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媒介視閾下口語傳播文化的范式轉變研究

2023-06-25 08:32王野寧
傳播與版權 2023年11期
關鍵詞:新媒介

王野寧

[摘要]在社會的不斷發展過程中,媒介革新成為大勢所趨。范式轉變理論認為在事物發展到一定階段時,必然會出現范式轉變,事物也因此有了向前發展的驅動力??谡Z傳播文化是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傳播文化之一,在不同媒介視角下的口語傳播文化的特點和效果各不相同。新媒介的出現讓傳統視角下的口語傳播文化出現范式轉變。文章通過口語傳播中的方式、內容、受眾反饋三方面進行新媒介視閾下口語傳播文化的范式轉變研究。

[關鍵詞]新媒介;口語傳播文化;范式轉變

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催生了新媒介。新媒介是以數字化、互動性為根本特征,向所有人實時交互地傳遞個性化復合信息的傳播介質。在過去數十年,新媒介的發展逐漸接近已經發展數百年的傳統媒介。新媒介可以快速、及時地提供大量信息,而且這些信息的交互性較強。媒介環境的進步與改變也為傳播文化帶來新的轉變??谡Z傳播文化是人類傳播活動中歷史最久遠的傳播文化,也是人們日常生活中常見的一種信息傳播行為。在傳統媒介視閾下,廣播電視的線性播出以及信息反饋部分的相對缺失讓口語傳播文化受到傳統媒介特點的影響,而新媒介的出現讓口語傳播文化出現范式轉變。文章對傳統媒介視閾下口語傳播文化與新媒介視閾下口語傳播文化的現狀進行分析,并就新媒介視閾下的口語傳播文化的方式、內容以及受眾反饋幾方面展開研究。

一、概念界定

(一)口語傳播概念界定

口語傳播,也可稱為有聲語言傳播、口頭傳播,是傳播學專業術語??谡Z傳播指傳播者通過口腔發聲并運用特定的語詞和語法結構及各種輔助手段向受傳者進行的一種信息交流[1],即信息傳播者和信息接收者之間使用語言、語法結構和各種輔助手段進行信息交換的傳播過程??谡Z傳播是在有限的空間內進行的,傳播路徑短,信息留存難度高。在大多數情況下,它是一對一傳播的[2],幾乎不受其他信息的干擾。

(二)范式轉變概念界定

范式是由美國著名科學哲學家托馬斯·庫恩提出并在《科學革命的結構》(The Structure of Scientific Revolutions)(1962年)中系統闡述的一個概念[3]。范式即發展科學研究,構建科學體系,協調科學思想、參考體系和基本方法以及科學體系的基本模式、結構和功能。范式轉變即范式內容的轉變。在一個領域里出現的新學術成果,容易打破原有的假設或者法則。從根本上來說,范式轉變就是沖出原有的束縛和限制,為人們的思想和行動開創新的可能性[4]。

二、傳統媒介視閾下的口語傳播文化分析

(一)傳統媒介

傳統媒介的信息傳播形式以聲音、圖像為主,其主要功能在于承載和傳遞信息。傳統媒介有廣播媒介、電視媒介等。

廣播媒介指錄編、傳送和接受聲音信息的電子媒介。廣播媒介具有電子媒體的優點,它突破了時間與空間的限制,能將信息瞬間傳輸到各個方向。廣播媒介最大的特點在于“訴諸聽覺”,以聲音為主,這也為其提供了受眾優勢,但由于其在視覺上缺乏直觀、生動的形象化符號,因此較難在受眾腦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以聲音傳播為主的廣播媒介也使得信息內容不易記憶和保存,受眾需要在規定時間內收聽固定的廣播節目,會弱化其自主選擇性。電視媒介的特點則是聲畫結合,此種傳播媒介可以將口語傳播信息內容直觀化、形象化、生動化地呈現給受眾,大大增強傳播效果,但是其交互性不夠強,傳播途徑與方式相對固定,受眾的反饋渠道也較少。

