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標準數字化轉型在市場監管中的應用方向與挑戰

2023-06-23 02:59狄矢聰
中國質量與標準導報 2023年1期
關鍵詞:市場監管

狄矢聰

摘要:標準數字化轉型是標準化工作適應全球數字化發展的必由之路。標準數字化在市場監管中的應用,可以革新市場監管手段,加快提升市場監管效能。本文結合市場監管部門職能,歸類闡述了標準數字化轉型在市場監管領域——標準制定監管、標準實施監管、標準評價監管、知識產權監管四大創新性應用場景,進一步指出了五大應用挑戰。圍繞戰略性建議、保障性建議、功能載體建議、標準化建議、激勵性建議五個維度提出了對策舉措,以期為標準數字化轉型在市場監管領域深入應用提供參考借鑒。

關鍵詞:標準數字化轉型 市場監管 應用方向 應用挑戰

Application Direction and Challenge of Standardization Digital Transformation in Market Regulation

Di Shicong (Shanghai Institute of Quality and Standardization)

Abstract: Standardization digital transformation is the inevitable course to adapt to the global digitalization development. The application of standards digitalization in market regulation can innovate the means of market regulation and speed up the efficiency of market regulation. Combined with the functions of market supervision departments, this paper categorizes and expounds the four innovative application scenarios of standardization digital transformation in the field of market supervision:standard development supervision, standard implementation supervision, standard evaluation supervision, intellectual property supervision, and further points out five application challenges. Countermeasures are put forward from five dimensions: strategic suggestion, guarantee suggestion, functional carrier suggestion, standardization suggestion and incentive suggestion, in order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in-depth application of standardization digital transformation in the field of market regulation.

Key words: standardization digital transformation, market regulation, application direction, application challenge

0 引言

近年來,全球數字化轉型大幕已然拉開,數字經濟正在成為拉動世界經濟增長的新動能。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加快數字化發展,堅定不移建設數字中國”戰略目標,強調數字化轉型是我國供給側改革的重要抓手。標準是經濟活動和社會發展的技術支撐,各行業領域數字化程度日益加深倒逼標準化工作做出新的變革。

標準數字化轉型以數字融合為手段,利用數字技術(如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和軟件工具對標準本身賦能,創建標準結構和內容機器可讀的全新表達方式;以數據要素為驅動,對標準全生命周期數據留痕管理,實現靈活高效可交互的標準研制過程;以業務創新為導向,讓標準承載的規則要素能夠以數字形式提供給不同業務流程,拓展精準便捷可互聯的標準應用模式,從而推動標準化治理模式創新,實現精準的標準版權、專利技術和數據保護,與現有標準的差異性分析見表1。

《“十四五”市場監管現代化規劃》指出,充分運用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現代技術手段,推動市場治理模式再造,加快提升市場監管效能,以精準監管、智慧監管推進市場治理體系和能力現代化建設。當數字技術遇上標準化,在市場監管領域也將顯現出較大的應用潛力。

1 市場監管標準數字化轉型的應用場景

1.1 標準數字化轉型+標準制定監管

標準數字化轉型使各方協同研制、審查標準并進行數據交互共享成為可能,從而實現標準制修訂全過程的高效、統一和透明,有利于標準化管理部門對標準的制(修)訂、審批和發布動態監管,有效解決傳統標準制定流程協同性差、溝通效率低、研制周期長等問題。

在標準預研、立項階段,通過數字化平臺對關聯標準、文獻進行智能分析,將有助于標準化管理部門在線進行標準立項前查新,靈活實現標準間主要技術要素比對,高效摸排與國內外標準的關聯情況,輕松判別標準制定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在標準制修訂階段,采用數字化編寫工具可生成結構化的內容和語義標記,使標準開發者能夠更專注于標準內容而非格式,極大提高了標準化管理部門對標準編寫規范性的監管;標準內容以結構化且語義豐富的形式呈現,使標準開發者能夠在編制過程中更有效地查找和索引整個標準集合,發現與已發布標準中有無矛盾或需改進以便表述更嚴謹之處,極大提升了標準質量。

