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競賽何以助力職業教育發展?

2023-06-25 16:25高士晶
職業技術教育 2023年7期
關鍵詞:職業技能競賽職業教育

高士晶

摘 要 職業技能競賽實踐性知識生產是競賽的一項核心技術,也是建構職業教育與競賽協作關系的關鍵中介。在競賽發展逐漸引起關注的當下,澄清競賽實踐性知識何以有效助力職教發展的問題,顯得尤為必要。作為高度專業化的服務載體,競賽具有鮮明的專業性和公共性等先賦優勢。近年來,相關主體基于職教需求已展開前期實踐性知識生產行動。但在競賽全球浪潮背景下,我國競賽實踐性知識生產活動發展并不充分,在參與主體、生產內容、主導模式等方面均受到一定限制,折射出競賽與職教事業間存在的矛盾關系。當前我國正處于產業轉型關鍵期,在發展不確定性持續存在的語境下,從知識生產轉型視域出發,研究推動競賽與職業教育形成更具協同性和遷移性的高效發展路徑,具有突出的理論和現實意義。

關鍵詞 職業技能競賽;實踐性知識;職業教育;生產活動

中圖分類號 G719.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8-3219(2023)07-0026-07

職業技能競賽(以下稱“競賽”)是各類技術技能資源流通和交涉的復雜場域,也是構建現代技術文化資本體系的重要途徑,更是職業教育(以下簡稱“職教”)領域展示其實踐理性和經驗的關鍵路徑。其中,競賽知識作為推進競賽與職教溝通協作的一種關鍵中介,其內部知識生產活動卻始終是一個“工作黑箱”。研究者們尚未徹底探明黑箱內部運行過程,借鑒遷移基礎薄弱。因此,從競賽實踐性知識生產角度探究競賽核心技術內容,有助于職教系統遴選、加工、傳播乃至創新競賽內部隱性技術和經驗,進而從競賽供給側助力優化職教人才培養質量的目標,這對于完善我國職教發展模式、提高競賽質量,具有突出的理論意義和實踐價值。

一、問題源起:競賽何以助力職業教育發展

當前,我國職教改革邁入質量變革的深水區,學校、政府、個體、行業企業等利益主體都深涉其中,矛盾關系錯綜復雜,改革難度較高[1]。改革主體如何處理好各類社會關系,進而深度解放職教生產力,發揮好承前啟后的歷史作用,實現發展周期更短、質量效益更高、代價更小的改革目標,是需要合力攻克的公共難題。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要增強創新驅動發展動力,實施邁向全球高端產業的發展戰略,既要不斷激發國內人才的創新活力,也要充分利用國際規則及技術創新的集成效應和外溢效益[2]。國家政策從宏觀上為職教改革提供了方向性指引,支持職教事業探索新的高質量改革范式。而競賽則為這種新型改革范式構建了一種較為關鍵的現實選擇。

(一)跨界聯結:競賽與職教的協同關系

新世紀以來,在職教改革過程中,相關利益主體不斷探索更先進的改革理念,試驗不同模式和載體,進而激發并釋放職教的內在活力。作為一種特殊的育人載體,競賽能廣泛利用國內外先進技術技能經驗,從技術、組織、制度等層面有效促進行業產業轉型提升,并進一步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我國競賽發軔于新中國成立后的重工業產業工人練兵活動[3],成長于改革開放后產業騰飛鋪墊的歷史機遇,在發展過程中始終具有高度的組織性、專業性和社會性[4]。

2019年,國務院出臺的《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提出,制定“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世界技能大賽獲獎選手等免試入學政策,探索長學制培養高端技術技能人才”[5],這就從國家頂層政策角度明確了職業教育與競賽之間的長效協作關系。不論從緣起還是過程軌跡分析,我國競賽體系與職教事業始終保持跨界協同聯動發展,它們具有深刻的共生性和內嵌性特征,從不同角度共同服務于我國技術技能型人才的培養。新時期,基于競賽的變革潛力,要進一步激發并高效利用競賽的“職教效益”,就需要突破其傳統建設理路,用更開放、更科學規范的方式引導競賽實現創新性變革,助力職教發展。

