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媒體環境下對新聞編輯記者素質的要求

2023-07-05 12:57王樹才
衛星電視與寬帶多媒體 2023年10期
關鍵詞:新媒體環境

王樹才

【摘要】近年來,我國科學技術發展異常迅猛,讓眾多行業工作者嘆為觀止。而作為我國科技感十足的行業之一,傳媒行業也在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作為信息傳播的主要渠道,媒體伴隨著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長,尤其是在互聯網技術的支撐下,我國的媒體環境更是發生了顛覆性的改變,媒體形式和工作內容均為了迎合時代的發展,作出了相應的調整。作為媒體行業一類特殊的工作者,新聞編輯需要充分適應媒體環境的變化形勢,充分了解新媒體行業的特征及背景,快速融入到新媒體環境中,以一己之力推動新媒體行業的創新發展。本文基于新媒體環境,深入分析了新媒體環境對新聞編輯記者素質的要求。

【關鍵詞】新媒體環境;新聞編輯記者;素質要求

中圖分類號:TN92?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DOI:10.12246/j.issn.1673-0348.2023.10.053

自步入21世紀后,我國各行業的發展勢如破竹,尤其是科學技術的應用日益廣泛,這也為我國行業的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媒體行業作為我國社會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乘著時代的浪潮,順勢進入到新媒體時代環境里,作為一名合格的媒體工作者也要充分意識到新媒體與傳統媒體之間的差異,不斷地提升自身的專業素質,以充分地適應社會環境。不同于其他的媒體工作者,新聞編輯記者需要深入到新聞現場,為社會大眾呈現最新的行業資訊,其在媒體工作中占據的地位可想而知。為此,在新媒體時代環境下,我國的傳媒行業需不斷地提升新聞編輯記者的整體素質,不斷地整合新聞資源,促進其新聞說服力帶動傳媒行業的快速發展。

1. 新媒體環境下對新聞行業的發展現狀

1.1 新聞信息量增加

傳統的媒體環境下,人們想要獲取更多的新聞資訊,只能依靠紙媒、半導體及電視等,比如人們若想知道最近幾天的天氣情況,只能每日按時守在電視機前等待收看《天氣預報》,生怕因為自己的離開而錯過了天氣的播報。這種傳統媒體的弊端讓眾多的社會大眾深感力不從心。而新媒體技術的出現,徹底改善了其不足之處,人們無需死守在電視機前,緊緊盯住屏幕,生怕錯過自己需要了解的新聞內容,而是學會了利用“回放”這一功能,充分實現了“隨時隨地,想看就看”,而信息的傳播渠道也不再局限于傳統的紙媒、半導體及電視,而是轉戰至網絡媒體中,拓寬了傳播渠道,隨之而來的便是鋪天蓋地的新聞內容。在網絡環境中,眾多的網絡用戶可以隨時隨地在線閱讀新聞內容,無論是在下班回家的途中,抑或是用餐時間,用戶均可登錄網絡客戶端在線觀看。而如今,人們已經不再滿足于成為新聞的接收者了,而是逐漸成為新聞信息的發布者,以抖音等網絡短視頻平臺為代表,一些網絡用戶用手機記錄下美好、感動的瞬間,并上傳至個人社交平臺,通過其他網絡用戶的點擊和轉載,實現了信息的飛速傳播。在新媒體環境下,人們收集信息的方式也在逐步實現多元化的發展,人與人之間的社交也逐漸突破了時間、空間的局限性,一些人所獲取信息的渠道,可能是人們茶余飯后談論的焦點。

1.2 強化了社會大眾之間的互動

新媒體的環境下,每個人都是新聞的傳播者、編輯者,社會大眾實現了角色的轉變。尤其是微博、新聞頭條等社交平臺的興起,讓更多社會大眾所閱讀的信息均來自個人發布,可以說社會大眾滋生了“微博熱搜”這個詞匯。一些網絡客戶端用戶在社交平臺上發布了自己的見聞,并通過公開的方式,讓更多的用戶觀看,這種資源共享的方式,讓新聞的傳播速度更快。比如近兩年的熱搜新聞“雪糕刺客”,出自一位網友,因為天氣炎熱,花了十幾塊錢買了一根雪糕,而這根雪糕也猶如刺客一般刺傷了他的心,因此得名“雪糕刺客”。自發布后便引起了社會大眾的熱議,而一些網絡用戶的評論更是一語中的,瞬間便占領了微博及各大網絡平臺的熱搜。

