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美術教育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析談

2023-06-20 01:40陳秋菊
課程教育研究 2023年5期
關鍵詞:培養對策初中美術自主學習能力

【摘要】在初中美術教學實踐中,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對策包括:一是以微課為載體構建“線上+線下”的混合式教學模式;二是以導學案為主線培養學生的課前自主預習能力;三是以學生為主體構建項目式學習模式,全面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關鍵詞】初中美術? 自主學習能力? 培養對策

【中圖分類號】G633.955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3)05-0160-03

一、引言

作為一門造型藝術,美術是素質教育背景下培養“全面發展的人”的重要課程。和其他學科不同,美術學科通過極具藝術性的視覺形象傳遞信息和情感,對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正確價值觀的塑造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初中階段的美術教育以“啟蒙”為主,教育的重心應當在于學生興趣、想象力以及創造力的培養。而要實現上述教學目標,初中美術教師應當精心呵護學生在美術學習中的“主體”地位,通過適當的啟發、引導,促進理想教育目標的實現。

二、現階段初中美術教育存在的問題

現階段的初中美術教育依然存在不少問題,具體表現如下:

(一)美術教育依然以課堂講授為主

不同地區、不同學校對美術課程的重視程度有很大的差異,這一點在城鄉美術教育中尤為凸顯。例如,農村地區,學校對美術課程重視不足的問題客觀存在,專業化美術教師配置不足,是影響美術教育改革、教學質量提升的重要因素?,F階段,初中美術的教育依然以講授法為主,在美術課堂上,教師以某種特定的方式將課本內容傳授給學生,知識和技能呈現單向傳授的狀態,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自主思維、探究不足,這在一定程度上會抑制甚至是阻礙學生的創造能力提升。

(二)重臨摹輕創造

初中生的美術學習中,臨摹和創造都至關重要。輕視臨摹而只關注創造,會導致學生因缺乏必要的技法、思路而難以創造出優秀的作品;而輕視創造只關注臨摹,又會導致學生在長期臨摹過程中思維定勢,缺乏自己的思考而難以創造出個性化的作品。筆者在開展美術課堂觀察的過程中,初中生A引起了筆者注意:當教師讓學生自主構思一幅畫時,A學生遲遲不肯動手繪畫,當老師問其原因時,A學生膽怯地說:“我害怕畫錯?!边@個回答不禁讓筆者感到吃驚:尚處于天馬行空想象年齡的孩子,卻因為“害怕畫錯”而不敢下筆繪畫,這是美術教育的悲劇,這也是教師在美術教育中輕視孩子創造能力培養的表現。

(三)美術教育的課內外銜接嚴重不足

初中生的美術課堂一般為每節40分鐘,在短短的40分鐘,教師要講解基礎知識,同時也要留出時間給學生們進行畫作表現,短短的40分鐘的課堂教學時間勢必難以完成畫作。很多時候,針對學生上節課沒有完成的畫作,教師只能依靠下一堂美術課引導學生完成。這樣的美術教育方式無可厚非,但長此以往,勢必會影響學生在美術創作中思路和靈感的連續性,最終影響作品質量。

三、初中美術教育中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必要性

上文提到“A學生”因為害怕畫錯而不敢下筆。當教師在和A學生溝通交流的過程中,一名富有創作能力的B學生說的一句話也讓筆者印象深刻。B學生說:“繪畫沒有對和錯之分,大膽地畫就可以了?!蓖ㄟ^課堂觀察,筆者發現:B學生之所以具有藝術創作的“天賦”,源于其在美術創作的過程中很“大膽”,他能夠將自己所想的大膽地表現出來,最終成就了其美術創作的“天賦”。

美術創作作為一種沒有標準答案的藝術表現形式,本身就沒有“對錯”之分。而現實課堂中,“A學生”并非是個例,而是有相當比例的群體。A學生的這種“害怕畫錯”的心理特征,是阻礙其美術創作能力提升的主要因素。而A學生之所以出現上述的美術創作心理,與教師的教學因素有一定的關系:過度干涉學生美術創作過程,輕視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

由此可見,在美術創作方面,初中美術教師構建以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為核心的教育模式,充分尊重學生在美術創作過程中的靈感、思路,對學生美術創作的過程進行適當的點撥和指導而不是過度干涉,對全面提高其美術創作能力具有重要的意義。