(二)關鍵中介:實踐性知識牽動下的競賽與職教

知識是教育活動中的核心要素[6],職教發展離不開知識的支撐。同時,知識生產不僅是競賽保持競爭力的一項核心技術,同時也是傳輸競賽社會價值的重要工具。因此,知識是推進職教和競賽深化溝通與協作關系的一項關鍵中介。

當前,全球社會的知識生產活動正在發生整體變革,不斷推陳出新,表現在生產特征上具有突出的情境性,在生產主體上具有明確的自覺性,在生產組織上具有復雜的混合性等特征[7]。其中,競賽不同于傳統學術型知識具有的專門化生產場域,它是一個將參與者的認知和行動通過完成與真實產業活動高度相似的競爭性項目的方式,深度勾連起來的跨領域社會化場域。本研究以競賽專門量產的實踐性知識為切入點,從競賽知識供給側視角探究實踐性知識的生產活動,分析競賽實踐性知識生產的內涵、特征及價值取向等基本問題,考察當前實踐性知識生產活動遇到的發展瓶頸及突破路徑。

二、概念卷入:競賽實踐性知識的內涵、特征及價值取向

知識是現代職教發展的重要生產力,競賽發展離不開知識供給側的支撐。其中,實踐性知識是行動主體基于真實競賽場域而生產的類型化知識,其在當前社會發展進程中具有突出的情境性、公共性和發展性等特征。隨著產業技術發展,競賽實踐性知識的內涵在競賽發展中不斷裂變和更新,但其始終深刻影響著職教及相關行業企業的發展效率和質量水平。

(一)生產什么知識:競賽實踐性知識的內涵

根據知識論分類,知識一般包括理論性知識和能力性知識[8]。其中,能力性知識就是本研究聚焦的實踐性知識。不同學者對實踐性知識的認識和理解程度不同。其中,加拿大學者維爾盧珀(Verloop)在充分探究教師實踐知識的基礎上,認為實踐性知識是構成某類主體實踐行為的所有知識和洞察力,是隱含在主體背后的各類知識和信念等的集合[9]。

本研究聚焦的競賽實踐性知識是指具備生產理性和生產能力的競賽專業人員借助現代知識生產和管理工具,從專業、工種及學科等角度,主動將與競賽密切關聯的技術技能、組織管理和制度文化等經驗,提煉集成后所形成的抽象化符號型載體[10]。實踐性知識生產活動主要是指行動主體自覺從大量情境中提煉出有價值的知識內容,經過主體自身對其進行項目化、專業化等方面的精細加工和處理后,進一步轉移、內化到新的實踐主體知識庫的完整行動過程[11]。競賽實踐性知識生產工作依賴各類主體自覺參與競賽、反思競賽、超越競賽,進而能夠完成知識的甄別、生產、積累、流通等各項工作,從而推動競賽顯性活動與隱性知識之間實現無縫對接與轉化。

當前我國各類競賽在辦賽、備賽和參賽過程中,具有高度理性自覺的知識生產者會順勢生產多種類型的競賽知識,也就是通常所稱的理論性知識和實踐性知識。實踐性知識是參與主體從底層實踐出發逐步積累提煉生成的抽象化知識。理論性知識主要是與競賽試題等直接相關的內容,這部分知識的生產和流通一般只存在于抽象世界,具有符號意義上的客觀穩定性,由于其不依賴行動主體而存在,周期性變化較少。

(二)生產怎樣的知識:競賽實踐性知識的生產特征

實踐性知識是影響競賽各類參與主體行動方式、行動效率乃至整體質量的關鍵性因素,能夠有效對接職教相關專業課程及實訓內容,對職教發展具有重要影響。其中,競賽場域生產的實踐性知識在生產內容上具有高度的情境性,在過程上具有突出的自覺性,在組織上具有鮮明的混合性。實踐性知識的這些屬性決定了競賽的發展走向,以至于誰掌握了量足質優的競賽實踐性知識,誰就擁有統籌競賽文化資本的實力。

