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時代廣西民辦本科院校高質量發展:形勢、問題與建議

2023-07-04 13:19黎群芳
廣西教育·C版 2023年1期
關鍵詞:民辦本科院校高質量發展廣西

【摘要】本文針對廣西民辦本科院校高質量發展面臨的生存壓力增大、內部治理不規范、科研與服務社會能力不強及產教融合創新能力不足等問題,論述新時代廣西民辦本科院校高質量發展對策,認為可從走內涵式發展道路、提升內部治理能力、轉變師資隊伍建設理念及創新產教融合大平臺等方面進行突破。

【關鍵詞】廣西 民辦本科院校 高質量發展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23)03-0075-05

高質量發展,指的是能夠很好地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發展,是體現新發展理念的發展,是創新成為第一動力、協調成為內生特點、綠色成為普遍形態、開放成為必由之路、共享成為根本目的的發展。高質量發展已成為新時代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主旋律,高等教育作為我國文化領域的重要組成部分,它的發展質量如何,很大程度上影響著我國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進程和結果。當前,東西部教育發展不均衡、民族地區教育發展質量不高仍然是我國高等教育發展存在的問題。目前,廣西共有普通高校85所,其中民辦高校26所,約占30.59%。在廣西民辦高校中,本科層次民辦高校有12所,約占46.15%,幾乎占了廣西民辦教育的半壁江山。由此可見,民辦本科院校的高質量發展狀況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廣西高等教育的發展質量。

如何在高質量發展的時代浪潮中抓住機遇揚帆起航,面對挑戰迎難而上,打造具有蓬勃生命力的民辦本科教育品牌,真正實現高質量發展,是擺在每一位民辦本科院校管理者面前的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一、廣西民辦本科院校高質量發展面臨的形勢

(一)社會環境日新月異

首先,隨著經濟全球化、互聯網技術發展的不斷加速,科學技術不斷更新換代,全球已進入知識經濟時代。教育的規模、質量和綜合實力已慢慢成為衡量世界各國綜合實力、國際競爭力的標準之一。其次,我國高等教育從大眾化進入普及化階段。根據教育部發布的《2019年全國教育事業發展統計公報》相關數據,2019年我國高等教育毛入學率達到51.6%,已經進入普及化階段。隨著高等教育普及化的持續推進,高職院校大規模擴招,高等教育正在朝多元化的方向發展,學生在升學的道路上擁有了更多的選擇空間和權利,民辦高校的生存壓力越來越大。再次,自進入21世紀以來,我國綜合實力在得到快速提升的同時,國民綜合素質和生活水平也明顯提高,社會主要矛盾已由原來的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與落后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社會正在邁入一個全新的發展機遇期,高等教育也將進入機遇與挑戰并存的新時代。最后,我國經濟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高質量發展是實現高等教育現代化的必經之路,高質量發展的時代號召對民辦本科院校的建設與發展提出了更高標準、更嚴格的要求。

(二)民辦教育政策法規日趨完善

2002年12月,國家頒布了《民辦教育促進法》,為促進民辦教育事業健康發展起到了保駕護航的作用,有效維護了民辦學校和受教育者的合法權益。2004年國家頒布了《民辦教育促進法實施條例》,各級人民政府將民辦教育事業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中,民辦教育尤其是民辦高等教育得到了迅猛的發展。截至2021年10月,全國共有普通高等學校2 756所(本科層次1 270所,??茖哟? 486所),其中民辦高校762所(本科層次412所,??茖哟?50所),占27.65%,在校生共計約710萬人。民辦高等教育從原來的“社會主義教育事業的有益補充”轉變為我國高等教育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2016年11月,全國人大常委會作出修改《民辦教育促進法》的決定,對民辦學校實施分類管理。修改后的新法,明確提出對民辦學校實施營利性和非營利性分類管理、分類發展的管理要求。2016年12月,國務院印發《關于鼓勵社會力量興辦教育,促進民辦教育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試行)》,對規范民辦教育健康發展起到了很好的促進作用。同時,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了《關于加強民辦學校黨的建設工作的意見(試行)》,教育部與相關部門聯合頒發了《民辦學校分類登記實施細則》《營利性民辦學校監督管理實施細則》等規范性文件。以上法律法規及政策文件的頒布實施,集中體現了黨和國家對民辦教育事業健康發展的高度重視,在有力促進和推動民辦教育事業可持續、高質量發展的同時,也為民辦教育的改革創新提供了制度支撐和智力支持。

