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立德立行:高品質學校的創新理路

2023-06-16 02:37張曉林
江蘇教育研究 2023年9期
關鍵詞:教育治理

張曉林

摘要:高品質學校建設是中國式教育現代化學校建設的核心取向。校長在實施學校治理過程中,應立足學校文化建設實際?!傲⒌铝⑿?,知行合一”在高品質學校內涵建設中日益彰顯文化價值,校長應立足學校教育教學資源實際,以立德立行為指向,積極推進學校內涵建設,積極從理念引領、品質育人,發展素養等方面,系統建構新時代高品質學校內涵建設,實現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的使命。

關鍵詞:立德立行;高品質學校;教育治理

中圖分類號:G47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9094(2023)09-0038-04

隨著高品質學校內涵建設不斷深化,如何立足學校實際積極探尋適合學校高品質建設的道路則是每一位校長不可回避的教育命題。在揚州市新華中學任校長以來,筆者一直堅持以“立德立行,知行合一”為治校理念推進學校治理,著力推進學校教育教學的創新與實踐,應對教育現代化新挑戰,積極追求高品質學校教育境界。

《資治通鑒》說:“才者,德之資也;德者,才之帥也?!盵1]王陽明在《傳習錄》中說:“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圣學只一個功夫,知、行不可分作兩事?!盵2]在長期學校治理實踐中秉持“立德立行,知行合一”的教育信仰和治校理念,在治理實踐及教育活動中形成新時代高質量學校的內涵建設機制,是高品質學校教育應然的價值選擇,是引領學校治理的邏輯起點。

一、理念引領:創生“立德立行、知行合一”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把立德樹人的成效作為檢驗學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標準”[3]。立德樹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務,其重要途徑在于“立行”,通過正確的教學活動、課外活動、社會活動、勞動活動、學生群體活動、學生日?;顒拥?,以道德認知指導行為實踐,以行為實踐提升道德觀念,使學生養成正確的道德觀念和行為習慣。

理念引領是指善于占領思想高地,確立學校的精神坐標,既高屋建瓴又腳踏實地去解釋教育現象,揭示教育真諦,預見教育未來。正是基于此認知,在多年學校治理實踐中,筆者經過總結、歸納、提煉,創生出“立德立行,知行合一”的教育信仰和治校理念。

“立德立行、知行合一”,需在辦學實踐中不斷領悟并逐漸明晰,只有遵循教育規律和學生成長規律之“德”,辦高品質教育和建高品質學校之“行”,實現辦人民滿意教育之“良知”,淬煉全體師生幸福共進之“德行”,才能夠真正做到“知行合一”。一是內涵豐富?!傲⒌隆本褪且獔允亍盀閲?,為黨育人”的信念,不忘“教書育人”初心,牢記“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使命;樹立正確的“三觀”,深刻把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本質和意義?!傲⑿小本褪菆詻Q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咬定青山不放松”地實施素質教育,“任爾東西南北風”地堅持五育并舉;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高主體自省自律和慎獨慎行的能力。二是層次高位。始終堅持用創生的理念凝聚人心,統領學校,創建校本的辦學特色;用先進而特有的思想去點燃廣大師生的思想,喚醒師生心靈深處巨大的潛能,帶給他們更豐富、更真實和更強烈的“立行”體驗,并形成一種足以推動學校不斷前行的強大力量。三是充滿哲思??茖W厘清“立德立行、知行合一”之間的辯證融合關系——“德”是立的內容,“行”是立的方式,“知行合一”是“立德立行”的圓心,也是其原點和歸宿。力求用自己的方式來理解人們既有的思想,同時也創生著自己的思想,并把創生理念融化于現實的學校治理行動之中。四是立足實際。加強學校文化建設,引領學校內涵發展是落實立德樹人教育任務的有效途徑和重要載體,要通過建設健康優美的校園環境熏陶人,涵育催人奮進的校風激勵人,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陶冶人。充滿勃勃生機、富含文化底蘊的校園環境,就是一個學校的顯性文化,是實現教育目標的重要載體。校園的每一座建筑的命名,都有可追溯的文化淵源,都對學生的求知求學、立身處世發揮著“潤物無聲”的作用。五是追求境界。凸顯“立德”在育人過程中的統率地位。誠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言:“人無德不立,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睒淞閹熒l展而辦好學校的長遠志向,引領學校各項工作在“知行合一”的大道上行穩致遠。

