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區公路建設與生態環境保護

2023-07-06 10:45沈清
新農民 2023年17期
關鍵詞:生態環境保護發展策略

沈清

摘要:在我國公路發展建設過程中林區公路建設占據主要地位,但同時導致許多生態環境問題,例如植被破壞、水土流失等。為了改善當前現狀,本文首先闡述公路環境保護的定義、內容、功能以及生態公路的特征。其次,明確建設林區公路對生態環境帶來的影響,并提出多元化的生態環境保護策略。希望通過本文研究工作的開展為相關部門及人員提供參考和指導思路,并使現階段林區公路建設生態環境受損的問題得以改善。

關鍵詞:林區公路建設;生態環境保護;發展策略

近些年我國經濟環境得以改善,公路建設發展成為人們日常生活及工農業生產中不可缺少的基礎設施。與此同時,公路建設工作使林區環境受到了生態污染及破壞。舉例來說,噪聲污染、地面分隔以及植被破壞等。對此情況,討論林區公路建設及生態保護策略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1 公路環境保護定義

1.1 環境及環境保護定義

環境指的是人類與生物生存發展的空間。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明確提出環境的定義:環境指的是人類發展生存的經過人工改造或天然形成的總體,其中包括水土、大氣、草原、森林、礦藏、野生植物、野生動物、名勝古跡、水生生物以及風景游覽區、生活居住區等。以社會屬性及自然屬性為依據,環境能夠劃分為社會環境及自然環境。環境保護指的是人類有意識地保護并合理利用自然資源,避免自然資源受到破壞及污染。針對環境破壞及污染的問題,應該進行綜合性治理,從而創造出滿足人們工作生活發展的環境。

1.2 公路環境保護內容

對上述定義進行分析,公路環境保護是將生態可持續發展原則作為基礎,控制調節公路工程及路域環境之間對立統一關系的發展。公路環境保護主要由如下兩個部分組成:首先,研究因修建公路對環境產生的影響以及影響范圍及程度,以環境保護措施為依據開展科學合理的環保工作。其次,公路在設計工程施工以及后期運營管理期間,應該將公路組成部分所具備的環保功能凸顯出來,在充分發揮公路運輸功能的基礎上,降低對沿線環境產生的不良影響。

1.3 公路環保功能

通常情況下,如果公路設計工作嚴格遵循公路環境保護設計規范,以公路施工技術規范為依據來施工。這樣一來,能夠達到保護陸域自然環境的作用,并且能夠調整完善社會環境[1]。公路各組成部分所具備的環保功能如下:在施工或者竣工之后,路基工程結合疏導排水及造地還田,各部分能夠相互協調配合,確保工程堅固穩定,外觀優美且舒適,并達到預防水土流失的目的。路面工程能夠有效保護路基。同時,發揮防水防塵、保護公路沿線環境,避免污染的重要性。橋梁涵洞在設計施工期間,高度重視對景觀環境產生的影響,可以優化環境。對于公路工程的穩固性及整體性來說,排水工程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能夠避免路基路面水與水中有害元素及油污流入農田,以免耕地發生土壤污染或被淹沒。防護工程能夠確保路基的堅固穩定,同時,減少水土流失,有效保護環境,與工程的環保性有緊密關聯。

2 生態公路特征

2.1 整體協調性

生態公路需要實現環境、社會及經濟效益三者的統一。在公路設計規劃、施工運營及管理等階段,應該進行充分考慮,將生物、污染、資源及環境作為研究對象,構成復合系統—即公路、自然、經濟及社會。有機結合不同性質的生態環境系統及公路經濟系統,分析環境、經濟及技術的重要地位,協調公路項目施工期間的各種關系,使公路項目實施遇到的問題得以解決。

2.2 促進生態環境的恢復

公路在建設時,受到水文、地形及地質等條件的限制。同時,生產工具、生產工藝、生產力水平、社會經濟水平也會對其產生制約,導致公路建設在一定程度上破壞了沿線的生態環境。生態公路的建設應將現有條件作為基礎,采用多樣化的措施和方法,將對沿線環境的破壞程度降到最低。針對已經形成的破壞盡可能恢復,并補償所占用的土地。

2.3 景觀生態效應良好

站在景觀層面進行分析,生態公路具備直觀、易感知的特性,對于行者來說,生態公路的印象不應該僅僅是混凝土墻、鋼筋網或者是瀝青路面,而是應該利用路線的特點,合理選線,確保公路路線適合景觀。以公路設計布局的方式,將公路景觀充分展示出來,并通過綠化美化使公路景觀得以改善[2]。

2.4 安全高效

生態代表著健康和諧,生態公路也就是和諧健康的道路,因公路基本職能是為運輸提供高質量的服務,因此,和諧健康的基礎應該是確保公路系統運輸,正因如此,生態公路需要確保運輸便利高效。

