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化系統在水利技術標準管理工作中的應用

2023-06-30 16:56王志
智能建筑與工程機械 2023年1期
關鍵詞:信息化系統管理工作應用

王志

摘 要:為推進水利技術標準管理工作的有序開展,要在提升整體管理技術的基礎上,建立合理的信息化體系,保障水利技術的優化,提升整體水利工程的管理水平。在實際管理工作中,需要針對現存的問題進行深入剖析,在不斷完善管理體系的前提下,實現管理技術的更新迭代,以更加完善且包容的體系管理模式,保障水利工程的正常運行。

關鍵詞:信息化系統;水利技術標準;管理工作;應用

中圖分類號:TV22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6-6903(2023)01-0073-03

1 水利技術標準管理工作現狀

目前,水利管理工作在不斷鞏固及完善中,水利技術標準進一步獲得了有力的夯實及細化,不僅對管理工作的要求更為嚴苛,而且管理工作的效力、質量等也都已經取得了卓越的成效。同時,相關水利技術方面的管理規定及辦法在編制、實施、監管等階段,都對于水利技術標準管理工作提出了較為細化、明確的要求,通過一系列切實、完整的流程制度,能對管理工作的規范化、有序化發展起到有力地推動作用。

隨著水利工程技術標準不斷完善提升,其所包含的信息量也持續擴充,因此,管理環節必將面臨重重挑戰和考驗。水利工程管理如果依然利用人工方法、老舊思維模式及經驗管理各方面的工作,效率及質量方面將難以達標。而為了解決此方面的難題,信息化系統的設計標準化管理模塊的應用都將是大勢所趨,是水利技術標準管理工作想要獲得規范化、系統化的基礎。因此,務必高度重視及關注。

水利專業技術和信息化技術結合的策略,是推動水利現代化進程發展的必由之路,是水利行業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必然。同時,水利管理工作取得成效后,不僅解決水資源地區分布不均、水資源缺乏的問題,而且對于民眾生產及生活等方面都能夠起到有力地改善。

2 水利技術標準管理信息化建設中的問題點所在

2.1 信息資源匱乏

水利工程管理工作的主要目的是解決旱澇、水體污染等現象,實現水資源合理調配、合理應用。為此,實際管理工作的重心通常主要在監督檢查、預警防范等環節。為了確保管理工作萬無一失,提升管理工作質量水平,唯有提升水利技術標準管理信息資源的完善度,管理工作才能得心應手。然而,現下水利技術標準管理信息資源嚴重匱乏的情形,將是管理不得不面對的攔路虎之一。此種情形下,信息化建設工作的效率及質量必將處于低下的態勢中[1]。

2.2 信息資源共享難度大

為提升信息資源的利用效率,信息共享平臺的建立尤為關鍵。受水利信息化系統起步晚、功能完善度差,信息共享難以實現,水利信息管理工作想要發展提升困難重重。同時,各類信息資料難以有效性共享,將對研究及維護等方面的工作極為不利[2]。

2.3 信息不能獲得有效應用

水利技術標準管理信息要想有效應用,信息資源共享、信息數據處理等最為基礎的部分。然而,方面工作不足時,必將很大程度上影響到信息的應用。此外,水利技術標準管理的信息化系統和軟件質量水平較差的現狀下,管理信息應用環節進一步處于極大的挑戰及壓力之中,管理信息難以發揮應有效力作用時,產生的影響度將是巨大的。

3 信息化系統的特征

信息化系統的特征具有以下3點。

第一,數據信息實現傳輸與圖文轉換過程,是利用雙向自動或手動撥號的方式實現,應用起來十分便利。

第二,信息化系統的應用可以實現實時自動采集水情等方面的功效,不僅采集的準確性得到提升,而且減少人工成本支出。信息化系統還具有針對收集到的信息點進行分類、儲存等方面的能力,因此,將對于及時發現災害及異常點等方面,能發揮有力作用。