(二)傳統媒介視閾下的口語傳播內容分析

傳統媒介視閾下的口語傳播內容結構嚴謹,辭藻審慎。在口語傳播內容生產方面,傳統媒介通常擁有眾多高素質人才,他們的業務技能過硬、素質高、基礎好,可組建成強大的編輯團隊。傳統媒介中的口語傳播內容往往是傳達國家政治時事,反映人民群眾的訴求。因此,傳統媒介的口語傳播內容需要時刻維護主流價值觀,具有深度、廣度、高度,還需要考慮各種因素,包括政治、社會和經濟等各方面因素。傳統媒介視閾下的口語傳播內容會經過嚴格審核,因此其具有較高的準確度和嚴謹度。但是傳統媒介視閾下的口語傳播內容在制作上相對缺乏用戶思維,其通常以學術話語或規范性較強的話語為主,容易出現過度強調敘事、受眾理解信息困難的情況。在傳統媒介視閾下,有關部門要針對口語傳播內容進行信息審核,要有固定的完整時間鏈來檢測信息、發送信息、替換信息,最終傳播科學信息。就時間而言,這個過程相對較長,各類因素都容易影響整體信息傳播效果。

(三)傳統媒介視閾下的口語傳播方式分析

傳統媒介視閾下的口語傳播方式規行矩止。在過去的發展歷程中,傳統媒介面臨過多次行業困境,這讓傳統媒介越來越關注其內部結構的發展。傳統媒介的口語傳播內容都是經過有關部門規范設計與審查后,逐漸形成的固定的節目制作及節目審批的工作流程,每一部分都有專業人員把關。在廣播媒介與電視媒介中,每一檔節目的制作都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且有固定的播出時間及播出時長,其時間安排需要做到分毫不差,節目細節安排更不能隨意調整。傳統媒介視閾下的口語傳播需要通過互聯網和寬帶局域網,因此技術問題也會影響口語傳播內容的傳播質量。這其中還要考慮聲音、圖像等要素,因此電視媒介、廣播媒介等具有時間和空間上的局限性。傳統媒介視閾下的口語傳播方式相對固定且靈活性較低,傳播方式及傳播時間相對固化。

(四)傳統媒介視閾下的口語傳播信息反饋分析

傳統媒介視閾下的口語傳播信息反饋寥若晨星。傳統媒介的長時間發展歷程讓其擁有較多受眾,同時受眾對傳統媒介所發出的口語傳播信息的信任度較高。傳統媒介的口語傳播工作大多由官方媒體完成,口語傳播的內容大多代表官方及主流思想,具有導向性、目的性、方向性。傳統媒介在口語傳播過程當中,其傳播內容以闡述事實和官方評論為主,受眾對事件的評述并不屬于傳統媒介的口語傳播的重心。例如,在廈門的某次新聞報道事件中,通過傳統媒介反映意見的受眾占比僅有1.4%。該數據也可說明,傳統媒介視閾下的口語傳播信息反饋渠道建設有待加強。傳統媒介對口語傳播內容及口語傳播信息反饋具有層層的審核機制,這就意味著受眾的信息反饋渠道不夠通暢。

三、新媒介視閾下口語傳播文化范式轉變分析

(一)新媒介

新媒介是相對傳統媒介的寬泛術語,不同時期會有不同的新媒介出現。每一個新媒介的誕生都將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信息傳播的便利性。當今對新媒介的定義是采用數字通信技術傳遞信息的媒介。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新媒介的開發與使用會根據時代特性而進行調整,新媒介也會根據受眾的需求多樣性而具備多元形式,其出現對傳統媒介的單向線性傳播產生沖擊。

