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聲及數字乳腺斷層攝影對乳腺囊實性腫塊的診斷價值

2023-06-14 08:36徐美紅文嬋娟潘德潤曾兆東陳衛國
分子影像學雜志 2023年3期
關鍵詞:囊性實性腫塊

徐美紅,文嬋娟,曾 輝,潘德潤,曾兆東,陳衛國

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放射科,廣東 廣州510515

乳腺囊實性腫塊包含囊性和實性成分,惡性率為22%~40%[1-2]。其病理類型多樣,疾病譜廣泛,包括纖維囊性變、膿腫、乳腺炎、脂肪壞死、血腫、纖維腺瘤、導管內乳頭狀瘤、葉狀腫瘤、導管內原位癌、浸潤性導管癌、浸潤性小葉癌、粘液癌等[3-5]。第5版乳腺影像報告和數據系統(BI-RADS)[6]將其分為4類,有惡性可能,需活檢或手術切除;若對所有腫塊進行穿刺活檢,會造成醫療資源的浪費及患者創傷的增加,同時存在穿刺誤差。超聲(US)和數字乳腺斷層攝影(DBT)是臨床篩查和診斷乳腺疾病的常用手段,在乳腺病變的早期發現和診斷中發揮著重大作用。目前國內外關于乳腺囊實性腫塊的研究較少,主要集中在超聲及傳統X線的對比研究,尚未發現DBT對乳腺囊實性腫塊的相關性研究。本研究旨在分析乳腺囊實性腫塊聲像圖及DBT圖像特征,探討US、DBT及二者聯合對乳腺囊實性腫塊良惡性判別的診斷價值。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回顧性分析2013年9月~2021年9月在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經US證實的251例乳腺囊實性腫塊患者,共257個病灶,其中同時行US和DBT檢查的患者165例,共169個病灶?;颊吣挲g11~83歲,平均50歲。納入標準:經US 檢查確定為囊實性腫塊患者;US 及DBT檢查在同一月經周期內,且圖像質量合格;具有明確的病理檢查結果。排除標準:近期接受過乳腺病灶穿刺或手術者;近期接受乳腺相關治療(化療或放療);無完整臨床、病理資料者。本研究已通過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免除了知情同意要求。

1.2 檢查儀器和方法

1.2.1 US 檢查 使用Philips iU 22、TOSHIBA Aplio 500 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線陣探頭,頻率5~12 WHz?;颊呷⊙雠P位,充分暴露雙側乳腺和腋窩。

1.2.2 DBT檢查 采用Hologic全數字化乳腺X線攝影機(Selenia Dimensions DR,USA)。包括常規頭尾位(CC)位及側斜位(MLO)位,X線管球旋轉角度為15°,每旋轉1°低劑量曝光1次,曝光獲得的低劑量二維圖像經后處理重建成多幅斷層圖像。

1.3 圖像分析

1.3.1 US圖像分析 在不知病理結果的前提下,由2位工作5年以上的超聲醫師進行獨立閱片,若兩者持不同意見,則與上級醫師共同討論決定。分析病灶的大小、形態、生長方式、邊緣、鈣化、腫塊內血流、腋下淋巴結等聲像圖特征。腋下淋巴結異常的判斷標準為皮質彌漫增厚(厚度>3 mm)或皮質偏心性增厚、呈分葉狀或淋巴門結構消失。參照Hsu等[3,5,7]將乳腺囊實性腫塊分為4型:I型:腫塊呈厚壁和(或)厚壁分隔(>0.5 mm);Ⅱ型:囊內含有1個或多個實性結節;Ⅲ型:腫塊包含囊性和實性成分,且囊性成分占50%以上;Ⅳ型:腫塊內實性成分占50%以上且伴周邊或中央囊性成分(圖1)。

圖1 乳腺囊實性腫塊超聲圖像Fig.1 Ultrasound image of a cystic solid breast mass.A-D: Cystic solid masses of types I,II,III and IV,respectively.