(三)教育資源多元化、國際化

互聯網的普及和發展極大促進了全球教育行業的發展,互聯網教育逐漸成為當前教育行業的新模式。尤其是自2020年全球出現新冠肺炎疫情以來,網絡教育、在線教育和遠程教育等教育新模式如雨后春筍般不斷涌現,教育開始從傳統的線下教育向線上線下一體化教育轉變。近年來,老百姓的整體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對教育的需求也隨之不斷升級。伴隨著經濟文化領域國際交流渠道的不斷拓寬,國際文化傳播的不斷深入,越來越多的家長開始關注和尋求外資教育。2016年,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聯合頒布了《關于做好新時期教育對外開放工作的若干意見》,教育部印發了《推進共建“一帶一路”教育行動》,以上政策法規的出臺,極大彰顯了我國政府對教育國際化工作的高度重視。由此,國內的外資教育在近幾年得到了迅速的發展,各類教育資金、師資力量、教育體系在中國的教育產業格局中日漸發展和滲透,教育資源呈現出國際化的特點。教育資源的國際化使得我國高等教育事業進一步擴大開放,不斷吸取國外大學的經驗與教訓,并進行深化改革,促進我國大學對教育、科研質量與辦學水平的重視,以提高國際競爭力與學術地位。

(四)創新能力需求日益突出

創新是指提出有別于常規或常人思路的見解,利用現有知識和物質,在特定的環境中,本著理想化需要或為滿足社會需求,而改進或創造新的事物、方法、元素、路徑、環境,并能獲得一定有益效果的行為。創新的本質就是突破傳統、打破常規,沒有創新就沒有高質量發展。創新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靈魂,是國家走向繁榮昌盛的強大動力。黨和國家一直以來非常重視創新,在不同的重要歷史階段都對創新提出明確要求。從黨的十八大提出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十八屆五中全會把創新提到了五大發展理念的第一位,到黨的十九大提出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更是反復提及創新,并對創新進行了高度戰略定位,黨的二十大則再次明確要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當前,我國進入了新的歷史發展時期,面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如何進一步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在危機中育先機,如何在復雜多變的國內外環境中不斷增強創新意識,進一步優化創新環境顯得尤為重要。所以,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既是解決我國新時代社會主要矛盾的緊迫要求,亦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更是我國邁向現代化強國的有力舉措。

二、廣西民辦本科院校高質量發展面臨的問題

與國內其他經濟發達的省份和地區相比,廣西的民辦高等教育起步較晚,發展較慢。目前,廣西共有民辦高校26所,其中本科層次12所,占46.15%?!笆濉逼陂g,廣西民辦本科院校的辦學水平和質量得到持續提升,有效推動了廣西高等教育的快速發展,為促進地方經濟社會發展貢獻了自己的力量。由于辦學歷史短等諸多原因,處在發展上升期的廣西民辦本科院校仍然存在著不少問題。

