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語文寫作的創新策略

2023-06-29 07:26姬海英
文學教育·中旬版 2023年6期
關鍵詞:微寫作

姬海英

內容摘要:“怎么讓習作不再是苦差事”讓許多老師苦思冥想,讀寫結合的課堂也就成為了主流陣地。筆者卻認為,要從根本上提升學生的習作能力,最為關鍵的是引導學生主動尋找生活與文本的情感聯系,繼而才能有意識地在閱讀課堂找到“怎么寫”的技巧,最終找回“樂于寫、愿意寫、主動寫、持續寫”的本心。

關鍵詞:“微寫作” 習作技巧 習作熱情

傳統灌輸法教育模式下,小學生習作訓練的思維受限,生活化素材和內容比較少,寫作素材比較少、不會收集寫作素材,閱讀量也比較少,無法支撐學生進行寫作。我們應該將重點放在片段式寫作和微課程資源上面,將書面對話、圖文結合、詩句,廣告詞、標語、短新聞等片段式寫作內容引入練習課堂,開展片段式微寫作?!墩Z文課程標準》中有這樣的基本定位:“寫作教學要帖近學生實際,讓學生易于動筆,樂于表達,使學生具有實用的寫作能力。應引導學生關注現實,熱愛生活,表達真情實感?!遍L此以往,學生習作能力的提高,語文素養的提升也成了空談,總不見落地。從學生習作的需求考量,以切入口小、操作便利的“微寫作”為抓手,從幫助學生積累寫作素材、學習寫作技巧、延續寫作激情三個維度,或逐一突破,或相互融合,采取片段式的方法,為學生習作水平的提升搭橋鋪路。

一.多彩生活“微日記”——積累寫作素材

在研究的過程中本人做過一項調查,調查過程中我直接設計了一道關于學生寫作興趣的問題“請問你喜歡寫作課么”,結果顯示選擇喜歡寫作課的有35%的學生,而選擇不喜歡的有55%,其余15%的學生選擇的是一般。由此可見對寫作訓練感興趣的學生還不足總體學生的一半,這樣看來,寫作課堂教學顯然是比較失敗的。那么片段式,微寫作教學模式就有開展的必要性。微寫作形式可以比較豐富,只要學生想象的到的形式都可以作為微寫作的形式,無論是對話、詩歌,還是圖文結合、廣告詞、新聞、標語都可以。對話微寫作訓練,教師可以給出一個單元的主題情境,然后學生按照教師的要求進行微寫作練習;詩歌,就是讓學生按照主題內容創作詩歌,詩歌難度比較大,教師進行點評和修改,慢慢完善,逐漸提升自己的寫作能力;圖文結合的方式就是學生對照圖片的內容進行意境微寫作練習;廣告詞和標語,廣告詞學生經常接觸,而且語句比較短、精煉程度比較高,標語同廣告詞類似,教師或者教學小組給出一個廣告主題,讓學生編寫廣告詞或者標語,鍛煉學生連詞成句的能力;短新聞形式,短新聞就是學生練習寫類似于微博的文章,寫作自己感興趣的內容。

在這些形式中,開展微寫作練習,尤其是小學生的練習,最好的就是寫日記。讓學生去參觀歷史遺跡,了解身邊的歷史遺跡,融合自己所知、所見、所聞,將自己所做作為、所觀察所感,都使用筆和紙進行記錄,尤其是個人活動、思考、感覺等內容。進行日記訓練可以通過觀察、感悟記錄下自己值得記錄的事情,生活中聽到的故事、發生在自己身上或者班級的事情等等,可以有效的解決時間不充足、素材少的難題。

(一)發現生活,寫“真”事

有位作家曾說:“發現題材,是最最重要的寫作才能,如果做不到這一點,那就等于文字的高位截癱者,他的文學生活不能自理,要靠別人才可以存活,等于是一個高度遲鈍者,到處是食品,根本看不到哪一種是可以的吃的,要別人指定了才知道吃?!蔽覀儗W生怕作文,從選材都構思都得咬緊筆桿,皺起眉頭,抓破腦袋,寫寫想想停停。這其中缺少最重要的——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的“米”,也就是“沒有題材”,這才是學生怕作文的基本問題,那么我們老師的首要任務便是引導他們去“找米”,這些“米”就來自“微日記”。

