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新媒體時代采訪方式及采訪思維變化探究

2023-07-05 12:39龍元彬
衛星電視與寬帶多媒體 2023年10期
關鍵詞:新媒體

龍元彬

【摘要】由于新媒體時代的來臨,人類獲得資訊和傳播信息的方法變得更為簡便,這使得傳統的新聞采編方法的優越性更為明顯。新媒體的互動性和隨時隨地性特征,使得原有的新聞采訪宗旨和采訪方式產生了巨大的改變,這也為新時代記者職業提供了更高的需求。本文旨在深入探討新媒體時代專訪宗旨和采訪方式的變革,剖析當前所面臨的挑戰,并提供有效的方案,以促進新媒體事業的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采訪理念;采訪方式;新媒體;采訪思維

中圖分類號:TN92?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DOI:10.12246/j.issn.1673-0348.2023.10.031

隨著技術的蓬勃發展,新媒體信息時代也悄然而至。與常規媒介比較,數碼、網絡等新媒體得到了更加多的重視。新媒體時代的變化給新聞記者們提出了巨大挑戰,同時在新聞采訪等工作中也面臨著一些新的問題。伴隨著新時代的發展,新聞記者們的采訪方式和思維方式也在不斷演變。

1. 新媒體時代采訪面臨的困難

1.1 獨家新聞報道難度變大

隨著互聯網技術發展,人類能夠透過各種傳統媒介獲取資訊,如報刊、電臺、TV等,這些媒介的傳遞速率更快,所以,當某一新聞媒體率先獲取資訊信息資源并予以專訪、報道時,這一資訊就會變成該新聞媒體的獨家內容。由于互聯網的普及,人們能夠在平臺上隨時隨地共享當下發現的事情。當重要的新聞報道產生時,各家新聞媒體都能迅速捕獲并報道。這樣,新聞記者就不必親自前往現場采訪當事人,就能獲得詳細的信息,加快了新聞報道傳遞的速度。然而,這也使得新聞記者無法深入挖掘新聞信息,從而導致各家媒體報道的內容缺乏創新性,缺乏獨特性和新穎性。

1.2 新聞質量下降

隨著網絡的普及,獨家新聞的數量正在減少。然而,新聞記者不僅要關注時效性,還應該充分利用自身的專業知識和個人修養,對新聞報道問題進行深入分析,提出意見。然而,由于網絡的普及,許多記者只是追求發出速度,而忽略了自身的思考,從而造成了新聞報道的粗糙化。通過匯集現有資料進行采訪和報道,不僅使得新聞報道的質量和價值大幅度下降,也使得新聞記者的職責無法得到充分發揮。更糟糕的是,有些記者甚至不去核實網上資料的真偽和效力,就直接將其公布出去,從而造成虛假或重復性的信息迅速傳播,使群眾對報紙的信任日漸減弱,嚴重影響了媒體行業的健康發展。

1.3 新聞解釋標準提高

在新媒體時代,人類不僅能夠更方便地獲得資訊,還能加速日常生活和上班時間節奏。因此,新聞報道需要更加簡潔明了,并且要加入記者對事件的深入分析,以便讓讀者能夠快速理解所需訊息。新聞記者需要不斷提升自己的理解能力和解釋能力,以便將復雜的信息轉化為簡潔易懂的報道,并且能夠展現出個性和人性,從而引起公民的注意力,提升新聞媒體的深遠影響。

1.4 新媒體思維意識不強

隨著信息時代的發展,新媒體早已變成人們日常生活中可有可無的組成部分。然而,由于部分新聞媒體記者并未改變傳統媒介思想,對新媒體的認識還不夠全面深入,也并未對新媒體傳播方法做出深入研究,他們仍然沿用以往單純的傳播工作方式,根本無法很好地滿足用戶的需求,致使新聞報道社會影響大大降低,公眾的參與性也相應下降。傳統新聞媒體的變革受到了很大的阻礙。根本原因是,當代新聞記者缺乏新媒體思想,根本無法有效地將新舊媒體融合在一起。

