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蘇軾在黃州時期的詩歌創作

2023-06-14 20:51冷炎輝
青年文學家 2023年8期
關鍵詞:蘇轍黃州首詩

冷炎輝

蘇軾因“烏臺詩案”被貶黃州(今湖北省黃岡市黃州區),這是蘇軾人生第一個低谷。在黃州時期,詩人的心境發生變化,在黃州之前的平穩和被貶黃州之后的曲折,帶給詩人不同的人生體驗,隨之而來的就是思想和創作上的改變。從元豐三年(1080)正月蘇軾出京開始,到元豐七年(1084)他離開黃州,在這期間蘇軾大概寫了一百八十多首詩,從不同的方面展示了蘇軾在黃州時期的生活,在藝術上也呈現了獨有的特色。

一、黃州時期詩歌創作的內容

蘇軾在黃州時期的詩歌創作內容豐富,表現了詩人的精神世界和生活境遇。

(一)表現詩人與弟弟的深厚情誼

身在黃州的這段時間內,蘇軾一共給弟弟寫了十二首詩。蘇軾和弟弟蘇轍感情一直很好,少年時一起讀書,長大后考中同科進士,一起做官,數十年的陪伴,這種兄弟之間的深厚感情,早已深入骨髓。蘇軾在詩中寫過“與君世世為兄弟,更結來生未了因”(《獄中寄子由二首》其一)之句,他希望能夠和蘇轍生生世世做兄弟,可見彼此之間的深厚情誼。

在黃州時,蘇軾知道弟弟蘇轍飲酒過量致肺疾發作,十分擔心,寫了《次韻子由病酒肺疾發》這首詩:“憶子少年時,肺喘疲坐臥。喊呀或終日,勢若風雨過。虛陽作浮漲,客冷仍下墮。妻孥恐悵望,膾炙不登坐。終年禁晚食,半夜發清餓。胃強鬲苦滿,肺斂腹輒破。三彭恣啖嚙,二豎肯逋播。寸田可治生,誰勸耕黃糯。探懷得真藥,不待君臣佐。初如雪花積,漸作櫻珠大。隔墻聞三咽,隱隱如轉磨。自茲失故疾,陽唱陰輒和。神仙多歷試,中路或坎坷。平生不盡器,痛飲知無奈。舊人眼看盡,老伴余幾個。殘年一斗粟,待子同舂簸。云何不自珍,醉病又一挫。真源結梨棗,世味等糠莝。耕耘當待獲,愿子勤自課。相將賦遠游,仙語不用些?!贝嗽娛智逦刂v述了蘇轍生病時的事情,顯然蘇軾對蘇轍的肺疾非常了解,若不是真的掛念,又怎會將事情記得如此清晰呢?蘇軾從小時候開始講起,回憶蘇轍被肺疾折磨時的情景,讀者從字里行間能感受到蘇軾的心疼,詩中蘊含了濃濃的兄弟之情。在蘇軾出京去往黃州的路上,蘇轍過來探望他,蘇軾寫下了《子由自南都來陳三日而別》:“奔馳二百里,徑來寬我憂。相逢知有得,道眼清不流?!碧K轍不顧路途遙遠辛苦,只為與哥哥相見,這時蘇軾心情十分低落,能夠與蘇轍相見也是真的開心,兩兄弟之間相互掛念的這種感情,實在是令人感動。之后,蘇軾和蘇轍也見過幾次,雖然相見的時間總是很短,往往幾日過后便匆匆而別,但兄弟二人都很珍惜可以見面的時光。