(一)綜合辦學實力不強,生存壓力增大

首先,從辦學歷史看,廣西的民辦本科院校大多成立于21世紀初,辦學歷史比較短,“以學養學”是廣西民辦本科院校解決辦學經費的主要途徑。由于辦學經費來源單一、缺乏保障,加上政府扶持資金有限,社會發展環境的差異等原因,導致整體民辦本科院校普遍存在教學設施設備陳舊老化、更新緩慢,實驗場所及實訓基地缺乏、類型單一無法滿足日常教學需求等現象,整體辦學質量普遍不高。在專業建設、師資隊伍建設、學科建設等方面基礎薄弱、水平不高,在一流學科、一流專業、精品課程等省級高等教育質量工程建設項目中,能立項的數量不多,國家級的項目更是少之又少。整體綜合辦學實力不強,與同類公辦院校相比差距明顯。其次,從辦學階段看,廣西民辦本科院校幾乎都是剛剛升入本科的新生本科院校,在學校的發展定位上,管理者重點關注的是招生工作、教學評估、人員招聘等問題,容易忽視辦學質量、社會服務、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等方面內容,整體辦學質量偏低,導致其在同類型的院校中缺乏行業競爭力。

基于以上原因,在日新月異的社會新環境中,大多數民辦本科院校面臨著生存空間日漸縮小、生存壓力不斷增大的艱難處境。面對機遇與挑戰并存的新環境,如何在夾縫中尋找生機是目前絕大部分廣西民辦本科院校共同面對并需要盡快解決的重大難題。

(二)生源質量不高,內部治理不規范

隨著高等教育普及化時代的到來,國內高校數量大幅度增加,本科院校設置數量持續上升,使得民辦本科院校的招生壓力越來越大。近十年來,全國高考考生人數雖然呈現逐年上升的趨勢,從2011年的933萬上升至2021年的1 078萬,但與高校辦學規模擴大的幅度相比,仍然出現“僧多粥少”的現象。而由于公辦高校生均撥款不斷增加,辦學條件得到快速改善,加之學費相對偏低,對考生的吸引力愈來愈大。在高考錄取分數相同的條件下,大部分考生會選擇公辦院校,廣西民辦本科院校在同類公辦院校面前幾乎沒有競爭力。為了生存、增加學校收入,民辦本科院校不得不提高學費,而高昂的學費又讓一大批考生和家長對此望而卻步,從而把民辦本科院校作為不得已的“最后的選擇”。為了爭取更多的生源,很多學校只能采取降低招生錄取分數線的方式來完成招生任務,導致廣西民辦本科院校的生源質量出現逐年下降的趨勢。由于生源質量差,大部分學生存在學習熱情不高、紀律渙散的現象,逃學、曠課現象時有發生。有些學生即使勉強來上課,注意力仍然停留在網絡游戲中,無法集中到課堂上,學生學習效果欠佳。為了讓學生能順利畢業,很多時候學校不得不采取降低教學要求、修改教學大綱、重新修訂人才培養計劃等方式來完成教學任務,甚至不惜降低課程的考核標準幫助學生通過考試。對學生逃學、曠課現象更多的時候采取的是包容的態度,在執行教育教學管理制度的時候,屢屢出現大打折扣的現象,內部治理欠缺規范。

此外,與國內其他民辦高校一樣,廣西民辦本科院校也或多或少存在“家族化管理”傾向。家族化管理注重人情,容易忽視制度建設和管理,制度執行不徹底,同時限制下屬作用的發揮,從而形成個人絕對權威并由此衍生權力不平衡。家族化管理的方式,進一步加劇了廣西民辦本科院校內部治理不規范的現象。

(三)教育資源貧乏單一,科研與服務社會能力不強

與其他民辦高校一樣,廣西民辦本科院校同樣存在著師資隊伍流動頻繁的現象。根據《民辦教育促進法》第四章第三十一條規定:民辦學校應當依法保障教職工的工資、福利待遇和其他合法權益,并為教職工繳納社會保險費。國家鼓勵民辦學校按國家規定為教職工辦理補充養老保險。但是,目前廣西民辦本科院校的教師職業年金和補充養老保險幾乎是空白,這也是許多年輕教師把民辦本科院校作為職業生涯“跳板”的主要原因。另外,根據國家的相關規定,民辦高校教師執行的是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社保繳費基數偏低,教職工的社保及退休養老保障不足成了廣西民辦本科院校普遍存在的問題。在工齡、學歷、職稱等相同的條件下,退休后的待遇與公辦教師相比差距非常大,巨大的退休待遇落差成了影響師資隊伍穩定性的重要因素。居高不下的教師流動率,導致師資隊伍年齡呈現兩極分化現象,年輕教師人數占比較大,其次是公辦院校退休的外聘教師,而能“雙肩挑”的骨干教師、“雙師型”教師比較缺乏。師資隊伍的整體教學水平偏低,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單一,教學效果不容樂觀。同時,為了節約辦學成本,學校投資者對教學設施設備、教學軟件、實訓室建設等的經費投入有限,實驗場所及實訓基地缺乏,往往無法滿足正常的教學需求,與同類公辦院校相比,教育資源極度匱乏、內容單一。