2. 新媒體時代采訪方式的變化

2.1 采訪專業性變化

隨著新媒體的迅猛發展,人們越來越重視它的重要性。為了應對這一變化,許多媒體工作者都在不斷改變采訪方式,以提高新聞采訪的專業化和準確性。隨著新媒體的發展,記者采訪的及時性越來越無法滿足用戶要求,因此,許多記者開始重視自己的專業技能,努力提升專訪的質量,以便更好地傳達信息,并在內容的深度和廣度上取得突破,為大眾帶來更加豐富價值的內容。許多記者在專訪時會重點關注服務性和實用價值,以便向公眾傳遞價值的商業信息。此外,他們還會加強專訪的獨特性,利用自身的專業知識,引導被采訪者獲取價值的獨家消息。接下來,記者將對消息進行深入分析和整理,將重點放在新聞解讀的深度和追蹤報道的過程上,以便完成一份專業的訪談稿。

2.2 采訪來源變化

新聞采訪的資源是至關重要的,因為單一的資源可能會導致信息不能被廣泛關注。因此,在新傳媒時代,增加信息資源是一個有效的革命。目前,新聞記者的采訪渠道變得越來越多元化,通過各種渠道獲取新聞信息顯得尤為重要。新媒體平臺是記者獲取信息資源的重要渠道,例如微信、微博、知乎、天涯等。這些平臺提供了大量關于當下熱點事件的信息,可以幫助新聞記者更好地了解社會現狀。新聞記者可以通過多種渠道獲取信息,拓展新聞采訪的資源,并利用互聯網改變自身身份,與網民進行交流互動,從而更好地了解讀者的思維價值觀念,更深入地挖掘大眾的意見。通過把握大眾的心理,記者的采訪將會受到更多的關注和贊賞。

2.3 采訪手段變化

隨著新媒體的發展,采訪方式也在不斷改進,現場采訪已經不再是唯一的選擇,而是更加靈活多樣,節省時間和精力。此外,新媒體還可以通過定制的行程和時間安排來確保采訪的順利進行。隨著新媒體時代的到來,記者可以利用各種媒介來提高采訪效率。他們采用了創新的方式,比如通過互聯網進行遠程訪談,而不必親自前往現場進行準備工作。通過網絡,我們可以實時與被采訪者進行交流,進行問答。這種方式非常靈活方便,可以節省時間和精力。如果被采訪者的行程緊張,我們還可以通過郵件或微信等方式,將已經考慮好的問題發送給他們。采用這種方式,被采訪者可以有充足的時間來整理自己的回答,從而最大限度地減少錯誤的發生。這樣的采訪方式不僅提高了采訪效率,還可以同時進行多次采訪。

2.4 采訪專業度的變化

隨著時代的發展,新聞媒體也在不斷變化和進步。所以,新聞工作者應當以專業的態度來面對這一變化,抓住機遇,勇于挑戰,而不是被動地跟隨潮流。只有這樣,媒體工作才能在這個充滿挑戰的時代里取得成功。隨著互聯網傳播的迅速發展,新聞媒體無法與之抗衡,所以媒體工作必須加強專業能力,拓展專業,以提升大眾對報道的關注度和公信力。對此,媒體工作應當提升自身的信息嗅覺,從眾多信息中篩選出最真實有效的優質內容,并進行全面梳理和深度剖析,以便更好地采訪受眾,從而獲得更多的信息。通過加入獨特的思想和解讀,我們可以創作出一份能夠展現新聞記者技術和職業價值的優秀新聞稿件。

3. 新媒體時代采訪思維的變化

3.1 深化創新思維

在新媒體時代,媒體人正在不斷探索新的采訪方式和思維模式,以求獲得更大的創新和突破。深入挖掘原創思維,是媒體人實現轉型升級的關鍵所在。記者們面臨著時效性的挑戰,因此他們必須更加注重深入挖掘新聞內容,并且要求采訪者具有創新思維。這種創新思維不僅僅是對客觀新聞事件的簡單復述,而是要求記者從獨特的視角出發,挖掘出那些被忽略的、具有深度的消息,并且提出有力的見解。這需要記者具備出色的專業技能、敏銳的思維和獨特的見解。