四、初中美術教育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的對策

初中美術的教育如何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這是筆者近來一直在深思的問題。在查閱有關初中美術教育研究的文獻中,筆者梳理了一些方法,如構建“項目式”“合作式”的美術教育方式,促使學生在參與項目合作的過程中提高自主學習能力;又如,教師可以構建“線上+線下”的混合式教學模式,以“線上”為依托促使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提升。

通過對相關研究文獻的梳理,立足自身的美術教育實踐,筆者提出以下培養學生美術自主學習能力的對策:

(一)以微課為載體搭建“線上+線下”的混合式教學模式

信息技術為突破傳統教學瓶頸、構建全新的教學課堂提供了強大的技術性支持。微課作為一種建立在信息技術基礎之上的教學手段,如今已經成為了教育領域的熱門話題。微課“短而精”的特點,不僅能夠有效地幫助教師突破教學的重難點,更有助于促進教學課堂延伸,構建“線上+線下”“課內+課外”的教學模式。在初中美術的教學中,美術微課特指教師針對美術教學中某個重要的“點”,以微視頻的形式呈現教學。

本部分,筆者之所以強調將微課整合應用于初中美術的教學課堂,通過構建“線上+線下”的教學模式以達到培養初中生自主學習能力的目標,該教學靈感與當前比較熱門的線上美術教育息息相關。在開展美術教育研究中,筆者發現近年來一些線上美術教育比較流行,如“小熊美術”,該機構以錄播視頻的方式呈現教學內容,其錄播的視頻制作得生動有趣、惟妙惟肖,頗受初中生喜歡。當然,線上美術教育因時間較長,不能稱之為“微課”,但其獨特的教學形式為筆者構建“線上+線下”的混合式教學模式提供了思路。

以初中美術“設計·應用”的教學為例:

針對“設計·應用”的教學,筆者選取的教學“點”是初中美術《手工制作折紙郁金香》,本部分教學的內容,是要讓學生利用各種紙質材料設計和制作郁金香,在制作的過程中,學生可以充分應用“卷”、“折”、“剪”、“穿插”等方法,在此過程中充分感知藝術造型的趣味和魅力。

為了激發學生對造型藝術學習的興趣,筆者借助互聯網優勢,搜集了幾個有關折紙藝術的小視頻,如“教你折一個漂亮的收納盒”、“教你折一個漂亮的小船”等,視頻搜集完畢之后,教師將視頻共享在班級群,學生可以充分利用課余時間進行富有趣味性的折紙活動,并將自己完成的作品帶到課堂展示。

上述的教學環節,是微課充分應用于學生課前自主學習的表現。學生通過觀看微視頻而后進行造型藝術活動,不僅能夠激發其折紙的興趣,同時也有助于讓學生對紙的造型藝術有直觀的感知。在課堂教學中,為了讓學生直觀地感知“卷”“折”“剪”“切”“穿插”等造型藝術,筆者通過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讓學生小組通過發揮集體智慧設計制造出一個作品。在給學生講解“切”的藝術手法過程中,由于教師在講臺上示范不夠直觀和生動,筆者通過一個小動畫融入的方式,讓學生直觀地感知了“切”的造型藝術。

綜合以上教學環節可見:在《手工制作折紙郁金香》的教學中,筆者充分發揮了微課在課堂教學中的關鍵性作用,通過將視頻、動畫整合應用于“課前”、“課堂”的方式,引領學生結合視頻開啟自主學習模式,在自主、合作、探究的過程中充分感知造型藝術的魅力,同時也有效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以“導學案”為依托提高學生的自主預習能力

在開展美術教學調查的過程中,筆者曾訪談了部分教師和學生,師生們均表示:美術課程是不需要預習的。而美術教學實踐中,筆者也發現:學生們幾乎都缺乏美術預習的習慣。之所以出現上述教學現象,與應試教育的思想,美術課程的“副科”地位息息相關。作為初中美術教師,筆者認為:雖然美術課程相對而言難度并不高,但每周有限的教學課時,僅僅依靠課堂教學時間勢必難以取得好的美術教學效果。很多時候,學生在有限的課時之內可能能夠完成簡單的美術造型藝術、美術創作活動,但卻難以真正領悟美術藝術的靈魂,影響“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的實現,同時也影響了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升。

在初中美術的教學中,筆者通過“導學案”的形式引領學生自主課前預習,該預習方式,不僅能夠讓學生的自主預習更加具有目標性和方向性,同時也有效地培養了學生的自主預習能力。

