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學生為中心的“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學”混合式教學改革與實踐

2023-07-11 18:37李秀勤
科技風 2023年17期
關鍵詞:工作過程系統化以學生為中心

摘?要:依據工作過程系統化理論為基礎和BOPPPS教學模式為框架,從課程定位、課程設計與實施及課程考核等方面進行改革,結合網絡課程資源建設和線上案例教學分析軟件等信息技術的運用,達成以學生為中心的“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學”混合式教學改革的目的和應用型人才培養的目標要求。

關鍵詞:以學生為中心;混合式教學改革;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學;工作過程系統化;BOPPPS教學模式

黨的十九大開啟了加快教育現代化、建設教育強國的新征程,教育信息化也進入了新的發展階段。就法學在線教育而言,有依托平臺構建的高校精品在線教育資源,比如中國大學MOOC、學堂在線、網易云課堂等,但有統計結果顯示,MOOC平臺學員交流已呈現回復率與主題重復度較高、教師參與度較低、交流水平參差不齊、存在無用行為等結果。因此,互聯網+背景下,以學生為中心的混合式教育應運而生。但是“混合教育并不意味著簡單地在面對面教學中添加在線教育平臺、資源和材料,又或者用在線課程取而代之,而是將面對面教學和遠程學習作為一個統一體來整合不同的舉措、平臺、資源、策略和活動,以期提升每個學生的學習體驗?!保?]“混合式教學就是要把傳統學習方式的優勢和在線教育的優勢結合起來?!保?]也就是說“既要發揮教師引導、啟發、監控教學過程的主導作用,又要充分體現學生作為學習過程主體的主動性、積極性與創造性”。[3]目前,學界關于“以學生為中心”混合式課程設計研究成果頗豐,多是基于具體課程特點而展開研究?;旌系姆绞接卸喾N形式,有的是基于翻轉課堂進行混合,有的是基于MOOC資源進行混合,有的是基于線上直播進行混合等。學界成功的教學改革實踐成果為“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學”的課程改革提供了一定的參考作用。

“開展‘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就是尊重學生,用教的行為在學習機理的各個功能節點或節點間的協同上發力”[4]。本課程近十年先后經歷了數次人才培養方案的修訂工作,完成了從經驗教學向系統化、科學化、職業化教學轉變;從知識性傳播向能力培養轉變;從能力培養到注重學習產出轉變的三個階段。在互聯網+教育背景下,2020年隨著網絡課程資源的建設及應用,基于平頂山學院法學專業人才培養的目標要求,本課程通過以工作過程系統化理論為基礎和BOPPPS教學模式為框架,以案例分析為切入點的混合式教學模式開展教育教學改革,突出“以學生為中心”的課程設計理念,從課程定位、課程設計和實施及課程考核等角度進行突破,以達成培養服務地方的應用型法學專業人才的目標要求。

一、課程定位

為培養律師為主的應用型法律專業人才,平頂山學院法學專業構建了“以學生為中心、以職業能力為產出”的人才培養體系。根據法學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要求,在一級矩陣《法學專業課程體系矩陣》中,對畢業生的畢業能力要求設置了11項。按照與畢業要求的相關度,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學與畢業要求52、53有強相關,與92和113有中等相關的關系。據此,本課程設置了5個課程目標,分別為分析行政法律關系的能力、制作行政訴訟法律文書的能力、代理行政案件的能力、能夠在行政法律實務中合理解決行政糾紛的能力以及具備“公正”“法治”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如表1。

為實現課程目標,在以學生為中心,以職業能力畢業要求為導向的OBE理念之下,以畢業要求為準繩,面向律所、企業等機構,立足專業人才培養定位,通過工作過程課程體系形成支撐,通過工作領域教學內容實現支撐、通過職業標準考核評價證明支撐,形成工作任務課程化、教學任務工作化、工作過程系統化。

二、課程設計及實施

“混合式教學包括教學空間的混合、教學時間的混合、教學方式的混合和教學評價的混合。降低學生學習的認知負荷,解放學生的學習自由,促成學生高階學習的發生是混合式教學的價值訴求”[5]。為了實現教學目標,在一級課程體系矩陣下,細化課程單元二級矩陣,由易到難設置三項工作場景,即提供法律咨詢、制作行政法律文書和代理行政案件,產出目標表現為制作法律咨詢意見書、行政法律文書和模擬法庭視頻記錄。如表2。

在課程體系下,本課程共涉及79個課程知識點,內容比較龐雜,需要對其進行解構,區分為知識點和技能點。再以案件為載體,對知識點進行重新結合,形成知識面、知識群。通過知識位置的改變,提升知識的利用質量。在提供法律咨詢情景下,運用到7個知識點,1個技能點;制作行政法律文書情景下,運用到18個知識點,4個技能點;代理行政案件情景下,運用到20個知識點,3個技能點。如表3。