1.3.2 DBT圖像分析 在不知病理結果的前提下,由2位工作5年以上的放射科醫師進行獨立閱片,若兩者持不同意見,則與上級醫師共同討論決定。分析的內容包括:對腫塊主要X線征象進行描述,包括大小、形態、邊緣、密度、鈣化等相關征象;對乳腺的構成進行分型:脂肪型、散在纖維腺體型、不均勻致密型、極度致密型。

1.3.3 BI-RADS分類與評估 在不知病理結果的前提下,分別由2位工作5年以上的乳腺診斷醫師對US圖像、DBT圖像、US+DBT圖像進行獨立閱片,參照第5版BI-RADS[6]診斷標準進行分類、評估,若兩者持不同意見,則與上級醫師共同討論決定。將BI-RADS 4A類及以下病變作為良性或陰性,BI-RADS 4B及以上病變作為惡性或陽性。以病理結果為金標準,對3種檢查方法的診斷效能進行判定。

1.4 統計學分析

使用MedCalc20.0.22.0和SPSS25.0統計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組間比較行t檢驗;計數資料以n(%)表示,組間比較行χ2檢驗或Fisher's檢驗。分析聲像圖特征、DBT圖像特征與惡性的相關性;采用ROC曲線對US、DBT及US+DBT的診斷效能進行比較,計算曲線下面積(AUC)值、敏感度和特異性。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超聲結果分析

257個囊實性腫塊包括179個良性腫塊和78個惡性腫塊。其中I型20個,Ⅱ型9個,Ⅲ型57個,Ⅳ型171個,陽性預測值分別為0、22.2%、19.3%和38.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01)。乳腺囊實性腫塊的病理類型與超聲分型的對照結果(表1)。

表1 乳腺囊實性腫塊的病理類型和超聲分型對照Tab.1 Comparison of pathologic type and ultrasonic classification of breast complex cystic and solid mass(n)

特征分析中,年齡及腫塊大小、分型、形態、生長方式、邊緣、鈣化、腫塊內血流以及異常腋窩淋巴結(ALN)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而后方回聲、結構扭曲、導管擴張、皮膚改變、水腫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表2、圖2)。

圖2 浸潤性導管癌超聲圖像Fig.2 Ultrasound image of infiltrating ductal carcinoma.The lesion is a type IV cystic solid mass with irregular shape and angular edges,presenting as a "crab foot like"change.Multiple punctate strong echoes can be seen inside,and CDFI shows blood flow inside and around the mass,with a blood flow resistance index>0.7.

2.2 DBT結果分析

165例患者同時進行了US及DBT檢查,US檢出169個病灶,DBT檢出159個病灶,DBT檢出率為94%。特征分析中,年齡及腫塊大小、形態、邊緣、密度、鈣化、小梁結構、腺體分型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乳頭凹陷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表3、圖3)。

表3 乳腺囊實性腫塊DBT征象與良惡性相關性分析Tab.3 Correlation analysis of DBT signs with benign and malignant breast complex cystic and solid mass(n)

圖3 浸潤性導管癌DBT圖像Fig.3 DBT image of invasive ductal carcinoma.A-D:images of RMLO bit,LMLO bit,RCC bit and LCC bit,respectively.DBT shows a slightly high-density mass(arrow)on the inner side of the left breast,with irregular morphology,spiculated edges,and several small pleomorphic calcifications visible inside.Pathology:Invasive ductal carcinoma.