3 林區公路建設對生態環境的影響

林區公路建設能夠滿足林區的日常生活及生產,并且對木材生產、森林經營管理、護林防火以及病蟲害防治等活動的開展有著至關重要的意義。與此同時,林區公路網能夠提高商品經濟,促進林區發展,使人們的物質生活及文化生活得以改善。但近些年來,在將以木材生產作為中心的思想背景下,林區公路創建將重點放在路網密度與節省投資方面,對道路建設引起的生態環境問題重視程度不足。因道路修建過程中忽視生態環境帶來的負面影響,致使路網密度增加。同時,出現許多環境問題。正因這些環境問題的存在,對林區可持續發展產生限制性作用。相關部門及工作人員應該提高重視程度[3]。林區公路建設對生態環境產生的影響主要能夠體現在道路建設使森林破碎化、對濕地生態系統帶來一定影響、導致水土流失,道路修建過程中會影響河流水質,穿越城鎮使環境惡化。下文對林區道路建設對生態環境產生的負面影響進行分析。

3.1 林區道路建設使森林破碎化

林區道路的修建會使原本片狀森林被分割為森林島,森林向破碎化方向發展。有關研究結果顯示,森林破碎化會導致物種生存環境出現危機,針對生物多樣性的保護有非常不利的影響。芬蘭北部林區部門通過研究表明,森林向破碎化方向發展與幾種鳥種群的減少有直接關聯。德國有關部門進行研究提示,林區道路建設會妨礙小型哺乳動物的通行。國內大興安嶺林區森林在采伐以后,部分價值極高的毛皮獸類的生存環境被破壞,導致物種減少。同時,有人員對巴西亞馬孫河流域林區公路建設情況進行分析得知,森林破碎化會提高樹木死亡率。樹倒會形成空隙占據植物種,并且推斷在數10年以后,原生林將會被次生林所代替。所推斷的變化將會直接影響授粉動物、食草動物以及種子傳播動物的生存。

3.2 林區道路建設影響濕地生態系統

通常情況下,林區中會分布濕地。濕地指的是不同其人工、天然、暫時、長久的濕源、沼澤地、水域地帶、泥炭地域、流動或靜止半咸水、咸水水體或淡水,且在低潮時水深在6米之內的水域。在自然界中,濕地是人類社會發展生存的環境之一,并且生物多樣性豐富。濕地是具備諸多功能性,具備獨特性特點的生態系統,能夠保持珍稀物種資源及生物多樣性,并且在延緩及阻止洪水,控制水土流失,儲水抗旱,維持地表生態平衡等諸多方面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建設林區臨公路時,因設計方案及道路選線不合理,將會減少濕地的面積,使濕地生態環境受損,進而致使濕地污染,對生物生存環境產生負面影響。與此同時,林區公路建成之后,在運營初期因公路建設過程中,地表長期暴露在外,很難生長植被,特別是在北方區域,降雨使土壤被侵蝕,出現水土流失。如果發生崩塌、泥石、流滑坡等災害,將會為居民生命安全及生態環境帶來損失。林區公路建設對森林生物的影響。林區公路建設會使自然生境島嶼化。林區公路猶如一道屏障,使林區生物生存空間被阻隔,切斷遷徙通道,減弱了生物的尋偶及覓食能力,對于多樣化生物保護十分的不利。此外,林區公路建設會產生噪聲污染。有關研究結果顯示,振動污染以及交通噪聲會阻隔誤導生態系統的信息流,對鳥類的繁殖產生負面影響。

3.3 林區道路建設導致水土流失

通常情況下,林區分布在森林山區,山區地形地勢復雜,且公路線會受到橫、縱、平幾個方面的控制,如果選線不恰當將會導致大量挖填方,引起土體變形、移動,增加邊坡,導致路基不穩定。除此之外,使地表的表土和植被遭受破壞,在降雨季節非常容易導致坡面土壤侵蝕,進而出現水土流失、滑坡、山體坍塌等災害。

3.4 林區道路建設中取棄土石方

林區公路建設過程中需要挖土取方,會產生許多廢棄土石方。土石方分布面廣,如果處理不及時會影響附近的生態環境。舉例來說,植被被埋壓,棄土隨著雨流淤堵下游的河床。除此之外,挖方取土也會使地質平衡遭受破壞,極其容易導致水土流失和、地質災害。林區公路建設極有可能導致水土流失,主要能夠體現在破壞道路用地范圍內的植被上。在施工初期,需要清理用工地范圍中的植被,使自然土壤結構被破壞太大,減少土壤抵抗侵蝕的能力。外加路基、便道、施工,嚴重破壞地表植被。

3.5 林區道路修建影響河流水質

林區道路建設過程中,因外界影響因素,導致林地土壤得不到及時的恢復,被雨水和地表徑流長時間的沖刷和侵蝕,帶走了許多的營養成分。泥土流入河中改變了河水元素,使河水渾濁,進而產生水體細菌。

