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學生文化素質與中國優秀傳統文化

2023-07-10 20:08霍藝璇
中國民族博覽 2023年7期
關鍵詞:文化素質優秀傳統文化教育資源

【摘 要】優秀傳統文化是一種特殊的教育資源,它對我國的教育改革和創新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很多老師都從傳統的教育方式中轉變出來,通過利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來強化對學生的思想和行為的引導,使他們逐漸端正自己的言行,從而達到德智體美勞的全面成長及發展。在推動高校文化素質教育的改革進程中,高校積極汲取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營養,不斷充實和完善素質教育的內容和形式,以取得學生的關注,確保學生能全程參與,積極地接受先進思想和文化的熏陶和教育。

【關鍵詞】文化素質;優秀傳統文化;教育資源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4198(2023)07—133—03

引言

教師要做好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教育與傳承,從歷史的角度來看問題,重視學生的個體差異,制訂符合其特點的教育與教學戰略,保證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大學生的文化素質教育中得到全面的體現,為他們的成長成才做好鋪墊,充分發揮大學生素質教育應有的作用和價值。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是一種珍貴的精神財富,它深刻地影響著我們的人們的思維和行為。因此,在當代大學生的文化素養教育中,正確學習和傳承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是十分重要的。

一、文化素質內涵以及對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概述

文化素質強調文化知識和精神的結合,可以理解為文化知識和精神的結合。各種媒介是文化知識的傳遞媒介,人們可以通過聽課、課堂和一些媒介獲得文化知識。一個擁有較高的文化素質的人,通常都具備一定的文化知識,這是形成文化素質的先決條件,也是培養學生良好的文化自覺的關鍵。從文化精神的觀點看,就是文化知識經過轉化而形成的一種內在的精神產品,它存在于人們的心中,并能通過它來表達。它的核心內容是一種對自由的向往、對現實的批判的精神,它具有包容、開放和改革創新的特征,追求的是人格是獨立、對社會的責任以及精神的自由。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是中國民族精神風貌、個性特征的集中體現,是一個民族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二、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在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中的應用

文化素質教育的目的在于培養大學生的審美情趣、文化品位、文化素養,從而促進他們在歷史、哲學、藝術等方面的全面發展。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是一種具有深厚底蘊的民族文化,可以將優秀的文化成果、價值觀、道德標準、生活態度、審美情趣、思維方式等,融入到大學生的內在品質和氣質之中,從而提升大學生的文化素質。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對大學生的文化素養有如下影響。

(一)為高校學生文化素質的提高打下基礎

(1)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具有深厚的內涵。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是我們國家文化知識的重要載體,其教育作用主要表現在文化的交流上。我國有很多優秀傳統文化,其中有民間文藝、民間音樂、戲曲曲藝等。其中包括人物、服飾、道具、典故、技巧等方面的豐富和繁復的文化知識。(2)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道德規范。當代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往往與傳統的倫理思想聯系在一起,孔子以“仁”為核心,倡導“孝”為根本道德觀,在戲劇中亦有許多體現,既有實踐和繼承的價值。通過對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鑒賞、學習,可以在感懷、暢想理想、真摯友誼的贊頌中盡情陶冶情操,建立良好的道德觀念。

(二)提高大學生文化素養內在是精神動力

(1)我國優秀傳統文化中蘊涵著豐富的人文精神。我國優秀傳統文化,是由我國以其獨一無二的自然條件與人文歷史所孕育而成,包含了十分豐富的中華民族精神。正是由我國優秀傳統文化,從而形成了我們今天這樣的中華民族文明基因,這也是一個精神家園之所在。由我國優秀傳統文化,展現了初中國各個地區以及世界不同族群的文明形式、價值觀等在不同層次的相互互動和影響,久而久之,不僅讓各個地區之間的相互認同和了解,而且還能增進各族之間的團結、互助、和諧相處,共同創造出豐富的民族文化。(2)中國優秀傳統文化蘊涵的國家精神。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特征之一就是與特定的民族生活生產方式有著密切的關系。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既能體現出民族對自身文化特征的認同感和自豪,又能體現出被世界所接受的水平,是連接各民族文化的重要紐帶。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反映了中國人特有的創造性和民族精神。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是中國民族文化的結晶,是一種和民族風俗息息相關的精神和生活方式。中國一代一代地傳承著中國優秀傳統文化,使我們的社會行為與人生態度得以延續,并由此奠定了我們的精神理想信念。(3)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所包含的創新精神。中國優秀傳統文化不僅為人類社會提供了永無止境的力量,同時也是人類不斷創新的根本和源泉。

