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學數字教材出版優化路徑探究

2023-06-22 17:44戴躍青
藝術科技 2023年2期
關鍵詞:數字教材教育出版數字出版

摘要:建設數字教材在促進教育與出版的新發展中至關重要。隨著出版業與各領域的融合發展,中小學數字教材的參與主體隨之增加,應用范圍不斷擴大?;诖?,文章通過強化理論研究、重視應用實踐、突破工具理性等方面,探究中小學數字教材出版的優化路徑。

關鍵詞:數字教材;數字出版;教育出版;中小學

中圖分類號:G230.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9436(2023)02-0-03

數字化技術的介入使出版與教育的邊界幾近消失,線上課程、教育APP、移動學習等產品正是其實踐成果,而隨著環境的變化,出版與教育如何進一步融合還有很大的探索空間。從教育信息化1.0和2.0行動計劃,到《中國教育現代化2035》中提到的實施路徑,國家政策文件的出臺不僅夯實了教育現代化頂層設計的基礎,還為數字教育的發展提供了一定的行動方案。作為基礎性教學資源,數字教材的地位不言而喻,在近幾年更是加快了對其研發應用的步伐。

1 數字教材促進教育與出版新發展

教育是開展文化傳播的活動,這個過程中少不了作為載體的出版物。出版與教育總是緊密相連,數字教材在出版業的數字化轉型和教育形式、手段及意義的變革中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

1.1 數字教材在教育中的重要性提升

《關于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以下簡稱“雙減”政策)的出臺,對教育領域的各方產生了重大影響,數字教材也更加受到重視?!半p減”政策對教學與作業的設置提出了新的要求,即需要圍繞教學目標并且確保難度不超過國家課標,這提高了課標與教材的地位,因此教師必須做到專注于教材,以教材為本開展教學。而學校則必須打破固有的教育模式、改變傳統的教法、建立高效優質的學習途徑、提升課堂教學質量,這既是應對策略,又是政策要求,數字教材為此提供了支持。

隨著教育信息化的不斷發展,作為能促進學生信息素養和創新能力提升的工具,數字教材必定會成為越來越普及的選擇。從數字教材的功能來看,其可以記錄學習者的學習進度、學習效果等,并能通過數據清晰明了地表現出來。教師可以根據學習記錄及時調整教學方法,從而提高教學水平與質量。此外,數據化呈現能夠體現出學習者的差異性,有利于實現個性化教學。

1.2 數字教材在出版中的必要性越來越受重視

教育出版一直是出版業發展的一個關鍵領域。教育出版作為教育的核心引擎,在整個出版行業應收比例最高曾超過70%,所以教育出版是當前探究出版新形態的重要切入點[1]。同樣,頂層設計的優化將推動出版行業運營模式的改變?!半p減”政策明確指出,各級教育部門要積極開展線上教育教學資源的征集和開發,為學生提供優質專題教育資源以及涵蓋各級別各學科的課程內容,因此,學校勢必會加大數字教學資源的采購力度,這對那些擁有優質內容、以教材出版為主的出版社來說,有了一定的轉型機會和發展機遇[2]。

2 中小學數字教材出版的發展趨勢

為實現基礎教育公平優質發展的目標,教育出版需要充分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在課程建設中大幅提高教育技術工具的現代化水平和教育中的信息技術水平,推動信息技術與課程深層次整合,實現課程資源共享。要讓信息技術與課程深層次整合,離不開一套體系化的、匹配信息化課堂的優質教學資源。數字教材一直被業內認為是能打通課程改革“最后一公里”的核心教學材料,中小學數字教材出版也在不斷發展中取得了一些實踐效果。

2.1 參與主體增加,依據自身優勢發揮作用

過去,數字教材主要是出版社憑借自身擁有的內容資源進行數字化轉型的產物,但隨著市場的擴大,數字教材產業鏈上的主體更加復雜。目前,包括教材出版社、數字公司等科技企業、教研機構在內的主體,均會參與數字教材的編制,特別是中小學市場,也涉及教育資源廠商、教輔企業等,各地教育教學研究室則積極探索教育現代化創新發展的新路徑。各參與主體匯聚各類優質的教育教學資源,發揮多方優勢,為各級各類教育主體提供系統化服務。

傳統出版單位,特別是主要從事教育出版的出版社,一般在數字教材產業中作為內容提供商,如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根據國家課程標準,針對廣大中小學師生推出了適應信息時代新形勢下教與學的新要求,且融教材、數字資源、學科工具、應用數據于一體的多媒體、立體化、智能化的“人教數字教材”[3]。

教育科技公司作為數字教材平臺的打造者,是教學和學習服務提供商,如北京京師訊飛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持續關注教育發展前沿技術,以中小學教育教學為中心,構建跨終端、跨平臺的教學和學習服務系統,為中小學教師和學生提供了智能化、個性化的教學和學習服務[4]。

