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粵港澳大灣區視域下大學生的黨性修養現狀與對策

2023-06-28 11:26黃麗嫦
關鍵詞:現狀與對策粵港澳大灣區大學生黨員

黃麗嫦

摘? 要:面對粵港澳大灣區特殊的大環境,如何把握社會主義教育方向,培養符合大灣區建設和發展需要的高素質人才,是高校黨組織應擔負的重要歷史使命。面對大灣區的機遇與挑戰,要永遠保持黨的先進性,灣區內高校黨組織就必須按照黨的性質宗旨要求來加強大學生黨員的黨性修養。通過對灣區內高校大學生黨員的調查問卷和訪談,深入了解大學生黨員黨性修養現狀,對大學生黨員黨性修養出現的問題進行歸因分析,提出“加強創新,健全粵港澳大灣區高校黨建工作融入建設的體制機制”等五方面對策,希望對粵港澳大灣區高校大學生黨員教育具有一定的借鑒價值。

關鍵詞:粵港澳大灣區;大學生黨員;黨性修養;現狀與對策

2019年2月18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以下簡稱《綱要》),明確指出了粵港澳大灣區的規劃背景、總體要求、空間布局等十一方面內容。加快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努力把它建設成為富有活力和國際競爭力的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群,是黨和國家為加快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做出的重大戰略決策。實現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目標離不開人才的支撐和保障,《綱要》明確提出打造教育和人才高地,這充分體現了黨和國家對大灣區教育與人才培養的高度重視和殷切期盼。面對大灣區的機遇與挑戰,要永遠保持黨的先進性,灣區內高校黨組織就必須按照黨的性質宗旨要求來加強大學生黨員的黨性修養,這是當前灣區內高校高素質人才培養面臨的重大課題。

一、《綱要》對灣區高校大學生黨員培養的新要求

《綱要》對推動粵港澳大灣區高校教育合作發展進行了重要部署,鼓勵粵港澳高校合作辦學,支持大灣區建設國際教育示范區,并推出一系列優惠政策[1]?;浉郯拇鬄硡^戰略使區域內高等教育獲得了新的發展機遇,但也帶來了許多前所未有的挑戰。有學者認為,粵港澳大灣區教育合作中的價值觀引導,有助于大灣區青少年增強民族認同感和凝聚力,為粵港澳大灣區經濟建設貢獻智慧和力量;但同時也存在著一些問題,如:多變的世界讓大學生在價值選擇時感到十分迷茫,信仰的缺失使大學生的價值選擇缺乏內在靈魂等[2]。在此教育發展中,大灣區高校黨組織應如何發揮作用,把握社會主義教育方向,培養符合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和發展需要的高素質人才,是灣區內高校黨務工作者應擔負的歷史使命。

大學生黨員培養發展工作,是高校黨建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高度重視和不斷創新粵港澳大灣區高校大學生黨建工作,發揮我們黨的政治優秀和組織優秀,既是培養高素質人才的需要,也是促進粵港澳大灣區高等教育事業高水平高質量發展的根本保障,對確?;浉郯拇鬄硡^教育事業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方向不斷興旺發達具有重大戰略意義。加強灣區高校黨的全面領導,推進黨的建設,是辦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大學的根本保證。因此,加大灣區高校大學生黨員的培養力度,推動灣區高校黨的建設勢在必行。

二、灣區高校大學生黨員黨性修養的現狀調查

為了了解和把握目前灣區高校大學生黨員的黨性修養狀況,本文采用了問卷調查法和個案訪談法相結合的方法對灣區內H高校的在校學生黨員以及黨支部書記進行了調研。受疫情的影響,本次的調查問卷和訪談均采取線上的方式進行,從大灣區H高校共收集到問卷調查214份、訪談177人。

(一)調查問卷設計與實施情況

《粵港澳大灣區視閾下大學生黨員的黨性修養現狀調查問卷》主要包括學生黨員的性別、所處發展階段、對粵港澳大灣區的認識情況、受粵港澳大灣區環境的影響程度、個人理論修養、政治修養、道德修養、作風紀律修養等方面的內容。

