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業產業發展對鄉村振興戰略落實影響分析

2023-07-06 11:36農淑云
新農民 2023年17期
關鍵詞:林業產業森林資源鄉村振興

摘要:近年來,林業產業的發展逐漸受到了國家的重視,并成為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部分。林業產業不但能夠優化地區的生態環境,還有助于推動區域經濟的發展,因此,推動林業產業的發展,能夠使鄉村振興戰略得到充分落實?;诖?,本文首先對林業產業發展在鄉村振興戰略落實中的影響進行具體分析,分析林業產業目前發展中的問題,并對其進一步提升對鄉村振興戰略影響的策略進行研究,以供參考。

關鍵詞:林業產業;鄉村振興;森林資源

0 引言

鄉村振興戰略的充分落實有助于農村經濟的發展,其中,林業產業占據了農業的重要位置,其能夠在鄉村振興的過程中發揮重要的作用。在鄉村中發展林業產業,能夠對鄉村經濟、鄉村生態環境、鄉村社會環境、鄉村人口就業等方面均產生強有力的促進作用,使農村問題、農民問題、農業問題得到有效解決,從而將鄉村振興戰略落到實處。下文將具體分析林業產業對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影響。

1 林業產業發展在鄉村振興戰略落實中的影響

1.1 推動鄉村經濟的增長

目前,國家對農業的發展提出了產業與生態共同發展的要求,使得近年來林業產業的營收金額得到了大幅度提升,產業規模也得到了有效擴大。以上成果使得林業產業自身的競爭力得到了進一步提高,使農村地區實現了規?;漠a業發展。截至2021年,我國的林業產業的種植規模與年營收金額與2017年相比,增加了30%與31%,林業相關產業的規模擴大了61%,年營收金額增長了97%。同時,林業行業的發展催生出了以森林為主題的旅游市場,與2017年相比,其規模擴大了20%,年營收金額增長了231%。并且,與林業相關的生態產業促進了農業其他方面的營收,平均每名鄉村居民能夠增加近萬元的收入[1]。

隨著林業產業的發展,生產與經營的結構也得到了優化,形成了規范化的生態產業鏈,鄉村居民在推動林業產業發展的過程中,采用了技術入股、勞動力入股等方式,使自身的收入得到了有效提升,并有助于提高農村林業產業生產經營模式的優化。同時,隨著互聯網的發展,林業產業也受到了互聯網思路的啟發,形成了新型發展規模。尤其是在林產品方面,通過對互聯網思維的運用,形成了電商銷售渠道。截至2021年,廣西壯族自治區在京東、淘寶等線上購物平臺開設了土特產館,并通過“直播帶貨”的新模式,讓更多的消費者對林產品產生更為直觀的認識,實現了當地林業產業知名度與營收的雙增長。

1.2 提升鄉村就業的穩定性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過程中,護林員就業項目為鄉村人口的就業與農村經濟的增長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因此,在脫貧攻堅工作圓滿完成后,這一項目得到了延續,且項目的資金均被用于鄉村居民的脫貧就業方面,使得鄉村就業的可靠性與穩定性得到了有效提升,引導了農村林業經濟的發展。例如,廣西壯族自治區護林員的增加人數年增加百人以上,并且,護林員就業項目聯合保險公司,為護林員提供了意外保險,有助于其在崗位上安心工作。

林業產業在發展的過程中,通過國家的森林保護項目、生態效益補償措施等,吸引農村地區的貧困人口、不穩定脫貧人口進行就業。目前,多省份如廣西、湖南、吉林等,支持鄉村人口通過建設林業設施、防護森林生態等就業方式,代替直接性的經濟補助,以達成脫貧目標。例如,廣西壯族自治區政府通過購買生態防護服務的方式,吸引處于貧困線上下的農村人口在村鎮內進行就業,不但能夠提高居民的收入,還能夠提升林業生態保護的水平,起到一舉兩得的作用。此外,為了保障退耕還林農村居民的權益,多地政府針對這類居民開展了進一步的資金補助工作,此舉為林業產業的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有效助力[2]。

1.3 優化鄉村生態環境與社會環境

近年來,我國自然資源的治理力度得到了加強,在農村地區,環境保護、生態修復等工作正逐漸處于有序開展的階段。例如,在2021年,廣西壯族自治區的退耕還林規模達到了53平方千米,森林資源的日常保護規模為15萬km2左右。同時,在2021年,廣西壯族自治區植樹逾8500萬株,占地規模約為1.53萬hm2。由此可以發現,林業產業在規模擴大的同時,也響應了國家關于生態治理方面的號召,從而使鄉村的生態環境得到了有效治理,有助于鄉村振興戰略的充分落實。并且,林業產業在發展的過程中,在鄉村建立了公園、綠化帶等設施,使鄉村的生態環境得到了進一步優化,并將優化的成果進一步融入鄉村居民的日常生活中。