以初中八年級《中國龍》的教學為例,本部分知識點的內容,隸屬于“欣賞·評述”的范疇,教學的基本目標是學生對中國龍文化、歷史的初步了解,感知其在中國民族文化中的特殊地位,同時通過觀察、欣賞,認識龍的造型及其變化。

在《中國龍》的教學中,基于初中八年級學生已經具備了較強的自主學習能力,具備自主借助互聯網查閱文獻資料的能力,筆者設計了學生的課前自主預習導學案:①搜集一個關于龍的起源的傳說,并熟悉內容,在課堂上分享;②結合中國龍的象征意義與民族精神,領悟“龍的傳人”的價值內涵。上述兩個問題中,筆者重點強化的是第一個問題,要求學生充分利用課余時間搜集有關龍的起源的傳說;而關于第二個問題,學生需要深入思考,結合自己的領悟談感受即可。

基于“導學案”的支持,很多初中生充分利用課余時間開展了自主學習。在教學課堂上,筆者通過讓學生分享“龍的起源”的傳說故事作為導入,這不僅能夠有效地增強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同時也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學生分享故事之后,教師通過多媒體教學的方式,深化了學生對龍的起源、龍的演變的認知,同時通過觀察龍的造型,欣賞有關龍的藝術作品,實現學生對龍的形象、龍的精神的直觀印象。

為了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本節課中,筆者通過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完成一幅中國龍的作品并展示。在這幅作品中,學生需要突出龍的特點,展示龍的精神。

從上述教學環節可以看出:以“導學案”為載體,指引學生自主預習的目標和方向,不僅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同時也有助于讓學生自主主動探究知識的過程中提高其學習的主觀能動性。

(三)以項目式學習為平臺促使學生“自主·合作”能力提升

項目式學習是一種學習方法,也是一種教學手段。在初中美術的教學中構建項目式學習方式,不僅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更有助于促使其合作學習能力提升。在當前的初中美術教學中,由于項目式學習模式的組織實施難度較大,教師們很少會構建項目式的美術學習課堂,從而導致學生在美術學習中缺乏自主、探究與合作的機會,影響其美術綜合素養的提升。筆者在開展初中美術的課堂教學中,為了全面提高學生的自主合作能力,組織了《畫說校園》、《疫情防護服》的項目學習,取得了好的教學效果。

以《畫說校園》項目的開展為例,本項目以“如何策劃一場獨特的藝術作品展”為核心,項目實施的主體是八年級一班的學生,由學生通過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從不同的視角描繪校園,包括校園的獨特建筑、校園的消防示意圖,以及圖文并茂的方式介紹校園等。本項目的實施歷時三個月,近一個學期的時間,在項目實施的期間,學生小組通過合理的分工,設計“任務清單”,制作海報、展覽邀請函等,整個過程,不僅全面提高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更促使其藝術設計和創作能力提升。

五、結語

美術是學生學習生涯中重要的美育課程。初中美術的教育,應當以“知識技能”為基礎,強化“興趣、能力”培養,為構建可持續發展的美術教學課堂奠定基礎。在開展初中美術教學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的研究中,筆者采取了文獻研究、實地調查研究等多元化的研究方式,對當前美術教學的現狀以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有了一定的思路。在教學實踐中,筆者通過項目式教學法、導學案以及微課等手段的綜合應用,對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產生了積極的促進作用。今后的教學實踐中,筆者將一如既往地強化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培養,將“自主”貫穿于美術教學的始終,為取得好的美術教學效果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張健偉.微課在初中美術“造型·表現”學習領域的制作與應用[D].天水:天水師范學院,2018.

[2]鮑道宏.以導促學? 互動共生——社會建構主義視野中的課堂[J].福建基礎教育研究,2016(1):7-10.

[3]朱婕婕.微課在美術教學中的設計與應用研究[D].煙臺:魯東大學,2016.

[4]周業虹.實施項目式學習發展學科核心素養[J].中初中教師培訓,2018(8):33-37.

作者簡介:

陳秋菊(1986年—),女,漢族,貴州納雍人,本科學歷,中學一級教師,研究方向:初中美術教育。

猜你喜歡
培養對策初中美術自主學習能力
公安專業學生計算思維能力培養對策初探
創新發展背景下的高職本科人才培養對策
對我國文化經紀人的素質培養探討
淺談情感教育在初中美術教學中的滲透
提高初中美術教學有效性的策略探略
醫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性別差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