相比于社會大眾,專業的新聞編輯記者在發布任何新聞內容之前,首先要對新聞內容進行審核,待到審核結果合格后,便發布于網絡平臺上,這也是社會大眾不具備的一項專業能力。在傳統新聞媒體中,公眾所接收的信息都是經過專業媒體工作者審核后發布的,因為傳統媒體技術的局限性,無法賦予其對于新聞內容的選擇權。而在互聯網的時代背景下,公眾不僅能夠在網絡平臺上閱讀更多的新聞內容,還能夠在評論區發表自己對于新聞事件的看法,讓越來越多的公眾積極參與到社會新聞的報道中來,增強其互動性。

2. 新媒體環境下對新聞編輯記者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探析

2.1 所報道的內容缺乏真實性

一些網絡記者為了吸引更多的網絡用戶,獲取更多的點擊率,將一些未經核實的言論作為新聞內容發布到網絡平臺上,尤其是一些娛樂新聞記者,為了贏得大眾對于新聞事件的關注,惡意歪曲事實,對所采集到的新聞素材編輯并發布至網絡平臺中。因為所報道的新聞事件缺乏真實性,從而導致一些涉事企業、個人紛紛通過網絡媒體發布嚴正聲明辟謠,更有甚者,與所報道新聞的記者對簿公堂,利用法律的武器來保障自身的合法權益。久而久之,新聞事業將難以穩定地發展下去。為此,傳媒行業需嚴懲這一亂象,重塑新聞編輯行業,為了確保所報道新聞內容的真實性,需加強對新聞編輯記者行業的整頓,確保新聞內容的真實性,強化其新聞報道的創新性。

2.2 缺乏嚴格的監管體系

現如今,新聞媒體行業與社會經濟的發展日益密切,一旦產生任何負面新聞,便會對整個新聞媒體行業造成輿論的壓力。新聞作為人們獲取信息的重要渠道,為了確保所接收的信息真實,各級媒體行業紛紛完善相應的監管體系,以促進新聞行業的健康發展。為了重拾新聞媒體的社會公信力,各級媒體機構需適當提高新聞記者的準入門檻,積極完善新聞監管體系,強化對新聞行業的監管,從而為新聞質量打下堅實的基礎。

2.3 新聞編輯記者的職業素養有待進一步提升

微博及短視頻平臺的快速興起,為新聞的傳播豐富了渠道,在這種形勢下,我國傳媒行業的新聞編輯方式也實現了積極的轉變,新聞媒體編輯記者的素質要求正在面臨著整體提升的問題,而這也讓廣大的新聞編輯行業從業者時刻面臨著更大的工作壓力。一些新聞編輯記者在利益的驅使下,對于所獲取的新聞素材加以“修飾”,甚至夸夸其談,只為了博取大眾的眼球,吸引更多的“流量”,而這也遠遠脫離了新聞事實,無法遵循“以事實說話”的行業準則。

3. 新媒體環境下對新聞編輯記者素質的要求

3.1 敏銳的新聞洞察力

新聞媒體行業經過數十年歲月的洗禮,無論經歷怎樣的變遷,對于新聞編輯記者所具備的素養均為敏銳的新聞洞察力,這也是“萬變不離其宗”。因為新聞的受眾是社會大眾,一旦脫離了新聞的事實,便無法得到大眾的認可,久而久之,新聞媒體的社會公信力便會隨之降低,所以任何媒體行業對于所報道的新聞必須追求真實性、時效性的特征,《焦點訪談》這一欄目的口號“用事實說話”,便與新聞媒體行業的準則相符。

相較于社會大眾,新聞編輯記者必須具備常人難以具備的敏感性,能夠隨時隨地捕捉新聞熱點事件,并在經過審核后予以報道。身處新媒體環境下,人們接觸到林林總總的新聞渠道,而新聞的傳播形式也由傳統紙媒中單一的文字內容,逐步擴大到影音視頻等多元化的新聞形式。

為了適應新媒體技術的發展,我國的新聞編輯記者為了提升自身對于新聞敏銳的觀察力,可以嘗試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第一,新聞編輯記者需主動拓寬自身獲取新聞的渠道,只有豐富自身獲取新聞的渠道,才能夠及時捕捉到更多的新聞素材。通過對新聞渠道進行有機的整合,還原事實真相,并對所有新聞素材進行梳理后進行發布。第二,在擴充自身獲取新聞的渠道后,新聞編輯記者還需整合多渠道對新聞事件的真實性進行驗證,如果從單一的渠道中所了解的新聞事件我們無法保證其真實性,但是如果從多個渠道對于新聞素材的真實性進行驗證,就可以確保新聞事件的真實性,避免對大眾造成誤導。

3.2 選題適當

在新媒體技術快速發展的今天,人們接觸海量的信息,而對于所接觸信息的真實性,則對新聞編輯記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確保新聞選題適當,才能夠增加大眾的點擊量與傳播的影響力。新聞編輯記者需針對某個熱點事件,全方位、多角度進行剖析。比如在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召開現場,涌現了各地地方臺及網絡媒體的新聞記者,通過對各項提議、各地方代表提議進行全面解讀和采訪,為社會大眾及時更多關于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報道,洞察行業政策的全新調整,滿足社會大眾的多元化需求。

