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時代中職生的人際關系特征及情緒調節的關系

2023-06-21 00:38韋權
知識窗·教師版 2023年1期
關鍵詞:人際關系中職生特征

韋權

摘要:中職生的人際關系不僅包括同學關系、師生關系,還包括家庭關系、親子關系,面對如此復雜的人際關系,部分中職生無法有效應付,從而導致人際關系混亂,對自身的學習、生活都會產生一定程度的影響。情緒調節與人際關系有著非常密切的聯系,兩者都是可以顯著提高中職生生活幸福感的重要因素。文章從國家發達地區與欠發達地區兩個視角切入,探究中職生人際關系特征與情緒調節之間的關系,根據其中存在的問題,提出有效的解決對策,幫助中職生快樂、健康地度過重要人生階段。

關鍵詞:中職生;人際關系;特征;情緒調節能力

人際交往是個體社會需要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人際交往的過程中形成了各種各樣的人際關系。當下,中職生的主要人際關系包括同學關系、師生關系、親子關系等。情緒調節指的是個體對自身情緒的了解、控制和表現的能力,通過情緒調節這項能力可以使個體的自身意志對自身情緒產生影響。

個體的情緒調節能力通常在特定的社交情境下發揮作用,在調節自身情緒的過程中,可以對個人際關系的發展產生影響,進而表現出不同的人際關系特征。因此,人際關系特征與情緒調節有著密切關系,通過情緒調節可以實現對自身情緒的合理表達,進而促進不同主體之間建立起良好的人際關系。

一、發達地區與欠發達地區中職生的人際關系特征

發達地區與欠發達地區經濟水平差異較大,在教育方面存在非常明顯的差距,兩個地區的中職生在人際關系特征方面也存在非常明顯的不同。

(一)發達地區中職生的人際關系特征

首先,在師生關系方面。中職生與教師分別處于未成年人階段和成年人階段,但是雙方交往相對較少,實際交際水平相對較低,中職生與成年人的雙方關系的密切程度相對較低。

其次,在親子關系方面。在雙方交往的過程中,因認知差異,子女不理解家長,家長不理解子女,兩者的關系不斷惡化,矛盾非常突出,無法進行有效交流。

最后,在同伴交往方面。中職生與同伴的交往一直比較頻繁,其中,由于男生與女生生理發育早晚存在差異,女生與異性交往更頻繁,男生則在17歲以后才會比較頻繁。

根據上述內容可以知道,中職生的人際關系特征存在非常明顯的階段性和性別差異性,并且與成年人的交往不多。

(二)欠發達地區中職生的人際關系特征

首先,在師生關系方面。師生之間的情感關系明顯低于師生之間的教學關系,這說明在開展教學工作的過程中,師生之間的情感交流、互動溝通水平相對較低。同時,通過調查對比不難發現,女生更重視師生教學關系和師生地位關系,而男生比較忽視師生教學關系和師生地位關系。

其次,在親子關系方面。部分地區的中職生的親子關系水平非常低,這是因為很大一部分中職生自小跟隨爺爺奶奶長大,所以該類中職生與爺爺奶奶關系最密切,而中職生的父母往往在外務工,對中職生缺少關愛與陪伴。這使得中職生與父母的親子關系十分淡薄,容易出現關系破裂的情況。

最后,在同伴關系方面。通過調查可以發現,欠發達地區中職生與發達地區中職生的同伴關系相似,并不存在非常明顯的差異,男生與女生之間的人際關系特征依舊受生理發展特征的影響。

二、人際關系特征與情緒調節之間的內在聯系

相關研究表明,人際關系特征與情緒調節之間的內在聯系主要體現在相關性、調節性、預判性這三個方面。

(一)相關性

相關數據顯示,中職生情緒調節方式在多個層面都與人際關系質量有著密切聯系,且有著相對較高的相關度。在尋求幫助、轉變認知和正向情緒表達方面,呈現出非常明顯的正相關性,而在相對壓抑的人際關系中,情緒調節與其則呈現出負相關性。正因為如此,筆者認為,在學習和生活的過程中,中職生合理地進行情緒調節,能有效改善人際關系。

在通常情況下,情緒調節包含的內容有情緒感知、情緒評價、情緒控制等。相關情緒調節方式的應用與同伴接受程度呈現出明顯的正相關關系,而與同伴的恐懼程度呈現出明顯的負相關關系,所以為了保證中職生擁有良好的人際關系,教師應幫助中職生學會感知、評價和控制自身情緒,實時判斷自身情緒,并根據當時的實際情況選擇情緒釋放的方式。如此一來,中職生的情緒釋放將更加合理,對維護人際關系也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

(二)調節性

通過研究中職生情緒調節可以發現,情緒調節是多種因素與其人際關系之間的中間變量。例如,在部分家庭消極因素與同伴關系、師生關系之間,為了保證相應人際關系不受家庭消極因素的影響,中職生就需要有效調節自身情緒。另外,積極的情緒調節方式可以在親子關系和中職生社會能力之間起到中間變量的作用,消極的情緒調節方式在兩者之間同樣會起到中間變量作用。由此可見,情緒調節就是各類人際關系之間的中間變量,對實現人際關系的有效調節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

(三)預判性

通過了解中職生人際關系調節能力,筆者得出結論:在同伴人際關系方面,情緒調節能力相對較強的中職生在同伴接受度方面高于情緒調節能力相對較弱的中職生,該結果表明情緒調節能力相對較高的中職生具有更好的同伴關系。