從此次調查問卷數據來看,本次參與調查問卷的學生黨員共214人,其中男性占32.71%、女性占67.29%,獨生子女占14.49%、非獨生子女占85.51%,正式黨員占35.98%,預備黨員占64.02%。

關于“你的信仰是什么”這個問題的回答,有87.38%的學生黨員信仰馬克思主義、10.75%的學生黨員無信仰,1.87%的學生信仰其他。從中可以看出,絕大多數學生黨員具有堅定的馬克思主義信仰,但也有極少數學生黨員的信仰存在問題。

關于“你的入黨動機是什么”的回答, 87.85%的學生黨員選擇了“追求共產主義理想信念”,92.06%選擇了“希望能夠更好地為人民服務”,32.71%選擇了“能夠獲得政治榮譽感”,14.49%選擇了“入黨對以后自身找工作、就業等發展有幫助”,11.21%選擇了“父母希望自己能夠入黨”,12.15%選擇了“周邊的同學都在向黨組織靠攏,我也申請入黨”,0.93%選擇了“其他”。從數據可以看出,絕大部分學生黨員入黨動機純正,但也有部分學生黨員入黨動機不夠純正,有較明顯的功利心理。

關于“你對黨性修養的具體內涵和主要內容了解嗎?”的回答,8.88%學生黨員選擇了“非常了解”,65.89%選擇了“比較了解”,25.23%選擇了“一般”。這說明學生黨員對黨性修養的內涵和內容都基本了解。

關于“你每周在政治理論的學習方面花費的時間”,51.87%每周理論學習花費“1-2 個小時”,20.09%花費“2-3 個小時”,16.36%花費“1 個小時以下”,11.68%花費“3 個小時以上”。由此可見,絕大多數學生黨員對政治理論學習都能做到周周有學習。

對于“你對《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了解嗎?”的問題,62.62%學生黨員選擇了“一般”,20.09%選擇了“比較了解”,2.34%選擇了“非常了解”,14.95%選擇了“不了解”。對于“在平時的學習、生活中對于粵港澳大灣區新聞的關注情況”的問題,20.09%學生黨員表示“每天都會通過網絡、電視、報紙等關注”,78.97%表示“在瀏覽網頁時,偶爾會關注”,0.47%表示“從來不會關注”。從中可以看出,部分學生黨員對于身邊的時事新聞關注不夠。

關于“你認為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中西方文化對你的個人信仰有影響嗎?”這一問題,14.02%學生黨員回答“有很大影響”,54.67%回答“有一些影響”,31.31%回答“沒什么影響”。由此可見,大部分學生黨員認為粵港澳大灣區的文化環境會對個人信仰有影響。

當問到“你是否能夠做到運用所學的政治理論知識與黨內外一些錯誤的思想和言論進行辯駁,并且糾正他們的觀點?”,26.64%學生黨員表示“完全能夠做到”,71.96%表示“不能完全做到”,1.4%表示“做不到”。其中:(1)選擇“完全能夠做到”的學生黨員中,47.37%選擇“完全服從社會或集體利益,犧牲個人利益”,52.63%選擇“在服從社會或集體利益的前提下,兼顧個人利益”。這說明這部分學生黨員理想信念非常堅定。(2)選擇“不能完全做到”或“做不到”的學生黨員中,91.12%覺得“自身理論水平有限”,54.21%覺得“怕說不好,有損黨員形象”,7.48%覺得“覺得對方說得有道理,無法辯駁”,1.4%覺得“怕得罪對方”,1.4%覺得“事不關己,懶得辯駁”。由此可見,理想信念不夠堅定的學生黨員還不能做到熟練地將所學的政治理論知識應用于實踐中。

當問到“你是如何對待黨組織的各項活動的”,83.64%的學生黨員選擇“積極參加,從不請假缺席”,13.55%選擇“遇到其他事情時,請假不參加”,2.8%選擇“其他原因”,無人選擇“經常無故缺席”。調查顯示,絕大部分學生黨員都能積極參加黨組織活動。當問到“你覺得身邊的學生黨員同志在平時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中的組織紀律性如何?”時,67.76%學生黨員認為“很好”,31.78%認為“較好”,0.47%認為“不好”。這說明大部分學生黨員都有較強的紀律意識,都能嚴格遵守組織紀律。