第一,競賽實踐性知識在生產內容上具有高度情境性。競賽情境是實踐性知識生產的基礎?!八械倪m應都是知識”[12]。實踐性知識作為一種類型化知識,其生產過程根植于真實競賽活動,且與競賽本身同構。同時,它還與經濟社會生產方式及社會組織結構深刻內嵌。在具體的項目比賽情境中,競賽不僅生成項目所包涵的專業化知識和技能,同時還生成豐富的組織行為、運行管理、溝通協調、監督仲裁等具有高度情境依賴性的實踐性知識內容[13]。目前,不論是國際還是國內的各類競賽都具有明顯的周期性和階段性特征。在不同的競賽周期中,競賽實踐性知識生產的方式和內容具有較大差異。由于競賽周期首尾兩端是理論工作最密集的時期,其知識生產強度最大、質量也最高。

第二,競賽實踐性知識在生產過程中具有突出的自覺性。實踐性知識生產活動依賴理性主體具有在知識生產上的自覺性,也要具有知識生產所需的綜合能力,同時還要有一定的風險承受力[14]。其中,實踐性知識生產過程需要主體將物質化的實踐活動分析加工后經高度提煉生成抽象的知識,整個生產過程具有突出的綜合性、探索性和創造性等特征。如果行動主體缺乏探索的動機,也不具備相應的理性自覺和較為豐富的專業或工種知識技能的積累,或長期得不到積極反饋,也就無法勝任知識生產的具體工作。

第三,競賽實踐性知識在生產組織上具有顯著的混合性。當前我國競賽實踐性知識生產活動主要以個體化或團隊化的生產模式為主,他們具有高度的生產目的性和發展韌性,但缺乏系統的制度化組織體系,主要以非制度化的分散組織形式推進。不論是個體還是部分團隊,他們能夠在沒有明確激勵的境況下,主動將競賽活動轉化為實踐性知識,這已經體現了知識生產者在具身轉化活動中展現的原初質量追求和創新意識。

(三)為誰生產知識:競賽實踐性知識的價值取向

由于競賽是一項高度集成化的社會活動,不論是競賽組織管理者、專家還是選手,面對競賽中制度、組織、管理、技術技能、設施設備等資源的運行過程,都具備多角度、多層次、多階段知識化的可能性和必要性。在可高度知識化處理的支持體系中,主體知識生產行動的價值取向顯得尤為重要。究竟為誰生產知識,成為競賽實踐性知識生產活動的一個關鍵點。本研究根據主體在生產競賽實踐性知識時秉持的價值取向,將實踐性知識分為情境取向、專業取向、個體取向和社會取向四種類型。

情境取向是競賽實踐性知識為了滿足競賽情境需求而采取的價值取向,這是以客觀情境為本的取向,具有突出的競賽內部適用性。情境取向是競賽知識生產的基礎取向,也是較為原始的粗加工取向。情境取向主要基于競賽情境,初步提煉適應情境并能再次應用于相關競賽和職業教育的實踐性知識。

與情境取向相比,專業取向是主體為了服務于相關專業發展生產實踐性知識所堅持的價值取向,具有較為突出的外部適用性。與較為原初的情境取向相比,對專業取向的實踐性知識進行了更深度地加工、轉化和傳導處理,使得專業取向的知識能夠比較直接地應用到專業發展中,進而實現競賽與職業教育的無縫轉化對接。專業取向對主體的能力要求較高,即主體既能適應競賽要求又能高質量地整合和生產實踐性知識并應用于職業教育課程教學中,因而與其他取向相比,專業取向生產知識的專深程度最高[15]。

個體取向的競賽實踐知識主要是指為滿足個體發展需求而篩選生產的知識,它是以人為本的價值取向。其中,個體取向的競賽實踐性知識具有鮮明的個體模式,個體主觀選擇和判斷的過程和結果在知識生產中得到了充分體現,適用于滿足特定角色模式的知識需求,具有較為突出的角色遷移局限性。

社會取向的競賽實踐知識主要是為滿足社會需求而生產的知識,包括為滿足企業、學校等的需求而生產的群體性知識內容,具有突出的公共傳播特征[16]。與其他取向相比,社會取向的競賽實踐性知識可遷移性最強,但這也意味著它為了考慮社會普適性而削弱知識的深度。

