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職食品專業課程思政教學改革與探索

2023-06-30 20:56蔣小鋒蔣明琴王彥平湯高奇陳世昌
河南農業·教育版 2023年6期
關鍵詞:實踐探索課程思政

蔣小鋒 蔣明琴 王彥平 湯高奇 陳世昌

關鍵詞:課程思政;食品加工技術;實踐探索

一、食品加工技術課程簡介

食品加工技術是我院食品類專業的核心課程,同時也是實現新工科背景下人才培養目標的主干課程,該課程主要培養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從事食品生產加工的能力,課程內容覆蓋面廣,交叉學科多,具有很強的系統性和綜合性。目前,教學團隊根據課程的內容特點將課程分為了傳統課堂教學、實訓實踐教學和網絡在線教學三部分,形成了多元化立體教學模式,并采用現代化信息手段,優化課程內容、完善考核方式、增加師生互動環節,有效提高了教學效果。

(一) 食品加工技術課程目標

食品加工技術課程作為食品加工專業的核心專業課程,對培養食品加工專業學生的動手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起著關鍵作用。因此,課程教學團隊對該課程的教學目標重新進行了優化設計,并將其運用到課程教學中,重點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發現分析解決問題能力和創新思維能力,提高育人質量。

表1為食品加工技術的課程目標,共分為掌握程度、目標層級和目標內容三個方面。其中,課程的核心目標是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發現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創新思維能力。核心目標的完成建立在二級目標實現的基礎之上,學生掌握各類食品的加工方法和原理之后,通過實驗實訓教學培養自己的動手能力、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產品創新能力。例如,學生通過應對和解決實踐中遇到的腐敗變質、營養流失等問題,可以進一步了解食品原輔料的物化性質、殺菌方法、包裝材料等對產品質量的影響,會對食品加工的工藝原理有更深的理解。

(二) 食品加工技術課程思政教學目標

通過學習,使學生能夠結合國家相關政策,根據社會發展現狀和消費者的消費需求,利用所學的知識和掌握的技能,對食品加工的方法、設備等進行創新,開發出符合大眾需求的營養健康美味的食品,進一步促進國家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另外,教師在專業知識傳授的過程中積極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堅定自己的理想信念,高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大旗,把學生培養成為知行合一、敢于拼搏、敢于擔當的優秀人才。

(三) 食品加工技術課程思政教學設計

通過深入挖掘食品加工技術課程中蘊含的思政元素,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要求、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理想等思政內容融入課程,引導學生把個人的理想追求和國家發展建設的偉大使命緊密結合在一起,把學生培養成德才兼備的優秀專業人才。針對食品加工技術課程內容的實際情況,分別對授課形式、教學方法、課程思政的融入點、元素設計及預期效果進行優化設計,課程思政的融入點和預期成效如表2所示。

二、食品加工技術課程思政實現路徑

(一) 狠抓教師課程思政素養,提高課程思政教學能力

“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眰鞯涝谇?,而授業解惑在后。也就是說,教師在傳授知識和技能之前,要通過自己的思想修為去引導和塑造學生良好的人格品質和思想品質。這就要求教師不僅要具備大量的知識儲備,而且要具有較強的思想政治素養。教師作為“傳道”的直接實施者,要把學生的人格塑造和價值觀培養放在首位,在“授業”的同時,通過自己的言傳身教,引導學生的思想朝著積極樂觀向上的方向健康發展。另外,如何將思政元素合理融入專業知識的講授也極其重要,學校應該鼓勵教師參加課程思政培訓,提高教師的課堂思政教學能力。教師可以通過小組討論,共同討論分析課題中蘊藏的思政元素,通過合理的方式、方法引導學生發現課程中積極向上的價值取向,培養個人的優良道德品質。

(二) 通過顯性和隱性相結合的教學方式,達到潤物無聲的教學效果

傳統的教學方式師生互動較少,上課氣氛往往比較沉悶,教學效果較差。在課堂教學中,可以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手段,例如,可以通過視頻動畫、現場操作演示等方式,活躍上課氣氛,適時融入課程思政元素,達到更好的育人效果。在實訓教學中,可以現場制作相關產品,比如罐頭、面包、飲料、臘腸等,這樣的教學內容不僅貼近生活實際,而且易于操作,能夠明顯提高學生的上課積極性。而且,在操作過程中,學生可以直接向老師提問,老師可以現場答疑解惑,這不僅強化了師生之間的交流和溝通,而且彌補了傳統課堂缺乏互動交流的弊端。在動手操作過程中,學生不僅熟悉了產品的工藝流程,而且掌握了產品的加工原理。另外,通過小組分工合作和分析討論,也提高了學生的分析解決問題和創新思維的能力。實訓結束后,學生要對工器具和實驗臺面進行清洗消毒,對加工設備進行保養,這不僅是對學生的身體教育,而且考驗了學生的耐心。事無巨細,事必躬親,學習過程中的點點滴滴都會對學生產生啟示。