此外,師資隊伍的整體科研意識不強、科研能力不強、科研經驗不足。由于建校時間短,學科建設水平低,許多教師對本專業的學術動態和社會需求信息了解不多、不夠深入,加之科研能力不足,導致大部分教師很難獨立完成高水平論文的撰寫和省級以上課題的研究任務。專業領域內的科研成果水平偏低,高層次研究課題項目少,研究成果缺乏系統性,缺乏社會影響力,社會服務能力不強。

(四)校企合作保障機制不健全,產教融合創新能力不足

由于建校時間不長等原因,廣西民辦本科院校在產教融合工作上取得的成果并不能令人滿意,很多時候處于“制度掛在墻上,工作無法落地”的尷尬境地。究其原因,可以從政府、學校及企業等三個層面進行分析。首先,地方政府部門關于產教融合方面的保障體制不健全,存在政策模糊、制度缺失、配套設施滯后等現象,嚴重制約著民辦本科院校產教融合的深入開展。資金扶持方面力度不夠,學校在經費不足的情況下,往往會優先考慮正常的日常教學經費開支,實訓室、實踐基地的建設往往會因為經費問題出現滯后現象,遠遠不能滿足專業教學的實踐需求,極大影響產教融合的進一步開展。其次,學校管理者對產教融合認識不到位、理解不深刻,對產學研合的頂層設計不重視,與企業合作的深度和廣度不夠,合作模式單一,創新合作方面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間。同時,學校課程建設與企業實際需求嚴重脫節,教材教學內容陳舊,人才培養方案與企業需求不匹配,并滯后于行業發展。教師在產教融合工作中參與性不高、創新性不夠,未能發揮良好的推動作用?!半p師型”教師數量不足,實習評價機制的不成熟、缺乏創新,也是制約產教融合有效開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最后,從企業層面來看,在校企產學研合中校企地位的不平等,很多時候校企雙方擁有的資源不對稱,可預見的效益不理想,導致企業對產教融合工作積極性不高,主動合作的意愿也較低。

三、推進廣西民辦本科院校高質量發展的建議

(一)走內涵式發展道路,增強社會環境適應力

所謂內涵式發展,就是要抓住事物的本質屬性,強調事物的發展。內涵式發展是世界著名大學的成功經驗,它們始終把提高質量、培養創新型人才作為核心追求。在競爭日趨激烈的今天,能否順應當前高等教育發展的大趨勢,積極尋求發展之路,化危機為生機,變壓力為動力,由外延式發展轉向內涵式發展顯得極其重要。走內涵式發展道路,是廣西民辦本科院校在新的戰略機遇期能在激烈的競爭環境中立于不敗之地的明智選擇。追求精細化管理、特色管理,提高管理質量是學校內涵式發展的重點和有力保障。學校管理者應創新管理理念,轉變家族化管理模式,加強黨代會、教代會、學代會等各類組織建設,引導師生員工積極參與學校治理和重大事項的決策;完善人力資源管理機制,實行差異化管理,有效激發人才隊伍的創新活力;加強內部監督管理,創新監管模式,建立與現代大學制度相適應的管理體系。

