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等藝術教育評估融入國際評價體系的動因和路徑研究

2023-06-25 10:06曹耘齊陳見東
藝術科技 2023年7期
關鍵詞:動因

曹耘齊 陳見東

摘要:隨著高等藝術教育不斷大眾化和普及化,高等藝術教育的質量逐漸被視為其生存和發展的根本。高等藝術教育評估作為質量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高等藝術教育評估國際化的背景下,融入國際評價體系已成為各國高等藝術教育評估的重要議題。高等藝術教育評估融入國際評價體系的動因是多層面的,其既有自身的訴求,包括評估機構專業性訴求、評估模式兼顧化和評估工作公開化這三個方面的內部動因;又受到國際大環境的影響,包括經濟全球化、政治全球化、文化交流、技術進步這四個方面的外部動因。內外共同助推其國際化進程。高等藝術教育評估融入國際評價體系的路徑,可從三個角度分析:一是就教育評估自身而言,應該從全球視角來思考自身的發展與定位,首要前提是具備國際化的教育評估理念,從全球視角出發認識高等藝術教育的改革與發展;二是就國家層面而言,各國應該相互借鑒先進經驗,處理好本土化與國際化的關系,在完善各國教育質量保障體系的同時,建立并發展區域性的、全球性的教育質量保障網絡聯盟,加強國際高等藝術教育質量保障的合作與交流;三是就高校層面而言,應進一步提高質量,既要參照國際標準制定高校國際化的總目標和階段目標,又要將學校分類評估和學科專業評估相結合?;诖?,文章研究高等藝術教育評估融入國際評價體系的動因和路徑,以供參考。

關鍵詞:高等藝術教育評估;國際評價體系;動因;路徑

中圖分類號:G649.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9436(2023)07-00-03

0 引言

當今世界各國在高等藝術教育大眾化和普及化的過程中,越來越重視高等藝術教育的質量,甚至把它視為生存與發展的根本因素,希望通過提升高等藝術教育的質量來滿足大眾對高等藝術教育的需求,這已成為當代世界高等藝術教育評估追求的目標[1]198。高等藝術教育評估融入國際評價體系是教育國際化的必然結果。

1 高等藝術教育評估與國際評價體系

高等藝術教育評估在世界高等藝術教育發展中占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隨著高等藝術教育的普及,及其在各國受歡迎程度逐漸提升,人們對高等藝術教育的質量問題開始引起重視。因此,高等藝術教育評估能否與時俱進,跟上國際化的步伐,融入國際評價體系,成為當代高等藝術教育能否可持續發展的關鍵問題,引起世界廣泛關注。

1.1 高等藝術教育評估的現狀及問題

從世界范圍來看,雖然各國的政治、經濟、文化、科學以及教育體制存在差異,高等藝術教育評估的歷史也有長有短,但是隨著高等藝術教育的普及,更多的人能夠接受高等藝術教育,高等藝術教育消費也成為大眾就業與發展的基礎性和基本性需要。因此,高等藝術教育的質量問題受到越來越多人的重視,引起社會各界廣泛關注。在全球化的趨勢下,國際化成為當今世界的主要發展趨勢,教育評估必須跟上這股潮流,融入國際評價體系,促進高等藝術教育評估科學、高效、規范化發展。

1.1.1 高等藝術教育評估的目的是規范還是特色

開展高等藝術教育評估活動首先必須回答其目的是什么這個問題,它是高等藝術教育評估的基礎性問題。對此應該辯證地看待:一方面,高等藝術教育的特色發展離不開規范,沒有規范,高等藝術教育發展就會失去“方圓”,更談不上特色發展;另一方面,高等藝術教育規范發展也離不開特色發展,一所高校若因循守舊,失去自己的特色,就很有可能失去生存空間。單方面追求規范發展或特色發展都是行不通的,如何做到兩者兼顧,是高等藝術教育評估融入國際評價體系首先要思考的問題。

1.1.2 評估指標應該詳盡還是簡略

評估指標的選擇是高等藝術教育評估的基礎性工作,影響著高等藝術教育評估的過程與質量,更反映了高等藝術教育的發展理念。對一所高校的評估,須根據確定的指標準備相應的資料。誠然,無論是評估主體還是被評高校,都希望評估指標簡單明了,這能為評估工作減輕負擔。如果評估指標過于繁雜,重點不突出,就會導致評估主體很難掌握關鍵指標,從而影響下結論。然而,目前評估主體為了全面掌握被評高校的發展情況,往往需要收集大量、客觀的數據,這就必須開啟復雜指標體系之門。要平衡兩者之間的關系,找到一個適度的評估指標至關重要。

1.1.3 評估的效用是比較還是績效撥款

應該知道,提高教育質量、增強高校競爭力、使辦學更有特色等都屬于高等藝術教育評估的作用。其中比較有爭議的問題是高等藝術教育評估是用來比較還是績效撥款。前者更多與高校辦學經費聯系在一起,而后者更多與高校的地位聯系在一起。為此,我們不得不思考,高等藝術教育評估到底是為了比較還是績效撥款,因為它會導向不同的辦學思路。

