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時代機關檔案管理信息化、規范化與開發利用研究

2023-07-11 15:46鄭玲玲
蘭臺內外 2023年18期
關鍵詞:開發利用規范化信息化

摘 要:當前機關檔案管理進入了數據化時代,在推動檔案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過程中,要著力以信息化推動機關檔案管理的規范化,建立現代檔案管理模式,加強基礎檔案資源的建設力度,建立以信息化為主導的機關檔案治理體系;要以檔案開發利用提升機關檔案資政育人功能,建立服務中心工作和人民群眾的工作導向,把做精做強傳統模式作為開發利用的基石,打造面向數字人文視角的檔案開發利用新體系,更好地發揮機關檔案資政育人作用。

關鍵詞:機關檔案;信息化;規范化;開發利用

檔案是歷史的真實記錄。機關檔案作為政務發展的原始資料,涉及社會發展的各方面,具有很強的政治性、時代性,因此做好機關檔案管理工作至關重要。在新時代,推動機關檔案工作轉型升級,以檔案信息化為抓手,推動機關檔案規范化建設,加強檔案資源開發利用,能更好發揮檔案資政作用。

1 新時代機關檔案管理的新趨勢

1.1 檔案信息化成為機關檔案管理的新模式

一是信息技術為檔案管理帶來革命性變革。在信息化發展的新時代,信息技術徹底改變傳統紙質檔案管理模式。以信息管理系統為例,檔案的收集、整理、歸檔、利用等工作環節,通過掃描儀、多媒體、計算機系統等設備,快速、完整、準確地完成,提高工作效率和質量。二是信息技術大幅度擴大檔案服務半徑。海量的信息存儲空間,加上云存儲、云備份技術的應用,增加了機關檔案管理的存儲體量,更多的檔案數據納入系統,為工作查考提供了更多便利。機關檔案信息化系統,整合了全單位的信息數據,輸入關鍵字或者題名即可共享不同部門的信息數據,檔案服務的領域得以拓展。三是檔案信息化延長了檔案的壽命。紙質檔案存儲條件要求高,多次查閱易損壞原件,縮短檔案使用壽命。檔案信息化系統搭建后,不再接觸紙質檔案,客觀上延長了檔案的使用壽命,也更大地發揮了檔案應用價值。

1.2 檔案規范化建設成為發揮檔案獨特作用的基石

挖掘及利用檔案信息資源是展現機關檔案價值,提升檔案工作影響力的有力抓手,只有建立規范的檔案建設體系,才能為查詢利用檔案打下堅實的基礎。明確的歸檔范圍、分類方案、保管期限、價值鑒定等制度,為檔案收集整理提供政策依據,能夠確保在收集階段檔案的齊全完整。有系統完善的檔案查詢利用體系,為查考和編輯研究提供平臺。因此規范化的檔案管理體系,必須有健全的管理體制、科學的分類方法、精細化的管理要求、完備的保障體系等作為支撐,才能為優化提高館藏檔案資源打下基礎,更好地為國家留存檔案財富,為人民提供檔案服務。

1.3 檔案開發利用是機關檔案管理實現價值的最有效手段

檔案開發利用是指機關檔案從靜態信息變為動態信息,從“死檔案”變為“活資源”,是讓檔案動起來的重要方式?!丁笆奈濉比珖鴻n案事業發展規劃》將加大檔案資源開發力度作為“十四五”時期檔案工作的主要任務之一??偟膩砜?,檔案信息資源開發的目標就是獲取有用的檔案信息,彰顯檔案的實際價值。具體來說,檔案雖然不直接創造生產力,但是它在促進社會進步和生產發展中,為各種技術的進步提供了數據資料支撐。過往的生產技術、改革經驗等,都為將來的革新奠定了堅實基礎。同時,機關檔案也是經濟、政治、文化等人類各方面活動的原始數據,是國家重要的戰略信息資源。因此,著力加強機關檔案信息資源的開發與利用,是機關檔案事業高質量發展的基本要求,是檔案事業適應新形勢新時代的必然之路,也是檔案工作展現資政育人功能的有效途徑。