(二)表達自己的痛苦之情

蘇軾在被貶黃州之后有一個頹廢期。在黃州任職期間,他的生活很是苦悶,身邊沒有什么朋友,再加上貶謫的難過,空懷志向卻無處施展的苦悶,種種情緒交織在一起,使他的內心極為痛苦,意志非常消沉。在他初到黃州創作的三十多首詩中,很多是寫自己的憂愁苦悶的。在這種憂愁苦悶無法排解的情況下,他選擇了借酒消愁。他在很多詩篇中都寫了飲酒、醉酒之事,喝酒睡到日上三竿,不知今夕是何夕,看到的景色也會勾起他心中痛苦的回憶,深深地影響了他的生活狀態,透露出他無盡的愁思。

比如,他在剛到黃州不久寫下的一首詩《次韻前篇》,詩云:“去年花落在徐州,對月酣歌美清夜。今年黃州見花發,小院閉門風露下?!苯裎魧Ρ?,襯托出此時蘇軾的心境,在徐州時,身邊三五好友,可以一起賞月喝酒,吟詩作對,好不快活,而到了黃州,他寓居在定慧院中,緊閉院門,形單影只,那種孤獨感、悲傷感一下子就冒出來了。再如,《安國寺尋春》中的“看花嘆老憶年少,對酒思家愁老翁”,蘇軾直接表達了對少年時期的懷念之情和對現在無法歸家的愁苦之情,帶著自嘲的口吻,將他此刻孤獨、寂寞、痛苦的心情狀態闡釋得明明白白。

蘇軾在《伯父送先人下第歸蜀詩云人稀野店休安枕路入》中寫道:“索漠齊安郡,從來著放臣?!彼J為,自己是一個被放逐的臣子,“著放臣”三字,完美地展現了他的失意、痛苦、掙扎、糾結。

(三)展現山水之樂

蘇軾在黃州并沒有一直沉浸在痛苦之中,他性格中的豁達讓他走出了貶謫的陰霾,寄情于自然山水游樂之中,重新找到了樂趣。

從元豐四年(1081)開始,蘇軾在很多詩中抒發自己游玩時的感受,甚至與友人形成了固定的相聚日期,如“已約年年為此會,故人不用賦招魂”(《正月二十日與潘郭二生出郊尋春忽記去年是日同至女王城作詩乃和前韻》)。從《正月二十日往岐亭郡人潘古郭三人送余于女王城東禪莊院》《正月二十日與潘郭二生出郊尋春忽記去年是日同至女王城作詩乃和前韻》《六年正月二十日復出東門仍用前韻》這三首詩中可見,蘇軾分別在元豐四年、五年、六年的正月二十日都出門會友,這三首詩也蘊含了詩人的思想轉變。第一首“數畝荒園留我住,半瓶濁酒待君溫”,居住在幾畝荒田中,半瓶濁酒等待友人來溫。第二首“江城白酒三杯釅,野老蒼顏一笑溫”,味道醇厚的黃州白酒,笑著溫酒的野老,所看之景與前詩已有明顯的不同。第三首“豈惟見慣沙鷗熟?已覺來多釣石溫”,不止跟沙鷗熟悉,還覺得來的次數多了,自己釣魚所坐之石也覺暖了。這三首詩足以表明,這三年他的心境已然不同,從第一首的抱怨痛苦,到第二首的開懷暢飲,再到第三次的愿意一直留下,顯然他已經放下?!拔瀹€漸成終老計,九重新掃舊巢痕?!蔽瀹€之田足以終老,這種徜徉在山水之間的樂趣讓他對曾經的痛苦經歷釋然。在游山玩水中,蘇軾心中的愁苦被一點點治愈,這與他骨子里敢于掙脫的勇氣、永不服輸的堅韌、百折不撓的豁達也有密切關系,蘇軾越來越適應黃州的生活,心境不同,看到的景物好像也變得美好,如《大寒步至東坡贈巢三》中的“行看花柳動,共享無邊春”也表現出蘇軾的釋然,與其沉溺在過去的痛苦之中,不如走出來去看看春花楊柳,享受這美好的春色。