1.2 國際評價體系的形成是國際化的必然結果

國際評價是根據國際的標準針對某事物作出判斷的實際過程。國際標準即世界范圍內各國或各組織聯盟應該共同遵守的原則。教育評估是質量保障的基本手段。在教育界,質量保障可以被定義為建立各利益相關者對教育的信心的過程,使其相信教育供給(投入、過程和結果)能夠滿足預期或達到最低要求[2]。高等藝術教育評估融入國際評價體系表明教育評估也開始邁入國際的門檻,這是高等藝術教育在國際化進程中謀求自身規范和提升的必然趨勢,也是高等藝術教育質量越來越受到關注的需要。

1.3 高等藝術教育評估融入國際評價體系有利于提升評估水平

首先,全球化使各國各領域打破曾經的閉塞狀態,共享資源,進而能夠更廣泛系統地收集、整理和分析評估數據。其次,有助于建立更科學的教育評估指標體系。評估指標體系是評估的核心。指標是用來說明某個項目具有有效性,其作用常常是為了檢測,幫助決策、比較、評價和提高。最后,當教育評估擁有了一個國際標準或準則,教育評估系統將更為規范,評估工作將更為嚴謹。

2 高等藝術教育評估融入國際評價體系的動因

高等藝術教育評估融入國際評價體系的動因是多層面的,它既有自身的訴求,又受到國際大環境的影響。以下從內部層面和外部層面分析高等藝術教育評估融入國際評價體系的動因。

2.1 內部動因

高等藝術教育評估自我提升的訴求推動高等藝術教育評估融入國際評價體系。當代世界高等藝術教育評估正向評估機構多元化、評估模式兼顧化、評估工作公開化的趨勢發展。

2.1.1 評估機構專業性訴求

高等藝術教育評估機構在高等藝術教育評估活動中處于十分重要的地位,誰去評,哪個機構去評,往往會對評估的過程和結果產生巨大的影響。高等藝術教育評估制度的設計者希望,無論誰去實施評估,評估主體都能保持中立,評估結果都能保持客觀。因此,評估機構自身必須具備高度的專業性,只有這樣才能保證評估結果的科學性和客觀性。這要求評估機構積極招攬專業的評估人員。

2.1.2 評估模式兼顧化

高等藝術教育評估模式兼顧化,是指高等藝術教育的內部評估與外部評估相結合,在高等藝術教育評估中對兩種模式不偏頗。因此,隨著高等藝術教育的國際化,單方面強調某一點難免失衡,兼顧兩種評估模式是世界高等藝術教育評估的大勢所趨,這也是推動高等藝術教育評估融入國際評價體系的關鍵一步。

2.1.3 評估工作公開化

高等藝術教育評估工作的公開化主要是指評估活動中評估人員、評估程序以及評估結果等公開透明。隨著互聯網的普及,高等藝術教育評估工作公開透明是必然趨勢。讓評估工作在“陽光”下進行,也是推動高等藝術教育評估融入國際評價體系的因素之一。

2.2 外部動因

國際化是當今世界的主流,政治、經濟、文化、科技等方面的全球化交流推動高等藝術教育登上了國際舞臺。目前,隨著高等藝術教育的普及,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高等藝術教育的質量問題,教育評估必須融入國際評價體系,只有這樣才能跟上時代的步伐。

2.2.1 經濟全球化的推動

高等藝術教育國際化是世界經濟一體化的必然要求。首先,在知識經濟時代,高等藝術教育國際化可以為世界經濟競爭提供人才與技術支撐,從而進一步提升經濟效益,保持國際競爭力;其次,經濟全球化使各國教育資源的分享和國家之間的交流更加頻繁,從而促使各國的教育市場面向全球。

2.2.2 政治全球化的訴求

經濟全球化加強了國際政治關系相互依存的趨勢,使世界經濟和政治的發展規則由傳統的“零和”向“雙贏”轉變。合作共贏是當前國際關系的大勢所趨,正在逐漸替代沖突與爭斗,成為處理國際關系的主要手段。隨著國家間的交流日益密切,教育作為一種為政治服務的手段,也應該積極參與國際交流。鑒于此,需要進一步提高教育質量,只有充分利用國際標準評估,才能使教育在國際交流中立于不敗之地,更好地充當傳播政治意識形態的工具。

2.2.3 文化交流的推動

社會文化原理中首要的因素是國際化的文化功能。高等藝術教育國際化鼓勵高校間跨境合作,一方面鼓勵國際學生入學,在全球范圍聘用員工,形成所謂的“校內國際化”;另一方面,高??梢韵驀廨敵鼋逃Y源或者與國外高校形成合作伙伴關系,從國外引進教育項目。這兩者都要求高等藝術教育評估與時俱進,跟上國際化的進程,融入國際評價體系。