2.3 US、DBT及US+DBT對乳腺囊實性腫塊良惡性判別的診斷效能對比

US、DBT及US+DBT診斷乳腺囊實性腫塊的AUC值分別為0.806、0.880、0.903,敏感度分別為76.19%、87.30%、87.30%,特異性分別為76.92%、71.15%、85.58%(表4)。以病理結果為金標準,基于乳腺BI-RADS分類繪制出3種檢查方法的ROC曲線(圖4)。US+DBT與US 的AUC 值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Z=4.555,P<0.001),US+DBT與DBT的AUC值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Z=0.940,P=0.347),US與DBT的AUC值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Z=2.130,P=0.033)。

表4 US、DBT及US+DBT對乳腺囊實性腫塊診斷效能對比Tab.4 Comparison of US,DBT and US+DBT in the diagnosis of breast complex cystic and solid mass

圖4 US、DBT 及US+DBT 診斷乳腺囊實性腫塊的ROC曲線Fig.4 ROC curve of US,DBT and US+DBT in diagnosis of breast complex cystic and solid mass.

2.4 US、DBT、US+DBT對不同分型乳腺囊實性腫塊良惡性判別的診斷效能對比

US、US+DBT對I、II型乳腺囊實性腫塊的診斷效能相當,均高于DBT。3種檢查方法對III、IV型乳腺囊實性腫塊的診斷效能(表5)。對于III型乳腺囊實性腫塊,US+DBT與US的AUC值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Z=2.551,P<0.011),US+DBT與DBT的AUC值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Z=0.806,P=0.420),US與DBT的AUC值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Z=2.783,P=0.005)。對于IV型乳腺囊實性腫塊,US+DBT與US的AUC值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Z=3.996,P<0.001),DBT 與US+DBT、US 的AUC 值對比,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Z=0.873,P=0.383、Z=1.746,P=0.081)。以病理結果為金標準,基于乳腺BI-RADS分類繪制出3種檢查方法診斷III、IV乳腺囊實性腫塊的ROC曲線(圖5~6)。

表5 US、DBT及US+DBT對III、IV型乳腺囊實性腫塊診斷效能對比Tab.5 Comparison of the diagnostic efficacy of US,DBT,US+DBT in breast complex cystic and solid mass of Type III and Type IV

圖5 US、DBT、US+DBT 診斷III型乳腺囊實性腫塊的ROC曲線Fig.5 ROC curve of US,DBT,and US+DBT in diagnosis of Type III breast complex cystic and solid mass.

圖6 US、DBT 及US+DBT 診斷IV 型乳腺囊實性腫塊的ROC曲線Fig.6 ROC curve of US,DBT,and US+DBT in diagnosis of type IV breast complex cystic and solid mass.

3 討論

本研究乳腺囊實性腫塊惡性率為30.4%,與既往文獻報道[1-2,7]乳腺囊實性腫塊惡性率為22%~40%基本一致。本研究I型、Ⅱ型、Ⅲ型和Ⅳ型乳腺囊實性腫塊陽性預測值分別為0、22.2%、19.3%和38.0%。有研究報道4型的陽性預測值分別為6.3%、14.8%、16.7%、34.4%[8];也有研究報道4型的陽性預測值分別為30.6%、16.3%、58.4%、47.7%[5]。我們認為,不同研究中各型陽性預測值存在差異,一方面與超聲分型主觀性強、缺乏統一標準相關,另一方面與各型所占比例及樣本數據的不同相關。本研究中I型的陽性預測值為0,分析原因為I型納入病例均為厚壁型,缺乏厚壁分隔型病例。本研究超聲特征分析中,年齡>50歲、III型或IV型、直徑>20 mm、形態不規則、非平行生長、邊緣不光整、鈣化、腫塊內血流以及異常腋窩淋巴結與惡性病變高度相關,這與既往研究一致[5,9-10]。

DBT是一種新的乳腺X線三維成像技術,它克服了全視野數字化乳腺X線攝影對致密型乳腺不敏感的缺點,增加了病灶細節的顯示率及結構扭曲、非對稱致密影的檢出率,能發現在全視野數字化乳腺X線攝影上表現為局灶性不對稱的腫塊[11-12]。既往研究顯示對于致密型乳腺病變,DBT較全視野數字化乳腺X線攝影具有更高的檢出率和敏感度,且DBT對腫塊的細節顯示更清晰[13-15]。DBT對乳腺囊實性腫塊診斷研究文獻報道不多,本研究DBT特征分析中,年齡>50歲、直徑>20 mm、形態不規則、邊緣不清晰、高密度、鈣化、小梁結構改變、腺體分型與惡性病變高度相關。