(三) 建立課程思政評價體系,深化課程思政育人效果

建立合理有效的課程思政評價體系,能夠對課程思政建設取得的成效進行有效監測,同時,它對人才培養和課程思政建設的推進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4]。首先,以學生為中心設立課程思政的綜合評價指標,并對其進行細化、量化,從多方面、多層次、多角度對課程思政取得的效果進行評價。其次,重視課程思政教學師資隊伍的全面建設,覆蓋學院領導、教輔人員、專業課教師三個維度,優化學生的價值觀培養通道。第三,適當增加課程思政教學考核,鼓勵教師對教學課件進行內容更新,提高學生參與教學和評教的積極性。最后, 建立課程思政的獎勵和懲罰機制,對教師而言,可以將教師的課程思政建設成效列入年終考核或者評優評先等考核體系中,提高教師參與的積極度。對學生而言,可以將學生參與課程思政建設的情況列入學生的期末成績考核體系中,鼓勵學生積極參與課程思政的建設,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發展。

(四) 混合式教學模式助力課程思政建設

課程主要通過線上和線下相結合的混合式教學方式進行講授,如圖1所示。借助于“得實e學”教學平臺,教師和學生可以通過電腦端和手機端完成線上教學活動,平臺內含有豐富的視頻、動畫、文本、圖片和虛擬仿真等教學資源。另外,學生還可以瀏覽課程網站,對網站內的資源信息等內容進行討論評價,也可以留言和老師進行互動,對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提出自己合理的建議。線下教學分為理論教學和實訓教學兩部分,其中,理論教學主要通過“翻轉課堂”的教學方式進行,以課堂小組為單位,以食品加工原理和加工工藝為核心內容,通過案例分析帶領學生開展小組自主學習和項目式學習,培養學生自主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有效溝通、思維邏輯和團隊合作等能力。

三、課程思政改革成效及教學反思

為了深入貫徹課程思政建設的育人目標,課程教學團隊探索了課程思政建設的途徑,并通過問卷的形式對課程思政改革的效果進行了初步調查。結果顯示,91%的同學認為有必要繼續采取該種教學模式;95%的學生表示可以接受思政融入的方式,并且表示,在學習過程中不僅學到了專業知識,也學到了很多為人處世的方法,提高了自己的人格修養。將有趣的歷史人物典故、經典制作案例、生動的現代化生產場景、虛擬仿真技術等融入食品加工技術課程思政教學,對食品加工的理論和食品安全、食品營養等方面的內容進行擴展延伸,可以引導學生對食品加工行業更深層次的理解和思考,賦予其新的使命感和社會責任感。

對于教師而言,課程思政建設對自己的綜合素質和教學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在寓政于教的過程中,教師從傳統的教學方式向現代化立體教學方式轉變,教學能力有了明顯提高,實現了教書育人、授業傳道同向同行。通過食品加工技術課程思政教學的不斷推進,學生探索求知的積極性被有效激發,實踐動手能力也有了明顯的提高,學生樹立了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職業素養明顯提高。目前,食品加工技術專業學生的就業率達到了93%,很多同學應聘進入了食品類大型公司企業,部分學生經過實習已經迅速發展成為企業的技術骨干,學生吃苦耐勞、敢拼敢干的精神得到了企業的廣泛認同。

作者簡介:蔣小鋒(1989-),男,河南鄭州人,碩士,講師,研究方向:食品加工技術。

(責任編輯 王昕)

猜你喜歡
實踐探索課程思政
基于OBE理念的航空醫學課程思政教育改革探討
學好質量管理,鍛造品質人生
發揮專業特色 實施“課程思政”
“微課程”轉化“數學后進生”的實踐探索
政治課堂教學中提高學生主體參與的實踐探索
新形勢下完善國有資產管理工作的實踐探索
淺談新時期煤礦員工教育培訓的實踐探索
《機電傳動控制》課程實驗教學改革探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