在標準征求意見階段,標準化專家和利益相關方根據數字化平臺中的數據留痕和標準配套實驗測試的功能模塊,更易于驗證標準中測試方法的科學性、技術的可行性和數據的真實性,便于標準評論意見的流轉記錄透明和修改情況可溯源,使標準化管理部門對標準制定合理性的監管更有效。

在標準審查和復審階段,標準化專家和標準化管理部門能夠通過構建語義豐富、顆粒度高、關聯度廣的標準知識網絡,快速對標準技術先進性、術語協調性、指標一致性等進行評估和審查,極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1.2 標準數字化轉型+標準實施監管

對現有標準實施的監管,主要依靠市場監管部門執法人員線下走訪企業抽檢相關產品/服務,經檢驗檢測/認證認可時與標準條款進行比對方可得出結論,耗費大量精力且效率低下。標準數字化將讓標準的獲取與使用變得更便捷與智能,標準要素直接集成到數據庫、軟件程序、訪問接口等更加靈活高效的形式提供給機器自動解析提取、加工標注、關聯分析,這有利于企業直接將標準中的技術要素編譯成機器的工作指令,從而對業務過程精準地實施標準,同時監管部門可通過數據留痕將企業實施標準的行為數據與標準條款進行比對,系統自動得出標準實施合規性的結果,大大提高了標準實施監管的效能。

1.3 標準數字化轉型+標準評價監管

標準數字化技術(如知識圖譜、自然語言處理等)在標準先進性評價工作中的應用,有利于實現標準內容知識的提取、分類、關聯與表達,將海量的標準文本轉化成可自由使用的動態知識網絡,在無需人工干預的情況下,機器自動提取標準中主要技術指標元數據,針對“國內領先、國際先進”等不同評價要求,迅速匹配標準數字化資源庫中相關指標要素形成分類、比對和表達的結果,快速做出評判,有助于標準技術先進性評價工作更智能化地開展。標準化管理部門也可從平臺的數據留痕中對異常數據更好地實施評價監管,避免人為判斷有失偏頗。

1.4 標準數字化轉型+知識產權監管

知識產權保護是標準制定和實施的前提和保障?;跀祿诰?、語義建模、可視化分析處理等技術,標準數字化將更易于識別標準內容與知識產權的關聯性。標準內容以結構化且語義豐富的形式呈現,通過標準數字化平臺中的數據留痕,有利于標準化管理部門發現在標準制定過程中各利益相關方對標準知識產權的聲明,特別是涉及專利的標準,其專利持有人是否愿意基于免費(RF)或合理無歧視(FAND)原則授權許可他人實施的聲明,即達到專利使用權的無償/有償轉移,以及判別該專利是否為標準必要專利1(SEP)。除此之外,通過標準采標程度(等同采用IDT/修改采用MOD/非等效采用NEQ)的關聯關系,標準化管理部門還可以發現采標標準涉及專利的情況,以專利技術為基礎制定的標準,其實施就會受到知識產權制度的保護。

2 標準數字化轉型在市場監管中的應用挑戰

2.1 標準數字化工作缺乏頂層設計

目前,市場監管總局(標準委)已組建“全國標準數字化標準化工作組”,牽頭推進標準化工作向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轉型。而各地區對標準數字化轉型工作的交流、共享和分析機制尚不健全,對遠景目標缺乏清晰的認識,暫未形成統籌規劃,不足以形成合力,存在重復研究、缺乏重點的情況。標準數字化轉型工作不能僅站在標準化組織的角度去思考,更應該結合標準開發者、標準管理者、標準使用者等更開放融合的視角去探討廣闊的應用場景和深遠影響,明確價值鏈,以問題導向、需求導向、效果導向形成清晰一致的標準數字化轉型工作的頂層設計。

