,存在一個很普遍的問題,例如S村里面的垃圾回收、污水處理方面存在很大的漏洞。排在首位的就是垃圾回收的裝置比較單一,大部分地帶只有幾個固定的垃圾桶以供村民投放生活垃圾,但此舉會引發出兩個問題:一是垃圾回收力度不達標;二是垃圾分類的質量難以保障。同時,在垃圾回收與處理方面,S村存在以下幾個問題:(1)垃圾處理不及時;(2)垃圾集中焚燒容易產生有害氣體,污染空氣,影響空氣質量;(3)不利于農村人居環境的整潔化。在S村部分地區,除固體廢棄物之外,居民生活廢水排放與處理也存在較大隱患,因為大部分居民會將家中的活廢水排入自家修建的污水池,這樣的做法雖然讓家里的污水池派上用場,但極易對地下產生污染,以至于對生態環境造成破壞,也會對村民的身體健康構成很大的威脅。此外,省內優勢產業比重偏低、相關技術人員匱乏、裝備不齊全、基礎設施落后等多方面的弊端,也對S村特色優勢產業的發展后勁不足產生了直接性的影響。

四、青?!鞍朕r半牧”鄉村產業振興的有效路徑

黨的二十大報告明確指出要統籌產業結構調整、污染治理,推進生態保護優先發展。針對上述貴德縣S村在生態安全方面出現的問題,必須秉持生態安全的理念,并在明晰鄉村生態安全的前提下,堅持綠色可持續發展??梢酝ㄟ^以下幾點進行改善,以此來真正做到“全過程、全領域、全方面”開展農村地區的生態環境保護,接續推進鄉村產業振興的步伐。

(一)加大鄉村環境污染治理力度,健全生態保護的補償機制

“制度是思想理論的工具,也是有序、持續開展生態實踐活動的載體”,要想保護好生態環境,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著手:首先,抓住鄉村振興戰略的關鍵機遇,吸引能夠有效治理和保護環境的知識人才,加大鄉村環境治理的力度,從而對S村環境治理做出正確的戰略指導,最終達到改善S村生態環境的目的。其次,要健全生態環境監督管理和保護體系,明確各部門職責,分工協作,完善部門間協作機制,以明確的職業分工為動力推進其體系建設,以落實生態監督工作。再次,健全生態系統保護體制機制,結合S村地域“半農半牧”的特性,完善森林、草原、江河湖泊等方面的生態監督調查制度,加強對自然保護區、風景牧區、歷史遺址的監督管理和生態保護,并結合國家頒布的各項政策、文件,如生態系統保護法規,以此來鞏固S村生態監督管理保護體制。最后,健全生態補償制度,重點關注破壞生態的懲戒方面,但需注意的是獎懲制度要始終秉持一個主旨定位——“生態消費區”“生態輸出區”合作共治,并且還要實行多樣化的補償機制,以促進S村的生態環境持續性發展。

(二)完善生態產業發展范式,引導發展鄉村田園綜合體

要改善鄉村的生態狀況,就必須針對農村現有的污染情況,進行有效的防控和治理。要想實現高效的防控和治理,可以從以下幾個層面入手。首先,要大力支持農業科技人員開發防治病蟲害的技術,推薦使用控釋肥料,說服S村的農民盡量減少農藥及化工產品的使用,減少地膜的大規模使用,推廣生物可降解農膜,同時,加大對土壤污染情況的監督管理,其中最重要的環節依然是逐步減少并最終禁止農藥和化肥產品使用。其次,對我國的綠色產業發展方式進行進一步改革優化。強化村民對生態農業的認識,鼓勵S村發展農業制品,例如牛羊肉食品、蔬菜產業及藏藝工藝品,等等。同時,依據特色地域的優勢,大力發展鄉村生態旅游,例如,在S村建設花田農莊、露宿營場、鄉村酒店等,推進鄉村多樣化生態經濟發展,力爭打造一個具有鄉土特色、地域色彩,且集生態文化旅游、特色餐飲服務與休閑娛樂、康復療養于一體的相輔相成的農業農村特色產業及鄉村旅游品牌,培育鄉村現代化綜合性生態產業。最后,打造一個鄉村文化園區綜合體。2017年中央“一號文件”中提到,“支持有條件的鄉村建設一個集循環農業、創意農業為一體的,且以農民合作社為主要載體的田園綜合體,讓農民充分參與并從中受益”。鄉村文化園區綜合體通過保持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關系,進一步實現鄉村生態中工業、農業、旅游業和第三產業的有機結合,實現產業的跨越式發展,最終使得鄉村生態產業振興,為鄉村全面振興的可持續性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三)提高生態環境安全保護意識,完善生活基礎設施建設