三、困境審視:競賽實踐性知識生產活動發展的攻堅難點

隨著我國競賽規模的擴大和賽事體系的完善,競賽活動逐步從傳統的精英化圈層走向大眾化的社會生活,進而從初始的規?;瘮U張線路轉向進階的實質化內涵路徑。在競賽事業破圈化的發展過程中,競賽對成果的積累速度和質量提出了更高要求,這直接傳導到競賽實踐性知識的生產活動上。然而,目前國內競賽實踐性知識生產活動仍處于起步階段,在生產主體、內容及模式、知識甄別、存儲及流通等方面還存在諸多問題,并不具有高度外部制度性和內在自由性,因而與內涵式的質量發展階段還有一定距離。探究當前競賽實踐性知識生產活動發展的阻滯問題,有助于推進競賽知識生產事業實現跨越式發展,進而達成與職教需求高質量匹配的結果。

(一)生產主體的沖突:傳統分工與跨界協同

隨著國內競賽體系的發展和產業結構的升級轉型,競賽作為一個高質量的資源整合平臺,越來越明確地朝向多主體深度協同的方向發展,這就要求實踐性知識充分滿足這一目標。依據前述對競賽實踐性知識生產的理論化分析,我國競賽實踐性生產活動主體所對應的理想化人性假設是綜合化的理性人,即:假設競賽知識生產活動的參與主體始終具備主動將競賽轉化為實踐性知識的綜合能力,他們能夠判斷并將競賽活動中具備知識生產價值的部分通過知識化的形式保存下來。但在實際生產過程中,理想的理性人只存在于理論假設中,實際競賽參與主體更多是基于傳統分工的單一“角色人”,負責有限的工作內容。

競賽的傳統參與主體主要基于競賽角色分工,具有諸多的局限性。一是主體生產力具有比較顯著的不穩定性。在實踐性知識生產活動中:一方面,由于知識生產本身是一項極具挑戰的創造性工作,行動主體容易呈現不規律的生產路徑;另一方面,由于缺乏健全的溝通、激勵和保障機制,行動主體主要依賴自身興趣及相關利益目標去推進實踐性知識生產活動,缺乏能夠維持較為穩定生產力的工作協同機制,因而整體生產力的穩定性和生產質量容易波動。二是主體生產關系具有一定的區隔性。參與主體在競賽活動中主要負責一個角色的工作,角色與角色之間的功能活動是相互區隔的,如專家或裁判等專業人員只能生產與自身角色相對應的實踐性知識,具有鮮明的情境化價值取向,而不具備生產更綜合、更協同的實踐性知識的背景和能力,無法保證產出更完整、更有機的高質量的實踐性知識。三是生產技術具有一定的滯后性。當前競賽參與主體生產實踐性知識主要是中高職及應用型本科教師生產相應的職業教育專業知識。這些領域的教師具有較高的技能水平,但個體間的理論水平及技術水平差異性較大,對競賽的理解深度不同,使用的生產技術包括理論技術、分析技術等,也具有一定的滯后性,未能與當前的數字化系統及智能處理技術等結合起來處理大規模競賽內容,進而限制了競賽實踐性知識的生產質量。

(二)生產內容的沖突:情境依賴與應用創新

目前,我國競賽體系是以政府為主導,學校、企業、行業、社會組織等為參與主體的規?;鐣顒?。在競賽實踐性知識生產中,不論是學校、政府還是企業,參與主體主要生產三大類的競賽實踐性知識:一是專業技術類,二是組織管理類,三是技能文化類。其中,學校依托參賽項目及參與人員等,主要聚焦生產專業技術類和技能文化類實踐性知識,并直接應用于日常教育教學活動。我國政府作為競賽的參與主體之一,主要負責競賽的組織管理工作,因而聚焦生產相關的制度、機制等實踐性知識。企業及相關社會組織通?;谫澲顒蛹皡①惢顒拥?,主要生產專業技術類的實踐性知識。