US無輻射,可重復性強,適用人群廣,對導管內病變、微小病變、尤其是囊性病變等的顯示要優于DBT檢查[16-17],且可顯示病灶內及周圍血流信號。本研究中DBT漏診10個腫塊,均為良性病變,包括6個乳腺腺病、2個纖維囊性變、2個導管內乳頭狀瘤,漏診腫塊的最大徑均小于10 mm,腺體背景均為致密型乳腺,其中I型1個(8.3%,1/12),III型3個(6.4%,3/47),IV型6個(5.7%,6/106)。表明DBT在致密型腺體中,對微小良性病變及含囊性成分較多的病變容易漏診。但US主觀性強,同時對微小鈣化、結構扭曲及不對稱致密影不敏感。雖然US也能檢出鈣化灶,但其檢出鈣化灶與實際鈣化灶往往不相符,且不能判斷其性質[18]。而DBT對鈣化的檢出較敏感,能更精準地判斷鈣化的形態、大小及分布。本研究中有11例病變DBT檢出了鈣化,而US未顯示鈣化,包括7個良性病變和4個惡性病變,其中1例包裹性乳頭狀癌被US誤判為良性。有研究顯示DBT對0級致密型乳腺的診斷效能要優于US,DBT可降低良性病變的活檢率并減少短期隨訪[19]。本研究中US、DBT對乳腺囊實性腫塊良惡性判別的AUC 值分別為0.806、0.880,結果表明DBT對乳腺囊實性腫塊良惡性判別的診斷效能優于US。

US、DBT各有利弊,若能優勢互補,可顯著提高乳腺病變診斷的準確率、敏感度和特異性。多項研究顯示,US、DBT聯合可提高乳腺病變的診斷效能[20-22]],但專門針對乳腺囊實性腫塊良惡性判別的DBT研究不多。本研究中US+DBT診斷乳腺囊實性腫塊的AUC值為0.903,高于US和DBT,二者聯合明顯提高了乳腺囊實性腫塊良惡性判別的診斷效能,這與既往研究[23]相符。I、II型乳腺囊實性腫塊以囊性成分為主,大部分腫塊形態規則、邊緣光整、無鈣化,US、US+DBT對其診斷效能相當,都高于DBT,表明US對I、II型乳腺囊實性腫塊的診斷效能要高于DBT。DBT、US+DBT診斷III、IV型乳腺囊實性腫塊的AUC值均高于US,表明DBT對實性成分較多的囊實性腫塊的診斷效能要高于US。但US+DBT 診斷III 型乳腺囊實性腫塊的AUC 值低于DBT,分析原因可能為III型乳腺囊實性腫塊在US上的表現(囊性成分>50%)容易給診斷醫師造成誤判。

總之,DBT對乳腺囊實性腫塊良惡性判別的診斷效能要優于US,US、DBT兩者聯合可明顯提高診斷的準確性,增加診斷的敏感度和特異性。

猜你喜歡
囊性實性腫塊
超聲造影在周圍型肺腫塊穿刺活檢中作用
胰腺實性漿液性囊腺瘤1例
乳房有腫塊、隱隱作痛,怎么辦
實時超聲彈性成像診斷甲狀腺實性結節的價值
囊性腎癌組織p73、p53和Ki67的表達及其臨床意義
胰腺實性假乳頭狀瘤14例臨床診治分析
囊性血管平滑肌脂肪瘤一例
慢性腫塊型胰腺炎診斷和外科治療
異位巨大囊性包塊蒂扭轉1例超聲表現
胰腺實性假乳頭狀瘤的CT診斷及鑒別診斷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