進一步提高校園文明程度、師生文明水平。全校師生不斷增加自檢、互檢、專檢的頻次和力度,思想不麻痹,行動不松懈,心理不僥幸,扎扎實實開展文明創建工作,為文化創造文明的出口,讓文化潤澤文明的提升。

二、品質育人:創導“以文化人、知行合一”

學校文化作為高品質學校內涵建設的核心要素,也是學校引領學生核心素養發展的重要資源,凸顯全面而深度把握“以文化人”本質內涵,強化學校行為文化,注重發揮學校文化對于學生、教師和學校高品質發展具有的感染、震撼和持久力量,實現文化育人有效機制。

在先進的教育理念引領下,學校為學生提供思想高尚、文化先進、設計精良、方法科學、過程愉悅、質量上乘的育人服務,將學校特色文化作為育人的一種理念、精神、途徑和方法,用文化來引領和浸潤每一個學生的素養,發揮文化認同、傳承、潤澤的作用,使教育真正走進學生的心靈,達成“以文化人,春雨潤物細無聲”。創設適合學生年齡特征并富有時代氣息的學習生活情境,帶著要解決的問題與學生一起走進精心設計的教育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通過交流合作、自我體悟、深入思考、同伴分享等教育環節,提升解決問題的能力和人文素養。

學校文化品質的自主創生塑造,要求師生經歷長期磨礪,擁有一顆自覺之心去涵泳體察、情感交融、浸潤熏陶,自我培養塑造,用立德立行的精神鑄造品格,使自我塑造的文化品質成為師生素養的基色。立德立行的內涵是知行合一,讓師生存身自立,行為有度,頂天立地,做一個守規矩、負責任的人。學校以“立身、立心、立美”為“立”的具體內容,以“立思、立問、立行”為“立”的具體方式,以“立志、立興、立鳴”為“立”的具體目標,形成學校的“身心美、思問行、志興鳴”的以“立”字為核心的學校文化,努力培養“德才兼備、文理兼通、心體兼健、科藝兼能”的人才。

培塑高品質學生應堅持“以文化人、知行合一”,表現出從文化認同到文化融入,學校應精心營造文化“場”。如在揚州市一中這所園林式校園原有的基礎上,一棟棟建筑被賦予“立”意,立韻樓、立問亭、立思園……每個名字背后都蘊藏著學校的文化積淀。其中,“立問亭”,體現“敏而好學,不恥下問”,立問是學習的必經之路?!傲⑺紙@”旨在時刻提醒學生: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無論學生還是教師穿梭于校園中,“立德立行”“篤志力學,人文日新”的學校精神時刻浸潤心間。以此引導師生自覺地將自己的行為與學校倡導的文化融為一體,充分利用學校文化引領師生過有品質的學校生活,力求將文化融入知識、融入活動,融入生活細節,用以提升自己的品格,并逐漸使文化成為師生的一種素養,成為流淌的精神血液,成為一種文化習慣。

要做到知行合一是困難的,尤其是現代教育重“知”輕“行”的現象依然嚴重。如果說“知而不行”只是不知,猶如“緣木求魚”,雖不得魚,無后災;但是“自以為知”,并盡心力而為之,后必有災。就拿一件小事來說吧,孩子從小就被教育不要闖紅燈,但是闖紅燈現象卻比比皆是,問題的根源就在于教育的過程中只強調了“知”,而忽視了“行”,沒有真正讓孩子“知行合一”。對于教師,“立德”就是不忘“教書育人”初心,牢記“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使命,樹立“以生為本”的理念和正確的人才觀,掌握學生成長規律、學生認知規律和學科教學規律。對于學生,“立德”就是要教育學生樹立正確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引導學生理解掌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涵和意義,立志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讀書。

三、發展素養:創新“以改促進、知行合一”

