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模式在大學英語聽說課程中的應用與實踐

2023-07-04 02:17夏宇
廣西教育·C版 2023年1期
關鍵詞:網絡教學平臺混合教學模式教學實踐

夏宇

【摘要】本文分析現階段大學英語聽說課程的教學情況,闡明基于“互聯網+”背景的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模式,從課程的基本情況、教學過程、教學評價、教學反思等幾個主要方面探索大學英語聽說課程的混合教學實踐,以提高學生的英語聽說能力,促進大學英語聽說課程的信息化教學改革和發展。

【關鍵詞】網絡教學平臺 混合教學模式 大學英語聽說課 教學實踐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23)03-0158-04

隨著現代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的廣泛應用,教育正經歷著巨大的變革,教育體系正逐步向網絡化、數字化方向發展。大學生智能手機使用的普及以及手機日趨強大的功能,促使大學在教學中使用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模式,并促進混合教學模式不斷完善和發展。這種教學模式使學生可以利用網絡平臺中的豐富資源隨時隨地進行自主學習,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線上自主學習情況的數據分析,在線下課堂有針對性地進行教學和答疑解惑,從而更好地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重點和難點知識。因此,混合教學模式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和教師的教學效率。

一、現階段大學英語聽說課程的教學情況

(一)學生英語聽說能力普遍較弱

我國中學階段普遍不太重視英語聽力教學,更重視識記和積累詞匯以及語法基礎。英語高考仍以筆試為主,學生在讀寫方面的訓練較多,在聽說方面的訓練較少,因此大部分學生聽的能力較差,口語能力較弱,不敢開口表達。筆者所在學校以理工類專業學生和經管類專業學生為主,有一部分藝術類學生,理工類專業學生比經管類專業學生稍多,但是學生整體英語水平較低。相對而言,經管類專業學生英語基礎普遍稍好。從筆者任教的經管類專業14個班級509名學生的調查問卷結果來看,高考英語成績及格的學生有193人,占37.92%,其中,讀寫能力較好的學生占74.54%,口語能力較好的學生為11.42%??傮w上,學生聽的能力較弱,尤其口語表達能力更弱。另外,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普遍不高,自主學習能力也較差,想努力提高的意愿不強,方法也欠得當。

(二)大學英語課程課時縮水,教學方法有待創新

大多數高校的英語課中的讀寫和聽說周學時為“4+2”或“2+2”的形式。公共英語課程在學校是邊緣課程,往往難以受到學校重視,課時也一再縮減。目前學校大學英語課程開設英語讀寫課和英語聽說課兩門課程,總學時為“36+18”課時,讀寫課程每周一次課2課時,聽說課每兩周一次課2課時,聽說課時較少。教師要想在如此有限的課時內完成一定量的聽說教學任務難度不小,更不用說去擴展教學內容并給予學生足量的輸入內容和輸出展示了。傳統的聽說課教學模式主要以聽力訓練為主,教師先分析聽力材料,然后放聽力音頻讓學生作答,接著再解析答案。如果中間還沒有聽懂的話那么就多放幾次音頻,口語訓練較少,學生也不愿意配合,因此聽力和口語表達能力始終得不到提高,教學效果較差,學生也容易倦怠。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和智能時代的到來,學生的學習需求和學習方式也日趨多樣化。大學英語課程也面臨班級多、學生多、授課內容多而課時減少的困境,很多內容已經沒有辦法在課堂上深入展開。因此,教師要順應智慧課堂發展趨勢,創新教學方式,充分利用網絡學習平臺,打造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模式,提高教學效率,實現課時減而標準不減的目標。

二、基于網絡教學平臺的混合教學模式實踐

學校從2018級學生開始使用網絡學習平臺實施混合教學模式,主要使用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開發的U校園智慧云平臺(下稱U校園)和科大訊飛開發的FiF口語訓練系統(下稱FiF平臺)。教師借助這兩個平臺中的優質教學資源,依賴平臺學、練、測、評一站式的功能,進行混合模式的教學設計,推動大學英語課程的教學改革以滿足學生需求,提升大學英語課程的教學質量。下面以《大學英語聽說教程1》第3單元College life in the digital age為例,闡述如何基于網絡教學平臺開展混合教學活動。