在林業產業發展的過程中,形成了獨特的“林農精神”,如土地沙漠化治理的堅韌不拔的精神、義務植樹的奉獻精神等,這些“林農精神”充分提升了鄉村社會環境的文明水平,有效促進了鄉鎮居民在林業產業方面的創業與工作的意愿。同時,一系列林業方面的改革以及相關制度的落實,不但提高了林業產業的經營管理水平,還給區域管理模式帶來革新,使得基層治理的有效性得到了提升。例如,2021年廣西壯族自治區的林長制度已全方位建成,并得到了有效的實施。其中,從自治區到村設立了五級林長,由自治區的政府與黨委負責擔任總林長,對國家在林業產業與鄉村振興方面的政策起到帶頭作用;市級到鄉級的林長在本轄區的森林與綠化等方面起到主要負責人的作用,推動相關政策的充分落實。村級林長與護林員共同負責政策的宣傳與林區的維護工作。責任的充分落實能夠使林業產業的發展更好地帶動鄉村振興。

2 目前林業產業在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2.1 鄉村居民缺乏對林業的重視

雖然我國林業產業正處于持續的發展階段,但是林業在農業中仍沒有占據較高的比例。其原因主要為以下幾點,首先,大部分村民仍受到小農思維的限制,沒有及時轉變生產發展的方向,其次,林業及相關產業具有較長的種植周期,短期的收益不夠明顯,導致村民不具備林業方面發展的意愿。最后,雖然一部分地區已經通過林業實現了脫貧致富,但是仍沒有達到示范效果。以上原因導致許多適合林業發展地區的自身潛力沒有得到發掘[3]。

2.2 林業發展路徑較為單一

一部分農村地區的林業產業已經開展了初步的經驗探索,并形成了基本的規模。然而,由于缺少對相關行業發展的認知,一些地區僅形成了單路徑的發展。然而,過于依賴單一發展路徑,就長期而言,不利于產業的健康發展。例如,一部分地區對林業與互聯網相關理念的認知不足,打造了許多重復性較強的景點,且配套服務有所缺失,導致其文化性沒有得到有效體現,無法得到長時間發展,對鄉村振興政策的落實產生了不利影響。

2.3 缺少高新技術的支持

在林業的發展過程中,通過新技術發揮的輔助作用,能夠提升發展的質量與效率,有助于建設與時代發展特征相結合的現代化林業發展模式。然而,目前高新技術在鄉鎮級別的林場沒有得到廣泛使用,導致林業生產、生態治理等方面仍不夠智能,各類資源的消耗較多,導致鄉村振興戰略無法得到快速落實。

3 進一步提升林業產業對鄉村振興戰略影響的策略

3.1 政府要積極發揮引導作用

為了提高鄉村居民對林業產業的重視程度,政府要積極發揮自身的引導作用。為此,首先,政府要加大對林業產業的宣傳力度。具體來說,政府要將生態治理、環境保護等理念融入宣傳中,使鄉村居民能夠具有保護環境的思維,體會到林業產業的發展對生存環境改善的重要性。之后,政府要借鑒林業發展成功的典型案例,將其中蘊含的“農林精神”與宣傳手段相結合,如“治沙精神”、艱苦奮斗精神,提升鄉村居民對林業產業發展的熱情,使更多人投身于林業產業的實際工作中,推動鄉村振興戰略的有效落實。在宣傳手段方面,隨著移動互聯網設備在基層中使用率的提升,政府可以在新媒體思維的引導下,在抖音、微博等基層人民常用平臺中,對相關理念與精神進行宣傳。例如,政府可以在新媒體平臺中設立官方賬號,在賬號中,通過短視頻的形式,講述塞罕壩精神相關的小故事,使受眾能夠短時間內充分感受到林業產業發展與生態治理對鄉村振興的重要性,有助于他們投身于相關行業的發展中來。此外,由于林業處于短期難以獲得效益的產業,因此,政府為了推動林業的發展,要為村民提供補貼性政策,并鼓勵種植條件優秀地區的農民優先發展。在取得初步成果后,政府要及時開展統籌協調工作,避免發生發展不平衡的問題,使鄉村振興戰略的落實質量能夠得到保證。

