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宋伯魯的《托多克道中戲作胡桐行》與精神家園建構

2023-06-22 00:41王瑋
文學教育 2023年6期

內容摘要:宋伯魯的《托多克道中戲作胡桐行》開中國文學胡楊書寫之先河,乃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理想人格的集大成者。在詩歌中,他視胡楊林為萬靈的藏身地,能夠容納包容形形色色的生靈,是一個類似甚至超越陶淵明的桃花源的一個理想生存空間;而胡桐則是鳳凰為之欣喜的梧桐,具有執著頑強的生命力和掀天踔地的革新叛逆精神,能夠成為縱橫天地、探索宇宙的舟航;表征著因眼界心胸打開而發現的未知事物,表達了詩人對一個具有包容性和開放性的有著生命活力和革新叛逆精神的生存空間的向往,呈現出一位雖然歷經打擊、但依舊初心不改、心懷熱愛、樂觀曠達、渴望求知與探索、具有對話精神和啟蒙意識、謙遜而又狂傲的一代大儒形象。

關鍵詞:宋伯魯 《托多克道中戲作胡桐行》 精神家園建構

胡楊在我國古稱“胡桐”。此詞最早見于《漢書·西域傳》,“鄯善國,本名樓蘭……多蒹葭、檉柳、胡桐、白草?!盵1]而我國文學中以胡楊為題材的書寫,目前見到的最早的作品乃晚清政壇碩儒宋伯魯約在1909年赴伊犁途經新疆精河托多克胡楊林時所作《托多克道中戲作胡桐行》(以下簡稱《胡桐行》)。劉靖遠認為這首《胡桐行》是描寫胡楊的絕唱,既描寫了胡楊的形,又刻繪了胡楊的神,宋伯魯筆下的胡楊是有生命的,里面藏著“萬靈”和不屈的生命力。并且他還分析了宋伯魯的其他西域詩,認為宋伯魯的西域詩對西域美麗風情進行了熱情贊歌,表達了詩人的愛國情懷。[2]但遺憾地是目前學界對這首詩還缺乏從精神維度更深入的解讀與理解,在筆者看來宋伯魯恰是借助這首詩中對胡桐的描繪,寄托了自己的思想情感與精神志業。在本文中我們試圖結合作者生平與中華傳統文化進行探索和挖掘之。

一.萬靈的藏身地:宋伯魯的桃花源

在《胡桐行》中作者起筆不凡:“君不見額琳之北古道旁,胡桐萬樹連天長。交柯接葉萬靈藏,掀天踔地紛低昂?!彼麑⒆x者立刻帶入了一個古老而又遼闊的西部空間,古絲綢之路的新北道,今精河縣境內古爾圖至托托一帶,在那里有成千上萬棵胡桐樹一直延伸向天邊。這里看似荒僻實則生機盎然,胡桐枝葉相接,有萬千生靈藏其間,它們能夠逾越大地掀翻天空,精神傲然不屈。這就是宋伯魯所描繪的胡楊林的概貌,一個類似于陶淵明的桃花源,能夠容納萬物、具有革新叛逆精神的空間。

如果我們了解宋伯魯的生平,我們就會知道宋伯魯在戊戌維新變法運動中做出了重要貢獻。彼時他組織成立“關學會”,宣傳維新思想,提出變革政治制度、改革科舉制度、設立時務官報等建議;依靠“言官”身份,上疏條陳新政,參與維新變法;彈劾守舊官僚,進行不屈抗爭。在民族危亡之際,他時刻以救亡圖存為己任,憂國憂民的思想值得后人學習和借鑒。[3]梁啟超對他的評價是:“(宋伯魯)屢上奏定國是,廢八股,劾奸黨,言諸新政最多?!盵4]戊戌變法失敗后,宋伯魯被清廷下令革職拿問,幸得密報而得以攜眷逃往上海,一度流亡日本。1902年夏天,因生計困難,不得不全家回歸故里。受到門生故舊的歡迎,卻因陜西按察使樊增祥挾私報復,慫恿陜西巡撫升允電奏清廷,宋伯魯被監禁,后經多方營救1905年獲釋。適值伊犁將軍長庚途經陜西,他對宋伯魯甚為賞識,便請他做幕僚。1906年三月,年屆五旬的宋伯魯攜妻子門生從陜西禮泉出發,同年九月抵達迪化,并應時任新疆布政史的王樹枬(與宋伯魯為同科進士)之邀于次年正月入新疆通志局修書。宣統元年(1909)四月,宋伯魯從迪化赴伊犁長庚幕,同年九月隨長庚至蘭州任職。在往返新疆的四年時間內,宋伯魯不僅編修了《新疆建置志》,《新疆山脈志》各四卷,還創作了游記《西轅瑣記》《伊江行記》等。宋伯魯的《胡桐行》即創作于這一時間段,可能創作于宋伯魯從迪化赴伊犁的1909年。

