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詩詞情境化教學實踐

2023-07-06 22:27許雯
中學語文(學生版) 2023年5期
關鍵詞:實踐路徑情境教學古詩詞

許雯

摘 要 情境化理念是語文教師開展古詩詞教學時常采用的一種教學方式,能夠幫助學生深度理解古詩詞的思想內涵,有效提高學生的古詩詞品鑒能力。教師要為學生營造良好的情感意境,積極探索情境教學的實踐路徑,讓學生在情境中理解古詩詞內容,感悟古人情感,構建生動的古詩詞課堂。

關鍵詞 古詩詞? 情境教學? 實踐路徑

開展古詩詞情境教學能夠讓學生更好地欣賞詩詞內容,提高學生對古詩詞的鑒賞力。教師要采用多元化實踐路徑創設生動的教學情境,促進學生對古詩詞意蘊的理解。

一、運用樂曲,渲染情境

在古詩詞教學中,教師可以使用節奏悠揚的音樂引導學生代入古詩詞情境中,引導學生通過感受曲調變化想象詩詞意境,深度分析古詩詞傳達的情感內涵。學生能夠在音樂的渲染下,充分展開想象描摹詩詞情境,可以獲得別樣的學習體驗??v觀統編初中語文教材,包含了豐富的古詩詞內容,且這些古詩詞均與樂曲有較大關聯,這為教師運用音樂曲調渲染情境提供了便利條件。教師要分析古詩詞的類型特征,安排相應的樂曲,達到樂曲語言與古詩詞的完美結合。這樣的情境氛圍有利于學生感悟古詩詞內容,感知作者傳達的思想情感。例如,在講解《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時,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在課前預習環節中反復聆聽音樂作品《但愿人長久》,使學生初步了解到音樂與該詞之間的關聯。在課堂講解環節中,教師在帶領學生反復朗讀詩詞后,使用電腦再為學生播放鄧麗君的這一歌曲,引導學生在欣賞歌曲時想象孤高曠遠、明月當頭的生動情境,感悟蘇軾創作詩詞時那種遺世獨立的感情。在拓展環節,教師引導學生結合詞的情境分析月亮陰晴圓缺的哲學意蘊,深刻理解詞的主題。

二、借助語言,重現情境

教師可以借助有聲語言以及無聲語言為學生創設教學情境,降低學生古詩詞學習難度。有聲語言指的是教師在帶領學生誦讀古詩詞內容,讓學生分析與文本基調相一致的語氣、聲調;無聲語言指的是教師采用肢體語言的方式重現詩詞情境。因此,教師可以采用無聲語言與有聲語言相結合的方式創設詩詞情境,增強學生情感體驗。新課標倡導開展審美教育,培養學生的審美素養。語言情境在審美教育中發揮著重要作用,能夠擴大學生對詩詞意境的想象空間,提高學生古詩詞的鑒賞能力。因此,教師要善于借助行為舉止及詩意語言描摹詩詞意境,讓學生感悟詩詞美感,引導學生深度分析詩人情感。例如,在講解《卜算子·黃州定慧院寓居作》時,教師要帶領學生了解蘇軾創作背景(此時蘇軾被貶為黃州團練副使),把握詩詞中的幾個關鍵詞(寒枝、缺月等),創設精準的教學情境(蔑視流俗、孤高自許的畫面)。在教學中,教師可以巧妙設計導入語、過渡語重現蘇軾的情感變化:“同學們,假如你是蘇軾,在孤獨寂寥的夜晚里,輾轉無眠,想到自己被貶至黃州兩年,會有什么樣的情感呢?”上述問題能讓學生在詩意語言中感悟到蘇軾正在經歷的情境,站在作者的角度進行思考、探究,理解作者懷才不遇及寂寞凄冷的感情??傊?,運用語言創設古詩詞情境,能夠加深學生對詩詞內容的理解,幫助學生揣摩分析情感,提升課堂教學的效率。