(二)口語傳播文化在方式上的范式轉變

傳統的口語傳播和信息傳播需要媒介載體,各個媒介載體受環境、時間的影響較大。傳統媒介較難將圖片、文字、聲音與視頻相結合,信息的傳播方式相對單一,特別是傳統信息傳播的內容需要整合審核,其受排版、錄制、剪輯等中間環節的影響。同時,傳統媒介傳播信息會耗費大量的時間、人力和物力。因此,傳統媒介的傳播方式的靈活性較弱。新媒介是互聯網時代的產物,在口語傳播過程當中,人們只要通過手機就可以實時了解想要了解的資訊內容。同時,新媒介更加具有多元性和具象性,可以將圖片、文字、聲音、視頻甚至動畫結合起來,傳遞口語傳播內容。通過多感官信息,受眾可以對新媒介的口語傳播內容進行反復觀看和主動檢索。在新媒介當中,口語傳播內容不需要經過傳統媒介的多項審核過程,人們只需要實名注冊就可以擁有自己的媒介頻道,且后續的創作和宣傳投入也較少,口語傳播內容的時效性得以保障。新媒介的不同平臺有不同的類別標簽,受眾在獲取口語傳播內容時,可以選擇更加符合個人需求的內容標簽的平臺進行信息收集。另外,新媒介也利用網絡信息技術建立了完整的用戶數據庫,面對目標客戶群體可以實現即時推送信息,甚至可以實現一對一溝通。新媒介在傳播方式上的信息傳輸效果更好,大大保證了信息傳播速率。在傳統媒介視閾下,不同國家的人們進行口語傳播交流和互動是相對困難的,他們需要通過特定的傳統媒介平臺在相對固定的時間段內進行交流和互動。而在新媒介視閾下,不同國家的人們可以使用智能機器翻譯軟件或進行遠程手動翻譯進行交流和互動,這一方式打破了他們之間的交流壁壘,不受時間與空間的限制,口語傳播的靈活性大大增強。如今已經進入數字化和信息化的口語傳播文化時代,微信、微博、QQ等應用已經占據人們的日常生活,即時視頻等即時語音和視頻通話打破傳統媒介的通信壁壘,極大地提高了人們日常的信息流通速率。

在新媒介視閾下,口語傳播文化在方式上的范式轉變對傳統媒介視閾下的口語傳播方式造成沖擊。新媒介的出現解決了傳統媒介視閾下的口語傳播方式的弊端。人們利用新媒介進行交流和互動,大大增強了口語傳播方式的便捷性、多元性以及效率性。相對傳統媒介視閾下的口語傳播方式,新媒介視閾下的口語傳播方式隨著諸多因素的發展變化而在不斷進化和演變。

(三)口語傳播文化在內容上的范式轉變

傳統媒介在口語傳播內容生產過程中對內容的要求較為嚴格。傳統媒介以其悠久的發展歷史成為受眾獲取重要通知與消息的主要平臺和渠道。傳統媒介主要有監督和糾正不良現象、協調社會關系、傳遞精神文化等功能,其對口語傳播過程中的內容具有極高的嚴謹性要求,并在口語傳播的內容制作過程中以平敘事實加以精神升華的方式傳播信息。傳統媒介在口語傳播過程中一直堅守內容為王的理念,經過采編制播發的節目流程后,再組合成各類口語傳播內容。但傳統媒介的節目制作成本較高,受眾想要通過傳統媒介進行口語傳播,需要經過有關部門對內容的反復審核,有關部門對受眾想要傳遞的信息也有較高的要求和標準。例如,在電視媒介的口語傳播過程中,其要確定對其他受眾沒有影響和干預,而且口語傳播內容要契合主流價值觀等。新媒介的靈活性和包容性,讓相關的平臺更加適合進行內容創作。受眾利用新媒介進行口語傳播的試錯成本較低,新媒介的特性能賦予人們進行口語傳播內容以相對多的自由。新媒介已建立集“互聯網+社交”于一體的體驗平臺,這為新媒介創作自制內容夯實了基礎,對當下培育各類創新性節目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新媒介通過大數據算法可以快速挖掘受眾的關注內容,根據受眾的需求投其所好,從而引起受眾接收信息的興趣。新媒介的高效和可持續性口語傳播,開發符合新媒介視閾下受眾口語傳播需求的內容,能獲得更多的忠實用戶。相對傳統媒介,新媒介將口語傳播內容制作的重心聚焦于受眾需求。對新媒介的使用已經成為如今人們生活中口語傳播的重要部分。在新時代,傳統媒介的口語傳播內容整體的靈活性與創新度相對不足。傳統媒介受制于客觀現實,必須保持其內容的權威性和統一性,因此在滿足受眾需求方面也難以達到新媒介在口語傳播上的效果。