(四)展示生活畫面

蘇軾在詩中經常描寫自己的生活,幾乎是展示了他生活的方方面面,可謂“無意不可入,無事不可言”(劉熙載《藝概》)。在黃州之前,他在徐州任知州,俸祿很高,待遇很好,可以不用在意錢財肆意生活;但他到了黃州以后,沒有了之前優渥的待遇,不得不為生計發愁,在《東坡八首》序中,他就描述了自己生活上的困境,“余至黃州二年,日以困匱,故人馬正卿哀余乏食,為于郡中請故營地數十畝,使得躬耕其中。地既久荒為茨棘瓦礫之場,而歲又大旱,墾辟之勞,筋力殆盡。釋耒而嘆,乃作是詩,自愍其勤,庶幾來歲之入以忘其勞焉”。他只能親自躬耕于田間,開墾荒地,耕種糧食。在詩中,他既描繪了自己的勞作生活,又深深體會到了百姓的辛苦。他的視野里有了百姓耕作的艱辛,感受到了真實的百姓的生活,這是蘇軾對自己生活現狀的真實書寫。蘇軾在《李委吹笛并引》這首詩中記錄了他過生日的時候在赤壁磯下置酒宴飲,忽聞江上有笛聲,原來是李委聽說是蘇東坡的生日,特意作了一首新曲,只為向蘇公求一首絕句的事情。蘇軾的這首詩,是對自己過生日這樣的日常生活中的事情的書寫,在他的作品中這樣的詩屢見不鮮,如《安國寺浴》中“老來百事懶,身垢猶念浴”就描寫了蘇軾在安國寺中洗澡的事情。

二、黃州時期詩歌創作的藝術特色

(一)善于用典

胡仔在《苕溪漁隱詩話》贊之曰:“東坡最善用事,既顯而易讀,又切當?!痹谔K軾的詩作中,多多少少都會有一些用典之處,正符合他當時的心境狀態。比如,《紅梅三首》其三中的“乞與徐熙畫新樣,竹間璀璨出斜枝”,引用了徐熙善畫之事。再如,《陳季常自岐亭見訪郡中及舊州諸豪爭欲邀致之戲作陳孟公詩一首》中的“忽然載酒從陋巷,為愛揚雄作酒箴”,用揚雄作《酒箴》諷諫成帝之事戲陳孟公。

蘇軾在詩中也化用了很多前人的詩句,如“玉川先生真可憐,一生耽酒終無錢”化用了盧仝的詩句“天下薄夫苦耽酒,玉川先生也耽酒。薄夫有錢恣張樂,先生無錢養恬漠。有錢無錢俱可憐,百年驟過如流川”?!逗秤甓住菲涠械摹熬T深九重,墳墓在萬里”化用了宋玉《九辯》中的“君之門兮九重”,表達了他想要回朝廷,想要回家鄉的愿望,但因為他謫居黃州,一切都變得不可能了;之后他寫了“也擬哭途窮,死灰吹不起”,“哭途窮”暗指阮籍“豈效窮途之哭”,借而代指自己縱有滿腔抱負也無人能夠欣賞??梢哉f,巧妙的用典讓蘇軾的詩擁有更豐富的內涵,讀之不覺,滋味千層。

