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鄉村振興背景下農村產業融合的瓶頸及破解研究

2023-07-06 19:38程慧高風
中國農業文摘·農業工程 2023年4期
關鍵詞:東源民宿融合

程慧 高風

摘要:【目的】2017年,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正式提出鄉村振興戰略,2021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農村產業融合作為農村可持續發展的基石,進一步推動了鄉村振興戰略落地。本文以湖南省東源村產業融合為研究對象,旨在探討農村產業融合過程中存在的瓶頸及其破解之策,更意在為拓寬鄉村振興渠道,促進農村產業融合提供經驗和參考?!痉椒ā客ㄟ^實地走訪調研法,提出破解問題的策略?!窘Y果】湖南省東源村在促進產業融合的過程中也面臨著融合機制不完善、要素匹配不當、農村產業品牌缺乏和配套設施不健全等諸多問題?!窘Y論】筆者認為應健全產業融合機制,保障產業融合順暢進行;完善要素市場配置,大力整合資源要素,推進產業高質量融合;制定優質品牌戰略,提升農產品聲譽度,以品牌化帶動產業融合;優化配套服務設施,促使服務產業提質,推動產業融合。

關鍵詞:鄉村振興戰略;農村產業融合

1 ?問題提出

2022年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提出推動現代服務業同先進制造業、現代農業深度融合[1],進一步明確了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的重要意義。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推動農村產業深度融合,把握城鄉發展格局發生重要變化的機遇,培育農村新產業、新業態,打造農村產業融合發展新載體、新模式,推動要素跨界配置和產業有機融合,讓農村一二三產業在融合發展中同步升級、同步增值、同步受益。2021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文件明確要把鄉村建設擺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重要位置,全面推進鄉村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振興,充分發揮農業產品供給、生態屏障、文化傳承等功能,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鄉村振興道路,促進農業高質高效、鄉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2]。

農村產業融合是農村可持續發展的基石,具體而言,農村產業融合是一二三產業互相融合發展,采取以農業為基本依托,新型經營主體為引領,形成農產品加工業、農村服務業的交叉融合[3]。在此基礎上,通過產業之間的多方聯動和創新,將人、地、技術等資源要素重新整合利用,通過農產品種植業、加工業和電商服務業彼此整合,達到農村三產之間融合發展,延長農村產業鏈和農村經濟發展等目的。

結合調研筆者認為,農村產業融合作為一種新型的產業發展模式,在我國起步較晚,還沒有得到普遍的推廣。存在著融合機制亟須加強、要素匹配不當、缺少農村產業品牌和配套設施有待健全等諸多瓶頸,因此,如何為農村產業融合的發展瓶頸提出破解策略,是筆者下文即將探討的。

2 ?文獻梳理

2.1 ?關于農村產業融合模式方面

產業融合模式不斷豐富逐漸促使產業間開展更加深入的融合發展,通過這種技術與資源的交集,衍生出諸多的新型產業和業態,豐富了產業內涵,優化了產業結構。對于農村產業融合模式的劃分,各學者的觀點不一。趙海將農村產業融合大致分為四種發展類型,分別是:以農戶為主要導向、以農民合作社為主要導向、以龍頭企業為主要導向以及以“互聯網+”技術型導向[4]。王燁冰認為農村產業融合發展方式要結合本地特色產業、文化產業等元素的特色,針對性地開發本地資源,還需要利用大自然的優勢,促進休閑農業和旅游業發展[5]。以上兩位學者不約而同地強調了農村產業融合需進行“本地化”融合,利用農村內在優勢,結合外生力量,打造適合農村產業融合發展新模式。此外,以貴州省為例,產業融合的模式重在充分利用企業的帶動作用,將鄉村內外部要素進行緊密的結合,創造出有價值、有需求的產品與服務[6]。綜上所述,當下農村產業融合應重視挖掘本土優勢,實現從“輸血”到“造血”的轉變。

2.2 ?關于農村產業融合的問題方面

隨著鄉村振興實施戰略的推動,農村產業融合呈現大好趨勢,但是融合過程中也會伴隨問題的滋生。就農村產業融合中的元素之一,文化產業而言,農村文化產業有效模式尚未形成,且資金緊缺。農村產業融合各元素間相互促進,缺一不可[7]。除了農村產業融合必備元素以外,還有大部分經營主體和政府對產業融合概念模糊,推動農村產業融合的最終目的不明確,致使在實際生產活動時存在認識偏差和實踐試錯[8]。有學者調查時也發現天津市農村產業融合發展過程中融合主體帶動能力不強,農村產業融合中主體質量方面存在不足[9]。由此可見,目前農村產業融合的困境集中于農村產業融合要素發展不健全,經營主體和政府對農村產業融合缺乏進一步的認識以及產業融合過程中動力不足等。