(一)基本情況

1.課程和教材

筆者講授的《英語聽說AI》是針對學校非藝術類本科專業大一新生開設的公共基礎課,課程目標是培養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增強跨文化交際意識和交際能力,同時發展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提高綜合文化素養,使他們在學習、生活、社會交往和未來工作中能夠有效地使用英語。我們使用的教材是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的《大學英語聽說教程》系列教材,這套教材是針對《大學英語教學指南》提出的大學英語教學“基礎目標”所編寫的一套聽說教材,內容設計貼合大學生英語聽說水平和興趣點,符合時代特點,體現“真實輸入,有效產出”和“學用一體,多元互動”的教學理念。

2.網絡學習平臺

教材配套有U校園移動端數字課程,教師既可以用手機開展教學活動,又可以通過其他移動終端教學管理平臺提供的動態學習數據了解學生的學習過程和學習效果,因此能有針對性地安排教學進度、調整教學方法。另外,我們還使用科大訊飛公司的FiF口語訓練系統開展口語教學活動。該平臺的智能即時評測反饋技術,能智能識別語音、語義并從準確度、流利度、完整度進行多維度立體評分,能將文本快速合成音頻,能自建可機評的口語試題,有效地幫助教師積累教學資源。這個平臺還有各類互動社區、“興趣小組”和其他專欄,為教師日常教學提供更多的資源互動模式。

3.學情分析

大學生的優勢是信息搜索能力強,能熟練使用互聯網和各類智能終端,關心社會熱點,思維活躍。筆者授課班級為2021級商學院和數字經濟學院經管類專業學生,他們英語基礎普遍較其他理工類專業學生稍好,女生人數較男生稍多,學習認真,提高英語聽說能力的意愿較強。但大部分學生普遍存在英語詞匯量較少的問題,基礎詞匯掌握不扎實,閱讀量少,運用英語交際的能力較差。

4.教學目標

根據本門課程的教學大綱,本單元從知識目標、技能目標和情感目標三個層次確定教學目標。知識目標為掌握和本單元主題相關的數字生活和習慣、有關線上學習和線下學習的詞匯和句型表達。技能目標為能正確拼讀名詞復數形式、第三人稱單數和過去時態的詞尾部分,即“/s/-/z/-/iz/”“/ts/-/dz/”“/t/-

/d/-/id/”的發音;學會記錄和使用功能詞與縮略詞;使用本單元關鍵詞談論數字生活和習慣、發表對線上線下學習的看法以及數字技術對中國教育的影響等。情感目標為讓學生認識到在享受現代信息技術給日常生活和學習帶來便捷的同時,還要有意識地去甄別一些負面的消極影響,讓技術為我們服務,而不是深陷其中不能自拔,不讓其影響我們正常的生活和學習。

5.重點難點

本單元課程的重點是理解與數字生活和習慣相關的詞匯與句型表達并掌握用法,以及相關主題的聽說訓練。教學難點是用所學的知識就現代信息技術對數字生活以及線上線下學習的影響等話題談論自己的觀點和看法。

6.教學手段

混合教學模式基于互聯網的多樣資源,以任務驅動法、交際教學法等方式,以U校園和FiF平臺為主要教學平臺,融合bilibili、百詞斬、英語趣配音、問卷星、外研社Unipus以及CHINADAILY和21世紀英文報、星火英語等多種手機App,并利用微信公眾號和小程序以及計算機軟件和網站等多種輔助手段,有效地利用各類網絡資源。

(二)教學過程

1.課前準備階段

課前,教師在U校園和FiF平臺發布單元學習任務,設定任務截止時間,并在QQ群發布單元學習導學案,列出學生個人學習的任務清單,在bilibili、外研社Unipus等App或公眾號搜索“digital life”相關主題的視頻和課件并上傳,在FiF平臺“學習社區”板塊發布帖子“Talking About Digital Life”,引導學生利用教師發布的學習任務、學習資料和自行搜索的網絡資源,自主學習并完成單元任務。學生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教師端實時查看并在線監督學生的學習情況,適時提醒和督促學習進度滯后的少部分學生;學生存在學習上的疑惑時,教師可以通過網絡社交平臺引導學生進行在線討論和答疑解惑,實現師生在線互動。