2.2 新一代信息技術賦能標準數字化工作適配度不高

新一代信息技術如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知識圖譜、自然語言處理)在賦能“互聯網+”領域為智慧城市提供一站式解決方案作用突出,但與標準全生命周期的融合創新才剛剛起步,標準數字化技術體系仍處在研究和發展的過程中,由于現有標準編寫格式行業差異化大,且以非結構化數據居多,技術介入難以形成可復制推廣經驗,尚處于小范圍試點階段,推進周期長,暫未展現出與標準全生命周期各環節的關聯和賦能,需要結合標準和標準化的特點,進一步摸索前行。

2.3 缺乏平臺載體對標準數字化內容進行存儲和管理

標準數字化轉型需要對標準制修訂的系統架構進行革新優化,同時建立專業的平臺來支撐數據存儲和管理。打通標準數字化技術實現路徑,建設覆蓋標準數字化全生命周期的在線協同創作平臺刻不容緩。只有使各利益相關方基于相同的“游戲規則”來進行標準數字化研制和轉化,才能有效提高標準框架結構和元素內容表示的統一性和交互性,為標準數字化智能應用奠定基礎。

2.4 缺乏標準數字化的標準

標準數字化技術和應用正處于快速發展期,其標準化將有助于統一對標準數字化的認識,促進解決標準數字化關鍵技術問題、規范和指導標準數字化在行業中的應用。但國內外在標準數字化領域還未形成通用標準,相關行業標準體系尚未建立。目前國內針對標準數字化標準的研究雖已啟動推進,例如機械工業儀器儀表綜合技術經濟研究所作為牽頭單位制定國家標準《機器可讀標準能力分級模型》,但有關標準數字化的技術方法和互操作性、開源和應用等標準的制定尚未取得實質性進展。標準數字化的體系架構還沒有建立起來,沒有統一的技術標準,導致標準數字化技術應用落地發展緩慢,無法及時滿足市場的需求。標準的缺失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標準數字化的行業互聯、場景拓展和產業合作進一步發展。

2.5 標準數字化復合型人才緊缺

現有標準化領域的專家,習慣于用簡潔無歧義的文字內容來描述規范的標準條款,但未必勝任使用XML等計算機語言來直接編寫供機器可讀的標準。同樣地,信息技術領域的專家也并不熟悉標準化的規則與行業技術。因此既要熟悉行業知識,還要掌握原先標準編寫的規則,同時最好還擁有數字化應用經驗,這樣的人才絕對是稀缺的。標準數字化復合型人才的培養問題需盡早提上議事日程。

3 標準數字化轉型在市場監管中應用的對策建議

3.1 戰略性建議

完善標準數字化的戰略布局和頂層設計。標準數字化研究需要有前瞻性和統一性,在市場監管科技政策和科技戰略計劃中,應進一步明確標準數字化的總體目標、階段性目標、分階段實施策略,引導開展標準數字化轉型中關鍵共性技術研究,編制案例集(避免重復勞動),著力統一標準數字化理論、方法和模型,避免由于頂層設計不成熟而阻礙標準數字化的發展。

3.2 保障性建議

建立標準數字化轉型工作組織協調機制。標準數字化技術在市場監管中的應用推進應當由市場監督管理部門牽頭成立一個專門的標準數字化轉型工作辦公室,參與主體應包括相關政府部門、科研機構、企事業單位、專業技術組織等,主要負責標準數字化轉型發展規劃的制定;研究標準數字化轉型在市場監管領域實施總體路線圖,確保技術和監管工作場景深度融合;分工協同、統籌推進標準監管數字化方案和試點;探索數字化條件下標準管理新機制,包括數據安全、數據倫理等,提高數字化治理效能;為相關工作提供方向指引與決策建議。

3.3 功能載體建議

建設市場監管標準數字化平臺。參考ISO/IEC在線標準開發(OSD)平臺架構功能,開發標準數字化工具,建設集在線協作開發、實施應用管理、先進性評價比對和標準數字化服務于一體的標準數字化平臺,打通標準數字化全生命周期,對標準數字化內容進行存儲和管理,實現對標準數字化方法科學性、技術可行性和數據真實性的初步驗證??紤]服務接口等功能模塊預留,未來可搭建國家與地方標準數字化平臺對接的橋梁,實現地方標準數字化與國家標準、行業標準數字化的互聯互通。

