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防教育基地建設現狀、問題與對策建議

2023-06-15 00:49田佳蘭蘭
西部學刊 2023年6期
關鍵詞:國防教育軍事訓練基地

田佳 蘭蘭

摘要:國防教育基地是開展國防教育活動、深化全民國防教育成果的重要陣地。近年來,隨著國防教育政策的完善和頒布,通過不斷加大經費投入和基礎建設,國防教育基地快速發展,但仍存在監管規劃、資源條件和人才隊伍建設等方面問題。建議:(一)積極推動政府牽頭基地建設,建立協同育人機制;(二)盡快出臺基地準入條件,加強管理制度建設;(三)大力夯實專業師資隊伍,建設專家人才智庫;(四)堅持開放共享建設理念,創新基地發展模式等,全面推進國防教育基地建設與旅游產業、文創產業相融合。

關鍵詞:國防教育;基地;軍事訓練;全民國防

中圖分類號:G641;E25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6916(2023)06-0145-04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的國防是全民國防,要加強全民國防教育,鞏固軍政軍民團結,為實現中國夢強軍夢凝聚強大力量?!保?]國防教育作為黨和國家的一項戰略性任務在全社會推廣開來。國防教育基地是實現國防教育的主要陣地和重要載體。2022年,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聯合印發的《關于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全民國防教育工作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明確指出:“推動各省區市建設一批國防特色鮮明、功能設施配套的全民國防教育基地?!边@對新時代國防教育基地建設和發展指明了新的方向,提出了新的要求。目前,我國場館類國防教育基地,如紀念館、烈士陵園、革命遺址、兵器館、科技館等建設管理較為完善規范[2],實訓類國防教育基地,如民兵訓練基地、學生軍訓基地等,總體發展呈現兩極化趨勢,特別是非公立基地建設由于缺乏政府有效監管,問題較多,亂象頻出,嚴重影響了國防教育持續健康發展。為積極推進實訓類國防教育基地(以下簡稱“基地”)建設,現對基本情況進行梳理,并對存在的問題和對策做出如下分析。

一、國防教育基地建設現狀

據不完全統計,全國國防教育基地至少有12 000多個,發展過程中數量穩中有升。這與國家重視國防教育,軍地各級認真貫徹黨中央決策部署,不斷夯實基地基礎有密切關系。從分布情況看,湖南、福建、河北、上海、遼寧、廣東等地的國防教育基地不僅數量多,而且頗具知名度和品牌價值,社會效益和經濟價值都較好,這得益于所在省市的歷史傳統、城市文化和經濟發展等因素。從數量上看,地方各級各類國防教育基地占全國總量的90%左右,其中省級以下國防教育基地的數量較少。從建設情況看,全國各地基地投資建設步伐加快,如上海東方綠舟青少年校外活動營地,占地5 600畝,總投資11億元人民幣,廣東惠州惠城區東江國防教育基地,占地約8000多畝,總投資6億元人民幣。從主管機構來看,主要有政府部門或事業單位主管、國有企業主管、軍隊主管和私營等不同類別,運營模式主要通過財政全額劃撥或差額劃撥、企業化運營自負盈虧等不同方式[3]。從目標手段看,基地可分為模擬仿真基地、軍地共建基地、主題公園基地、軍事訓練基地等。

二、基地建設存在的問題及原因

目前,全國國防教育基地數量龐大,但是由于種種原因,部分國防教育基地存在建設不平衡、管理不規范、資源條件不足和人員隊伍不專業等問題。

(一)監管規劃問題

在過去的一段時間里,以私營或民間機構投建的基地對國防教育表現出了極大的興趣,學生訓練基地、拓展訓練基地,以及社會上以各種名頭舉辦的軍事夏令營、研學活動如雨后春筍般不斷涌現。這對實現國防教育的快速普及和發展起到了一定的促進作用,但“膨脹式”發展和過度追逐“商業化”的結果導致在組織開展國防教育的實踐過程中問題頻出、亂象頻發,質量堪憂。其中,承接中小學生軍訓、開展主題實踐和夏(冬)令營活動是基地的主要盈利項目。但大多數基地沒有教育培訓資質,缺乏專業教官隊伍,甚至個別教官在政治思想和教學能力方面存在不足,難免會在軍訓時向學生傳輸錯誤的人生觀、價值觀,導致一些教、訓行為不得當的現象時有發生。如浙江溫州一中學軍訓中,教官在操場上眾目睽睽之下用剪刀強行給學生剪發①,以及廣州黃埔軍事主題園教官侮辱學生事件均在網上引爆輿情,造成惡劣影響。此外,通過調查發現,在私營組織的基地活動中,學員在餐飲衛生、住宿條件、安全保障等方面的反饋意見也不是很滿意。即便是這樣,基地軍事活動體驗的市場價格也不低,一般3天收費1 000—2 000元,5—7天收費3 000—4 000元,國防教育儼然成為“貴族式”教育,這與國防教育法鼓勵普及和加強全社會開展國防教育,強調國防教育公益性的立法之本背道而馳①。

