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數智時代產教融合云平臺建設研究

2023-06-21 00:38壽海
知識窗·教師版 2023年1期
關鍵詞:浙江省

壽海

摘要:在經歷了深層次的產業革命和數字革命之后,我國的互聯網、信息化工作取得了驕人的成績。高職院校要充分利用互聯網改革發展帶來的重大機遇,通過創新驅動,深化信息基礎建設,整合各方信息資源,打通經濟發展的“任督二脈”。浙江省作為數字經濟發展大省和產教融合改革先鋒地,應充分發揮先進的信息技術優勢,構建產教融合云平臺?;诖?,文章論述浙江省產教融合平臺建設的實踐路徑。

關鍵詞:數智時代;產教融合云平臺;浙江省

一、浙江省產教融合云平臺建設的基本思路

浙江省產教融合云平臺建設將圍繞人才儲備、技術研發、資源配置等問題展開,其以系統論、信息空間論、共生理論等理論為基礎,旨在設計和構建產教一體化云平臺,以開放的精神,突破傳統教育的封閉和自給自足的供給體系,打破產教之間的信息壁壘。通過構建產教融合云平臺,產業鏈與教育鏈之間充分共享和交換信息資源,這是推動產教融合發展的核心和關鍵。

浙江省產教融合云平臺的構建,能夠為產教融合提供信息技術支撐,并且增加企業方面在合作資源、人才資源、參與教育投入等方面的選擇范圍,同時為政府、行業企業、高職院校和學生多方面的協同工作機制提供信息支撐。政府可以利用產教融合云平臺進行預測分析、規劃,制定相關的政策法規,也可以通過產教融合云平臺了解企業信息、供給能力、需求總量等,及時進行調控,加快推進產教融合。企業可以依托產教融合云平臺提供的信息資源,通過學生與高職院校之間的合理分工與合作,加快培養符合企業需求的人才,降低企業人力成本,提高企業競爭力。

目前,大多數職業教育數字化發展研究僅限于區域內或某職業院校,整體上呈現“小聚居”的狀態。根據關注點的大小不同,筆者將現有的職業教育數字化研究劃分為三大主題。

主題一,宏觀層面的研究,包括職業教育、數字化建設方面的問題和對策。許愛軍認為,我國高職教育數字化教學資源經歷了起步發展、高速發展和綜合發展三個階段,但同時面臨教育價值上功利性取向突出,共享中獨占性趨向明顯,共建共享機制缺失,相應政策滯后等發展困境為進一步推進高職院校數字化教學資源建設,應從推進思路、推進體制、推進機制和市場運作等方面提出相應對策。劉潤民和楊志強從“職業教育4.0”背景出發,分析了職業院校應對數字信息化時代人才培養的發展策略,如通過數字媒體設備、專業人才數字資格與能力培訓、社會數字化資助、數字校園建設,提高學生的數字化技能,為學生搭建共建共享的綜合信息管理平臺,構建靈活多變的學習和工作環境。

主題二,從微觀層面關注職業教育數字化的改革與實踐。董菲和謝樹曉根據煙臺職業學院數字化校園建設的實踐,提出了以職業技能培養為目的,以校企共建、區域共享為目標的數字化校園建設是高職院校信息化建設的方向。王偉、鐘紹春和尚建新在分析我國中職示范校數字化資源現狀與問題的基礎上,提出了包括統一數字化資源標準、搭建資源平臺、開發資源庫內容、明確應用指南和策略管理辦法的資源體系建設框架。

主題三,聚焦國外職業教育數字化的發展,尤其是發達國家。趙志群和黃方慧通過分析德國職業教育數字化教學資源的特點得出結論:職業教育數字化教學資源建設應在先進學習理論的指導下,創設工作與學習情境,為學生提供多種交互學習的支持工具。徐堅認為,德國職業教育數字化從最初的在教育新媒體項目中的子項目,已經成為德國職教4.0的主要組成部分,組織結構多元、技術服務教師、教師合作協同是其主要經驗和啟示。祝曉以韓國職業教育為例,認為韓國保障本國關鍵行業人才需求的秘訣是政府在數字化經濟產業中大力改革和發展職業教育,同時企業從人力資源的“選、培、用、留”四個維度出發,與政府密切合作,確保職業教育的實施更具實效性和針對性。

二、浙江省產教融合云平臺建設的必要性

目前,高職產教融合數字化建設不穩固,高職院校與企業在實現合作共贏、優勢互補、資源共享等方面仍存在諸多問題,產教融合云平臺建設仍處在探索階段。企業和高職院校的培訓資源、人力資源、技術資源的信息不對稱,導致多頭培養或者重復研發,不僅降低了效率,還增加了發展成本。而產教融合云平臺的建設能有效改善上述問題,相關部門應做好三個方面的工作:第一,構建產教融合云平臺建設理論框架,進一步拓展產教融合相關理論研究,并將數字化思維運用于產教融合領域,在產教融合理論體系中增加指導融合實踐的內容,指導產教深度整合和有機集成。第二,為產教融合云平臺建設提供操作思路,明確產教融合云平臺建設的架構、內容和各項機制,并參考搭建設計提出建設策略,推動產教融合型企業、產教融合平臺、產教融合項目的開展。第三,運用數字化手段,通過產教融合云平臺建設,促進產教融合的智慧式、開放式、普惠式發展,降低產教融合過程中的交易成本,擴大融合面,實現數字化帶來的需求和資源的精準對接,從小范圍融合拓展為全域開放式的生態系統。