3.4 標準化建議

加快標準數字化標準體系建設,助力數字市場監管規范化。調研標準數字化轉型在市場監管領域應用的全流程,積極發揮標準化原理與方法、信息技術、人工智能、智能制造、知識管理等領域專家作用,圍繞標準數字化在市場監管應用過程中的標準化需求,加快開展標準數字化標準體系和評價指標體系研究及關鍵標準制修訂工作,逐步完善標準數字化技術和應用標準兼容,鼓勵第三方組織和聯盟開展標準數字化技術驗證,努力探索制定適用于市場監管領域的標準數字化標準體系,培育各地先進性標準如“上海標準”帶動標準數字化創新,提升新一代信息技術與標準全生命周期的融合賦能。

3.5 激勵性建議

一是制定標準數字化轉型技術專項扶持計劃。專門針對開展標準數字化轉型公共服務平臺建設方向、前沿和關鍵共性技術研發方向、重點優勢產業應用試點方向的研究給予項目補貼資助,鼓勵企業參與、社會力量和資本投入,加快引導標準數字化賦能市場監管轉型升級。二是支持培育多元標準數字化人才。通過數字教育培訓專項培養一批貫穿于標準全生命周期的數字化專業人才,加快建設一支具備多種綜合能力的標準化人才隊伍,進一步拓寬標準數字化研究深度和覆蓋面,加強研究成果轉化和實踐經驗交流,推進標準數字化轉型在市場監管領域的應用早日落地。

4 結語

標準數字化技術在市場監管領域中的應用仍處于起步階段,必將會面臨諸多挑戰。當前,標準數字化轉型的發展正朝著結構化、知識化、智能化的方向縱深推進,應當從近、中、遠期分步規劃來實現從獲取數據、理解數據到應用數據的階梯式發展。只有不斷完善頂層設計,培育多元人才,加快標準數字化關鍵共性技術和方法工具等創新性研究突破,搭建統一的標準數字化平臺和標準體系以提高標準“零部件”的一致性和互操作性,才能真正實現標準數字化智能應用的理想藍圖。

參考文獻

[1] 汪爍, 段菲凡, 林娟. 標準化工作適應全球數字化發展的必然趨勢:標準數字化轉型[J]. 儀器儀表標準化與計量, 2021(3):1-3, 14.

[2] 國務院.“十四五”市場監管現代化規劃[EB/OL]. (2021-12-14)[2022-01-27]. 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22-01/27/content_5670717.htm.

[3] 于欣麗. 對我國標準數字化工作的幾點思考[J]. 中國標準化, 2022(5): 7-13.

[4] 張佩玉, 裴繼超. 鄔賀銓:標準數字化是大勢所趨[J]. 中國標準化, 2022(7): 24-29.

[5] 王寶斌. 探索“可讀”的實現路徑[J]. 質量與標準化, 2022(1): 8-9.

[6] 趙子軍. 標準數字化工作的主要挑戰是什么,以及如何應對?[J]. 中國標準化, 2022(5): 20-21.

基金項目:上海市2022年度“科技創新行動計劃”軟科學研究項目“標準數字化轉型發展趨勢與應用方向研究”(22692195600)

猜你喜歡
市場監管
強化市場監管監督 助力改善民生福祉——河北省平山縣人大常委會持續監督市場監管紀實
大同市云州區:開展農資市場監管檢查
不忘初心 砥礪前行——河北市場監管周年回望
淄博市農藥市場監管的現狀及幾點建議
市場監管總局成立后的直企監管風向
山東省高密市糧食局 扎實推進糧食市場監管創新
青海省人民政府關于貫徹落實“十三五”市場監管規劃的實施意見
中藥飲片市場監管乏力
加強種子市場監管 確保農業生產用種安全
種子市場監管存在的問題與改進建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