2.3 ?關于農村產業融合的對策方面

政策上,有學者提出應該重視農業的地位,打牢農業基礎,穩定農業發展水平,不斷完善各方面的農業補貼、農機補貼、綠色農產補貼等,通過政策手段優先支持一產發展[10]。僅有政府的扶持遠遠不夠,農村產業融合發展依賴于經營主體精明的經營策略。因此,需要提高農村產業經營主體的文化素質水平,為產業融合提供人才保障,促進農村人力資源的整合。加快引進高素質人才,鼓勵農業技術人員回鄉創業[11]。同時,強化農村產業融合的支撐條件,進一步增強融合主體質量,優化融合機制,激活市場導向作用等,推進農村產業融合[9]。在提高農村產業融合軟實力的基礎上,也要重視硬實力的建設。打造農業原材料生產制造業農村基地,建立便捷農業生產生活的消費性服務產業,打造鏈接終端消費市場的特色生態種養園及人文和自然并存的生態旅游示范村莊等,也能推動農村產業融合發展[12]。

3 ?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的瓶頸——以湖南省東源村為例

3.1 ?融合機制亟須加強

在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湖南省東源村(以下簡稱東源村)產業融合縱深發展,總體趨勢向好。但事物的發展具有兩面性,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依舊面臨一些發展瓶頸,如民宿定價機制不健全和土地利用機制不完善。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民宿定價機制不健全。東源村將民宿產業和旅游產業二者融合,以推動產業協同發展。但在民宿旅游產業發展過程中,涉及多方運營主體。具體而言,東源村民宿經營主體分別是村委會經營、村民個人經營和東之仙生態旅游公司經營。因運營主體不同,不可避免地在三方經營主體之間形成微妙的競爭關系。民宿經營行業管理標準缺失,民宿運營的規范力度不夠,三方民宿運營者依據自身民宿投入多寡予以定價,統一的定價標準和服務標準尚未建立。

第二,土地流轉機制不完善。農村產業的發展勢必涉及土地流轉。土地流轉模式根據參與主體的不同主要分為三種:一是農戶直接向大戶企業流轉;二是中介居中調節兼管理;三是中介直接參與流轉,隔離企業和農戶。據筆者調研發現,東源村的土地流轉是采用第三種流轉模式,即農戶與“兩茶一葉”種植戶、智慧共享農場運營戶、民宿運營戶等之間通過東源村村民委員會進行土地流轉。由村委會向村民租地,種植戶再向村委會租地,但土地管理權歸村委會所有。

基于訪談可知,湖南省東源村土地流轉問題較為突出,該村的土地流轉機制還需進一步完善,土地流轉價格尚未制定科學合理的參考標準,土地評估機制不健全,使得土地流轉過程中農民寧可閑置土地,也拒絕租地,這將會影響產業融合的進一步發展。

3.2 ?生產要素匹配不當

東源村打造出“兩茶一葉+互聯網+旅游”的產業格局,推動了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取得了階段性的成果,但仍然存在一些問題。東源村將高山有機茶葉種植產業和莽山仙峰茶廠加工業融合需要勞動力、技術和資金要素相匹配,而實際發展中較突出的是勞動力要素配置不到位。近年來,大量東源村勞動力為了生計外出務工,留在家鄉的勞動力屈指可數。該村勞動力嚴重流失,缺少技術型人才和管理型人才。在推動種植業與加工業融合的前提下,種植業需要率先發展,而勞動力要素合理配置是產業發展的基礎[13]。

結合東源村產業融合現狀分析,可知其勞動力要素和專業人才要素均配置不足。種植茶葉和煙葉需要大量的勞動力完成打理、除草到最終采摘等一系列過程。但實際情況是種植茶葉和煙葉的勞動力緊缺,茶廠的青壯年勞動力人數嚴重不足,勞動力偏老齡化。茶葉產業作為東源村的主體產業之一,亟須制茶方面的專業技術人才及專業管理型人才[14]。