在面對紛繁復雜的新聞素材時,作為新聞編輯行業的從業者,需結合自身的工作經驗及職業素養,及時篩選價值高、真實性的新聞素材,并進一步整合這些新聞素材,之后對新聞素材進行專業化的處理。為了保證新聞事件報道的時效性,新聞編輯記者需建立自身專屬的信息庫,對于近期發生的社會熱點事件進行整理,并作為庫存,在之后的新聞選題中以自身的信息庫作為選題的方向,報道更多符合大眾需求、創新性強的新聞內容。

3.3 良好的職業道德

新媒體技術的發展帶動了新聞行業的迅猛發展,深受大環境的影響,一些新聞編輯記者為了謀取更多的利益,越過職業道德的底線,惡意捏造新聞熱點事件,歪曲事實,這對整個新聞媒體行業產生了一定的負面影響,甚至被更多的社會大眾拉入“黑名單”,對其在社會的公信力產生一定的負面影響。

為了促進新聞媒體行業的有序發展,新聞編輯記者必須嚴格堅守自己的陣地,時刻謹記不可越過職業道德的底線,保證公平、公正、公開新聞事件。為此,各級新聞媒體可以將其作為納入新聞編輯記者一項重要的行業準則,通過職業操作自身的約束力,進入新聞媒體行業中。為了形成良好的約束體系,一些新聞媒體機構可以設置行業監管機構,設立專項的管理人員,在所有新聞編輯記者發布新聞之前,須經過質量審核的“關卡”,從而保證所報道新聞內容的真實性、時效性。為了適應社會形勢的發展,一些新聞媒體機構需定期加強對新聞編輯記者的專業培訓工作,將職業素養作為一項重要的培訓內容,不斷地宣講“拒絕金錢誘惑及對人民群眾的責任感”,并以此作為重要的培訓理念。作為一名合格的新聞編輯記者,要時刻不忘初心,嚴格堅守自己的職業道德,深入新聞的涉事地點,挖掘新聞的真實性,對于自己所從事的工作保持高度的熱情,在名利、權利的誘惑下,堅持報道新聞事實的原則不動搖,這也為新聞報道的真實性、有效性提供了充分的依據。

4. 結束語

新聞編輯記者作為新聞事件的解說者,對于新聞事件的報道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甚至對大眾的看法產生了決定性的影響。一旦一些新聞編輯記者違反職業道德,惡意捏造新聞,無中生有,扭曲事實,面對的便是新聞媒體行業的斥責,甚至失去了做一名新聞編輯的資格,這也是新聞媒體行業對于新聞編輯記者的基本素質要求。本文首先從新聞信息量增加、強化了社會大眾之間的互動兩方面深入分析了新媒體環境下對新聞行業的發展現狀,明確了我國當下新聞媒體行業的發展趨勢,其次提出了新媒體環境下對新聞編輯記者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并從所報道的內容缺乏真實性、缺乏嚴格的監管體系以及新聞編輯記者的職業素養有待進一步提升等方面開展深度論述,最后提出了新媒體環境下對新聞編輯記者素質的要求。

參考文獻:

[1]王宇.新媒體發展環境下對新聞編輯記者素質的要求[J].時代報告(奔流),2022(02):83-85.

[2]徐靜.新媒體發展環境下對新聞編輯記者素質的要求[J].新聞文化建設,2020(17):46-47.

[3]張玉濤.新媒體環境下新聞編輯記者的素質要求及提升策略[J].新聞文化建設,2020(07):19-20.

[4]王芳.新媒體環境下對新聞編輯記者的素質要求探討[J].西部廣播電視,2019(01):147-148.

[5]趙浩玲.新媒體環境下新聞行業對新聞編輯記者提出的要求[J].西部廣播電視,2018(20):133,135.

[6]周子西.新媒體發展環境下對新聞編輯記者素質的要求分析[J].傳播力研究,2018,2(29):99-100.

[7]舒虹雁.新媒體發展環境下對新聞編輯記者素質的要求探究[J].西部廣播電視,2017(09):127.

猜你喜歡
新媒體環境
新媒體環境下的校園文化建設
新媒體成為高校黨建“新武器”
談新媒體環境下大學生思想道德教育
出版企業在新媒體環境下的創新路徑選擇
出版企業在新媒體環境下的創新路徑選擇
新媒體環境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內容的困境與對策
新媒體與英語聽力自主學習策略研究
新媒體環境下數學教育方法的優化
試析央視六一晚會的視覺傳播及創新路徑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