關于“你認為身邊的學生黨員同志在平時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中是否起到了先鋒模范帶頭作用”這個問題,66.82%學生黨員覺得“起到了很好的先鋒模范帶頭作用”,32.71%覺得“有一定的先鋒模范帶頭作用,但效果不明顯”,0.47%覺得“沒有起到先鋒模范帶頭作用,甚至不如普通群眾”。關于“你認為身邊的學生黨員同志與普通同學的關系如何”這一問題,62.62%認為“很好”,35.98%認為“較好”,1.4%認為“一般”。從這兩個問題可以看出,絕大部分學生黨員都能起到表率作用,群眾基礎較為扎實,但也存在極個別黨員脫離群眾的現象。

對于“與你所在院系關于學生黨員黨性教育培訓的狀況相符的是?(多選題)”,56.54%學生黨員認為“以理論教育為主,缺乏實踐性教育”,31.31%學生黨員認為“培訓形式單一,缺乏吸引力”,16.36%認為“培訓內容陳舊,缺乏時效性和針對性”,14.02%認為“培訓流于形式,缺乏完善的考核、評估機制”,13.55%認為“入黨前教育培訓多,入黨后教育培訓少”,7.01%認為“其他狀況如:專業課程學習任務重、時間緊,黨性教育培訓時間很難安排;無問題,支部理論學習和實踐教育很豐富等”。由此可知,學生認為高校黨性教育培訓主要以理論教育為主,希望多一點“實踐性”。

對于“你覺得所在黨支部目前存在的主要問題有哪些?”這個問題,55.61%學生黨員認為“黨支部活動形式化,缺乏創新”,21.5%認為“黨支部對黨員的教育、管理制度不夠完善”,20.56%認為“黨支部戰斗力弱,發揮作用不夠明顯”,18.22%認為“黨支部建設不規范,缺乏固定的活動場所”,15.42%認為“黨支部監督機制不夠健全”,3.74%認為“其他如:黨員自我約束不夠,對自己要求不嚴格,帶頭模范作用差;無問題,挺好等”。以上可見,學生認為高校黨性教育活動比較形式化,渴望進一步創新。

對于“你所在院系關于加強學生黨員黨性教育的途徑有哪些?”這個問題,89.72%選擇“觀看教育影片”,82.71%選擇“參觀考察紅色教育基地等實踐活動”,77.1%選擇“政治理論課程、專題黨課”,52.8%選擇“短期集中培訓”,37.85%選擇“自學”,0.93%選擇“其他”。由此可見,觀看影片、參觀紅色教育基地和上黨課是高校較常采用的途徑。

關于“你認為加強學生黨員黨性修養制度化建設的方法有哪些?”這個問題,85.98%學生黨員認為“建立定期的學習教育制度” ,48.6%認為“建立監督制度”,41.59%認為“建立獎懲機制”,41.59%認為“建立黨性分析和評估制度”,38.79%認為“建立考核制度”,12.62%認為“建立黨員退出機制”,0.47%認為“其他:要多實踐,多安排上一線”。由此可見,絕大部分學生黨員更傾向于建立定期的學習教育制度。

(二)訪談問題設計與實施情況

本次訪談的對象分為兩類:黨支部書記和黨員,共收到訪談材料177份,其中黨員173份,黨支部書記4份。

訪談黨員:關于“認為身邊的學生黨員同志在政治理論、思想道德、組織紀律、作風等修養方面存在什么樣的問題?其原因是什么?”這個問題,黨員認為“思想不夠堅定,政治理論水平有待提升;缺乏實踐,活動過于形式;學業任務重與黨支部活動很難同時兼顧;組織意識責任意識不夠強等”。

訪談黨支部書記:關于“你所在的黨支部是通過什么樣的方式來提升學生黨員黨性修養的?”這個問題,黨支部書記認為“主要通過理論學習、實踐行動、榜樣學習、朋輩教育、活動組織等方式”。關于“還需要從哪些方面來進一步提升學生黨員的黨性修養?”這個問題,黨支部書記建議“加強黨員責任與擔當意識培養,加強實踐能力的提升,建設各院系黨支部的協同統一管理制度等方式”。