基地快速膨脹發展表面上是追求經濟效益、優勝劣汰的結果,實質上反映的是在市場規律中政府組織領導“缺位”問題。由于政府未能較好地承擔起國防教育工作的管理、組織實施、監督監管等職能[4],無法為社會力量參與全民國防教育實踐提供有效的規則和環境,教育在“擴量”和“提質”之間很難形成和諧穩定的關系。尤其是政府對基地建設缺乏準入門檻和審核管理,“自我建設”的結果就是誰想建基地就能建基地,哪都能建基地,有的地方遍地開花,有的地方資源稀少,各個基地之間單打獨斗,同質化現象嚴重,無法形成地方國防教育的合力。

(二)資源條件問題

基地建設和發展需要較好的基礎條件作為支撐。課程體系、教學內容、教研資料、師資隊伍等構成了基地建設“軟”資源。從實際情況看,課程設置隨意性較大,內容質量良莠不齊,教學組訓過程簡化,綜合保障不到位的問題比較突出。以教學內容為例,根據教育部下發的《高中階段學校學生軍事訓練教學大綱》規定,高中生的軍訓內容應該包括基本軍事知識和基本軍事技能兩部分。其中基本軍事技能的部分內容如武器射擊、投彈、戰術動作、識圖用圖都需要專業的訓練場地和設施。大多數基地由于場地設施限制,僅對軍事技能中容易開展的項目施訓,其他必修科目訓練存在“缺項”。此外,根據《意見》要求,持續強化領導干部國防教育,分級組織對省部級、廳局級、縣處級領導干部進行國防教育專題培訓,有序開展企事業單位、大中小學校、各類媒體等負責人的國防教育專題培訓。由于基地缺乏專業教育教師,難以完成各級各類教育培訓任務。

軍事訓練類基地的特殊性要求場地要足夠大、教官足夠多,需要開展室外軍訓或在野戰場地模擬實戰環境進行射擊、投彈等訓練任務,同時要為學員提供吃、住等配套設施和后勤、保潔服務等。這些支撐基地發展的“硬件”建設資金投入大,運營成本高,有的基地在運行一段時間后難以為繼。以沈陽為例,冬季供暖30元/平,運營一個建筑面積10 000平米的基地,僅供暖一項就需要30萬元/年②。軍事訓練類科目大多在室外,受季節影響較大,每年旺季僅有6個月,淡季幾乎沒有收益,運營費效比很高。此外,基地教學設施落后,裝備器材陳舊,培訓方式單一,能利用虛擬仿真技術、人工智能技術等最新手段開發新課程的基地還屈指可數,很難積累起創辦高質量基地所需要的基礎條件。

(三)人才隊伍問題

國防教育的內容以軍事技能訓練和軍事理論教學為主,專業人才隊伍可分為軍事訓練教官和理論專職教師兩個部分。目前二者都存在著數量不足、來源不穩定、結構不合理、素質良莠不齊、培訓經驗不充分、教研能力弱等問題。軍訓類教官主要以聘用退役軍人為主,由于基地尚未形成聘用、培訓、管理、考核、上崗一條龍的管理體系,教官在開展教、訓過程中缺乏教學規范,總體教學質量堪憂。在軍訓旺季,基地通常采取的方式是大量招攬退伍軍人臨時上崗,工資實行日結,軍訓結束后便遣散人員。這種流動性造成教學施訓無標準、無管理、無制約。軍事理論專業師資嚴重匱乏。造成這種現狀的原因:一是地方高校開展國防教育專業較少,培養本科、碩士、博士生人才能力有限。二是國防與軍事緊密聯系,傳統上軍事教育資源全部集中在軍隊體系內,軍地之間因為機制、保密等原因,無法建立師資互聘、人才互培、資源互享渠道。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基地大多從社會渠道聘請非專業的教師兼職,結果人員流動性大,教師隊伍很不穩定;或者是聘請軍校和部隊離退休人員來做理論教學,他們雖然經驗豐富、專業對口,但是普遍年齡偏大,又不能納入正式教師編制,不能解決國防教育師資隊伍短缺的根本性問題。