學生在收到學習任務單和學習資料后,在FiF平臺進行本單元的發音訓練及英語詞匯、聽力文本主要句型、溝通陳述技巧常用句式的跟讀訓練,在U校園完成單元聽力訓練內容。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學習基礎和學習情況,自主調整學習時間和進度,在教師設定的截止時間前可以多次反復學習和提交作業,系統以最后提交的成績為準,這樣可以實現學生的差異化和個性化學習。

學生完成單元學習任務后,根據任務清單完成單元的產出任務,兩人一組在FiF平臺“學習社區”板塊上傳“Talking About Digital Life”的對話;同班其他學生可以在教師發布的這個帖子里聽到其他小組的對話內容,并點贊、打分和留言;教師和學生之間,學生和學生之間可以實現在線互評。

2.課中教學階段

課堂教學內容主要包括以下四個方面。

(1)作業點評和反饋。教師首先在課堂上對學生課前自主學習完成的作業、任務進行點評和反饋。U校園的學習數據展示學生的總體完成情況、各成績段的成績分析、各部分內容各項任務的教學分析、客觀題正確率和口語測評的得分等幾個方面的學習情況,記錄各班學生學習的平均時長以及每位學生各部分任務的學習時長和得分等。FiF口語訓練平臺則更側重口語訓練,學生在平臺完成教師發布的口語訓練任務后,平臺從發音、流利度、完整度和語義等層面對學生的口語情況實時進行反饋評分。教師利用平臺提供的學習診斷報告發現學生在課前完成自主學習任務時出現的困難,合理安排課堂的教學重點和教學難點,以便在課堂授課中就大部分學生的疑惑點進行解答,并從語音語調、遣詞造句等方面對學生發音訓練和口頭表達作業進行點評。

(2)技能講解。聽力部分的訓練以大學英語四級的考試題型為依托,圍繞“College life in the digital age”的話題展開。教師也借此向學生講解大學英語四級考試中聽力部分的解題技巧,如重視新聞類聽力的導語部分內容,學會抓主要內容記筆記等,并訓練速記能力,同時進一步鞏固單元主題詞匯和關鍵句型。此外,教師還幫助學生養成聽讀英語的良好習慣,注重精聽和精讀,摒棄漫無目的地泛聽,有意識加強“影子跟讀”(shadow exercise)訓練,同時在聽的過程中加強模仿跟讀訓練。

(3)學習成果展示。課堂上,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就“你更喜歡傳統授課方式還是線上授課方式”(Do you prefer to learn in classrooms or online)這一話題進行討論。教師在此環節設計填空練習,幫助學生使用本單元的重點詞匯和句型來討論,進一步內化和鞏固本單元的知識點,再將之遷移到新的句型表達中。教師還引導學生有意識地列好陳述的框架或大綱,讓同組學生相互推敲表達的邏輯結構是否合理,避免出現前言不搭后語、關鍵要點陳述不清或主次不分明的情況。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通過文稿、PPT陳述、思維導圖等方式展現小組課堂討論的結果。教師從語音語調、內容結構、語言表達、思想價值等方面進行點評。小組和小組之間相互評分,然后各小組進行修改并提交最終的作業成品。

(4)隨堂測驗。在線下課的4個課時中,留出25—30分鐘的時間進行一次簡單的隨堂測驗,測試在U校園上進行。同課程組教師分工合作提前將試題錄好并組好試卷。任課教師隨機選取一套試卷,即時檢測學生自主學習和掌握課堂內容的情況,根據測試結果對后續的教學進行適當的調整。

3.課后拓展階段

課堂授課結束后,教師布置課后作業,要求學生繼續拓展積累與本單元“digital life”主題相關的詞匯、句型和素材,并做好筆記。另外,在循序漸進的學習和積累的基礎上,鼓勵學生積極參加各類第二課堂活動,如英語角和各類英語競賽活動等,通過這些英語實踐活動進一步檢驗自己的學習成果。

(三)教學評價

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教學評價主要由學生的學習成績展現出來,一紙試卷即為評價學習效果的手段。但是在混合教學模式下,學生的整個學習過程應該被納入考評的范疇,全面地對學生進行評價,因此要采取形成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相結合的考評辦法。在本單元的學習中,對學生過程性的評價參考學生在U校園和FiF平臺自主學習的成績數據、學生的出勤情況、課堂上的學習表現、小組任務得到的教師評分和學生評分、隨堂測驗的成績以及課后學生拓展學習的筆記等,再結合期末考試成績,給學生一個綜合性的全方位的評價。