追求高品質學校教育的關鍵在于發展學生的核心素養,通過不斷創新課程與教學改革實現立德樹人的核心任務,實現真正意義上的知行合一。

建構適合課程,回歸育人出發點。建設適合校本教育實際的課程,就必須從學校培養目標、辦學思想、辦學過程、學校文化、師生實際等多方面入手,系統建構、創新學校的課程體系。前者強調一種載體和平臺,而后者更強調課程育人的實踐性。既關注“學科課程”,也關注“體驗課程”“融通課程”“創造課程”,站在整體育人的高度來設計課程體系,搭建科學合理、充滿活力的學校課程結構,努力追尋課程育人的價值與意義。近年來,為了發展學生自我管理、自主探究、組織協同、人際交往等能力素養,實現“宏志教育”“研學旅行”“共創成長”等課程齊頭并進,學校創設適合學生年齡特征并富有時代氣息的各種學習生活情境,帶著要解決的問題和學生一起走進精心設計的教育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通過交流合作、自我體悟、深入思考、同伴分享等教育環節,最終達到解決問題的目的,引導學生更理性、更快樂、更自信地面對紛繁復雜的生活。

課堂教學是課程實施的核心領域,是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發展的重要抓手,是學校高品質發展的核心競爭力。筆者十分重視課堂教學的變革實踐,堅持“以改促進、知行合一”理念,著力創新教學。教學不忘“教書育人”初心,始終堅定學生立場,堅持學習取向,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掌握學生成長規律、認知規律和學科教學規律。運用教育教學規律,因材施教、循序漸進,充分發揮學生主體性,構建“活動、合作、反思”的課堂。體育是學校教育的核心課程之一。從育人的角度看,體育是其余“四育”的基礎,理應融合在教育的整個過程中,學校應加強體育意識、意志與能力的培養。學校應該營造出濃厚的運動氛圍,讓學生參與運動、享受運動,真正對體育產生興趣,從而終身受益。課堂變革實驗,最初是1.0版的“二分”課堂,即“分步遞進,分層達標”——要求教師寫好教案、編好學案、上好課,改變教師的固有認知和慣性行為,引導教師理性的“知”和積極的“行”;進而升級到2.0版的“三分”課堂,即“分層設計,分步遞進,分類評價”,把“因材施教”“以生為本”“科學評價”等已是共識的“知”,真正落實到每一份教案、每一張學案、每一次作業、每一節課的“行”上,通過精心設計、精致施策、精準推進,創新課堂教學,改組教學元素,重建教學結構,和諧師生關系,優化教學流程,追求教學效益,從而取得顯著成效?!叭帧闭n堂創新給學校課程教學的高質量發展做出了特殊貢獻。

隨著“立德立行,知行合一”理念逐步深入人心,課程教學變革引導所有師生沉下心來,深入其中,潛心研究,傾力踐行。學校課程教學創新越發聚力、越發深入、越發顯效。同時,通過大家進一步明晰目標,聚焦主題,凸顯本質和塑造品質,在學校高品質發展實踐探索中不斷有所發現、有所精進、有所創生。

學校堅持筑牢“德育”基礎,采取“踐行”的切實手段,不為外因所擾,將治校理念化為治理行為,落實到實際教育教學工作中去,為師生創造更多的發展機會,為學校營造更好的發展氛圍,為教育打造更優的發生空間。

參考文獻:

[1]司馬光.資治通鑒:第一冊[M].長沙:岳麓書社,1990:4.

[2]王陽明.王陽明全集:簡體注釋版.傳習錄、書信[M].武漢: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2015:18.

[3]習近平.在北京大學師生座談會上的講話[EB/OL].(2018-05-04)[2022-02-06].https://www.ccps.gov.cn/xxsxk/zyls/201812/t20181216_125673.shtml?ivk_sa=1024320u.

責任編輯:石萍

猜你喜歡
教育治理
管辦評分離背景下“評”的路徑探析
基于校本課程開發的中小學特色校園文化建設初探
大數據時代的教育變革與應對
地方高校轉型視域下解析教師教育治理現代化
怎樣看待國家“十三五”教育規劃?(上)
淺談我國教育治理的主要立足點
質量時代教育治理轉型的校本策略
教育治理背景下班級文化建設的策略分析
治理定義下的教育治理引論
自治與問責的平衡:高等教育治理的保證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