(三)豐富了高校文化素質教育的方法

當前,我國大部分的教學方法都是以課堂講授和課本學習為主。這些傳統的教學方式太過單一,缺乏互動,而且大部分學生都處于一個相對封閉的環境中,因此,學生們的學習效率非常低。當然,這樣的教育方法也導致了學校、家長、學生對文化知識的過度重視,而忽視了文化精神的培育。因此,需要采用一種新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環境下,主動地、積極地學習文化知識,再通過實踐,把知識變成自己的內在精神?!吧罨?、“民間化”是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一大特點。將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引進大學校園,能夠讓大學生更好地理解、學習和繼承中國優秀文化,從而有效地提升大學生的文化素養。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并非形而下的、具體的文物,而其實質上是一種概念和認知,是形而上的知識。

(四)提高大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在信息時代,創新人才是最受重視的,因此,在實施素質教育時,要自覺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確保學生在競爭中得到更好的發展。大學生的創造力的培養是不可忽視的,在全面深化大學教育體制改革的進程中,要重視問題的探究意識,不斷拓展學生的知識面,鞏固他們的基礎,使他們在創造性思維的指導下,動手操作,自主探索。有些學生的自主性還很有限,他們的學習積極性還有待提高,老師要對他們進行正確的引導,為他們提供科學、有效的學習方法,為他們的創造力培養打下基礎,保證他們能夠進行銳意創新和大膽探索。這對于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突出其主體性、提高其整體社會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大多數學生都能根據老師的要求,主動、自覺地表達自己的觀點,從而真正實現自己的理想。

(五)提高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

在進行社會實踐時,學生可以得到更多的信息,接觸到各種各樣的知識和技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也強調與外部世界的關系,并要求學生積極學習。在平時的教學中,要有針對性地引導學生對別人的尊敬,使他們保持謙遜的態度和行為規范。在謙讓和團隊精神的引導下,正確認識個體和別人的差異,并逐漸發揮自己的長處,用優秀的人際交往技能來進行社交活動,形成一個良性的循環。另外,老師還要利用現代的多媒體技術,培養學生的實際運用能力,通過學習和實踐來解決問題,提高他們的交際能力。這對于推動我國高校全面深化素質教育的改革與創新,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繼承與發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三、優秀傳統文化有效的作用機制

(一)思想品德教育與文化素質教育

高校是我國發展與建設中的重要人才儲備基地,高校思想道德教學工作是高校德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在弘揚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同時,也增強了大學生的思想品德。中國優秀傳統文化不僅能強化大學生的理想信念,更能使中華文明具有包容性,使優秀的外來文化與自身的文化融合。從中國的歷史、文化的發展過程來看,要培養大學生的開放性、認清是非的能力,有助于大學生樹立對國家和民族未來的自信。

(二)集體主義在文化素質教育中的培育

中國優秀傳統文化能夠有效地增強大學生的集體精神。就個體而言,國家、民族都是“公”的范疇。中華文化以“天下為公”為中心。大學生集體主義是市場經濟發展的產物,通過宣傳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集體主義,可以有效地促進大學生的集體主義,增強大學生的團結意識,提高大學生參與社會和公益的積極性。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有助于大學生培養愛國主義意識,樹立正確的國家信念。

(三)人際關系在文化素質教育中的運用

大學和中學的學生不一樣,他們的生源范圍很大,而且他們的種族也很多,他們的文化背景也不一樣,他們的信念也不一樣,這就導致了大學里的關系錯綜復雜。因此在日常的生活和學習中,經常會造成人際關系上的沖突。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將不同的民族融合在一起,融入到“人”的理念之中,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將“寬和仁義”視為基本原則,而“仁”“義”“禮”“智”“信”這些觀點為大學生的人際關系問題提供了很好的解決途徑。

(四)文化素質教育中的創新思維教育

創造性教育就是對于創造思維的培養。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辨證思維模式,在實踐中體現出其獨特的特色,是一種有效的創新方法。大學教育應當鼓勵學生積極思考,敢于探索,敢于率先,根據自己的觀點,對社會和特定問題發表自己的觀點。在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濃郁的大學校園里,所有的大學生都是敞開胸懷,不斷探索真理。當前,在高校的教學改革中,加強對大學生的文化素養的培養,已成為各大院校今后的工作重點。中國的優秀傳統文化在經歷了數千年的風風雨雨之后,對于民族和國家來說,有著極其重要的思想和精神價值。中國優秀傳統文化中蘊藏著一種自強不息的精神,這種精神對于大學生融入社會的過程中,對于大學生的積極進取精神的培育是非常有益的。