三、灣區視域下大學生黨員黨性修養問題的歸因分析

從以灣區高校為例的大學生黨員的調查問卷和訪談結果可以看出,高校大學生黨員黨性修養存在的主要問題是內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其原因主要歸為社會、高校、個人三個層面,分別是粵港澳大灣區大環境的多元變化;對大學生黨員的教育培養方式方法有待進一步創新;大學生黨員自身的修養有待進一步提高。

粵港澳大灣區大環境的多元變化。環境因素的快速變化讓大學生黨員的思想也隨之變化,新生事物的出現會對大學生黨員價值觀形成一定的沖擊?;浉郯拇鬄硡^處于高度開放的狀態,經濟得到了快速發展,為國家建設和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但與此同時,經濟繁榮的背后,伴隨而來的是不同的意識形態、價值取向、多元文化以及外部勢力的多方位多層次滲透,尤其是西方意識形態的滲透,對灣區內高校大學生思想意識上帶來了更多的影響和沖擊。由于地域環境、開放程度、經濟、制度、文化等因素的不同,西方敵對勢力對灣區內大學生的意識形態誘惑攻擊比內地其他高校大學生更多更深入,這使得灣區內部分大學生黨員更容易被西方表面的自由民主迷惑,對馬克思主義產生懷疑;還有部分大學生黨員,雖有堅定的理想信念,但缺乏捍衛理想信念的決心和勇氣,在一些破壞粵港澳大灣區合作、發展和穩定等錯誤觀點和聲音面前不敢發聲。更讓人擔心的是,由于大學生黨員自身思維的不夠成熟,西方敵對勢力正是將眼光放在這一特殊的青年群體身上,通過“糖衣炮彈”來消磨他們的意志、腐化他們的思想,一些政治立場不堅定的大學生黨員,很容易被“洗腦”,導致他們的理想信念動搖。

對大學生黨員的教育培養方式方法有待進一步創新。黨的十八大以來,灣區高校對學生黨員黨性修養教育十分重視,基層黨組織建設逐漸規范,但方式方法有待進一步創新,如:教育內容比較單一,仍需從博大精深的中華優秀歷史文化中深入挖掘教育內容,進一步提升大學生黨員對中華文化的認同感和民族自豪感[3];教育方式比較單一,仍需進一步提高教育的吸引力和實踐性教育;教育管理制度不夠健全,仍需緊跟時代步伐進一步完善新時代大學生黨員黨性修養分析考核評估等機制體制。

大學生黨員自身的修養有待進一步提高。高校學生黨員自身的局限性是制約他們黨性修養提升的根本性因素。如:自我抵抗力不夠堅定,比較單純,缺乏社會經歷,面對負責的社會環境,很容易被歪風邪氣所左右,從而做出錯誤的價值選擇;自我認識不夠清晰,對黨組織開展的活動不夠重視,黨員意識淡薄,缺乏責任擔當意識;自我教育意識不夠強烈,對外界事物和內在自我的認識比較片面,容易放松對自身的嚴格要求等。

四、灣區視域下提升大學生黨員黨性修養的對策

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是教育的根本問題[4]。在粵港澳大灣區當前復雜的大環境和時代背景下,高校黨組織肩負著把握教育方向,培養高質量人才,聚力完成《綱要》部署的教育發展目標的歷史使命,責任重大,機遇與挑戰并存。為此,在查閱大量文獻資料和進行社會調查基礎上,本研究立足于粵港澳大灣區教育發展中,探究灣區高校提升大學生黨員黨性修養的途徑、方法和有效性。

加強創新,健全灣區高校黨建工作融入灣區建設的體制機制[5]。新時代黨提出了建設總要求。灣區高校黨組織要將黨建工作融入建設的各項工作中,建立健全黨全面領導的制度體系,確保黨在各個方面發揮領導核心作用。不斷探索灣區高校黨組織建設和作用發揮的新思路、新方法,以把牢方向、統籌協調為原則,強化“黨建+”的理念,積極推動“黨建+產教融合”“黨建+課程思政”“黨建+學科競賽”“黨建+社會服務”等工作,以黨建工作推動灣區高校人才培養高質量發展。