3.3 ?缺少農村產業品牌

民宿旅游產業的融合促進了湖南省東源村的經濟發展,但產業融合過程中,仍然面臨農業品牌知名度和宣傳力度不足的問題,影響到拓展市場渠道,而市場的穩定性對于湖南省東源村民宿旅游產業融合和智慧農場產業發展具有重要作用。農村產業融合發展受限于缺少品牌支撐,市場銷售渠道不穩定。其一,農業品牌帶動力不強。無論是智慧共享農場項目,還是民宿旅游業的發展大部分僅僅依靠龍頭企業帶動,實現自產自銷,而自身農業品牌帶動力不強。其二,物流供應平臺不完善。農場產業與電商產業融合,農產品需要交易和物流運輸,但湖南省東源村物流供應平臺并不完善。綜上所述,湖南省東源村推動產業融合過程中,缺少農業品牌,致使融合平臺拓展較難。

3.4 ?配套設施有待健全

湖南省東源村將旅游產業、民宿產業和電商產業緊密融合,推動產業協同發展。在產業融合發展過程中,民宿產業和旅游產業的配套服務設施還有待健全。在依托莽山的旅游資源前提下,湖南省東源村能引入大量客流,但兩地間交通并不便利,暫且未設立專門接待的旅游交通工具,只能靠自駕的方式前往民宿,對于不是自駕游的游客而言,在莽山腳下便望而卻步。此外,民宿產業作為東源村大力發展的重點產業,雖然呈向好趨勢,但停車區域未妥善規劃,停車場等旅游配套服務設施的建設并不符合游客的實際需求。

4 ?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的對策

4.1 ?健全土地流轉機制

農村產業融合過程中勢必涉及農戶土地流轉,而農村土地流轉是否順暢,是農村產業融合的重要基礎。產業開發需要向農戶進行征用土地,加以規劃,完成基礎設施的建設。具體而言,第一,完善土地流轉的評估機制,是建立農戶與產業戶之間信任關系的前提。土地價格評估制度的建立有利于促進湖南省東源村土地有序流轉,在土地流轉過程中,能保證流轉過程更加規范化、系統化,促使土地流轉合理定價,所以結合該村土地情況,建立健全符合東源村的土地流轉價格評估機制勢在必行。第二,由村委會牽頭,設立專門的土地價格評估機構。隨著農村產業融合的持續發展,今后土地流轉交易會日趨頻繁,長期聘請外部的評估機構并不是長久之計,因此非常有必要設立專門的農村土地價格評估機構。第三,村委需要充分發揮農民與產業運營戶之間的橋梁作用,加強多方有效溝通,做好個體戶的思想工作,積極傳達有效信息,公平、公正、透明公開土地價格評估的流程,監督農戶土地的合理使用,保護基本農田,增強農戶對新型的產業融合方式的認識,消除戒備心。此外,樹立產業運營戶良好的形象,營造彼此之間和諧相處的氛圍,最終實現雙方互惠共贏,充分發揮產業融合的最大效用。

4.2 ?完善人才引進與培養機制

術業有專攻,專業人才的加盟是產業融合的必備條件,是提升產業競爭力的關鍵因素,決定了產業發展趨勢,所以需要內培外引專業人才,促進產業進一步融合。農村產業融合發展具有投資大、回收期長、風險高等特點,各項產業發展比較保守,勞動力不敢輕易返鄉創業[15]。因此,推動產業融合需要專業人才,加強勞動力和人才要素的整合。具體而言,其一,內部培訓專業人員。創新農民培訓方式方法,開展農業田間培訓,鼓勵農民通過非全日制的“半農半讀”“線上線下”等傳統與現代結合的方式就地就近接受職業教育培訓[16],滿足茶產業發展巨大的人力需求,包括種植茶葉的勞動力和制作茶葉的專業人員。其二,從外面引進專業人才。通過“科技下鄉”“人才下鄉”和“引進鄉賢”等方式,積極鼓勵青年返鄉就業、創業,提升薪酬福利待遇水平,吸納專業人才。提升產業運營戶們的組織管理能力,打造一支專業的、規范的和本土人才隊伍。

4.3 ?制定優質全產業鏈品牌戰略

知名度高、口碑好及品優質佳的產品能夠得到政府、消費群體的高度認同,更能推動產業融合的可持續發展。具體而言,一是通過把握市場需求,做好產品品牌的定位,突出品牌戰略。大力進行品牌價值的構建與創新,提升品牌的結構與價值,實現管理提質、包裝升級、品質提優。二是擴大產品知名度,做好品牌宣傳。充分利用電商平臺,通過網紅、有影響力的公眾人物和政府官方組織等帶貨的方式,獲得公眾的認可度。三是需提升產業運營主體和社會大眾雙方的品牌認知,通過挖掘、推廣、宣傳、滲透做好產品品牌的推廣,以擴散品牌產品的價值理念及塑造良好的自我形象。四是構建信息網絡和物流運輸體系,保證品牌農產品銷售順暢。通過開創線上、線下及體驗式產業模式,進行品牌推廣。通過品牌聯盟機制,暢通優質農產品的產銷渠道,擴大“直播+電商”產業融合成效?;诖?,構建全產業鏈品牌,繼而促進湖南省東源村實現產業鏈、價值鏈和品牌鏈三鏈融合。