各地的教育委員會則綜合多方力量,以上海市數字教材的建設推廣為例,上海市教委教研室主持開展了“上海市中小學數字教材建設實驗”項目,旨在開發數字教材及配套技術工具和應用支持系統[5]123。不同主體以項目制等形式合作,發揮自身價值,以數字教材為核心推動出版行業和教育行業融合發展,共同完成數字化轉型升級,成為數字化時代數字出版、數字教育創新的踐行者。

2.2 應用范圍擴大,輻射更多地區的師生

數字教材推廣工作應由點及面,先開展試點,再分析總結試驗區建設工作,提煉應用模式,然后將成功經驗應用到其他地區。近幾年,北京、上海、江蘇、廣東等地均通過電子書包和智慧課堂的方式,對數字教材進行了試點,河南、貴州等省市也開始逐步推廣數字教材的應用[6]。

2019年9月,廣東省政府以每年1.75億元的巨資采購了廣東省出版集團的數字教材服務,并將其逐漸推廣到全省,基本實現了廣東省數字教材的普及化、常態化應用?!吧虾J兄行W數字教材實驗”項目已有8個整體試驗區,3251個班級,2639名教師,還有5萬多名學生已經在使用數字教材。河南省主要基于河南省中小學數字教材服務平臺,為河南省基礎教育階段的師生提供全學科、全學段、全版本的數字教材,共計上線300余冊,涵蓋該省實際使用教材種類的95%以上。四川省教育資源公共平臺中的數字教材板塊向全省提供中小學國家課程教材電子版和地方課程電子教材的網址鏈接,其主要形式是各出版單位教材電子文件的靜態媒體數字教材?!皬V西義務教育階段國家課程數字教材及應用服務項目”是廣西壯族自治區2020年開展的重點項目,每年撥款3000萬元,用于購買國家義務教育階段的數字教材及應用服務,為廣西中小學41萬義務教育階段的教師提供數字教材、專門培訓和其他支持服務[5]123。

3 中小學數字教材出版優化路徑

數字教材因使用方便、節省空間、能帶來多媒體體驗等優勢,受到用戶的歡迎。但隨著硬件設備的普及和教學資源在網絡上的易得性,用戶的需求更加多樣化。為更好地服務教育出版,數字教材需要進行相應的優化改變。

3.1 強化理論研究,為數字教材設計提供支持

目前,數字教材存在較為明顯的結構性問題,這種結構性問題對數字教材的應用實效產生直接的負面影響,并在近幾年逐漸成為數字教材的發展瓶頸。教學內容是數字化應用和服務的根本,從教材設計和教學應用的角度來看,數字教材若僅增加與紙質教材內容對應的多媒體資源,容易造成多媒體內容的編排缺乏邏輯性,使數字教材的應用難度增加;如果以使用數字教材而不是提高教學質量為目標,摒棄使用紙質教材時傳統的教學方法,重構教學計劃,那么數字教材的使用價值將大打折扣。數字教材的結構性問題,主要是由于設計者對其的認知觀念與實際應用時存在誤差[7]。

教材研究是推動教材體系創新的重要途徑,因此,數字教材開發者應改變陳舊的數字教材設計理念,深入開展教材研究,厚植基礎理論研究,探清數字教材的概念及各要素間的關系,為數字教材建設提供新思想、新理論與新方向。另外,為保證數字教材配套題目與課堂教學內容一致,要學習前期開發的傳統課程材料,保留其可以應用新技術環境的部分,融合其用到的教學思想、教學理論和教學法,對學習科學進行深度研究,在吸納、繼承傳統課程優勢的過程中,根據新環境、新技術推動新發展。同時,應建立更加專業的機構,培養更加專業的教材研究人員,撰寫相關研究論文,以提供理論指導和人才支持。

3.2 重視應用實踐,關注數字教材使用的實效性

數字教材的應用場景存在差異性,不同地區、不同學??墒褂玫脑O備不同,可能存在數字教材不兼容的情況。同時,不同教師的信息化程度不同,普通教室和專用教室、智慧教室里的環境不一樣,不同學科、不同學段的學習者特征存在差異,因此,要關注數字教材在具體實踐中的使用,只有這樣才能提高其應用的實效性。