加強引領,促進灣區高校組織建設與個人黨性修養建設相結合。灣區高校黨組織要加強政治引領、思想引領、精神引領和目標引領,帶領大學生黨員旗幟鮮明講政治,運用各種方式和媒介大力宣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積極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不斷增強黨的政治核心力量,提高大學生黨員政治素養,激發和引導他們的個人奮斗目標與國家、集體的目標吻合,使其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加強組織,深化灣區高校組織員隊伍建設與發揮組織員作用相結合。組織員隊伍作為基層黨建的重要抓手越來越受到高校的重視,深化組織員隊伍建設和發揮組織員作用也成為灣區高校加強黨的基層組織建設,發揮黨的政治引領的重要著力點[6]?!稄V東省加強黨的基層組織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21—2023年)實施方案》對組織員配備、落實政策待遇有明確的要求,凸顯了黨建組織員隊伍在高校黨建工作中的重要地位。因此,灣區高校仍需在組織員的待遇落實、工作責任、發展晉升路徑等方面給予政策支持,進一步提高組織員隊伍的整體效能,打造一支政治強、業務精、專業化的高水平組織員隊伍。

加強教育,推動理論學習與實踐鍛煉相結合。灣區高校黨組織要將理論學習與實踐鍛煉并重,把基層組織建設成為貫徹黨的決策部署、團結動員人民群眾、推動改革發展的堅強戰斗堡壘。理論學習是提升黨性修養的基礎,學習的形式和內容要有所創新,要注重從中華歷史文化和粵港澳大灣區的大背景下去挖掘創新。實踐活動是提高黨性修養的平臺,要積極構建紅色文化育人體系[7],開展大學生黨員喜聞樂見、參與率高的社會實踐活動,抓緊抓實大學生黨員的思想政治教育。

加強聯動,形成黨建工作合力。推動教育合作發展是《綱要》中教育發展規劃的重要舉措,在全面實施粵港澳大灣區教育發展的新時期,黨組織需解放思想,與時俱進,以發展的眼光推進黨的建設工作。灣區高校黨建需借助合作發展的理念,大力開展跨類型、跨級別、跨院系、跨高校、跨地區的內外黨組織聯動[8],創新協作方式,拓寬合作渠道,豐富共建內容,不斷提升大學生黨員的黨性修養,形成高校黨建強大合力,共同為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培養一批高質量的人才。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中共中央 國務院印發《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EB/OL].(2019-02-18)[2022-03-25].http://www.gov.cn/zhengce/2019-02/18/content_5366593.htm?from=groupmessage&isappinstalled=0#1.

[2]郭晴,薛嘉欣.粵港澳大灣區教育合作中價值觀引導的現狀、問題與對策研究[J].商展經濟,2021(09):70-72.

[3]王仕民,鄭永廷.香港回歸對內地和港澳大學生思想的影響[J].中國高等教育,1997(Z1):80.

[4]新華網.習近平: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發展道路 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EB/OL].(2018-09-10)[2022-03-25].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leaders/2018-09/10/c_1123408400.htm.

[5][8]文躍玲.粵港澳大灣區教育發展中高校黨組織作用研究[J].學理論,2020(11):111-113.

[6]謝冬冬,王之維.粵港澳大灣區高校組織員隊伍建設現狀和作用發揮有效途徑探究[J].領導科學論壇,2021(06):107-111.

[7]王小麗,李瑞杰,勾正剛.河北省高校紅色文化育人體系的構建及經驗探討[J].河北北方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21,37(05):85-89.

責任編輯? 姜淑娟

猜你喜歡
現狀與對策粵港澳大灣區大學生黨員
“粵港澳大灣區”,即將崛起的世界級城市群
“粵港澳大灣區”,即將崛起的世界級城市群
提高民辦高校大學生黨員發展質量問題的研究
新媒體平臺下增強大學生黨員理論學習實效性的研究
新疆農村成人教育的現狀及對策
提高大學生黨員組織生活實效性的方法探析
關于汽車客運站財務管理的現狀與對策
當前影響中學生語文學習成績的主要原因及建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