老師們一貫以來采用的是為了訓練而訓練的指導:或開展一次活動,或課堂上做個小游戲等,乍一看是解決了學生“寫什么”的問題,可是這卻忽視了學生自己的生活體驗。學生自己的生活才是習作的永不停歇的泉源。

“微日記”秉著讓生每天動動筆,留下寫作素材的初衷,讓同學們用100-200字左右,簡單記錄事件過程,或是某個細節。

有人的地方就有故事,親身經歷的是才是習作最好的材料。生活中并不缺少素材,而是缺少發現的眼睛。我讓學生嘗試用“地毯式搜索法”去“發現”生活:

1.我今天有經歷什么特別的事嗎?我身邊的人(爸爸媽媽、老師同學、冤家朋友)有經歷什么嗎?

2.今天的課堂有什么特別嗎?今天我或者有誰被表揚嗎?被批評嗎?

3.我今天看了什么書?聽到了什么新聞?

4.今天身邊的人說什么了嗎?有什么特殊、異常舉動?

5.今天開小差了嗎?今天還記得那個奇妙的夢嗎……

6.今天我突然想起什么往事了嗎?

……

放手讓同學們大膽地寫,引導同學們真實地記錄。父母吵架了,老師批評了,同學鬧翻了,課堂上開小差了……成為了學生習作的素材。老師繼而在課前的“微日記”分享中,讓同學們知道原來生活中的七零八碎、雞毛蒜皮,是可以自由敘述的。

(二)關注內心,抒“真”情

寫作教學和訓練歸根結底是寫自己知道的或者想象中的事物、故事,但無論是自己知道的還是能夠想象出來的,這些都要建立在“已知”的基礎上,只有深入生活之后才能夠有所感悟,只有經歷過才能夠寫出有水平的內容,寫句子是如此,寫段落是如此,寫文章更是如此?!墩Z文課程標準》提出“珍視個人的獨特感受”??梢?,習作的核心是要真實地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引導同學們捕捉剎那的情緒:哪個瞬間,我特別委屈、尷尬、糾結、憤怒……;某個時刻,我有了出乎意料或是意料之中的情緒。

鼓勵同學們敞開天窗說亮話,引導同學們真實地表達。評理訴苦的、擊鼓鳴冤的、尷尬丟臉的……成了學生習作的素材。通過“微日記”分享,再讓同學們明白,只要把自己最真實、最想表達的情感寫出來,那就是好的習作。

在“微日記”的探索與踐行中,我們的學生可以開拓更廣闊的習作天地:1.我們班的笑聲;2.課間十分鐘;3.起床大作戰;4.有一些糾結;5.你真是我的冤家;6.考試前后;7.我們一起吐槽;8.一千個讀者;9.如果綠植會說話;10.假期生活……每日一練,讓同學們有意識地關注生活,關注自己的內心世界,最終形成自己的發現習慣與寫作的思考。

二.課堂閱讀“微練筆”——學習寫作技巧

“微日記”在于喚起同學們有興趣地寫,有興趣才會追求“好”的表達。寫作能力的提高是基于閱讀訓練的。教師要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文本,探索并總結寫作技巧,在教學中引導同學們關注文本言語形式,學習寫作技巧。

(一)發掘精彩典范句段

精彩句段的賞評,不僅僅停留于對于范本的模仿,有一環課堂的“微練筆”,更為重要的是,以此舉一反三,讓學生學有所鑒,學有所用,學有創新。

比如《窮人》一課的心理描寫:

她臉色蒼白,神情激動,她忐忑不安地想:“他會說什么呢?這是鬧著玩的嗎?自己的五個孩子已經夠他受的了,……是他來啦?……不,還沒來……為什么把他們抱過來???……他會揍我的,那也活該,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頓也好?!?/p>

課中的模仿練筆并不是我們學習的終結。以這種內心獨白的心理描寫為切入點,與同學們探索了一個內在的,看不見、聽不到的世界。讓同學們去“發現自己的情緒”,去開創更廣闊的語言天堂,將內心涌動的千言萬語述之筆端。