(四)口語傳播文化在受眾反饋上的范式轉變

受眾反饋是新媒介在口語傳播過程中形成閉環的關鍵。新媒介主要通過受眾反饋來了解他們的需求、興趣和過去的實踐經驗?;诟黝愂鼙娦畔⒎答伹?,新媒介可以不斷地調整要發送的信息,并從中收集受眾信息,以達到口語傳播的預期效果。傳統媒介的單向性傳播方式讓受眾被動地接收信息,因此傳統媒介的受眾反饋接收渠道相對單一。在傳統媒介的口語傳播中,普通人的聲音較難得到關注,如果沒有人能聽到、回應或表達同樣的感受,那么受眾反饋就是一種個人對話,這無法體現受眾反饋的作用。新媒介基于互聯網技術打造的社交媒體不僅能讓受眾傳播和使用信息,還能讓他們彼此共享信息,每個人都是觀眾、溝通者和評論員。新媒介通過擴展新的媒體功能,讓受眾從被動的信息接收者轉變為信息生產者和傳播者。在新媒介迅速發展的過程中,口語傳播文化發揮了重要作用。新媒介的豐富性和完整性為人們提供了更多發聲平臺和與新聞“對話”的機會?;诨ヂ摼W的隱蔽性,通過新媒介進行口語傳播,受眾可以培養互聯網思維,通過網絡上的虛擬ID進行交流和互動,在國家法律法規允許范圍內暢所欲言。

在新媒介視閾下的口語傳播文化范式轉變中,受眾的反饋渠道和平臺已取得較好的建設成果,這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傳統媒介中受眾反饋方式相對固化的狀態。新媒介利用高新技術讓受眾在接收信息后可以通過多個渠道進行口語傳播反饋,使其與其他信息接收者討論信息內容,由此使口語傳播過程形成閉環,建立信息循環的良好機制。

四、結語

媒介的革新進步是時代發展的必然結果,傳統媒介與新媒介各自擁有不可忽略的優勢,而新媒介的出現讓傳統媒介在口語傳播的方式、內容以及受眾反饋上均出現巨大的范式轉變。在口語傳播文化范式轉變中,新媒介為受眾提供了更加多元的選擇。新媒介不但可以快速、及時地為受眾提供大量信息,而且具有極強的交互性。當下,我們應更加重視新媒介視閾下的口語傳播文化范式轉變,以便探索開發可以促進高質量口語傳播文化循環的媒介平臺,推進社會文化的高效、高質、多元發展。

[參考文獻]

[1]譚力,曲天璐.傳媒視角下口述史研究的再思考:以騰訊網《體媒人物》欄目為例[J].體育研究與教育,2013(05):6-8.

[2]申航碩.智媒時代下動態海報潛在的敘事功能及傳播力研究[D].沈陽:魯迅美術學院,2022.

[3]閆冉冉.兩種范式的比較:現代主義與后現代主義[J].中國校外教育,2012(21):6.

[4]姚寶燕.基于績效治理的權責發生制政府會計改革問題研究[D].廈門:廈門大學,2008.

猜你喜歡
新媒介
淺析傳統媒介與新媒介的協調發展
透視新媒介環境下的“反轉新聞”
融合與創新:探尋中國電視新聞的漸變趨勢
青年亞文化研究的本土色彩與跨界對話
網絡病毒式傳播及其特點
新媒介生態下的新聞生產研究
微信微刊等新媒介在黨建工作中的作用探析
論國產青春片的青春消費與懷舊敘事
媒介融合的內涵、典范及意義
論新媒介視角下羌族體育文化資源的開發策略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