3.6 林區道路建設需穿越城鎮致使環境問題

林區公路建設使城鎮之間關聯性加強,對林區經濟繁榮發展有積極影響,但同時出現許多環境問題。主要能夠體現在空氣質量污染、粉塵污染、噪聲污染。因公路需要穿越城鎮,會使商店林立、人車混行,導致汽車無法正常行駛,進而使空氣及噪聲污染加劇。

4 林區道路建設生態環境保護策略

4.1 加強公路選線的設計

林區公路在研究規劃時,應該深入調查分析地區生態資源的基礎情況,系統地整理生態保護資料,從而為保護動植物工作的開展奠定基礎。其中主要包括生態保護區、脆弱區的分布及類型。自然資源的分布與類型,保護性生物的分布和種類及數量等內容。將調查分析地區環境資料作為基礎,分析工程概況,不光應該對道路使用功能進行充分考慮,而且應該精準評估自然環境,將環境成本納入決策過程。在為林區公路選線時,應該避開環境敏感區域,減少所占耕地的面積。線性設計需注意融合于自然環境。在起伏區域應該順應地形變化開挖。在平原區域盡可能使用和環境融于一體的曲線線性。在地形嚴重起伏的區域,應該盡可能減少破壞地形原貌。堅持社會及環境效益、公路建設及環境建設同步發展規劃的原則,從而整體優化林區公路的選線設計。

4.2 加大施工期生態環境保護力度

首先,采用全新的方法和技術施工。針對林區公路建設區域生態治理及生態恢復等方面的工作內容,應該充分應用全新的方法和技術,從而提高自然環境保護質量。舉例來說,國外發明的客土噴播技術能夠預防水土流失,減少自然災害,為邊坡林區播種技術?,F階段,被推廣應用的三維網植草技術具備經濟性特點,屬于防沖刷固土技術?,F階段,森林相關部門及工作人員應該結合實際情況,在此基礎上,學習、借鑒、消化與我國地形地貌相符合的全新技術及方法,從而為林區公路建設及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開展作出積極貢獻。其次,精心組織施工。將環保方案的實施作為基礎,主管部門應該與實際情況結合,制定施工期環保措施,高質量完成施工期組織設計工作,嚴格管理施工環節,確保施工過程有序不亂。在施工期間,盡可能避免高填深挖,針對土方調配需要遵循節約用地這一原則。依據施工設計規定定點取土,確保棄土場地的選擇科學合理,避免應取土棄土不當、防護措施不當造成生態環境破壞。在具體施工時,需要采取正確的環保措施。為了避免工程塌方、坡面、滑坡以及有關地質災害。施工時須采取必要性措施來防護,確保施工切削面結構穩定,有排水渠道。在挖方、填方時,應合理安排排水,系統盡可能地減少雨水充實地面。同時,使用覆蓋物或纖維來保護地表,對地表植被恢復生產促進作用。避免因施工作業導致綠植被破壞,出現水土流失的情況。同時,禁止采伐用地范圍之外的植被。最后,落實避讓、補償措施。在林區公路建設過程中,應該采取補償措施及避讓措施。林區公路建設過程中應該盡可能避讓飲用水源區以及自然保護區域,從而對動植物及水源提供保護作用。為了使自然風貌盡快恢復,補償公路建設開放的環境缺口,可以在公路邊坡植草種樹,種植防治污染、降噪的植物來綠化,將公路綠化凈化空氣、美化景觀的生態功能充分發揮出來。與此同時,加強綠化水平,在可綠化的區域種植草木,確保林區公路美觀大方、景色宜人,實現良性的生態循環系統。

5 結語

想要促進林區經濟發展,林區公路建設是基礎。林區公路建設將會在一定程度上破壞林區生態環境。正因如此,林區公路建設部門及工作人員應該提高對生態環境保護的重視程度。只有這樣,才能夠實現林區環境及公路持續性發展。

參考文獻

[1] 葉彬,馬勇驥,張樂源,等.生態環境建設與水資源的保護和利用研究[J].環境科學與管理,2022,47(11):22-25,48.

[2] 李微,單文萍,朱美榮.黑龍江省國有林區新型城鎮化建設水平評價[J].東北林業大學學報,2021,49(4):128-131.

[3] 李海東,馬偉波,高媛赟,等.生態環保扶貧減損增益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轉化研究[J].環境科學研究,2020,33(12):2761-2770.

猜你喜歡
生態環境保護發展策略
南水北調中線水源區生態環境保護
群眾文化在和諧社會建構中的作用與發展策略分析
體育旅游產業的特征及發展策略探討
在線視頻用戶付費的商業模式研究
形成合作意識,促進學生體育競技能力發展
淺談我國電視真人秀節目存在的問題及發展策略
京津冀一體化的研究現狀
西部地區城鎮化進程中生態環境問題及對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