三、浙江省產教融合云平臺研究內容、方案和技術路線

浙江省產教融合云平臺研究內容、方案和技術路線主要從建設理論基礎研究、用戶需求分析、架構設計研究等方面展開。

第一,建設理論基礎研究是基于系統論、信息空間理論、共生理論等理論,重新認識產教融合的本質和實現路徑,分析產教融合云平臺構建模型及其關鍵技術,將系統理論、信息空間理論、共生理論引入產教融合云平臺構建過程,提出產教融合云平臺構建方法,界定產教融合云平臺的內涵與外延。

第二,用戶需求分析是立足產教融合的本質特征,提出信息資源共享的核心概念。筆者調研了浙江省內產教融合型企業、學校、學生、求職者和部分從業者,通過分析、梳理用戶需求,剖析各方在參與產教融合時面臨的困難,并追溯原因,確立產教融合云平臺的基本服務功能。

第三,架構設計研究是運用信息空間理論指導產教融合云平臺系統架構,基于職業教育的基本規律,提出集產業人才數據平臺、職業教育數字資源平臺、技術技能服務平臺為一體的智能化立體產教融合平臺的整體架構。

另外,產教融合云平臺的建設與運營,需要政府、行業企業、學校多方參與,通過分析產教融合中各方利益合作博弈,構建多方協同共建、資源共享的協同建設機制。同時,通過運用理論和實踐相結合、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結合、交叉學科利用、綜合比較分析及其他相關領域的前沿方法和理論,如職業教育學、產教融合理論、信息空間理論、共生理論等,最終提出浙江省產教融合云平臺建設路徑。

四、浙江省產教融合云平臺功能設計

浙江省產教融合云平臺按照不同的服務功能,可以分為三大功能模塊,分別是產業人才數據平臺、職業教育數字資源平臺、技術技能服務平臺,如圖1所示。

(一)產業人才數據平臺

產業人才數據平臺以浙江省產業發展需求為基礎,形成重點行業(領域)分類目錄、企業目錄。第一,整合行業統計數據、大型招聘平臺數據、教育與就業數據等數據資源,貫通產業分類、職業分類等人才培養發展重點環節,通過向社會動態發布產業內職業崗位等需求信息,推動技術技能人才建立合理預期,科學規劃職業生涯,助力高質量就業。第二,依托平臺,利用大數據的獲取、分析和挖掘等關鍵技術,結合浙江省產業發展規劃,組織編制產業人才需求預測報告。第三,分析產業鏈結構、產值規模等產業發展現狀和未來發展趨勢,明確從業人員數量、職業崗位能力要求等產業人才發展現狀,分析相關院校學科專業設置、畢業生規模、畢業生流入本產業比例等人才培養供給情況。

(二)職業教育數字資源平臺

職業教育數字資源平臺整合浙江省職業教育優質數字資源,按照“政府評估準入、企業競爭提供、學校自主選擇”的原則,逐步為政府提供基礎性、公益性信息資源,引導和鼓勵企事業單位、教師參與,調動各方資源,運用云計算、大數據、移動互聯等技術搭建“職業教育數字資源”平臺,實現優質教學資源共建共享,形成產教融合資源公共服務體系,同時建立健全優質教育資源的全覆蓋機制,深化浙江省信息技術改革,推進精品教學資源的共建、共享,建立起包括“職業啟蒙—職業學習—職業培訓”的全鏈條職業教育數字資源平臺。

(三)技術技能服務平臺

技術技能服務平臺以技術技能服務為核心,建立起包括知識產權與技術轉讓、求購及科技成果轉化等一站式平臺,突破企業與高職院校之間跨領域數據的界限,消除“數據孤島”,實現多維度、精細化的統計分析,把數據優勢轉化為資源優勢、發展優勢與服務能力;拓寬企業技術創新渠道,引導企業與高職院校合作開展技術研發,推進優質資源的集約利用;加強產業技術分析,主動對接國內外優勢技術,拓展多元化的技術貿易渠道,采用“平臺+機構”模式,構建覆蓋知識產權創造、管理、運用、交易和服務全鏈條的知識產權運營。

參考文獻:

[1]許愛軍.高職數字化教學資源的發展現狀、困境與推進策略[J].高教論壇,2014(5).

基金項目:2022年浙江省中華職業教育科研項目“數智時代浙江省產教融合云平臺建設研究”,項目編號:ZJCV2022B21。

(作者單位:杭州職業技術學院)

猜你喜歡
浙江省
浙江省武義第一中學
《初心》
浙江省溫州市籀園小學
浙江省結核病診斷治療中心
——浙江省中西醫結合醫院結核科
浙江省第一測繪院
2018年浙江省高中數學競賽
2017年浙江省高中數學競賽
浙江省教改之星
——張脆音
2017年浙江省高考優秀作文選評
2016年浙江省一般公共預算收支決算總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