2 以信息化推動機關檔案管理規范化的實踐策略

2.1 從管理模式上,由傳統管理模式向現代化模式轉變

檔案規范化管理可分為流程規范化和制度化,主要包括收集、整理、利用,以健全的全過程管理制度、細化的管理實施辦法、明確要求和責任分工,確保檔案資源的完整與安全。從目前來看,機關檔案管理存在檔案資料沒有得到妥善保管以及整理的問題,老的放不下、新的檔案進不來,還有的檔案編目不詳細,很難實現精準查檔,難以被查閱者搜索到。信息化時代,實現檔案規范化管理的流程再造,需要樹立現代的規范化管理模式。一是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根據國家和行業規范標準要求,讓存儲條件日益規范化。以庫房為例,需要單獨設立檔案室,滿足庫房面積建設要求,并進行科學預判,滿足單位增量檔案存儲要求,落實“九防”要求。庫房要有防火設施,并定期進行防蟲處理,溫濕度控制要到位等。二是健全管理制度體系建設。根據不同的檔案性質的管理要求,依據整理標準,科學制定工作方案,明確管理的目標、要求和方法,強化結果運用,修改不符合要求的內容,消除管理上的盲區。建立檔案人員管理考核制度,明確分工,加強監督檢查,特別是在收集整理環節,檢查檔案的完整性和規范化,強化考核問責,抓好源頭治理。三是加強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信息化技術的引入,重塑了檔案規范化管理的流程。要加大信息化設施資金投入力度,條件允許的單位,可以設置單獨的信息化庫房和服務器,用于軟件和硬件配置。四是推進流程再造。隨著信息化建設的推進,檔案規范化管理的思路和流程已完全不同,要從文件制發環節強化信息化思維,制定信息化建設的標準,形成一整套標準,推動增量檔案數字化建設。

2.2 從資源建設上來看,加強基礎檔案資源的建設力度

檔案資源體系建設是實現檔案信息化高質量發展的基礎。一是精準落實檔案管理的“三合一”制度。主要是加強各門類檔案管理,規范機關檔案門類劃分、統一檔案分類方法、理順檔案整理要求。機關檔案涉及文書、會計、科技、人事檔案等,存儲形式有紙質、電子、實物等,要將機關檔案保管期限表的編制內容從文書檔案擴展到各個門類,真正做到全面、系統反映機關主要職能活動和基本歷史面貌,真正實現檔案收集、整理、鑒定等環節一個標準立到底[1]。二是做好重大活動檔案的收集整理。重大活動檔案是機關檔案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發揮資政作用上體現出特殊的價值。以《重大活動和突發事件檔案管理辦法》為根本,明確收集的范圍、分類方法、日常管理和開發利用,通過建立專題數據庫提升重大活動檔案管理的科學化水平。三是堅持優化機關檔案結構。把結構調整放在突出位置,堅持質量和結構兩手抓兩手硬,加強涉及經濟發展、社會民生的檔案資料的收集,定期開展整理和數據庫建設。四是加強電子文件歸檔管理。加強電子文件的收集和銜接,強化檔案管理系統與電子公文系統(OA)和各專業專項系統的信息對接,實現檔案管理的無縫對接,避免重復收集、遺失、損壞等。推動建設目錄中心數據庫,建立全文數據庫,打通查詢利用最后一公里。

2.3 從標準化上來看,建立信息化數據化為主導的機關檔案治理體系

隨著信息化的推進,檔案治理的數字化轉型勢在必行。要把信息化的技術、思維貫穿機關檔案管理的全過程,重新塑造檔案管理新模式。這是數字政府建設的必然要求,也是機關檔案服務社會、服務經濟發展的必然選擇。一是加強檔案開放審核機制。健全開放審核體制機制,明確開放審核屬性,明晰鑒定標準,構建鑒定網絡和小組,將開放審核與檔案解密、信息公開有機結合起來,逐步實現檔案開放審核工作的有序、穩步、高效開展。二是加快信息化系統升級保護。重點是加強檔案安全保護,優化信息安全工作體制機制,通過防火墻、防水墻、身份識別等技術,提升數字檔案信息資源系統的獨立性,加強對檔案數據容災異地備份的安全措施。積極引入新技術(VR、AR等),提高檔案應用場景,讓檔案從紙張和圖片中走出來,以鮮活的感染力提升檔案的精彩度。三是提升數字監管能力。提升對檔案資源的智慧化管理,著力在自主編研、數據分析、資料合成等方面優化系統配置,提高智能化水平,為機關決策提供堅實的數據支撐,提升檔案數字治理效能。

3 以檔案開發利用提升機關檔案資政育人功能的路徑選擇

3.1 服務中心工作和人民群眾是機關檔案開發利用的主攻方向

從技術上來講,檔案的價值需要通過實際應用得以彰顯。信息化時代,檔案已經滲透在機關事務的各個方面,檔案資源的信息價值、資政價值、文化價值正隨著利用形態的改變而越來越凸顯,檔案利用的需求也隨之持續增加。隨著檔案數據化的發展,實體利用向數據查詢轉變,極大提升了檔案資政的便捷性,實現檔案利用從分散到集中的轉變,突破時間和地域限制,機關檔案對黨委、政府中心工作的支撐作用更加精準和高效。從檔案的屬性上來講,檔案工作就是幫助人們把需要建立的檔案建立起來,把需要保留的檔案收集保管起來,并提供良好的服務。機關檔案工作如果不服務于大局,檔案事業就會逐漸邊緣化。目前,黨和國家發展需要機關檔案服務的領域很多,特別是為一系列惠民利民政策提供資政服務,能夠大大提升檔案工作的影響力。同時,在社會的眾多領域,更需要機關檔案給予配合和支持,服務于國家重大主題學習教育。因此,機關檔案管理工作應該堅持服務為先的理念,瞄準黨委、政府中心工作和人民群眾需求,采取傳統開發和新媒體開發相結合的路徑,彰顯檔案價值。