在蘇軾的詩歌中,他雖多將前人詩句化用,但他能做到渾然天成,不露破綻,與他本身的詩作仿佛一體,無懈可擊。

(二)平淡的語言

蘇軾在黃州時期的詩歌語言簡單,通俗易懂,貼近現實生活,生動形象地描繪了他在黃州時期的生活狀態,往往幾句話,就能將生活上的小事生動形象地展現出來。比如,他的《東坡八首》其五:“良農惜地力,幸此十年荒。桑柘未及成,一麥庶可望。投種未逾月,覆塊已蒼蒼。農夫告我言,勿使苗葉昌。君欲富餅餌,要須縱牛羊。再拜謝苦言,得飽不敢忘?!贝嗽姾芰鲿车貙⑺敃r種地時的情景寫出來,頗有野趣,語言雖不華麗,但農作時的景象仿佛浮現在眼前。我們可以想到一位詩人在田間勞作的畫面,從剛開始什么都不懂,在與老百姓的探討中,慢慢熟悉著田間的事物,語言雖平淡,但在詩人筆下仿佛注入了靈魂,平淡之中,含蓄蘊藉,韻味深遠。又如,《劉監倉家煎米粉作餅子余云為甚酥潘邠老家造逡巡酒余飲之云莫作醋錯著水來否后數日攜家飲郊外因作小詩戲劉公求之》一詩中的“野飲花間百物無,杖頭惟掛一葫蘆。已傾潘子錯著水,更覓君家為甚酥”,這里蘇軾用很清晰平常的語言完整地講述了有一日他忽然想吃油果的事情。再如,《東坡》這首詩:“雨洗東坡月色清,市人行盡野人行,莫嫌犖確坡頭路,自愛鏗然曳杖聲?!比姴]有什么特殊的意象和晦澀的字句,是很平常地帶著生活氣息的景色,雨后的晚上,詩人拄著拐杖,獨自走在回東坡的路上的畫面自然而然地在詩人筆下呈現。

(三)獨特的“花”意象

在黃州時期,蘇軾詩中有很多關于花的描寫,如梅花、牡丹花等。其中,海棠作為蘇軾家鄉的花,在詩中被賦予了不一樣的意義,如《寓居定慧院之東雜花滿山有海棠一株土人不知其貴也》中的“江城地瘴蕃草木,只有名花苦幽獨”。在漫山遍野的花草之中,發現了一朵家鄉的花,可想而知,在外漂泊已久且遭受貶謫心中痛苦的蘇軾是多么感慨。在這首詩中,蘇軾以花自比,這朵獨開的海棠不正是詩人貶謫黃州的寫照嗎?詩人空有本領,卻只能在這黃州之地自賞,寫出“天涯流落俱可念”這樣的詩句感嘆他和海棠同是天涯淪落人。

《寒食雨二首》其一:“今年又苦雨,兩月秋蕭瑟。臥聞海棠花,泥污燕脂雪。暗中偷負去,夜半真有力。何殊病少年,病起頭已白?!碧K軾把海棠花比作一個生病的少年,等到病好的時候頭發已經白了。這其實是詩人對自己遭遇的比喻,貶謫黃州對他來說就像是生了一場病一樣,也不知何時能夠施展自己的抱負,“白頭”也是他痛苦的表現。

由此我們不難看出,“海棠”已經作為一個獨特的意象,貫穿于蘇軾的精神世界。蘇軾筆下的海棠既是他的精神寄托,又是他精神的化身,海棠優美靚麗的外在形象就是他內在優秀的精神品質的象征。

在蘇軾六十四年的人生中,有四年多的時間是在黃州度過的。在這段時間,他將更多的精力轉移到文學創作上來,在學術上取得了重大的成就,創作了風貌不同的詩歌作品。王國維在《文學小言》中對蘇軾頗為贊賞,“三代以下詩人,無過屈子、淵明、子美、子瞻者。此四子者,若無文學之天才,其人格亦自足千古。故無高尚偉大之人格,而有高尚偉大之文章者,殆未有之也”,既贊譽了他的人格,又肯定了他的作品,頗為中肯。

猜你喜歡
蘇轍黃州首詩
蘇轍文學成就綜合研究成果概論
多情最是黃州月
《上課沒人搶》
孟子何以行此:蘇轍之問與宋代治道之爭
我想寫首詩給你
大江東去——蘇軾的黃州時期
大宋國民偶像蘇東坡失意黃州——《黃州寒食帖》
蘇轍:做蘇東坡的弟弟是一種什么體驗
淺談蘇轍的詩歌創作特點
從“讀首詩再睡覺”看聽覺閱讀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