我們看到在宋伯魯創作《胡桐行》之時,他遭遇維新變法運動的失敗,一家人流離失所,四處輾轉。同樣是行走在托多克古道上,清朝祁韻士(1751~1815)在《萬里行程記》中寫到:“西行五十里至托多克(今精河縣托托鄉)。此處之東有葦湖,浩渺無際,飛雁群翔,野樹叢生,望之若林?!倍謩t徐(1785~1850)在《荷戈紀程》(1842年)中則說:“又七八里,皆小石子路,過此乃平坦,樹木極多。又二十里固爾圖,二十里花樹林,有店未停,惟行李車飼馬。二十里托多克?!睙o論是祁韻士還是林則徐他們對眼前之景并未多著筆墨,并不似宋伯魯生出如許感觸??梢哉f,宋伯魯正是因其際遇,寄情胡桐,開胡楊審美之先河,讓我們看到這遼闊的連天生長包藏萬靈具有掀天踔地精神的胡楊林。

他以生動詼諧的語言,描繪了胡楊的千姿百態?!俺C如龍蛇欻變化,蹲如熊虎踞高崗。/嬉如神狐掉九尾,獰如藥叉牙爪張。/或為諸生肅,揖讓何矜莊。/或為勇士怒,奮髯森戟芒。/或為幽閨女,婉嬺凝新妝。/或為玉清客,羽服來帝鄉。/或若沈沙戟,斷折愴周郎。/或若通天柱,摧壞悲武皇。/或若仇池石,袍笏拜元章。/或若伯通臼,舂杵偕孟光?!彼鼈兓虺C如龍蛇、蹲如熊虎、嬉如神狐、獰如藥叉等各種猛獸,或如矜持整肅的謙遜書生,須發戟張的憤怒勇士,婉轉和靜的幽閨怨女,羽服翩然的玉清貴客,或似方天畫戟被折斷讓周郎滿面悲愴,通天巨柱被摧毀讓武皇心生悲愁,仇池奇石披袍執笏禮拜石癡元章,伯通藥臼與孟光一起舂搗仙藥……胡楊林里藏有萬千生靈,胡楊樹本就擁有靈性與魂魄,呈現萬千生靈的姿態。這是在戊戌變法失敗之后希望能夠有一個寄身之所實現理想抱負的宋伯魯所面對的胡楊林,類似于陶淵明的桃花源,是一個遠離現實世界或者中心生活的理想生存空間,所不同的是在陶淵明的筆下那個世界更多強調的是和樂、封閉、安然自得,而在宋伯魯的筆下強調的則是容納包容、執著頑強的生命力和掀天踔地的革新叛逆精神。