在實踐性知識的生產過程中,尤其是在發展初級階段,不論何種主體,其生產內容都本能地走向依賴競賽直接情境所供給的技術、設備和文本等資源的路徑上,而沒有資源或能力關注產業等競賽間接情境所發出的更深入的需求。這種對直接情境的本能依賴,決定了當前我國競賽實踐性知識水平始終徘徊在較低發展層次,因而對外界傳輸形成的宏觀印象是:實踐性知識生產的量多但是不精,生產的知識面廣但不強。

我國競賽知識生產內容的核心供給源是產業,伴隨國內外產業技術升級,國內競賽考察的技術技能水平也相應提高。但由于參與主體日常缺乏高質量的生產理論和產業環境,因而對產業技術變革反應遲鈍,不能及時將產業技術技能變革狀況有效傳導乃至轉化為實踐性知識,進而應用到職教領域,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當前國內競賽實踐性知識生產內容的滯后局面。不論哪種知識,都很難推進它們進行主動型的前沿生產創新,這極大限制了其實際應用創新的發展。

當前,職教邁入產教研等高度融合發展的歷史機遇期,需要競賽從供給側提供更具應用性和創新性的高質量實踐性知識。但受競賽傳統發展路徑的限制,競賽實踐性知識生產仍未能真正進入以服務最新產業需求的技術技能人才為導向的路徑當中,仍然僅僅以競賽這一單一來源為起點,停留在傳統的知識生產惰性區域,缺乏強力擴展實踐性知識內容的意識、能力和制度。

(三)生產模式的沖突:行政主導與市場沖擊

根據競賽知識生產的主導力量分析,目前國內競賽實踐性知識生產模式主要有三種類型:一是行政主導型,二是市場主導型,三是行政和市場混合主導型。行政主導型主要是國家通過行政力量保證相當數量的競賽智庫推進知識生產行動。隨著社會發展和產業力量的提升,國家逐漸放權、各類社會力量逐漸增權,競賽日漸走向由市場力量獨立推動以及由行政力量與市場力量共同策動的一種社會性活動,具有多樣化的形式和特征。行政模式驅動的競賽知識生產活動在一段時期內能夠保持持續穩定的運行狀態。尤其是在競賽知識生產市場化力量尚未發育健全的時期,競賽知識生產非常依賴行政主導模式給予的結構性支撐。不同模式主導的知識生產的權力機制不同,尤其是知識的行政選擇與市場選擇之間的博弈和協同直接影響競賽知識的生產來源、方式、質量和效率。

在市場主導模式形成初期,行政模式并未完全信任市場化決策,對市場決策的盲目性和商業性等取向存疑。但同時,市場模式能夠為知識生產活動帶來競爭上的選擇優勢,尤其是在國家發展過程中,相當多競賽并沒有相應的市場競爭力,它們面對市場化需求,并不能及時調整其實踐性知識的生產和傳播模式,具有一定的滯后性[17]。但市場主導模式仍然存在以下兩方面隱憂:一是知識生產的非透明性和非共享性。市場主導知識生產活動的首要目的是服務于商業社會發展,它的原始動機與政府主導的公益性出發點有著根本的不同,因而在知識生產模式及過程中存在非透明性和非共享性的風險。二是知識生產的市場化價值取向與教育公共價值取向。一方面,這是由于市場主導模式涉及的商業化利益群體較多,存在競賽實踐性知識生產被特殊利益集團壟斷的危機;另一方面,知識生產又主要面向職教活動,具有教育上的公共性和公益性,而市場化生產考慮研發銷售等成本,不能保證其具有絕對的公益性。

此外,行政和市場的混合模式能夠較好地彌合行政模式和市場模式存在的不足,控制市場模式的過度商業化苗頭,同時也能推進行政模式實現更高質量發展。相對而言,混合模式能從社會效率層面共同促進競賽知識生產活動實現跨越式發展,但其也存在權力共存和博弈的合作危機,處理難度并不低于單一主體主導模式。