使用數字教材的目的是幫助學生學習,因此,在實踐時要堅持以學習者為中心的原則。第一,根據學科特點,研發具有學科特色的工具,學習物理、化學等學科時需要具象的實驗展示,音樂、美術等學科則需要培養學生的審美感知、藝術表現和文化理解能力。以音樂數字教材為例,現在各地、各校的學習能力考核都是圍繞歌唱能力開展的,而要用測評系統完成技巧的考核,也就是演唱和演奏這兩項的評價,這一方面還需要數字教材繼續創新、追求技術上的突破[8]。第二,數字教材的多方主體要通過專題研討等方式推動實踐,重視數字教材教學案例積累,注重貼近一線場景的教育應用開發。另外,教師之間也應就如何更好地使用數字教材成立學習小組,定期溝通,與課堂實踐結合起來,把握數字教材的不同應用層次,以更好地發揮數字教材的優勢。第三,數字教材開發者要從用戶的角度出發,將數字教材當作一個產品來體驗操作和實踐應用,關注使用者對數字教材的接受度與滿意度,調查其使用意愿和態度,根據用戶需求加以改進,滿足不同學校、教師個性化教育場景的需求。

3.3 突破工具理性,助力學生素質全面提升

目前,數字教材的產品形態有限,各主體在內容資源開發方面的思路比較接近,大多是在紙質教材的基礎上配套相關音頻、視頻等多媒體資源,這主要是出于對中小學階段教材的嚴格編寫和嚴格審定的考慮。數字教材中的信息技術在某種程度上造成了以精確、程序化和高效率為特征的工具理性,即被單純地定義為純粹的技術教科書,忽視了數字教材本身的作用和價值。數字教材雖然以信息技術為依托,但是其目的并非追求效率,而在于實現學習者自身的能力發展和提高[9]。因此,對中小學數字教材出版來說,需要突破工具理性,進一步挖掘數字教材自身的價值。

具體來說,數字教材出版可以從以下方面優化。第一,從功能來說,數字教材的基本功能以閱讀、做筆記、插入資源和診斷練習為主,教師如果主要將數字教材作為演示型工具,那么將不利于學生全面素養的提升,因此,要多開發指向學生素養培養的工具。從內容來說,每個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不一樣,完全統一的學習進度會阻礙學生的個性化發展,因此數字教材出版要繼續增加內容資源,以支持教師備課和學生學習,提供問題的引導、方法的引導、資料的支持,用豐富的資源來滿足個性化學習和需求,使各類學生都能有效地開展自主學習。

第二,過于注重結果的傾向,無法獲知學生思維過程現狀,存在導致學生機械記憶的可能性,從而產出虛假學習結果。因此,數字教材應注重在過程中對學生綜合整體素質的評估,將真實環境中學生的具體表現發揮及在場景中的合作作為判斷的依據,保證課前、課中、課后階段學生都有能力拓展的機會,根據精準化評價來開展定制化學習,促進師生之間、師生與知識之間交互體驗的產生。

4 結語

隨著數字出版的不斷深化,數字教材要從單一的教材向面向學校的教學服務方案轉變,與其他教育資源融合應用,提供全方位教學服務。根據創新發展要求,未來還要打造智慧學習空間,有效連接在不同時空開展的學習活動,使學生可以在任何場合都能完成線上線下的融合學習,獲得個性化服務,使學習變成一種更有趣、更舒適的體驗,而這也能成為普及優質教育的利器。數字教材的不斷優化反映了教育出版在內容和形式上的與時俱進,技術的不斷賦能是教育出版發展的源源動力。但值得注意的是,技術絕對論是有違教育本質的,未來要繼續努力構建數字教育出版新生態,不斷探索教育現代化新模式,也要始終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

參考文獻:

[1] 吳昕.關于我國教育出版融合發展問題的思考[J].科技與出版,2022(12):1-6.

[2] 宋吉述.“雙減”政策下教育出版發展思路[J].中國出版,2021(20):14-18.

[3] 余宏亮,王潤.數字教材體系:價值意蘊、結構要素與建構路向[J].全球教育展望,2022,51(11):60-68.

[4] 孟貴珍.傳統出版企業數字化轉型的建議[J].出版廣角,2016(19):64-65.

[5] 姜鈺,肖曉羽.中小學數字教材:概念特征、應用現狀與發展建議[J].中國傳媒科技,2022(7):122-124,136.

[6] 肖曉羽,李佳,趙曉嬿.中小學數字教材出版的實踐與思考:以北師數字教材為例[J].傳播力研究,2020,4(7):117-118,120.

[7] 沙沙,賈楠.新一代國家課程核心數字資源設計理念突破:中小學數字教材結構性問題研究[J].中國教育信息化,2022,28(12):46-52.

[8] 徐巍巍.從音樂教材數字化探索融合出版新路徑[J].傳媒論壇,2021,4(12):114-115.

[9] 閆君子,張家軍.數字教材的概念詮釋與功能剖析[J].教育科學研究,2022(4):47-52,58.

作者簡介:戴躍青(1997—),女,湖南寧鄉人,碩士在讀,研究方向:數字營銷。

猜你喜歡
數字教材教育出版數字出版
音樂教學發展的新趨勢
信息時代教學模式的位移研究
淺談新媒體在美術類圖書出版中的應用
做一個全民閱讀時代的“悅”讀人
國際圖書出版市場現狀及趨勢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