二.溝通天地的舟航:宋伯魯的超逸灑脫

在描繪了眼前之景胡楊的千姿百態之后,宋伯魯感嘆:“妍媸肥瘦各有態,風撐雪拒千星霜。/枯杈頻經野火燎,翠葉不礙尋斧傷?!焙鷹蠲莱蠓适莞饔凶藨B,迎風拒雪已染千星之霜;干枯的枝杈頻遭野火撩燒,青翠的樹葉難以阻止一次次刀斧之傷。既是感嘆胡楊的自我悅納與頑強的生命力,又有幾分傷心失意。但是宋伯魯并未沉溺于傷世感懷之中,而是轉而寫聽聞想象之景?!拔衣勂巡?,大者如舟航。/張侯乘之探星宿,牽??椗b相望?!本袷澜缬洲D向開闊遼遠,探索更為神秘的宇宙,去廣交游。我聽說在蒲昌海(羅布泊),胡楊樹桿粗大如船只在湖中航行,博望侯張騫乘著它在星空遨游,與牛郎織女遙遙相望。與眼前實景的驚心動魄、壯闊而又崇高相比,宋伯魯心中想象之景或聽聞之景則更為超逸、灑脫、浪漫而又自由。

張騫作為中國漢代杰出的外交家、旅行家、探險家、絲綢之路的開拓者,被譽為“第一個睜開眼睛看世界的中國人”,其開拓進取精神令人感動敬佩。宋伯魯作為戊戌維新變法運動的支持者與參與者,希望能夠學習西方,改變舊中國落后封閉保守的狀況,也是一次思想上的“鑿空”中西。正是因為宋伯魯思想上保持了一種開放進取的精神,所以在思及胡楊的艱難生存處境之時能夠并不沉溺于傷心失意,而是轉向超越。

胡楊木質優良,可以做成船只。羅布人就是乘著用一整棵胡楊木做成的小船捕魚。但是在宋伯魯的想象之中,張騫卻是乘著這樣的舟船去探索更加遼闊的星空。這讓我們想到中國古代典籍中的扶桑樹、建木、若木等溝通天地的天梯樹?!渡胶=洝ずM鈻|經》中說:“湯谷上有扶桑,十日所浴,在黑齒北。居水中,有大木,九日居下枝,一日居上枝?!薄痘茨献印さ匦斡枴分姓f:“建木在都廣,眾帝所自上下,日中無景,呼而無響,蓋天地之中也?!庇终f“若木在建木西,末有十日,其華照下地?!彼鼈儾粌H是背負太陽的金烏歇息之處,也是眾神登天的“天梯”。宋伯魯在中華傳統樹木文化的基礎上,賦予了胡楊溝通天地的天梯樹的內涵,又結合西域少數民族的生活習俗和現代科學精神,讓其具備了宇宙飛船的初貌,展現了他探索世界面向宇宙的超逸曠達精神。

3.未知事物的表征:宋伯魯的啟蒙精神

胡桐是伴隨著空間的拓展而帶來的新事物,它代表的是眼界的打開,心胸的寬廣。在此詩的最后一部分宋伯魯寫道:“山經既不載,班史亦未詳。/瞀儒不解事,鳴鳳訛朝陽。/吁嗟造物信狡獪,畫工雖巧安能方。/我今作詩告來者,此言雖夸勿笑狂?!庇嘘P胡桐《山海經》里沒有記載,在班超的史書中也只提到了名稱,未盡其詳,愚昧無知的儒生不懂得此間之事,就像鳳凰鳴叫,誤以為遇到了生于朝陽處可供棲居的梧桐??蓢@造物更傾向于相信這是游戲玩笑之言,畫工雖然技藝高超又豈能惟妙惟肖。我今天創作這首詩是想告知后來之人,這些話雖然有點夸張但請不要譏笑我張狂。

宋伯魯是具有對話意識的。他努力把眼前所見、心中所想呈現在讀者面前。這好似是一場邀約,一次啟蒙,把自己見到的新事物奉到讀者面前,希望能夠打開國人的眼界。雖然戊戌變法失敗,四處流亡,回到家鄉被告發投入監獄,為生計舉家遷往新疆……,卻依舊不忘自身使命,并不沉湎于傷心失意。寫到最后,宋伯魯對自己所描繪之景、所說之言,能否被世人接受心存疑慮,畢竟這存在的一切是如此夸張、如此狂妄,超出人們認知、想象的范疇。但是他還是盡力把這一切描摹下來,以待來者與他共鳴。