3.2 把做精做強傳統模式作為開發利用的基石

開發利用就是要把沉積的資源喚醒,從“死檔案”變成“活資源”。傳統的檔案開發模式主要有編研出版、展覽展示、專題節目、專欄等。編研出版是圍繞中心工作的主題,主動把具有研究價值和實用價值的機關檔案信息進行集中、研究、編輯、加工,使之成為更適合用戶利用的形式,并將成果公開出版[2]。福建省檔案館編寫的《檔案有什么用》、漳州市檔案局編寫的《我們這些年——漳州市檔案局創建成果掠影》,滄州市人社局編寫的《新形勢人力資源發展現狀和趨勢》等,都為政府決策提供了有益參考。檔案展覽是根據一定的專題,以展出檔案原件或者復制品的形式,充分利用檔案的真實性、原始性,給參觀者以深刻的印象和教育啟迪,是檔案價值的集中宣傳和展示。福建省檔案館舉辦的“百年跨國兩地書——福建僑批檔案展”、青島市海關舉辦的“青島百年海關變遷”等,展現了檔案的育人功能。檔案類電視節目是指將檔案信息資源作為主要題材內容,或者明顯運用檔案領域核心概念、理論和方法等檔案元素作為敘事方式的電視節目。這類節目強調檔案元素在電視節目中的支撐地位,借助電視媒體開發檔案內容,由講解員充當敘述者的角色,為觀眾呈現視聽結合的檔案故事[3]。中央檔案館拍攝的《紅色檔案》、漳州市檔案館主辦拍攝的《檔案中的故事》等,使檔案走進百姓生活,打破檔案“鎖在深閨人未識”的狀態,擴大檔案資源的受益面。這些傳統的檔案開發利用手段,為機關檔案服務中心、服務人民群眾提供廣闊的空間和載體,無論技術如何進步,傳統的開發利用形式仍然是檔案發揮作用的重要平臺。

3.3 打造面向數字人文視角的檔案開發利用新體系是發展趨勢

數字人文是數字技術與人文學科交流碰撞而成的新興領域,現已滲透到許多學科并對其產生重大影響[4]。檔案開發利用的前沿課題,是如何讓檔案從“活起來”到“火起來”。數字人文背景下的檔案資源開發,必須以用戶需求為導向,以場景體驗、趣味互動等形式吸引公眾參與,最終實現檔案的多元價值。因此,機關檔案管理的開發必須面向受眾,開發多層次的產品,滿足受眾知識水平和需求的差異。一是多角度價值呈現。利用不同場景的切換,形成古今對比,從時間、空間上體現出差異性,讓受眾透過檔案鑒古知今。二是多場景再現。在檔案展覽大廳、故事發生地等設置虛擬技術體驗點,在虛擬的再現環境中體驗檔案中蘊含的故事和道理,也可以通過增強現實技術(AR)實現現實和原場景的重疊,在對比中使受眾感受到社會變遷的歷程。二是檔案文化生產。自由開放是數字人文文化生產的重要理念,為機關檔案文化產品開發提供了廣闊空間。通過設置體驗館,引導受眾親自體驗,相互碰撞,啟發思維再創作。通過受眾講述體驗,或者創造藝術作品、手工作品,不僅可以使機關檔案資源得到拓展,也可以使檔案的文化價值得到更好傳承。

結語

新時代,機關檔案既迎來千載難逢的發展機遇,也經歷著轉型升級帶來的困難與挑戰。要圍繞“四個體系”建設,著力踐行“三個走向”的要求,順應數據時代的發展潮流,積極建設數字人文背景下的檔案治理新體系,使機關檔案工作更好服務中心大局、服務人民群眾,彰顯檔案文化價值。

參考文獻

[1]丁德勝.奮進“十四五”:機關檔案工作的十大重點任務[J].中國檔案,2021(08):20.

[2]陳碧馳.醫院檔案信息資源開發利用實踐思考——以中國科學院大學寧波華美醫院為例[N].檔案管理理論與實踐——浙江省基層檔案工作者論文集,2021(08):31.

[3]張潤蘭.檔案資源的敘事性開發研究[J].檔案天地,2021(11):10.

[4]加小雙,姚靜.數字人文賦能檔案資源體系建設:機制與路徑[J].山西檔案,2022(02):28.

作者簡介:鄭玲玲,中共漳州市委黨校技師,研究方向:機關文書檔案管理。

猜你喜歡
開發利用規范化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幼兒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價格認定的規范化之路
審計供給側改革背景下的審計成果利用探析
天臺縣忍冬科野生觀賞植物資源及開發利用
云南食用花卉開發利用淺析
檔案的開發利用在供電公司全面管理中的作用
狂犬?、蠹壉┞兑幏痘A防處置實踐
高血壓病中醫規范化管理模式思考
滿足全科化和規范化的新要求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