為了讓新聞報道更加深入,一些記者會在專訪前對新聞報道事項展開大規模調查,并在與相關人員交流時互換思想,從公眾的角度出發,提出問題,找到報道的焦點,深入挖掘事情的根源,滿足公眾的心理需求。記者們在創新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他們不僅會發動社會群體的力量,而且會采取多種多樣的方式,收集、篩選和整合反饋,最終將創新的觀點融入到新聞報道中。

3.2 立體動態思維

傳媒人需要運用立體動態思想來獲取信息,并運用動態化的理念來剖析事情。這需要記者具備敏銳的嗅覺和味覺,并且要謹慎地聽取當事人的意見,避免作出錯誤的報告。

3.3 求異原創思維

由于新媒體時代的來臨,模仿行為也變得越發普遍。一個消息產生,一分鐘之間就會有多篇相似的消息產生,這種跟風模仿的行為嚴重損害了消息的品質。為了維護傳統媒體的權威性,許多媒體人都開始追求原創性,努力做出科學嚴謹的文章。新聞采訪必須具有原創性,并且要凸顯其特殊性,不斷地加入新的觀點或因素。比如,當某地發現了一件新聞事件時,許多新聞記者都會前往訪問受害者王先生。身為一名有求異思維的新聞記者,可以從不同的角度來觀察,將重點放在觀察者身上,以獲取更多的信息。訪問王先生的家人、朋友或鄰居,甚至可以詢問路人的看法,這樣的報道可能比僅僅依靠當事人的報道更有說服力。此外,為了讓新聞內容更具吸引力,還可以加入更多的其他元素,使其更為絢麗多彩。例如,通過在新聞稿中加入H5特效或flash動畫等其他元素,可以吸引更多的公眾關注,從而真正實現原創性。

4. 新媒體時代記者采訪工作的創新策略

4.1 對采訪記者進行思維培訓

伴隨著社會發展,中國傳統新聞媒體的地位正在遭到挑戰。采用常規的采訪方式已經不再適用于當前的時代。新聞行業與時間密切相關,因此要想實現其價值,就必須與時并進。由于信息的迅速發展,傳統的新聞工作者必須加強思維方面的培訓,以便更好地把握時代變化,提升采訪質量。無論是TV報道或是廣播新聞,都要求新聞記者端正自己思想理念,以便更好地滿足大眾對于新聞內容的多樣化需求,并且能夠真正做到實踐考察,從而創作出更具吸引力的報道。深入探索新穎而受矚目的話題。

4.2 合理使用新媒體工具

隨著互聯網的發展,多媒體技術軟件的種類和功用也變得更加豐富。作為新聞記者,了解并熟練運用這些軟件對于提升自身能力至關重要,從而確保在新媒體環境中保持主動地位。新聞記者在提高自身競爭力方面應該重視溝通和平臺互動,并積極探索更有效的方法來進行采訪。同時,應該關注大眾對采訪過程的反饋,以便更好地提高自身的競爭性。隨著環境的改變,廣播電視和新聞媒體從業人員的要求也產生了巨大的改變,他們的能力也受到了時代的影響。新聞記者不但要熟悉新型媒體技術的使用,還要熟練運用基礎工具,以便更有效地收集新聞素材,并在了解基本情況的基石上更好地完成采訪任務。例如:一個攝影記者接到拍攝采訪任務時,首先就要了解采訪拍攝的對象及新聞主題,這條新聞要在什么平臺刊播?確定所要準備的采訪設備,新聞記者心中要有數,這樣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3 恪守新聞職業道德