在此詩中,題目里的一個“戲”字,結尾的一個“狂”字,生動地展示出宋伯魯的精神世界。因變法失敗幾經流離輾轉行走在西域偏僻的托多克古道,卻還具有游戲心態,無論是自謙還是自嘲,都可見其樂觀放達。詩人的目光所及是開闊的,是震撼的,在這一片荒野里竟然有成千上萬棵胡桐樹連天生長。充滿生機與活力,有眾多各種各樣的生靈藏期間,散發著戰天斗地不屈的生命精神。這豈不是宋伯魯自身生存境遇的寫照嗎?他也要在這荒僻的西域尋找一個安身立命之所,卻發現這里雖然偏僻卻并不荒蕪,這塊神奇的土地竟然生長出連天的胡桐,容納萬千的生靈,呈現生命不屈的狀態,還有多少仁人志士、熱血兒郎在這里報效祖國,雖歷經打擊卻不改初心?他的想象是宏闊的,他的胸懷是寬廣的,他的目光是悲憫而又充滿熱愛的。胡桐在他的筆下更接近于在當時社會環境下報國無門、壯志難酬只能遠走邊疆、依舊壯心不已的仁人志士;而那片胡楊林則像是在一個并不理想的環境中所創造出的能夠包容萬物的理想家園,蒲昌海那大如舟航的胡桐樹則是溝通天上人間、度己度人實現人生超越的存在。這樣的胡桐樹,在《山海經》《漢書》中當然沒有詳細的記載了,這又豈是畫工能夠畫出來的?宋伯魯在當時的境遇下依然自比鳴鳳,充滿對胡桐的贊美之情,當然稱得上一個“狂”字。相比于《贈宋伯魯五言聯》“斯文在天地 孤憤寄山林”中康有為的“斯文”與“孤憤”(戊戌變法失敗26年后,即1923年,康有為到西安講學,在游覽臥龍寺時,對該寺的《磧砂藏》產生興趣,釀成“盜經風波”,在宋伯魯的“勸說”之下,康有為還經怏怏而別,寫下這一對聯。)[5],宋伯魯的“狂”狂得謙遜,狂得自在,狂得詩意盎然,令人追慕。

總之,宋伯魯的《胡桐行》開我國文學中胡楊書寫之先河,乃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理想人格的集大成者。在他的筆下托多克古道上的連天生長的胡桐林乃類似甚至超越陶淵明的桃花源的一個理想生存空間,能夠容納包容在當時社會環境下報國無門、壯志難酬只能遠走邊疆、依舊壯心不已的仁人志士;而胡桐則是鳳凰為之欣喜的梧桐,具有執著頑強的生命力和掀天踔地的革新叛逆精神,能夠成為縱橫天地、探索宇宙的舟航;表征著因眼界心胸打開而發現的未知事物,對真理和信仰執著的追求……可以說,宋伯魯寄情胡桐,表達了自己對一個具有包容性和開放性的有著生命活力和革新叛逆精神的生存空間的向往,呈現出一位雖然歷經打擊、但依舊初心不改、心懷熱愛、樂觀曠達、渴望求知與探索、具有對話精神和啟蒙意識、謙遜而又狂傲的一代大儒形象。

參考文獻

[1]班固.漢書[M].顏師古,注.北京:中華書局,1975:3876.

[2]劉靖遠.西域美麗風情的熱情贊歌——論宋伯魯西域詩的愛國情懷[J].新疆教育學院學報,2007,23(1):1-4

[3]張華騰,朱曉博.宋伯魯在戊戌維新運動中的貢獻與其歷史地位[J].寶雞文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9,39(2):64-70

[4]梁啟超.戊戌政變記[M].北京:中華書局,1954:91.

[5]戚小亮.斯文在天地 孤憤寄山林——康有為《贈宋伯魯五言聯》考釋[J].美術觀察,2011(9):102-105.

基金項目:本文系兵團社科基金一般項目“中國當代文學中的胡楊精神建構及傳播價值研究”(21YB24)的階段性成果。

(作者介紹:王瑋,博士,塔里木大學人文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