三、聯系生活,感悟情境

由于古詩詞內容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相差較遠,學生難以站在作者的角度進行思考。因此,在創設教學情境時,應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將學生的生活元素融入情境創設中,加深學生對古詩內容的理解與感悟,使學生積極參與探究活動。統編初中語文教材中涉及到的古詩詞大多是作者的生活寫照與作者對生活的感悟。教學時,需要融入生活化教學理念,為學生營造生活化的古詩情境,提高學生品鑒古詩詞的能力,引導學生建構完善的古詩詞思維。例如,在講解李清照《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時,該小令的篇幅雖然短小,卻能夠精準表達出李清照的思想情感,學生在誦讀中能夠感悟到每一字詞中包含的深意。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為學生營造貼合學生生活的古詩情境,增強學生的學習體驗?!度鐗袅睿ǔS浵と漳海分猩婕暗酱罅康纳罨兀ê扇~、小船、日暮、湖水以及溪流等),這些元素對于學生來說十分熟悉,其在真實生活中也能夠見到。所以教師可以運用微視頻或者照片的形式為學生營造古詩情境,促進學生深入鑒賞,引導學生更好地理解李清照的心境與情感。

四、走進詩詞,探索情境

古詩詞教學中,教師可以運用“角色扮演”的形式帶領學生走進詩詞世界,探索詩人的情感表達。這是一種十分高效的情境教學方式。在開展角色扮演之前,教師首先要引導學生充分理解詩詞內容,掌握作品中每一個角色的情感特點,有效調動學生學習古詩詞的積極性,讓學生更好地投入角色中。這種情境教學方式可以讓學生在扮演角色的過程中體驗情感、感悟主題,讓學生積累豐富的鑒賞古詩詞經驗。為了能夠讓學生對教學情境產生更加直觀的體驗,教師要在古詩詞角色與學生間建立良好的情感溝通渠道,加強學生對古詩詞的理解。另外,學生在情境中參與角色扮演活動時,教師要及時消除學生對古詩詞角色的誤解,切不可放任學生“自由發揮”,防止無效學習情況的出現。比如,在講解《木蘭詩》時,全文總共包含六個段落,且每一部分均闡述不一樣的人物故事。教師可以組織學生編排六個情境短劇,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不同的人物角色進行演繹。在角色扮演中,學生能夠了解到人物角色的故事走向,獲得別樣的情感體驗。在教師的指導與點評下,學生就可以精準掌握每一類角色的情感動態與性格特征。

五、組織實踐,體驗情境

教師在講解古詩詞內容時,可以為學生創設活動情境,引導學生參與到實踐活動來,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下感悟詩詞內涵。相比于其他情境創設方式,活動情境賦予了學生更大的活動空間,更符合初中學生的心理特征。初中學生依然有著活潑善動、好奇心強的天性,他們對新奇的內容有濃厚的學習興趣。然而初中學生在日常學習中經常面臨極大的學習壓力,這導致他們對古詩詞的學習興致不高。通過組織一些古詩詞實踐活動,能夠解放初中學生的天性,讓學生擺脫教材束縛,切實喚醒學生對詩詞內容的學習熱情,激發學生的潛能,使學生在真實情境中體驗古詩詞的奧妙,最終在反思學習中獲得升華。例如,在講解韓愈《晚春》一詩時,教師可以在課堂學習結束后組織學生進行一次春游實踐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回想韓愈筆下的文字,并根據自己的所見所聞勾勒一幅古詩畫面。這種實踐性的古詩詞學習方式不僅能夠加深學生對古詩詞文本內容的理解,更能讓學生親近大自然,感悟自然之美。又如,在講解李白《送友人》一詩時,可以組織開展“送別”活動,引導學生根據李白筆下的文字重現離別情境。由于學生在真實生活中都會有離別的經歷,因此,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經驗來揣摩李白送友人的情感變化,并在活動中獲得更深的感悟。

總之,在古詩詞教學中,教師要善于借助情境理念開展教學,降低學生理解古詩詞的難度,提高學生對古詩詞內容的學習興趣。這要求語文教師積極學習先進經驗,形成完善的情境教學能力,能夠依托古詩詞內容精準營造恰當的教學情境,根據學生的心理認知豐富情境內容。只有這樣才可以使學生在探索、重現、體驗古詩詞情境中理解內容要點,體會作者情感心理,提高古詩詞的鑒賞能力。

[作者通聯:江蘇揚州市江都區第三中學]

猜你喜歡
實踐路徑情境教學古詩詞
踏青古詩詞
我和古詩詞
趣讀古詩詞
以“大扶貧”理念開辟精準扶貧新路徑
高職酒店管理專業情境教學模式探究
淺析情境教學法在中職會計課堂中的應用價值
淺談語文課堂閱讀教學
古詩詞中的新年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