2.2.4 技術進步的推動

當今世界已經步入信息化時代,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使人類的活動與交往突破了時空限制。從互聯網時代到如今的“互聯網+”時代,資源共享使知識與技術的傳播更加便捷,網絡成為推動高等藝術教育評估國際化的有力手段。

3 高等藝術教育評估融入國際評價體系的路徑

3.1 高等藝術教育評估要具備國際化的教育評估理念

從全視角出發來認識高等藝術教育的改革與發展,高等藝術教育評估國際化主要體現在評估指標、評估成員、評估程序、評估結果的國際化,以及高等藝術教育評估機構間的國際交流日益密切等方面。我們可以從中吸取經驗,并總結出一套適用于高等藝術教育評估國際化的理論。國際化的高等藝術教育評估理念,可以指導評估主體在具體的評估工作中作出更科學合理的判斷。

3.2 就國家層面而言,各國應該相互借鑒先進經驗,處理好本土化與國際化的關系

在完善各國教育質量保障體系的同時,應建立并發展區域性的、全球性的教育質量保障網絡聯盟,加強國際高等藝術教育質量保障的合作與交流。

首先,各國應該建立健全國家外部質量保障體系。實踐研究表明,目前國際上的高等藝術教育保障體系雖然各具特色,但都不外乎涉及三個相關方面,即政府、高校、社會。其次,應建立區域性的教育質量保障組織,使地區性聯系更為緊密,以地區為單位進行交流,為國際性聯盟的形成與發展做鋪墊。

目前,全球已成立16個區域性的高等藝術教育質量保障組織,可分為四類[1]198-199。第一類,發展中國家為主要成員的區域性組織,如亞太地區質量保障網絡組織(APQN)、中東歐教育質量保障網絡組織(CEEN)等。第二類,因官方貿易集團的需要而產生的地區性組織,主要是指歐洲高等藝術教育質量保障網絡組織(ENQA)。ENQA被視為歐洲高等藝術教育區發展質量保障體系的智囊團,為其成員提供關于質量保障的交流平臺。第三類,因狹小的地理位置而產生的地區性組織,主要指北歐高等藝術教育質量保障網絡組織(NQANHE)。第四類,分布在一個國家內部的地區性聯合組織,即非嚴格意義上的跨國區域性組織,如美國地區性的機構認證委員會理事會(C-RAC)、加拿大專業認證機構協會(AAAC)、澳大利亞的州認證機構聯合會(HEROS)等。上述國際性組織間應加強經驗與信息交流,結合國際評估標準,以在高等藝術教育評估融入國際評價體系的過程中發揮積極作用。

3.3 從高校的角度來說,高等藝術教育國際化促使其對質量提出更高的要求

隨著國際交流日益密切,學生的流動性更強,高校應重視校內評估以提升自身的綜合實力。首先,應參照國際標準制定高校國際化的總目標和階段目標,了解高校國際化的運作方式和成果,以及提供有效的經驗和建議,以幫助國際化程度較低的高校提高自身水平[3]。其次,應將學校分類評估和學科專業評估相結合。學校分類評估是指評估機構根據學校的層次和類型確定具體的評估指標和權重,而學科一級的評估針對性更強,更易于縱向比較。如此使高校的教育評估更規范、更科學,為國際化創造良好的條件。

4 結語

在目前國際化和全球化背景下,高等藝術教育評估作為高等藝術教育質量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不論從內部動因還是外部動因來說,融入國際評價體系都是必然趨勢。政府、高校和廣大教師與高等藝術教育評估國際化工作密切相關,都應該認識到這一進程的緊迫性和重要性,形成高等藝術教育國際化發展的協調機制。

參考文獻:

[1] 姚云,章建石.當代世界高等藝術教育評估歷史與制度概覽[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集團,2013:198-199.

[2] 張繼平.我國高等藝術教育評估價值取向的轉向發展[J].教育研究與實驗,2012(5):49-52.

[3] 吳研.國際高等藝術教育質量保障體系新視野[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10:10.

作者簡介:曹耘齊(1998—),男,江蘇徐州人,碩士在讀,研究方向:美學理論、高等藝術教育。

陳見東(1968—),男,江蘇常州人,博士,教授,研究方向:高等美學教育。

猜你喜歡
動因
冷戰后美國“中國觀”的演變:內容與動因
清、民國木薯在廣東的引種推廣及其動因初探
行政權社會化之生成動因闡釋
人力資源流動的動因與對策探討
神廟劇場演進的動因分析
“很X單很Y雙”的構式義及認知動因
構式“集X于一身”組成、功能及動因探析
疑問詞“怎么”句法功能的演變及其動因
洪適知荊門軍執行“到任五事”制度的成效、動因與啟示
奧林匹克的經濟動因解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