青海作為生態大省,生態保護優先成為青海不同地區發展的核心要素。伴隨著鄉村經濟社會的發展,貴德縣S村的領導干部要強化對于鄉村的生態價值和文化魅力的認知。如果想順利推進鄉村產業振興,要充分利用生態振興的參與主體,充分發揮村民個體的價值和作用,可從以下兩方面進行:第一,發動兩級干部到農村基層去宣傳生態安全、環保等思想,以此方式來逐步提高村民對環境的保護意識,讓他們更好地認識到生態環境和他們的生活品質有著密切的關系,從而促使村民個體積極地參與到生態環境的治理和保護中。政府可積極引導村民形成良好的環保意識,倡導綠色生活,通過理性宣傳使村民了解什么樣的行為(如焚燒垃圾、亂排放污水等)會對生態環境造成危害,從而減少潛在的破壞環境行為?!傲己玫纳鷳B環境是農村最大的優勢和寶貴的財富”的理念應深入人心,使村民能夠自覺踐行綠色發展理念,積極參與農村生態治理和環境保護。第二,綜合考慮S村實際生活情況、發展特點,必要時要建立符合S村實際情況的垃圾處理體系,健全S村的基礎設施。對此,要明確主體間的責任,合理使用財政專項經費,重點集中在垃圾處理方面,鼓勵兩級政府按照具體情況合理、合法、合規地處理垃圾,根據不同地區的垃圾具體情況,建立相對應的處理機制,以降低因垃圾處理不當而造成的潛在環境污染的幾率。第三,鼓勵在S村同步推行垃圾分類制度,向村民宣講如何辨別干濕垃圾,如何對干濕垃圾進行分類、識別,引導村民區分干濕垃圾進行投放,以此減少垃圾干濕誤投的現象,有效防止對生態環境的污染,促進生態可持續性發展。

產業振興是鄉村振興的重中之重,是鄉村現代化建設的內在力量,是實現農民共同富裕的題中之義,更是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重要支撐。本文聚焦于青?!鞍朕r半牧”區的S村,分析影響鄉村發展的因素,重點剖析深層的制約發展因素,從平衡生態與產業發展的關系等方面,為思想轉變探索創新路徑。通過探索發現,產業振興有利于農牧產品的開發,可多渠道增加農民收入,使農牧產品以更高的價值對外輸出。同時,在鄉村也需要大力引進人才、留住人才,通過吸引外資,改善農產品結構,為農民創業增收提供堅實的產業基礎,促進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本文重在探索發展適合“半農半牧”地區的農業發展結構,通過產品深加工、種植經濟作物等形式,實現農業轉型升級。在進行產業轉型升級的基礎上,健全生態補償體制,發展田園綜合體,完善基礎設施服務,以此增添村民滿足感,激發農村創新創業活力,從而建設高原地帶融“綠色、優質、安全”為一體的鄉村產業體系??傮w而言,本文的研究成果也對其他欠發達地區鄉村的產業振興起到一定程度的啟示作用。

(作者單位:青海民族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

猜你喜歡
生態環保
淺析現代林業與生態文明建設
從精神人文主義看儒家生態倫理
基于露天煤礦開采的環境問題及土地復墾分析
宣威市海岱鎮生豬養殖的生態環保途徑初探
淺談新農村以天然氣為氣源的供熱方式
佛教善書的生態環保優勢
我國建筑節能減排的難點與對策
教師教育生態環保課程在幼兒行為形成中的影響分析
淺談綠色建筑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