同時,積極應對國家高質量發展時代的挑戰,緊抓我國“雙一流”背景下的發展機遇,立足自身辦學基礎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實際,明確辦學類型定位,致力于培養高素質的應用技術型人才。以本科教育為主,兼顧??平逃?,同時創造條件開展研究生教育,研究預判未來地方經濟發展水平與產業結構的變化,找準發展方向,及時調整學科結構,優化專業設置,切實提高教育教學水平和人才培養質量,為當地經濟社會輸送緊缺、優秀人才的同時,不斷增強自身對社會新環境的適應能力。

(二)提升內部治理能力,建立高質量人才培養目標

家族化管理雖然在一定歷史階段發揮過重要作用,使高校在規模上得以擴大,但不符合我國民辦高??沙掷m發展的現實和理念,難以實現高質量、可持續發展。因此,廣西民辦本科院校應優化內部治理結構,不斷提升內部治理能力,做到精細化管理。圍繞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規范內部管理,從“人管人”轉化為“制度管理”,堅持依法治校、依規辦事,創新高校內部管理模式,優化辦學模式和培養體系,完善教育教學管理制度,對內持續提升治理能力,對外致力提高核心競爭力,為未來的可持續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提升內部治理能力的同時,要建立高質量的人才培養目標,走出具有個性特色的內涵發展之路。學校決策者要精準把握新時代世界發展新格局,深度解讀國家“十四五”規劃對人才培養提出的新要求,深刻理解我國教育事業的根本要求,結合學校生源實際,制訂高質量的人才培養目標。立足當地經濟社會的未來發展趨勢,結合學校自身的獨特優勢,聚焦創新型、技能型及應用型人才的培養目標,根據市場需求和生源質量偏低的特點,靈活打造具有明顯優勢的特色專業,搭建科學合理的人才培養框架,形成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教育體系,為完成高質量的人才培養目標打下堅實的基礎。

(三)構建高校與教師命運共同體,提升社會服務水平

國家教育事業進入高等教育普及化階段后,高等教育高質量發展的關鍵之一是高質量的師資隊伍建設。沒有高質量的教師隊伍,廣西民辦本科院校的內涵建設、特色專業發展與人才培育就無從談起。學校應充分認識師資隊伍建設的重要性、迫切性和必要性,要把師資隊伍建設置于學校發展的長遠戰略位置。教師隊伍流動性大、穩定性弱,“鐵打的高校,流水的教師”是目前廣西民辦本科院校的真實寫照。企業養老待遇與事業養老待遇之間的巨大差異,在很長一段時間以來成為民辦高校師資隊伍建設的重要阻礙因素。許多年輕教師把學校當成擇業過程中的一塊“跳板”,視之為短期的安身之所,根本談不上與學校同命運、共呼吸,更不會把學校視為“利益共同體”。要改變以上現狀,建設一支穩定、高質量的師資隊伍,管理者要從多方面進行思考。首先,要逐步消除民辦高校與公辦院校教師的待遇差距,不能完全按照企業屬性對教師進行管理,進一步明確民辦高校教師享有的政治權益及經濟待遇,確保工資、“五險一金”與公辦高校相同。其次,要改變教師是給學?!按蚬ぁ钡墓芾硇膽B誤區,建立激發教師主人翁精神的遠期師資建設規劃,加大師資建設投入資金和培養力度,通過培訓學習、走進企業實踐鍛煉等手段提升教師教學能力和綜合素質,全方位、多角度助推教師個人綜合能力、創新能力的提升,培養教師“愛校如家”的主人翁精神。最后,建立健全人才評價機制,鼓勵教師進行教育教學改革,激發教師的教學動力和創新潛能,強化師德師能,引導教師做好個人職業生涯發展規劃,搭建學校與教師之間建立“命運共同體”的橋梁和紐帶。