四、路徑優化:競賽實踐性知識生產活動的發展治理

進入新世紀后,我國競賽在相關產業行業及政策的全面帶動下,邁入了較長期的規?;瘮U張階段[18]。這一時期國內競賽體系不僅在人才、技術技能、組織管理及設備資源等方面實現了跨越式發展,還在社會上產生了較為廣泛的競賽溢出效應,具有突出的地位優勢。但從上述困境分析可知,當前競賽如何才能更好地服務職教發展,仍是競賽公共服務領域的一個現實問題。在回應競賽實踐性知識生產發展困境的過程中,我國不僅通過對外開拓國際競賽經驗,廣泛積累各類資源,還要進一步梳理國內競賽體系,開展政策、設備、人才等方面的支持行動,全面推動職教在競賽知識供給側上向國際化、公共化、開放化的方向轉型。

(一)柔性重塑知識生產定位,引育生產文化

面對競賽知識轉化職教服務的現實問題,一方面說明國內競賽體系對成果轉化定位始終缺乏前瞻性的系統考慮,另一方面體現了國內競賽體系的文化理念仍與職教體系距離較遠,圈層壁壘較深,無法實現自然協同和融合,這種文化環境限制了競賽和職教實現更高質量協同發展。因此,調整乃至重塑國內競賽實踐性知識生產定位勢在必行。與此同時,精準分析當前競賽實踐性知識生產活動與職教事業的聯結關系,建構更具包容性的文化環境,具有更深遠的社會價值。

第一,柔性重塑競賽體系服務職教發展的供給側定位。當前我國職教事業正處于轉型關鍵期,質量變革是其面對的首要問題,破解該問題需要多個供給側的鼎力支撐。其中,我國競賽體系經過幾十年的實踐沉淀,不僅形成了一批有社會影響力的成果,還形成了較為穩固的競賽文化體系。從社會、國家等層面多層次柔性重塑競賽對職教發展的供給側定位行動,有助于推動競賽從主體、資源、模式等具體層面,主動向職教傳輸相關成果,進而保障職教事業整體發展。

第二,科學引育競賽實踐性知識的生產文化。我國技能競賽已經歷近二十年的高速發展,在技術技能人才選拔上,具有較突出的社會聲望和地位。但在競賽知識生產上,不論是生產理論規律還是生產實踐,始終沒有獲得應有的重視和進展,缺乏實踐性知識生長的有利文化環境。競賽實踐性知識不論在競賽還是職教活動中,都具有杰出的生產力,它需要精細建構匹配的文化土壤來支撐其發展,進而從個體自覺行為走向更具規模的專業團隊事業。

第三,試點推進實踐性知識生產文化建設。文化是一個復雜的多元邏輯融合場域。競賽實踐性知識生產邏輯與職教建設邏輯之間存在較大差異,實現融合發展需要一個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雙向融合的過程。在過渡性發展區間中,嘗試以典型賽事實踐性知識生產活動為試點,開展分析和梳理工作,有助于及早推進競賽從職教發展的角度生產各類實踐性知識,進而直接應用于職教的教育教學活動。

(二)合理組織知識生產模式,控制生產風險

新世紀以來,一種超越學科、強調跨界社會合作的知識生產模式應運而生,并形成了“公眾—大學—產業—政府”四位一體的第三代知識生產模式[19]。這意味著新知識生產模式成功走出精英化知識生產圈層,走向更加重視大眾知識意見的社會化范疇。傳統競賽實踐性知識生產模式更注重行政主導型模式,職教對市場主導型或混合型模式的認可度較低,極大限制了競賽知識生產能力和效率。新時期,為生產高質量競賽實踐性知識,打破國內競賽知識資源被局部壟斷的不平衡狀態,就必須規范遴選各類高水平參與主體,統籌組織主體間的分工協同,才能真正滿足一個項目或工種生產系統性、完整性實踐性知識的需求。

首先,根據賽事特點,合理選擇實踐性知識生產模式?;诠步逃亩嘣l展狀況,職教對競賽實踐性知識生產模式的需求較為多元。與行政主導型和混合型模式相比,市場主導的知識生產模式更適合生產產業技術前沿知識,但這類實踐性知識的教育應用性較弱,需要經歷社會接受度檢驗,才能真正進入公共教育世界。此外,行政主導型實踐性知識生產模式的穩定性高但靈活性差,因而也有應用場景的限制。