有矛盾分析式的內心活動……忽然,陣陣尿意襲來?,F在正上著課,怎么辦?和老師說一聲吧,她應該會讓我去的。不行不行,這么打斷老師,她萬一不讓我去怎么辦?可是,眼下又有什么辦法呢?我幾乎要站起來了。要不還是憋著吧?可是下課的鈴聲還遠在天邊。我猶豫不決,雙腿都要絞成麻花了。不行不行,我一個激靈,實在憋不住了!我一下子站了起來,沖到了老師跟前……

有聯想幻覺式內心活動……天哪,我的作業本沒帶!我呆若木雞,猛地轉頭,爸爸的車早一溜煙揚塵而去。我第一次感到絕望,仿佛看到老師瞪得又圓又大的眼睛,要噴出火來。仿佛看到同學們嘰嘰喳喳,指指點點……山雨欲來風滿樓,恐怕這次,足以讓我的牙齒倒立,血液凝固……

有物我相融式的內心活動——拿著那布滿紅叉叉的卷子,我忐忑不安地走出校門,天陰沉得厲害,我的心也沉得厲害。漫天的烏云隨風飄動著,一塊一塊也隨風飄進了我的心里。

再有《橋》的環境描寫、《一面》中人物神態、外貌描寫等,教師如此指導,學生便能記得牢、用得上。

(二)關注點睛傳神字詞

習作指導時,教師總容易走到這么一個誤區:只“說教”不“指導”。比如:你寫得不具體,你這詞用得不恰當……我們說學生習作“假大空”,教師的指導何嘗不是呢?歸根究底,教師的課堂教學沒能讓學生在細節的推敲上有明確的學習方向。

如《花種》中的這段:“凌晨四點,牽?;ù灯鹆俗仙男±?;五點左右,眼里的薔薇展開了笑臉;七點,睡蓮從夢中醒來;中午十二點左右,午時花開花了;下午三點,萬壽菊欣然怒放;傍晚六點,煙草花在暮色中蘇醒;夜來香在晚上八點開花;曇花確在九點左右含笑一現……”。課堂上將這些句式全部改成“XX花開花了”。同學們就很快能發現字詞的傳情達意作用。通過“微練筆”磨煉學生遣詞煉字的能力,老師有意識地引導,幫助學生擁有這種言語的敏感度,才能在習作中注意用詞。

閱讀教學時,不妨關注這些語言要素的揣摩和評述,更好地幫助同學們對語言文字有充分體驗感悟,為習作中的模仿、遷移和運用搭建橋梁。

(三)把握作者獨特情思

一篇好文章不僅在于句段的精彩,還在于作者謀篇布局的精巧,更在于作家情感思考的特立獨行。每一篇文章都需要從不同角度,或是借物喻理,或是敘述說理闡述人生的哲理。作家的本領在于用小事瑣事寫出別人看不到的意味深長。這就是作家獨有的情感和思想。學生的思考力就需要在“胡思亂想”中得到鍛煉,掌握寫作的思路,微小、片段式的寫作更能夠快速鍛煉單個寫作技能。

“微練筆”不在于課堂中的模仿練寫,更在于課堂后的遷移運用。葉圣陶先生曾說:“語文教材無非是個例子,憑這個例子就要讓學生們舉一反三,練成閱讀和作文的熟練技能?!苯處熞钊氲亟庾x,有效利用文本,實實在在地為學生提高習作水平而努力。

三.互相賞識“微評價”——延續寫作熱情

學生們積累了一定的寫作素材,也掌握了一些基本的寫作方法,此時再獲得一些同伴老師的贊許,他就會有寫的自信,有追求更好的動力,就有寫的熱情。

(一)微評語,點燃寫作熱情

寫評語首先要有這樣的觀念:我們是學生的讀者,得帶著欣賞的眼光,我的目的是激勵學生更好地去寫。

1.幽默評語引期待

有學生寫的幽默的,我評:哈哈哈,笑料百出的宋小寶附身啦!有學生寫了一長串人物對話的,我評:仿佛在看相聲,太有畫面感了!有學生書寫擠在一塊了:我評:請送我放大鏡,不然我不批了,再畫一個哭臉。也有遇到學生亂抄一通:評:舉報!打假!重寫!用這樣評價語展現出老師的包容態度,幽默,學生喜歡,學生就期待,才能用心對待。

2.挑出毛病學修改

微評語更重要的是指出學生的不足,引導學生修改。比如讀學生文章,發現沒有語言描寫的——評:故事中的人全是“啞巴”哦。動作描寫都是籠統的“弄”——評:一個“弄”字打算打遍天下無敵手了啊。教師要善于發現這些共性問題,及時開設關于人物語言、動作的系列講評:如《精彩的提示語》、《不簡單的動作》等。

例如有一次班里有學生:“……老師張開她的河馬大嘴大笑起來?!薄以u:老師認為這么笑不是很漂亮。Ps:你是不是故意丑化我?