新聞職業道德為新聞工作者在長期的新聞實踐活動中形成的調整人們相互關系的新聞規范和準則,是社會道德對新聞記者這一職業所提出的特殊要求。隨著網絡的迅速發展,新媒體公司的出現給傳統媒體帶來了巨大的挑戰,傳統媒體記者之間的爭奪也變得越來越激烈。在這樣惡劣的環境下,一些傳統報紙記者為了提高工作效率和質量,不擇手段地歪曲事實真相,誤導整個社會輿情,這種不良競爭在近年來有出現,嚴重影響了傳統媒體的發展。如果不對這類事件進行有效管理,將會嚴重損害報紙記者的形象,并影響整個行業的聲譽。因此,相關領導必須對報紙記者的工作態度進行嚴格考核,確保他們遵守實事求是規定,具備良好的職業道德和文化素養。

4.4 把握正確提問技巧

在新媒體時代背景下,記者最主要的素養是提問技巧。同時,提問技巧也是記者順利開展采訪工作的基礎。因此,記者在實際進行采訪的過程中,需要注重提問方法的創新。首先,記者需要明確具體的采訪主題,并且圍繞主題展開提問,進而使得采訪更具有目的性以及針對性,使得采訪對象可以找到問題的方向并明確回答問題。其次,記者需要在采訪時,提出具有邏輯性的問題,以免影響采訪對象的思維和采訪工作的效果。如果記者能夠提出具有邏輯性的問題,也會引導采訪對象的思維,使其可以結合具體問題進行深入探討,對問題的本質加以反映。再次,記者需要以友善的語氣進行采訪的提問,這樣可以提升交流的效果,使得記者與采訪對象拉近距離,給采訪對象留下好的印象,并且愿意主動與記者溝通。最后,記者需要運用更科學的提問方法,以開放式的提問,提升采訪的效果。盡管說早期的封閉式提問可以助力于記者快速獲得素材,提升采訪效果。但會對采訪對象的思維進行限制,很難深層次進行信息的挖掘。而通過設置開放性的問題,會減少采訪對象受到的限制,使其自由表達自己的想法,進而可以獲取更多有價值的信息。

5. 結束語

在新媒體時代,記者們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這也要求他們不斷提升自身的能力和素養。因此,轉變和創新采訪方式和思路對于媒體人來說必不可少。我們應該充分利用網絡等新聞傳播媒介,不斷提升自身的專訪技能和素養,以期更好地推動采訪報道事業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彭瑋蔚.新媒體背景下新聞記者采訪及寫作方式創新[J].中國報業,2022(19):30-31.

[2]金露.融媒體時代報紙記者提升采訪技巧的路徑[J].記者搖籃,2022(09):75-77.

[3]李靖.新媒體時代電視新聞記者采訪形式的創新之路[J].西部廣播電視,2022,43(15):162-164.

[4]曾巧玲.融媒體時代電視臺記者采訪與寫作方式的創新研究[J].西部廣播電視,2022,43(10):185-187.

[5]焦同帥.新媒體時代紙媒記者在采訪中的立與破[J].中國報業,2022(01):104-105.

[6]賀莉.如何提升廣播電視新聞記者采訪藝術[J].記者搖籃,2021(12):58-59.

[7]黃霏霏.融媒體在采訪創新中的應用[J].電子技術,2021,50(11):250-251.

[8]吳杰.淺析新媒體語境下紙媒新聞記者采訪能力的創新[J].采寫編,2021(10):49-50.

[9]李燦.融媒體時代記者采訪方式的創新研究[J].采寫編,2021(10):55-56.

[10]解婷.融媒體時代報社記者采訪方式的變革及應對策略[J].西部廣播電視,2021,42(19):157-159.

[11]李甄甄.新媒體時代記者采訪工作的應對與創新[J].中國報業,2021(18):42-43.

猜你喜歡
新媒體
融媒體時代提升電視新聞傳播的輿論影響力
新形勢下精品圖書的內容策劃與藝術設計創新
報紙副刊的傳播意義與運營策略研究
真我與偶像:新媒體語境下的明星與粉絲
新媒體語境下新華網國際傳播問題與對策分析
政府危機公關中的新媒體傳播機制透析
新媒體背景下黨報的轉型探析
對農廣播節目的媒體融合之路
新媒體語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話語研究綜述
全媒體時代地市黨報媒體融合的四個著力點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