在訪問情緒調節能力較弱的中職生時,筆者發現,他們對人際交往專項活動有著明顯的恐懼感,不愿意與其他人溝通、交流,并且自我感覺相對較差。由此可見,情緒調節能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預判中職生的未來人際關系。為了確保中職生可以擁有良好的人際關系,在開展教育工作的過程中,無論是家長還是教師,都應基于情緒調節能力的預判結果,為中職生提供相應幫助。

三、新時代進一步提高中職生情緒調節能力的策略

(一)發達地區中職生情緒調節能力的提高方式

1.將情緒調節能力培養融入家庭教育

在開展教育工作的過程中,教師和家長都要重視培養中職生的情緒調節能力。中職生在與教師和同學交往的過程中,良好、穩定的情緒狀態能構建更優秀的人際關系。如果中職生的情緒不穩定,負面情緒過多,將難以與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進而容易被他人疏遠。因此,家長要有效培養孩子的人際交往能力。

第一,家長可以通過講道理的方式,合理引導孩子處理相應的情緒事件,通過現實案例,讓孩子感受到情緒不穩定的危害,明確保持情緒穩定的重要意義。第二,家長可以幫助孩子樹立換位思考的意識,使他們在面對沖突事件時,能夠換位思考,進而實現對自身情緒的有效控制,防止沖突事件惡化,造成更嚴重的影響。第三,除了要培養孩子情緒調節意識以外,家長還應當訓練孩子的情緒調節能力,在面對沖突問題時,分心、改變思考方法都是行之有效的情緒調節策略。第四,家長應當充分發揮榜樣作用,以身作則,作好孩子的第一任“教師”。尤其在面對沖突事件時,家長應當冷靜思考,有效控制自身的反應,并選擇合理的事件處理態度和方式,為孩子提供一個正確的情緒調節思路,確保孩子在面對類似問題時,可以保持沉著冷靜,理性面對沖突事件。

在開展情緒調節教育工作的過程中,家長必須保持高度重視,增加文化教育與情緒調節教育的時間,進一步提高中職生的情緒調節能力,使他們在校期間可以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

2.學校積極開展情緒調節能力培養相關活動

對中職生來說,在校時間遠多于在家時間,所以為了有效增強中職生的情緒調節能力,學校應當積極創設情緒調節教育課程,有效利用中職生的在校時間,實現情緒教育工作的有效開展,確保中職生在日常學習和生活中可以保持良好的情緒狀態,能正確地看待、分析各類沖突事件。

有一種情緒理論認為,不合理的情緒信念是導致情緒困擾的重要原因。例如,部分人會擔心天降災禍,從而產生消極情緒,還有部分人面對相關問題,總想找出一個完美答案,容易產生焦慮情緒。因此,在開展教育工作的過程中,教師應當加強對中職生的引導,通過開展情緒調節能力培養活動,鍛煉中職生的情緒調節能力,使得中職生可以更客觀地看待日常生活當中的各類事件,從多個角度分析相關問題,從而保證中職生保持積極、穩定的情緒,實現對自身情緒的高水平掌控與調節。

(二)提高欠發達地區中職生情緒調節能力的方式

對欠發達地區的中職生來說,上述情緒調節能力的提高方式依舊適用。但是,相較于發達地區,欠發達地區中職生的家庭環境和家庭關系存在一定的缺陷,所以教師應當更加充分地發揮自身職能,通過定期家訪,幫助家長和中職生維護家庭關系,并傳授提高情緒調節能力的方法。

第一,自我暗示法。相關實驗表明,語言可以對人的情緒產生暗示作用,當自身情緒不佳時,教師可以引導中職生通過自我暗示法,用語言調控自身不良情緒,反復告訴自己“不要發怒,發怒有害身體健康”,抑制不良情緒的產生,緩解已經產生的不良情緒。

第二,自我激勵法。自我激勵法即在日常生活中通過一些哲理思想來自我鼓勵,該方法是一種理智調節情緒的手段,是通過內生的精神動力來抑制不良情緒。當中職生受到消極情緒影響時,教師可以引導中職生通過名言警句,實現對自身情緒的有效調控。

第三,心理換位法。心理換位法即打破思維定式,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問題,從而體會他人的心理。這種方式可以提高中職生的共情能力,從而實現有效的情緒調控。

綜上所述,情緒調節能力與人際關系特征之間有著非常緊密的關系,所以為了促進中職生進一步提升社會交際水平,在開展教學工作的過程中,教師應當注重培養中職生情緒調節能力,為中職生營造和諧人際關系創造有利條件。

參考文獻:

[1]周社剛,郭浩然,楊萍萍,等.家庭環境對大學生抑郁的影響:認知情緒調節策略和宿舍人際關系的鏈式中介作用[J].中國特殊教育,2021(12).

[2]沈樊,解紀梅,薛俊媛,等.大學生自尊與宿舍人際關系:內隱情緒調節的中介作用——以山東中醫藥大學為例[J].科教文匯(上旬刊),2021(6).

[3]岳云帆,趙陽,朱澤軍,等.舞動治療對大學生情緒調節自我效能感和人際關系的干預研究[J].華北理工大學學報(醫學版),2020(2).

[4]程夢吟,張瑞星,王方杰,等.本科護生情緒調節策略對專業承諾的影響及人際關系的中介作用[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20(5).

[5]段媛媛.情緒調節、人際關系對大學生幸福感的影響分析[J].普洱學院學報,2020(1).

(作者單位:廣東信宜市職業技術學校)

猜你喜歡
人際關系中職生特征
如何表達“特征”
不忠誠的四個特征
抓住特征巧觀察
中職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學中團體輔導的運用
英國工業化和城市化進程中社會的失衡及其人性的扭曲
微信對大學生人際關系的影響探析
微信紅包傳播中的用戶心理分析
基于人才培養的中職生日常管理研究
線性代數的應用特征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