根據工作過程系統化理論,在上述三種情境下,遵循相同的工作過程,即選取案件、分析案件、提出計劃方案、具體落實方案、檢查和評價六個步驟,踐行公正、法治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實踐課程體系中,分析案件運用的知識點是有限的,還有34個剩余的知識點再回到學科課程體系中,提升認知,完成實踐認知的閉環。以提供法律咨詢為例,通過到行業合作單位尋找案件,分小組分析案件,制訂工作計劃,分組提出法律咨詢意見書,再對案件進行復盤檢查,以判斷是否維護了當事人正當的合法利益,最后進行總結評價。

在實踐教學中,通過與法律援助中心、律師事務所等單位合作,尋找案源,帶領學生進行法律咨詢,手把手領導學生解決案件,使學生在教中學、學中做,指導學生自選題目,制作行政訴訴訟法律文書,引導學生在代理案件中解決行政糾紛,從而實現放開手、育巧手的目的。為了解決案源難的問題,學院開通了線上案例分析教學軟件。通過設置學生實踐案例,對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進行培養,同時,還可以對學生在案件中的不同角色進行選擇,綜合提高學生的行政法律事務處理能力。

為達成培養學生掌握本課程基本理論和具備行政事務處理能力的目標要求,回歸到學科課程體系的知識點,充分利用在網絡教學平臺上構建的課程教學資源,按照BOPPPS教學模式展開教學。教學過程分自學和互動兩部分。具體步驟如下:

(一)自學緊扣學習目標

依據教學大綱和教學計劃,圍繞學生學習目標,構建完備的課件庫、視頻庫、案例庫、法律法規庫、題庫等網絡課程資源,以滿足學生線上自學需求。通過任務驅動,設置闖關模式,激發學生自學潛力。

(二)互動有的放矢

結合課程教學資源,通過BOPPPS教學模式,以案例分析為切入點,對知識點深入挖掘“公正、法治”等課程思政元素,按照“案例導入—強調學習目標—前測—多元化參與—后測—總結”等六個環節完成課堂互動,以達成“以學生為中心,以產出為導向”的OBE理念和立德樹人的目的。遵循學生學習規律,采用分階式案例教學,循序漸進,培養和提升學生行政法律事務處理能力。

三、課程教學評價

通過人才培養方案的三級矩陣,檢驗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程度,在實踐課程體系下,以合格作為檢測標準。以“提供法律咨詢”情景為例,設置了3個與知識點相關的任務點,促使學生在個案中能夠更

靈活地

掌握知識點和技能點,同時注重對學生的過程考核和多元化評價。

而對學科課程體系知識點的考查,則圍繞學生能力考核目標要求,全過程評價學生學習效果,分平時成績(占50%)和末考成績(占50%)。平時成績由章節測試/作業、互動參與和討論等組成,末考成績主要通過綜合分析應用題型進行考核,突出能力考核目標。評價方式包括學生自評、學生互評和老師評價。

綜上,通過改革,對課程體系的知識點進行解構和重構,與實踐教學單位合作并輔之以線上案例教學軟件和網絡課程資源等信息技術手段,依據工作過程系統化理論和BOPPPS教學模式,踐行“以學生為中心”的混合式教學設計理念,為本課程的教育教學改革奠定了一定的基礎,為培養應用型技能人才提供了一定的實踐經驗。

參考文獻:

[1]張思思.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混合式教育需要加強教育系統頂層設計[J].人民教育,2022(12):34.

[2]單毅君.融媒體視域下留學生混合式漢語教學模式研究[D].江蘇大學,2020.

[3]朱業業.小學語文口語交際項目化學習的行動研究——以N市T小學為例[D].揚州大學,2022.

[4]葛艷,盧曉東.“以學生為中心”的實踐教學案例設計與實現[J].實驗技術與管理,2020,37(02):178181.

[5]張錦,杜尚榮.混合式教學的內涵、價值訴求及實施路徑[J].教學與管理,2020(09):1113.

基金項目:本文系平頂山學院2020年“互聯網+教育”專題教學研究與實踐項目《以學生為中心的“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學”混合式課程教學模式設計》(HLW202052)的研究成果

作者簡介:李秀勤(1981—?),女,河南汝南縣人,碩士研究生,講師,研究方向:憲法學與行政法學、知識產權法學。

猜你喜歡
工作過程系統化以學生為中心
基于工作過程系統化的茶藝課程開發與設計
構建“以學生為中心”的高校體育課堂教學
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模式研究與實踐
“以學生為中心”食品衛生與安全課程教學模式的構建
辨析判斷“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標準應是教學質量
應用技術大學背景下課程開發初探
淺談基于工作過程系統化的課程體系重構與課程設計
“以學生為中心”理念下的大學圖書館建設
高職數字影視后期合成課程改革與創新
基于工作過程系統化的中職動漫設計與制作專業課程構建探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