三、基地建設的對策建議

(一)積極推動政府牽頭基地建設,建立協同育人機制

國防教育是一項群眾性、基礎性教育,其本身屬于公民教育范疇。單就這些特征而言,基地必然要面向社會公眾,匯聚多方資源和力量,才能真正實現國防教育的目標和價值。針對基地發展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尤其是根據《意見》指出的“各級黨委、政府應當把國防教育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將國防教育經費列入財政預算,加強國防教育基地建設”,政府部門應增強憂患意識,立足本職工作,承擔起組織領導和統籌規劃責任,從源頭上嚴把基地建設質量關。

一是各地省委全民國防教育工作領導小組要盡快研究、規劃,牽頭建設一批高標準的公立全民國防教育基地?;亟ㄔO要強化政府主導,領導小組各單位要在政策、規劃、土地、資源、財政、人力、裝備等方面大力支持、通力合作,以高標準、高質量、高要求盡快推進全民國防教育基地建設。二是基地建設要做好統籌規劃。要統籌全省、全市資源條件,綜合設計,通盤考慮,結合當地的社會資源、軍事資源、人才資源、文化資源,因地制宜,建設一個人無我有、人有我精、人精我特的國防教育基地。三是要立足長遠,瞄準前沿,建設有前瞻性、長遠性、創新性的功能完備、門類齊全、設施一流,融合愛國主義教育、國防知識教育為一體的國防教育基地。四是突破傳統建設思路,創新更多載體的基地發展新模式,構建從實體到網絡、現實到虛擬、平面到立體、城鎮到鄉村的新型國防教育基地網,不斷拓展國防教育覆蓋面。

(二)盡快出臺基地準入條件,加強管理制度建設

關于國防教育基地的準入條件,無論是理論上還是實踐中都還在探討??梢詮奈鍌€層面進一步明晰準入條件:一要有足夠規模和數量的場地、建筑和環境布置,有設施和功能完善的基地場所,兼有生活、理論教學及其教學野外訓練等各種設施,配套符合要求的安全保障設施。二要有穩定的資金基礎和經費投入,要著重加強軍事訓練設施、理論教育設施、融合高新技術的模擬訓練裝備,足夠且充分的教、訓生活保障條件。三要有綜合素質較高的專業人才隊伍,基地需配備專職軍訓教官、理論授課人員和教研教學團隊,既要有學歷或專業培訓經歷,又要有一定的軍事工作背景或經驗,愛國防、懂軍事、知理論,綜合素質高。四要承擔國防教育的社會責任,通過拓展教育實踐活動、豐富培訓方式方法、增加宣傳推廣力度,真正做到普及于民、惠及于眾。五要嚴格基地管理制度,包括教學制度、訓練制度和后勤管理制度,重點落實學生軍訓教學主體責任制,健全學生軍訓安全保障制度,完善各項安全管理辦法,做好應急處置預案,統一收費標準,讓國防教育真正成為惠及全民的基礎性教育。

組織有關單位和部門、國防教育專家學者形成專家咨詢論證機構,對全民國防教育基地進行定期檢查考核。對于管理使用好的要積極鼓勵,對好的經驗和做法進行總結推廣。對于管理混亂教學效果差的要立行立改,整改不到位的堅決給予取締摘牌。通過規范化管理,使全民國防教育工作穩步發展。

(三)大力夯實專業師資隊伍,建設專家人才智庫

在隊伍建設上,注重把好招聘、培養和使用關口,引入競聘與選用相結合的用人機制和“走出去”與“請進來”相結合的培養機制,重點根據基地對專業人才的不同需求,組建教訓、教學和教研“三支團隊”,形成多方向、跨領域、成梯次、專兼職相結合的隊伍發展趨勢。一是做好軍訓教官的招募、選拔、培訓、考核、管理等工作,建立持證上崗制度。加強對教官的日常管理和教育方式、教學方法的培訓,嚴格落實軍事課教學大綱要求,規范化實施軍事技能訓練。二是吸收具有專業背景的教師人員,通過培訓、參觀等學習手段強化教師隊伍的軍事理論知識學習,形成穩定的高素質師資力量。重點對軍事理論課程的設置、教學內容的編排、教學手段的使用和內容資源的選擇進行研究,形成科學的、合理的國防教育體系內容。三是建設專家人才智庫。通過聘請方式引入軍事人才到基地進行軍事思想指導、軍事地理、軍事戰略戰術指揮等戰略戰術教育,加強理論教學前瞻性研究;聘請政府職能部門人員到基地兼職任教,承擔課程建設、教學實踐或管理工作,提高國防教育政治站位和科研水平。