(四)教學反思

學校從2018級學生開始全面采用U校園和FiF平臺開展英語聽說課混合教學活動以來,從剛開始教師催促學生去完成任務到現在大部分學生會主動完成任務,學生從不知道如何完成小組作業,或小組成員相互不合作,到組員會主動分工并各自承擔一定的任務、搜索所需的資料等的變化,都體現了這種教學模式的有效性。學生在英語考級的需求之外,也發現英語學習的樂趣,從而使得校園的學習英語氛圍也逐漸濃厚起來。

基于學習平臺的混合教學模式,使學生從被動學習轉變為主動學習。各種信息化教學手段為學生提供更多生動的視聽說資源,使學生不再局限于教材上的白紙黑字,使學習變得生動豐富,從而激發了學生學習興趣,增強了學生學習意愿,提高了學習效果和課堂參與度。另外,教師的部分工作也變得便捷,比如,使用平臺上的簽到功能可以迅速完成考勤工作。平臺實時的學習數據統計使教師從繁雜的數據統計中抽身出來,并能更好地在教學過程中融入思政教育的內容。比如,針對單元主題討論的“College life in the digital age”等話題,讓學生通過小組討論的方式知道數字化生活給我們帶來便捷的同時,也可能會給我們帶來危害,從而要求學生注意分清利弊,合理利用互聯網、智能手機等,不要深陷網絡而不可自拔,不要耽誤了學習的大好時光。

三、存在的問題及改進辦法

由于學校聽說課的課時較少,教師教授的班級較多、工作量大,不同專業的學生基礎參差不齊,因此在實施混合教學模式的過程中也出現了一些問題,主要體現在:(1)部分學生的英語基礎較差,課前的自主學習情況不理想,因此線下課程還得以講授內容為主,缺乏互動。線上課程,對學生來說僅是另外一份作業,增加了學生的任務量;對教師來說也增加了一份工作量,也沒對線下課程起到積極的作用。(2)教師授課班級較多,授課總人數過多,致使教師對學生的反饋延遲回應,不能及時回應學生提出的問題,因此會挫傷部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3)線上學習需要學生進行自我調配和安排,對學習自主能力較差、自控力不強的學生來說,教學效果不理想,多數學生也只是為完成任務拿到分數而已。

針對以上問題,教師在教學中要嚴肅紀律,線下引導約束;可以通過QQ群、微信等社交媒體定期解答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普遍問題,并對個別學生進行單獨解答;獎勵和鼓勵優秀學員,激發和增強學生的學習熱情。

南寧學院經過三四年的探索和實踐,基于網絡教學平臺的混合教學模式在大學英語聽說課程中的應用已初顯成效,但與教育信息化的要求還相差甚遠。教師仍需提升將現代信息技術應用于英語課堂的能力,創新信息技術和英語學習的融合方式,培養搜索網絡數字資源的能力和技巧等,以推動大學英語聽說課程信息化教學的進一步發展。

參考文獻

[1]王海濤.淺議基于iSmart平臺的線上線下混合式聽說課教學模式研究[J].科技風,2021(6).

[2]張玉雙.大學英語聽說課混合教學模式構建要點[J].長春師范大學學報,2021(11).

[3]黎珂.基于混合式教學模式的大學英語聽說課分析[J].英語廣場,2022(4).

[4]甘玲.互聯網+背景下高職公共英語聽說課信息化教學實踐——以長沙民政職業技術學院公共英語教學信息化教學實踐為例[J].海外英語,2019(12).

注:本文系南寧學院校級教學改革工程項目“應用技術大學中O2O教學模式在大學英語聽說課程中的研究與實踐:以南寧學院為例”(2019XJJG07)的階段性成果。

(責編 盧建龍)

猜你喜歡
網絡教學平臺混合教學模式教學實踐
信息化環境下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混合教學模式實踐
網絡環境下大學英語混合教學模式構建思路研究
試論高校網絡教學平臺建設的研究與實踐
高職院校軍事理論課混合教學模式初探
《電子商務網站實務》精品課程建設探討
基于網絡教學平臺的大學計算機教學改革探討
慕課結合傳統教學對高校教學模式改革的研究
中職計算機應用課程教學改革與反思
淺論高中化學生活化教學的實踐與思考
淺談初中物理實驗教學與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