4.4 ?優化配套文旅服務設施

旅游產業作為湖南省東源村的拳頭產業,需要將文化和旅游聯結、進一步完善配套設施。筆者認為一方面,要完善鄉村旅游路線的布局,盡可能串聯帶通更多旅游景點,優化農村旅游公路。

另一方面要深入挖掘鄉村范圍內自然和文化景觀內涵,大力建設和完善旅游服務設施。文化是一個民族的根基,失去文化的支撐,農村的發展將失去助力。農村豐富的文化遺產成為其發展鄉村旅游業的寶貴財富,而鄉村旅游已經成為振興產業的重要手段,所以需要深度整合文化遺產,推動民宿產業和旅游產業的有效融合。主要有以下幾點,一是弘揚傳統文化,在雄關渠文化基礎上,深入挖掘雄關渠精神,講好、講懂、宣傳好故事,打造文化精品;二是整合文化資源,為避免旅游業發展同質化,應根據鄉村的特點和資源稟賦,發掘歷史,尋找文化之根,建設文化長廊,培育壯大旅游產業;三是聘請專業團隊加強歷史文化資源的挖掘,東源村具有獨特的鄉村民俗資源,因此需對文化遺留情況進行評估、研判,將紅色資源和民俗文化發揚光大,打造內生動力,實現旅游造血功能,依托紅色文化資源,打造紅色文化游,實現文化和旅游產業深度融合。

5 ?結語

從湖南省東源村的產業融合實踐中可以看出,近年來,該村的致富藍圖漸趨顯現,農村產業融合發展模式不斷豐富,但其在產業融合中也遇到了瓶頸??v觀東源村的農村產業融合發展,見微知著,在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推動下,未來鄉村有望將打造成集全域旅游觀光體驗、農業體驗、民宿體驗、文化體驗、親子游體驗、自駕游房車體驗、養生度假于一體的開放式、共享式、多元化的田園綜合體。

參考文獻

[1] 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團結奮斗[N].人民日報,2022-10-17(02).

[2] 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J].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報,2018(29):9-47.

[3] 閆喬華.鄉村振興背景下銅仁市農村“三產”融合發展研究[J].現代營銷(下旬刊),2021(3):96-97.

[4] 趙海.論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J].農村經營管理,2015(7):26-29.

[5] 王燁冰.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的模式選擇與政策取向[J].農業經濟,2019(2):38-39.

[6] 史肖蒙.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村莊產業融合發展路徑探索——以貴安新區橋頭村為例[J].現代商貿工業,2020,41(35):23-24.

[7] 金曉彤,左曉萌,趙雨柔.我國民間資本與農村文化產業融合發展研究——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的內在邏輯、現實困境與推進路徑[J].延邊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0,53(6):73-79+141-142.

[8] 方世敏,王海艷.基于系統論的農業與旅游產業融合:一種粘性的觀點[J].經濟地理,2018,38(12):211-218.

[9] 門宇辰.鄉村振興背景下天津市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研究[D].天津:天津師范大學,2020.

[10] 李銅山.論鄉村振興戰略的政策底蘊[J].中州學刊,2017(12):1-6.

[11] 喬文俊.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的動因、問題和對策研究[J].當代農村財經,2020(10):55-59.

[12] 魏薇.鄉村振興戰略下推動農業產業融合發展對策建議[J].農業經濟,2020(4):6-8.

[13] 陳英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視角下農村產業融合的困境及對策——以山東省T市為例[J].農業經濟,2018(3):6-8.

[14] 徐建華,林洪波.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理論邏輯與路徑選擇[J].遼寧行政學院學報,2020(4):60-64.

[15] 肖海燕.農村勞動力流失對農村經濟發展的不良影響及改進措施[J].世界熱帶農業信息,2020(12):53-54.

[16] 孔維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農業和農村發展的新思路——新型職業農民培育路徑探析[J].未來與發展,2017,41(8):77-81.

猜你喜歡
東源民宿融合
孿生院子民宿
村企黨建聯建融合共贏
融合菜
東源順天鎮榮獲省第二屆 《鄉村振興大擂臺》“十強鎮”稱號
從創新出發,與高考數列相遇、融合
《融合》
你 真 美
選擇民宿出行的你,真的了解“它”嗎?
你是民宿達人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