第三,信息化系統具有調用、預報和自動裝載等功能,實際應用過程中,實現信息共享后,將進一步有效利用信息資源,并在預判、決策等環節,能夠發揮極大的作用。

4 水利技術標準管理中信息化系統的應用

4.1 功能模塊的應用

水利技術標注管理可分為立項模塊、起草模塊等,模塊各自承擔不同類型的功能,環環相扣,進而在信息化系統的正常運行、信息資源的有效傳遞等發揮作用。

水利技術標準的申報、工作大綱、審批等環節由不同的模板分別完成。發布模塊主要發布經報批通過的標準,備案模塊主要發揮記錄及維護信息的功能。

不斷完善各模塊的功能,將有利于信息資源有效共享,保證資源得到妥善利用[3]。

4.2 流程管理

水利技術標準的制定和修訂工作具有嚴苛的流程要求。

一方面,每一技術標準從立項階段開始,需要完成起草、征求建議等流程,確保流程都通過審批后,技術標準才能夠發行并應用。

另一方面,每一個功能模塊的流程都需要幾方單位協作完成,且審查通過后方可進入下一個模塊。層層審批后,各單位站在自身的角度對于標準給出不同的意見,才能充分保證整個水利技術標準信息管理的科學性和合理性,技術標準的不足之處也才能獲得有效評估[4]。

4.3 數據庫的建設

水利標準數據資源的整合環節是重中之重。資源得到整合后,信息化系統的完善性為水利標準信息服務平臺提供了全面的數字支撐。數據庫的建設一般包含以下3個環節。

第一,建立水利標準基礎數據庫,明確標準名稱、標準編號等信息,使數據庫中的信息更加清晰明了,提升應用的便利性。

第二,建立水利標準主要技術要素數據庫,主要包含指標、參數等信息,同時建立指標庫、參數庫等,進一步針對術語進行分類管理。針對查詢字段建立索引的舉措,不僅方便日常管理維護,而且查詢的效率和準確率也能獲得極大的提升。

第三,其他如動態數據庫、在線服務庫的建立也尤為重要,進一步為數據庫提供更多支持和數據服務工作后,數據庫的完善性才能得到提升。

5 水利信息化技術的主要內容

5.1 信息采集與控制系統

現有的數據處理系統通過引入新的計算方法,進而實現遠程人工智能化應用。實際應用過程中,依靠遠程數據信息采集與控制系統,工情、水情等主要數據獲取測設、采集等方面的工作。同時,依靠分析處理功能獲得運行方案、預警方案。

5.2 計算機網絡與安全系統

制定科學、合理的目標和方案,才能為計算機網絡提供強大的安全服務。為此,要不斷強化安全技術和防范措施,通過防火墻等技術為計算機網絡與安全提供有力地保障。

5.3 防汛防旱會商系統

防汛防旱會商系統能夠收集各種水、雨、工、災方面的動態數據,通過加工處理后,為防汛抗旱、抗洪救災決策階段的支持提供。防汛防旱會商系統一般由硬件系統與軟件系統組成,硬件系統包含會議音響、大屏幕顯示等服務系統,而軟件系統則包括數據庫、信息收集服務等系統,通過硬件及軟件系統相輔相成作用的發揮,進而為災情的處理提供強大助力。

5.4 運行維護管理系統

維護管理系統可以維護水利設施信息技術系統,獲得巨大的成效。實際管理工作中,要針對水庫、堤防等區域設置監測、監控設備,及時發現運行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故障,采取相應的維修方案和措施后,有力保障水利工程的正常運行。

5.5 資源共享與地理信息服務平臺

水利管理信息化技術中,局域網、互聯網的應用,可使信息、數據互通更便利。同時,水利工程基礎數據、技術信息、工作進程等信息獲得共享,有利于水利管理工作的全面開展。此外,打造監督與預防為一體地網絡平臺,為水利管理工作提供前進的動力。

5.6 綜合業務管理與信息管理系統

借助綜合業務與信息管理系統的力量,行政辦公管理、水政監測等一系列業務處理工作才能有序開展及實施。同時,通過數據加密技術、訪問控制技術,信息交互,信息應用才能獲得更多的支持。