四、將優秀傳統文化與文化素質教育相結合的策略思考

改進課程的設置,讓大學生更好的受到優秀傳統文化的熏陶。首先,要切實強化現代大學生的文化素養,也就是加大對古代文化經典的研究。在以往的大學里,人文學科的比重很低,有的大學只有一定的政治課程,而其他的人文文化學科卻很少。同時,思想政治理論課還存在著許多不足之處,使其無法吸引到學生的注意和關注。要改變現行的課程體系,加大人文文化學科的比例。如果可以增加對古代文化的研究,那就更好了。使學生從優秀傳統文化中獲得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有利于改善和提升大學生的綜合素質。

學習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可以進一步提高大學生的文化素養。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采取多種形式,以加深對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理解。在教學過程中,要把學習理論與課外活動有機地結合起來,使學生更好地了解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同時,學校還可以制定相關的校紀校規,使學生獲得良好的學習效果。首先,在中國優秀傳統文化中,學校要建立起一套適宜的引導制度系統。該系統是以學校為主導,整合最好的資源,并與各個相關部門共同努力,制定了相應的課程計劃和教育方案,以確保學校教學的順利進行和教學質量的提高。其次,要完善教師培養體系,以提升教師隊伍的綜合素質。高??刹扇∵x派優秀教師出國深造、開展學術交流、訪問的方法來提高學生傳統的文化素質,并改進教師培養方式。第三,高校要更廣泛地保障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的弘揚工作。在課程建設、圖書購買、校園文化活動等領域,應增加資金支持,以保障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工作的不斷全面開展。

中國優秀傳統文化與當代大學生的文化素質息息相關。中國優秀傳統文化能夠為大學生提供一個良好的文化環境和教育環境,為他們的文化素養積累打下堅實的基礎。大學生在參與和學習中國優秀傳統文化過程中,不僅可以提高他們的人文素質,還可以提高他們的愛國精神和對歷史文化的熱愛。另一方面,對繼承與發展中國優秀的文化素養具有重要意義。

五、結語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可以為高校學生的文化素質教育改革和創新提供一定的支持。教師要通過這種文化形式,主動地調整教育節奏和方向,積極地打破對學生進行素質教育的壁壘,突出學生的文化素質教育的本質和重要要求,滿足學生的成長發展需要,實現多方面教學資源的整合利用,保障學生能夠主動參與其中。通過多種方式、多種形式的教學,促進大學生對學習祖國悠久歷史文化的熱情。這將極大地促進我國大學生的文化素質教育,促進大學生的文化素質的養成,從而推動我國高校的人才培養。

參考文獻:

[1]李偉東.中國優秀傳統文化與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J].高等農業教育,2004(7).

[2]王麗.中國優秀傳統文化與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J].佳木斯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06(3).

[3]余國政,彭中心.中國傳統文化在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中的地位與作用[J].黃石理工學院學報,2005(2).

[4]蔣九愚,閔慧,王才章.略論中國傳統文化與大學生人文素質教育[J].文教資料,2008(32).

[5]楊天宇.中國傳統文化元典與大學生人文素養培育(筆談)——《禮記》導讀與文化素質教育[J].華北水利水電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3).

[6]張夢麗.弘揚中國優秀傳統文化——論大學生素質教育的重要途徑[J].山東青年,2017(10).

[7]謝中清,熊兵,等.探索中國傳統文化與大學生文化素質培養的契合點[A].應對全球化和提高質量的挑戰國際學術會議[C].2011.

[8]趙衛新.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與優秀傳統文化[J].惠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1(3).

作者簡介:霍藝璇(1993—),女,漢族,山西大同人,碩士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為學生工作相關。

猜你喜歡
文化素質優秀傳統文化教育資源
藝術類高職院校實行“文化素質+職業技能”的招考形式改革探索與研究
整合校外教育資源 做好青少年道德教育
廣播音樂編輯的綜合文化素質探討
談談新形勢背景下小學生文化素質的培養
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當代價值探析
面向數字化教育資源的Flash到HTML5轉換研究
自主學習視角下的開放教育資源文獻綜述(上)
“五老”是金錢買不到的優質教育資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