尤其是針對國防教育專業教師和高層次人才短缺問題,迫切需要從推進國防教育專業學科建設入手。深入研究國防教育特點規律,理清國防教育的學科體系和研究方法,整合教師資源做好國防教育本科、碩士、博士培養工作,重點從理論專家型、專業技術型、應用管理型等方面加強國防專業人才培養和儲備,為基地建設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四)堅持開放共享建設理念,創新基地發展模式

在全民國防教育領域中,軍事類基地具有鮮明的軍事化特征,實踐活動豐富,組訓方式靈活,相對于其他類型國防教育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承擔著全民國防教育的重擔。因此,基地要堅持共建共享原則[5],面向社會、面向市場開放共享,不斷拓展與各類資源、各類行業的融合和創新,增加基礎服務項目,豐富教育實踐活動,創新教育教學模式,主動適應社會不同層次的國防教育需求。

綜觀世界其他國家國防教育的經驗做法,他們已經逐漸將國防教育與旅游產業、文創產業、軍事仿真領域深度融合,產生新價值。最新數據表明,中國軍事仿真行業市場規模將超過200億元,文旅產業也是一個過萬億級的市場,國防類教育廣泛參與其中,產值前景良好,市場空間巨大、人才需求強烈。傳統基地建設必然隨著國防教育發展新熱點、新空間、新資源的引入實現轉型創新。例如,通過“用數、上云、創媒”等方式,加快教育資源展示陳列現代化建設,提升國防教育的吸引力和趣味性;通過研發融合各種最新技術的系統、平臺和訓練器材,開發模擬仿真訓練課程,走科技賦能國防教育教學的新模式,提高國防教育的科技感、現代感;充分利用當地紅色資源或特色地質資源,發展基地化的文旅(創)產業,提升基地開發利用的綜合功效;利用信息媒體優勢催生更多宣傳新載體,如開發小程序APP、在線軍事類社團,微博、抖音等,加大對基地的宣傳力度,增強基地知名度與影響力。

注釋:

①《國防教育法》第二十三條規定烈士陵園、革命遺址和其他具有國防教育功能的館所等,應當為公民接受國防教育提供便利,對有組織的國防活動實行優惠或者免費;依照本法第二十八條的規定被命名為國防教育基地的,應當對有組織的中小學生免費開放;在全民國防教育日向社會免費開放。

②2022年沈陽物價部門規定,非居民供熱價格32元/平方米,居民供熱價格26元/平方米(建筑面積)。

參考文獻:

[1]習近平.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N].人民日報,2017-10-28(001).

[2]高秀用.國防教育基地解讀[J].國防,2016(2).

[3]葉科嘉.新時代加強國防教育基地建設路徑探析——以廈門市為例[J].高校后勤研究,2021(12).

[4]陳楚瑞,廖金寶.政府、基地與高?!叭灰惑w”的國防教育協同育人機制研究[J].肇慶學院學報,2020(3).

[5]沙業青.“準軍事化”高校國防教育基地建設探究[J].清遠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2(2).

作者簡介:田佳(1980—),女,漢族,遼寧沈陽人,博士,沈陽理工大學國防教育學院副院長、副教授,研究方向為軍事教育與訓練。

蘭蘭(1973—),女,漢族,遼寧遼陽人,沈陽理工大學國防教育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為思想政治教育、國防教育研究。

(責任編輯:張震)

猜你喜歡
國防教育軍事訓練基地
流翔高鈣為黨建示范基地錦上添花
我的基地我的連
軍事訓練中要做好健康維護
當前國際形勢下高校國防教育的意義
當代大學生國防教育面臨困境與突圍路徑
“軍事訓練要走在現代化戰爭的前面”——葉劍英軍事訓練思想概述
戰國時期的軍事訓練及其時代特色
建國以來我軍的軍事訓練法規建設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