6 水利技術標準管理綜合信息化系統應用效果

水利技術標準管理綜合信息化系統的構建,已經取得了良好的應用效果,具體應用效果如下三點。

第一,通過信息化系統所發揮出來的作用,進一步為水利技術標準、相關資源數據等信息點的全面整合提供了平臺,通過針對信息數據深入性挖掘、全方位分析,構建出完善、權威的水利技術標準信息數據庫,可以為水利技術標準的編制、研究工作提供的助力,還能以信息數據庫為起點和基礎,讓水利管理工作取得卓越的成效。

第二,在水利標準數字資源的基礎上,進一步構建功能齊全綜合信息化系統,為統一、便捷、有效標準信息的輸出提供有力的保障。信息的及時性、準確性提升后,管理工作才能有據可依,才能夠獲得前進的動力,達到目標。

第三,依靠先進信息化技術的力量,依靠具有水利特色的專業服務功能,水利標準的功效作用才能有效地發揮出來,進而為水利行業發展壯大提供支持。

7 推進信息化技術工作的要點

7.1 務必獲得各級領導的重視

水利行業要想取得更大的發展,離不開各級領導的高度重視,各級領導心系水利建設,有助于突破各方面困難的阻礙,在水利綜合信息化系統的規劃、建設及完善等方面基礎才能更加牢靠。

7.2 加大資金投入

水利信息化技術極其復雜,只有全區域、全面性覆蓋,才能充分發揮作用和效能。為此,完善縣級信息化技術的基礎,鎮村級自動化監測監控系統打造的工作刻不容緩,確保水利信息網得以打通、覆蓋,才能發揮應有的效力。

水利工程實際管理、維護工作都離不開資金的支持。因此,加大資金的投入,多渠道、多元化的投入必不可少。年度預算時,務必針對資金應用方面做好充分評估,促使每一分錢都用到實處,只有這樣信息化系統才能進一步發揮更大的作用。

7.3 加強管理

信息化管理系統主要是以電子技術為支撐,而電子技術高速化發展必然伴隨新設備、新技術的出現,信息管理系統的不斷更新等。信息化管理系統的管理及維護工作將是重中之重,管理維護工作到位、有效后,信息化管理系統的服務能力才能提升。

為提升管理維護的能力,管理隊伍的專業技能、素養等方面的提升尤為關鍵。同時,管理工作流程化、標準化后,才能提升管理的質量及效率,為信息化系統注入更多的能量。因此,高素質人才的引入,各類培訓工作的開展等,做好人才梯隊建設工作,給管理隊伍不斷注入新的血液有力提升。

7.4 增強交流

加強同其他部門、行業之間的交流與合作,掌握新信息、新技術等,不斷完善信息化管理技術等方面的工作尤為重要。信息化系統不斷優化,完善度不斷提升,才能適應社會的發展需求,為水利管理工作的有效開展提供越來越多的服務。

8 結語

提升水利技術標準體系,將是大勢所趨。同時,信息管理的規范化、信息的共享等方面的工作,將是需要不斷深化的重點。為此,相關管理類部門,務必不斷剖析自身存在的問題,不斷總結取得的經驗及成果,在數據挖掘、提供標準信息服務等方面多做工作,水利行業的發展才能蒸蒸日上。

參考文獻

[1] 李琳,于興晗.信息化系統在水利技術標準管理工作中的應用[J].水利信息化,2014(1):25-27+38.

[2] 劉敏.大中型水利樞紐工程精細化管理平臺的構建[J].水利信息化,2022(2):89-94.

[3] 唐崗.基于BIM+GIS的洋溪水利樞紐信息化管理平臺建設[J].中國水利,2021(4):61-62+58.

[4] 陳祖煜,楊峰,趙宇飛,等.水利工程建設管理云平臺建設與工程應用[J].水利水電技術,2017,48(1):1-6.

猜你喜歡
信息化系統管理工作應用
青脆李、脆紅李周年管理工作歷
建筑施工管理工作探討
做好初中班級管理工作的幾點思考
企業管理協同變革
GM(1,1)白化微分優化方程預測模型建模過程應用分析
煤礦井下坑道鉆機人機工程學應用分析
氣體分離提純應用變壓吸附技術的分析
會計與統計的比較研究
對干休所管理工作的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