3.2 提供多元化林業發展方式

多元化林業發展方式有助于林業產業的可持續發展,為此,首先,在發展林業的過程中,有關企業要前往實地進行勘查,以確定多元化產業的發展方向。其中,林業產業的主體地位要得到保證,并按照規范適當調整當前的發展方向,確保產業能夠獲得長期效益。其次,為了保護鄉村的生態環境,提升鄉村的文化氛圍,在發展林業產業時,可以將旅游業、文化產業等與林業進行科學結合,推出實體與非實體的林產品。在推出實體林產品的過程中,要對農藥與激素等有害物質的殘留進行嚴格檢測,并將鄉村要素與區域特色要素融入林產品中,對消費者起到吸引作用,有助于鄉村經濟的發展。非實體林產品通常為旅游景點,在對其建設期間,需體現出景點的特色與文化底蘊,防止景點重復性過高導致無法對游客形成吸引。因此,在建設之前,要基于當地的環境,對景點進行科學的布局,如樹木種植區、采摘區、露營區、步道等,使各個區域能夠最大化發揮自身的作用。同時,在旅游業發展的同時,有關部門也要考慮林下經濟的發展,在樹木旁種植蔬菜、花卉等,使其不但能夠為樹木起到點綴作用,還能夠促進游客對相關產品進行消費,使林下經濟對林業產業的發展起到促進作用。最后,在植樹前,要依照經濟性原則,選擇多種適應性強的樹木進行種植,樹木種植的多樣性也能夠推動林業產業的發展,使其能夠促進鄉村振興戰略的落實[4]。

3.3 開展智慧林業新模式

林業產業要與物聯網等高新技術進行結合,開展智慧林業的新模式,使林業產業能夠實現高質高效的發展。下文將對幾種智慧林業的實際應用進行分析:首先,智能灌溉。傳統的林業灌溉方式為人工周期性開關水閥,由于人工控制的精確性較低,因此會導致資源出現浪費情況。結合物聯網技術搭建智能灌溉系統,能夠通過5G網絡將林區、控制部門、設施進行無線連接,相關工作人員可以對閥門進行遠程操控。同時,在系統中加入人工智能模塊,能夠對灌溉的周期與灌溉量進行更加精準合理地預估,避免了資源的浪費。并且,在智能灌溉系統中加入傳感器,能夠實時監測濕度、溫度、空氣質量等數據,并通過5G網絡上傳到云服務器端,從而使相關工作人員能夠更好地掌握實際的灌溉情況,方便對相關參數進行及時調整。其次,森林自然災害智能報警系統。植物、動物、菌類、微生物等均為林區的重要組成部分,他們共同構成了林區的自然生態環境。如果林區發生了火災、病蟲害等自然災害,則會對生態環境造成嚴重破壞。因此,為了有效防止這類問題的發生,需利用物聯網技術、無線網絡技術、傳感器等搭建自然災害智能報警系統,通過傳感器進行實時監測,并將數據上傳到云服務器,通過互聯網分析技術進行對比,可以第一時間確認林區中的異常情況,避免林業產業的經濟損失。

3.4 進一步加強森林生態的治理與保護

森林生態破壞會對林業產業產生不良影響,因此,在森林生態的治理與保護方面建立負責人制度是十分必要的。具體來說,首先在政府層面,林區的保護成果要與林長的考核相結合,如果生態環境沒有得到有效保護,則首先要對林長問責,保證森林守護的職責到位。其次,關于樹木的砍伐,政府根據當地樹木的保有量與生態環境,確定每年的砍伐額度,如果超出額度,則需要分別對砍伐企業、護林員、林長三方的責任進行追究。同時,為了避免發生盜伐問題,需要將無線網絡的覆蓋范圍延伸到林區,并將林區劃分成多個區域,布置無線攝像頭,從而能夠及時發現盜伐行為,并采取追究措施。以上措施能夠有效保護林業產業的經濟效益,避免鄉村振興戰略在落實的過程中出現問題。

4 結論

林業產業的發展能夠對鄉村振興戰略的落實產生積極影響,主要表現在經濟、就業、環境等方面。然而,在林業產業的發展過程中,出現了一些問題,使得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受到了阻礙。為此,政府要發揮引導作用,相關地區要提供多元化林業發展方式。同時,林區要積極引入高新技術,開展智慧農業新模式,并進一步加強森林生態的治理與保護,使林業產業能夠為鄉村振興提供有效助力。

參考文獻

[1] 郭浚強.智慧林業在林業發展中的應用思考[J].智慧農業導刊,2022,2(20):23-25.

[2] 王小平.現代林業發展中林業技術創新的重要性分析[J].花木盆景(花卉園藝),2022(9):76-77.

[3] 劉鑫.新農村建設中林業發展現狀及優化建議[J].中國林副特產,2022(3):88-89,92.

[4] 張鵬.關于多功能林業發展模式的探索[J].新農業,2022(11):81-82.

作者簡介:農淑云(1985—),女,本科,廣西南寧人,研究方向:林業經濟管理。

猜你喜歡
林業產業森林資源鄉村振興
保護好森林資源 讓林區青山常在
激發“鄉村振興”內生動力破題尋路
民建貴州省委攜手中天金融集團推進“鄉村振興”貴州赫章縣結構鄉“扶志扶心扶智”項目開工
新形勢下北方森林資源保護探討
新形勢下加強森林資源檔案管理工作的構想
如何做好林業產業管理分析
我國森林資源生態環境及其評價探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