其次,嘗試打破角色區隔,強化主體間協作。競賽是一項綜合性社會競爭活動,其與專業性的職業教育在知識組織邏輯上存在根本差異。隨著國內競賽辦賽水平的提升、技術標準的提高,不論是行政主導型模式還是其他模式,在建構競賽實踐性知識的過程中,都需要打破專業界限,拉動政府、企業、學校和社會組織等組建綜合性技術團隊,才能將新時期更前沿、更綜合的競賽活動轉化為專業化的職教知識需求,進而實現供需均衡態,促進競賽與職業教育之間的有機轉化事業持續發展。

最后,高度控制市場主導模式的商業化風險。與行政主導型模式相比,由于更易掌握先進設施設備等,市場主導的競賽知識生產活動能更有效地生產更前沿的實踐性知識,但同時也深刻內嵌了商業化的逐利基因,這就存在非公益性和不透明化的風險。在當前職教發展中,控制知識生產的成本和應用范圍風險也是其隱憂之一。面對市場主導型知識生產模式,提前確定生產目的和生產成本,是職教管理者需要積累的重要經驗。

(三)規范建構知識生產機制,強化制度補償

為服務職教發展,競賽實踐性知識生產活動需要配套諸多發展機制,具體包括:頂層設計機制、人員遴選機制、知識分析機制、組織合作機制、重點項目運行機制、培訓機制、市場控制機制和評價機制等。這些機制的建構邏輯存在諸多差異,在資源、人才、時間、空間等方面還存在互斥情況,因而需要在統籌整體實踐性知識生產活動的基礎上,把握局部各項機制建設工作。

第一,梳理工作機制,統籌工作邏輯。國內競賽知識生產工作還處于發展初級階段,不同競賽能夠生產的實踐性知識的類別、規模及流通屬性等不盡相同,亟需國家競賽管理部門統籌安排。專業知識生產者在把握不同工作機制的基礎上,統籌分配具體工作環節及工作內容等模塊。其中,實踐性知識生產以參與主體為核心,依賴良好的經濟、文化、資源等外部條件,梳理基于專業知識的邏輯、產業創新的邏輯、道德教育邏輯以及市場的邏輯等,進而統籌知識分析機制、組織合作機制、項目推廣機制等內容[20]。

第二,建設通用工具,提高機制工作效率。由于當前各類競賽實踐性知識相關機制建設分散,通用性較差,因而整體工作效率不高。一方面,是因為競賽性質存在根本差異;另一方面,是由于競賽從未從職教角度深度分析和統籌知識生產工作,因而日常知識生產分散、低效且非系統?;诖?,競賽實踐性知識生產活動有必要建設通用化的知識生產工具及其規范化模型等,以有效提升競賽系統的實踐性知識生產效率,從主體個體摸索階段進入規范化科學生產階段?;诋斍皵底旨夹g發展,建議將競賽組織制度、賽題設計、設備使用及技能訓練等各個方面的內容進行數字化權限管理,進而推進階段性的知識分析和轉化工作。

第三,強化制度支持力度,提高政策傳導效率。政策是推動競賽實踐性知識生產活動的頂層推力。不論是職教發展還是競賽知識生產,都需要主體探索生產高質量知識,而主體的生產行為具有不穩定性,因而迫切需要制度給予持續有力的約束和支持。因此,為推動競賽知識生產活動從個體化的興趣階段邁入專業化的規模建設階段,需要國家出臺系列政策給予基礎支持。此外,除了制度建設,還需要相應的政策工具,提升政策的傳導效率,進而保障日常競賽實踐性知識的生產和流動效率,讓競賽實踐性知識生產運作有章可循,真正落到實處。

參 考 文 獻

[1]蔡中興,尹明柴.構建中國特色現代職教體系的瓶頸與突破機制研究[J].職教論壇,2018(3):139-143.

[2]習近平.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EB/OL].(2017-10-27)[2022-09-05].http://www.gov.cn/zhuanti/2017-10/27/content_5234876.htm.

[3]金屬加工.我國焊接大賽40年[DB/OL].(2021-11-23)[2022-8-20].https://www.baidu.com/link?url=Y-n8I5VhNhEqlhAoNRWAnGgmu0NtQt4p8HUw7ur26bwhEpcCOUKteqzXs8A5pRVBd2fm7prKgi57Fpyp6umQRq&wd=&eqid=9313e3b10003810200000006628da54a&tn=02003390_53_hao_pg.