課堂上專門把這句話出示在課件上,并寫上一個大大的“‘奇文共欣賞”。同學們讀罷哈哈大笑,瞬間營造一個輕松愉悅的講評課。接著和同學們“疑義相與析”,挑出毛病指出不足。然后品典范片段,找出《紅樓夢》中寫笑的片段,和同學們一起大聲讀一讀,學一學。最后創設“笑”的情境,再觀察再寫再賞評。當然在此過程中依然要肯定同學們追求生動描寫的態度,引導學生注意文字的美感,以及語言與情感的聯系。

3.不斷追問促自改

評語還可以追問,讓學生學習自主修改,如:錯別字和標點符號檢查了嗎?句子通順了嗎?還有比這個詞更恰當的嗎?提示語可以更精彩些嗎?這個感悟可以用更精煉的語言表述嗎?

把“微評語”當成與學生交流的契機,讓學生獲得成功的體驗,就有寫的熱情。

(二)微點贊,延續寫作激情

習作評價要注意學生間的不同,有些學生天天都能寫出好習作,但有些學生可能只能寫出一個好句子來。因此教師要面面俱到,關注每位學生的成長。

“金句分享”:微寫作講評前,開設固定“金句分享”,讓這些難得寫出好句子的學生有展示的機會,獲得習作的成就感。

“五星級”好詞:無論是教師批閱或是學生傳閱,要求同學們互相點贊用得恰當、傳神、優美的字詞,采用星級評價的方式點贊?!拔懽鳌狈窒頃r,一一出示朗讀,既能鍛煉學生推敲字詞的能力,又能鼓勵同學們,一舉多得。

“米其林作家”:根據每月的“微寫作”賞評分享,一個月中,有別樣角度、別樣敘述、別樣精彩的同學、“微寫作”進步巨大的同學推評為“米其林一星作家”、“米其林二星作家”、“米其林三星作家”。

互閱互賞互評,讓習作在每個同學們手中流通起來?;ハ嘤绊?,互相點贊、互相激勵,延續寫作的激情。

以片段式,微寫作,為習作教學的突破口,為學生寫作素材的積累提供了途徑,為寫作的“厚積薄發”奠定了基礎。學生們在這三個維度的指導下,習作的水平有了相對的提高。正如著名作家巴金所說:“只有寫,才會寫?!绷曌鹘虒W的探索需要教師用“韌性”澆灌,才能助力學生習作“生態化”成長。

參考文獻

[1]金瀟.淺談小學語文微寫作教學的實施策略[J].文科愛好者(教育教學),2022(06):147-149.

[2]林喜彩.基于小學語文整本書閱讀的微寫作教學策略研究[J].新課程導學,2022(31):90-93.

[3]楊劍梅.微寫作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的應用策略[J].基礎教育論壇,2022(30):60-61.

[4]周海博.芻議“微寫作”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探究[C]//.教育理論與實踐科研學術研究論壇論文集(三).,2022:223-225.

[5]梁景興.微寫作 大作用——小學語文教學中微寫作的運用[J].小學生(上旬刊),2022(10):85-87.

[6]莊小燕.小學語文整本書閱讀與微寫作的融合策略研究[J].教師,2022(28):33-35.

[7]甘雁.微寫作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新課程,2022(35):53-55.

[8]劉桐桐.小學語文寫作教學的問題及對策[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9.

(作者單位:貴州省六盤水盤州市教育教學研究中心)

猜你喜歡
微寫作
高中語文“微寫作”校本課程開發與研究
新媒體時代微寫作特征及對策研究
高中語文微寫作教學策略探析
小學語文“微寫作”教學初探
基于教材文本的職高英語微寫作的探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