社會服務是高等院校的重要職能之一,也是高校人才培養必不可少的重要環節之一,在社會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提升民辦本科高校社會服務能力顯得尤為重要。廣西民辦本科院校應在穩定師資隊伍的基礎上,增強服務社會及區域經濟發展的意識,依托人才和知識輸出,充分履行社會服務職能,積極促進北部灣沿海地區經濟建設和八桂大地社會發展。學校要成立產教融合實踐部門,建立校企人員相互兼聘機制,實行優勢互補,將產教融合貫穿落實到教學的各個環節,做到校企合一、工學結合,不斷提高學生認知能力和教師綜合實踐能力,為培養優秀“雙師型”師資隊伍打好基礎。定期組織教師深入企業實踐調研,了解最新行業動態和市場需求,根據專業特色、學科特點和區域經濟發展情況共建校企課題,承擔企業委托課題研究,重點建設實際應用價值高的科研項目,并將科研成果轉化為生產力,致力于服務地方產業行業發展。

(四)建立健全政府保障機制,創新產教融合大平臺

2019年,國家發展改革委等六部委聯合頒發了《國家產教融合試點實施方案》,進一步體現了國家對新時代產教融合的高度重視。地方政府部門應轉變管理職能,增強服務意識,制定精準有力的地方配套政策法規,加強頂層設計與整體性科學規劃,助推校企產教融合深入開展,從整體上保障產教融合高質量發展,拓寬產教融合可持續發展的空間。根據當地鄉村振興、新型城鎮化、轉型升級等重大社會經濟發展規劃,加強高等教育類型與數量、產教融合項目與載體、產業集群與產業園區等科學規劃,拓展產教融合的地理空間。加強跨高校、跨區域、跨行業等跨界融合,鼓勵引導行業組織、科研單位、中介機構等多方力量積極參與,促進行業、企業、社會組織與高校的深度融合,提高社會各界力量與高校協同育人的質量。堅持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發揮政府的管理職能,進一步推進高校與企業的內生動力,靈活運用市場機制與新平臺經濟模式,打造開放共享的產教融合大平臺,實現產教融合的可持續發展和高質量發展。

同時,學校決策者應轉變管理觀念,做好辦學和產教融合合作頂層設計,各學科專業人才培養方案須符合當地社會經濟發展需求,建立健全并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積極主動爭取政府、企業支持,充分利用政府、企業及行業資源,實現資源的互建共享,探索符合學校實際特點的產教融合模式,從單純教學層面過渡到教學、科研共通的融合,探索創建產教融合共同體和高水平的平臺運營模式,通過產教融合的創新合作提升學校人才培養質量,實現學校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婁自強,王建偉.新形勢下民辦普通本科高校內涵建設路徑研究:基于核心競爭力培育的視角[J].山東教育,2020(9).

[2]胡建華.高等教育國際化與中國模式[J].高等教育研究,2018(3).

[3]李蓉暉,姜發根,倪兆福.產教融合背景下民辦本科院校內涵提升路徑研究[J].綏化學院學報,2021(9).

[4]房志家,高健.廣東省民辦本科院校內涵式發展戰略思考[J].教育現化,2018(11).

[5]周桂鳳,李琳.廣東民辦本科院校高質量發展路徑研究[J].現代交際,2021(17).

[6]蔡瑞林,李玉倩.新時代產教融合高質量發展的新舊動轉換[J].現代教育管理,2020(8).

注:本文系廣西教育科學規劃2021年度民辦高等教育研究專項課題“新時代廣西民辦本科院校高質量發展研究”(2021ZJY634)的研究成果。

作者簡介:黎群芳(1975— ),廣西浦北人,副教授,經濟師,研究方向為民辦職業院校高質量發展。

(責編 秦越霞)

猜你喜歡
民辦本科院校高質量發展廣西
中國經濟改革“高質量發展”是關鍵詞
開啟新時代民航強國建設新征程
我國經濟怎樣實現“高質量發展”
廣西廣西
民辦本科院校創建特色大學的思考
民辦本科高校圖書館學科館員服務體系構建
廣西尼的呀
民辦本科院校教學質量監控體系研究
應用型民辦本科院校創新創業教育探討
廣西出土的商代銅卣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