[4]中國就業培訓技術指導中心.國家職業技能競賽組織實施指南[M].北京:中國勞動社會保障出版社,2008:2.

[5]國務院.關于印發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的通知[EB/OL].(2019-02-13)[2022-08-29]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9-02/13/content_5365341.htm.

[6]舍勒著,劉小楓編.舍勒選集(下)[M].北京:三聯書店,1999:1368.

[7]白強.知識生產模式變革下一流學科建設的邏輯轉向與機制建構[J].大學教育科學,2022(5):14-22.

[8]陳向明.對教師實踐性知識構成要素的探討[J].教育研究,2009(10):66-73.

[9]VERLOOP, N., ETC. Teacher knowledge and the knowledge base of teaching[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2001(5):19-22.

[10]吳立保,吳政,邱章強.知識生產模式現代轉型視角下的一流學科建設研究[J].江蘇高教,2017(4):15-20.

[11]姚梅林.從認知到情境:學習范式的變革[J].教育研究,2003(2):60-64.

[12]HENRY PLOTKIN. Darwin machines and the nature of knowledge[M].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3: 228.

[13]廣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關于印發《廣東省職業技能競賽管理辦法》的通知[J].廣東省人民政府公報,2022(17):17-25.

[14]魏春艷,方益權,衡孝慶.基于知識形態的新工科產教融合機理探究[J].中國高教研究,2022(2):89-94.

[15]李玲琪.把世賽基地建設成果轉化為推動職教內涵發展優勢[J].職業,2022(11):4-7.

[16]陳鵬.身體人·職業人·社會人:職業教育個體關照的三重向度[J].職教通訊,2018(19):1-7.

[17]李天航.面向知識生產模式轉型的本科層次職業教育定位與發展方略[J].高等職業教育探索,2022(2):43-50.

[18]劉新昌.大力推進技能人才評價制度改革,服務技能人才成長——技能人才評價制度改革綜述[J].中國培訓,2022(4):15-16.

[19]殷朝暉,潮澤儀.知識生產模式Ⅲ背景下國外三大一流學科戰略聯盟的建設及其啟示[J].高教探索,2021(4):78-84.

[20]曾天山.試論“崗課賽證”綜合育人[J].教育研究,2022(5):98-107.

How Does the Skills Competition Help the Development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Taking the Practical Knowledge Production Activities of China Vocational Skills Competition as the Inspection Center

Gao Shijjing

Abstract? The practical knowledge production of vocational skills competition is a core technology of the competition, and it is also the key intermediary to construct the coopera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competition. When the development of competitions is gradually attracting attention, it is particularly necessary to clarify how the practical knowledge of competitions can effectively help the development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As a highly specialized service carrier, the competition has distinct advantages such as professionalism and publicity. In recent years, relevant subjects have launched preliminary practical knowledge production actions based on vocational education needs. However,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global wave of competition, the development of practical knowledge production activities of competition in China is not sufficient, and there are certain restrictions in terms of participating subjects, production contents, and leading modes, which reflect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competition and vocational education. At present, China is in a critical period of industrial transformation. In the context of persistent development uncertainty, starting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knowledge production transformation, researching and promoting competition and vocational education to form a more synergistic and migratory efficient development path has outstanding advantages as well as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Key words? vocational skills competition; practical knowledge; vocational education; production activities

Author? Gao Shijing, assistant researcher of Worldskills Competition China Research Center and Tianjin Vocational Education“Craftsmans Teacher”Research Center in Tianjin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Education University (Tianjin 300222)

猜你喜歡
職業技能競賽職業教育
職業技能競賽對兩岸高職教育的影響
職業技能競賽促進教學改革的研究
基于全國職業技能競賽指導的高職院校教師
職業技能競賽對焊接專業教學改革的意義
職業技能競賽促專業教學考核體系的構建
淺談職業教育師資隊伍建設
“動能教育”模式下的工匠人才培養路徑研究
論七年一貫制體系下本科學科建設中職業教育的重要性
芻議職業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PLC應用技術》課程教學中的應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