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中國鋼琴作品演奏風格及教學策略

2023-07-12 21:49時雨
中國民族博覽 2023年8期
關鍵詞:中國鋼琴作品演奏技巧

【摘 要】鋼琴雖然源于西方文化,但是自從進入我國之后,不斷與傳統音樂文化相融合,逐漸形成中國鋼琴音樂作品獨特的風格。中國鋼琴音樂作品在發展的過程當中,既吸收了西方樂器的演奏技法,還融合了大量的民族音樂元素以及現代音樂元素,演奏風格逐漸變得多樣化。對鋼琴教師而言,如何引導學生認真體會中國鋼琴音樂作品的豐富內涵,掌握演奏中國鋼琴音樂作品的技巧,并在演奏實踐當中加以運用,已經成為一個需要深入探討分析的問題。有鑒于此,本文首先分析中國鋼琴作品的風格,以及在鋼琴教學當中的重要價值,然后探討中國鋼琴作品獨特的演奏風格,最后結合中國鋼琴作品的特殊性,提出相應的教學策略,希望為眾多鋼琴教師增強自身教學能力,優化教學質量提供有益借鑒。

【關鍵詞】中國鋼琴作品;演奏技巧;演奏應用

【中圖分類號】J62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4198(2023)08—145—03

相比于西方鋼琴音樂作品,中國鋼琴音樂作品具有濃厚的民族化色彩,無論是調式結構、情感內涵,還是音樂旋律,都更貼合中國人的審美。單就演奏技巧而言,中國鋼琴作品既融合了西方鋼琴作品力度處理、輪指、琵音等技巧,又結合傳統民族音樂進行了大量的創新,具體包括音色模擬、裝飾音處理、腔調聲韻等。在引導學生彈奏中國鋼琴作品時,教師不僅需要幫助學生理解音樂的內涵,還需要引導學生掌握相應的技巧,進而通過演奏更好地展現中國鋼琴音樂作品的獨特風格。

一、中國鋼琴音樂作品風格及教學的重要性

中國傳統音樂擁有極為悠久的歷史,在長期演變的同時融合了西方音樂元素,不僅通過重音與節奏的碰撞產生了新的火花,在自由重復、散板運用等方面,更是得到了極大的突破,上述中國鋼琴音樂所獨有的表現形式,都與西方鋼琴音樂存在著顯著的差異,不僅演奏效果獨具特色,在鋼琴教學當中還可以帶給學生全新的體驗,以及獨特的表現形式,在提高學生音樂素養、增強學生審美能力等方面有著極大的作用。尤其是隨著中國鋼琴音樂的快速發展,鋼琴教育事業取得了極大的進步,國內鋼琴音樂愛好者數量迅速激增,同時還得到了大量國際鋼琴從業者的關注。但是從我國鋼琴教學的實踐情況來看,許多鋼琴教育者、學習者對中國鋼琴音樂作品缺乏足夠深入的認知,他們只是單方面注重技巧的練習和創新,而忽略了鋼琴藝術本身的內涵。對部分學習者而言,這種單調的演奏方式不僅難以調動他們的積極性,還忽略了鋼琴藝術與演奏技巧之間的密切關聯。中國鋼琴音樂作品的演奏和其他類型的傳統藝術有著相似之處,同樣極為注重意境的構建和情感的表達。因此,在引導學習者演奏中國鋼琴音樂作品時,一定要將“寫意”作為核心,要通過理解鋼琴作品的內涵來把握其神韻,將看似簡單的鋼琴演奏轉變為全新的藝術力量,使其呈現出獨特的古典韻味。在避免單方面注重技巧的同時,將對傳統民族音樂文化的理解融入其中,唯有如此,才能為中國鋼琴音樂源源不斷地注入發展的動力。

二、中國鋼琴作品的演奏風格分析

(一)傳統演奏風格

鋼琴雖然是西洋樂器,但是中國鋼琴作品卻是時刻體現了中國傳統音樂文化的精髓。中國傳統音樂文化是歷史文化、民族文化、地域文化等的集大成者,是用西洋樂器來表現中國傳統音樂文化。中國鋼琴作品也蘊含了大量的中國傳統音樂文化內涵,在鋼琴音樂本土化的過程中,中國鋼琴作品充分參考了傳統音樂文化以及結合鋼琴的特點通過創作或者改編的方式,實現了鋼琴音樂的本土化。如鋼琴曲《梅花三弄》,該曲目在創作的過程中沿用了古琴曲中散、慢、快、散結構,講究的是不偏不倚以和為貴的意境,用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理念來展現梅花的高潔品質。其中和聲部分運用了非常有代表性的和音,一拍一個和弦講究的是節奏舒緩,如友人相敘娓娓道來。

中國傳統音樂是充分體現大眾審美,是廣大勞動人民的音樂,所以在鋼琴音樂本土化的過程中不能曲高和寡,要通俗易懂;要洋為中用古為今用,用傳統音樂元素、現代技法、民族文化、新時代特色相互結合。如《夕陽簫鼓》這一作品中,具有濃烈的傳統音樂味道,給人質樸婉約的感覺,同時還對傳統樂器琵琶、古箏等進行了模擬演奏,整個曲目節奏非常流暢,廣大群眾對此曲的接受度非常高?!栋嬴B朝鳳》是經典的傳統音樂曲目,經過改編創作后成為別具一格的中國鋼琴曲,其中充分考慮到鋼琴表現方式的特征做了很多創新,同時又沿用傳統經典的五段式結構層層遞進。

(二)現代演奏風格

中國鋼琴作品的現代演奏風格,主要來源于在鋼琴音樂本土化的過程中不但融入了傳統音樂元素也融入了現代音樂元素。時代在不斷發展,鋼琴音樂也是如此,我國鋼琴音樂必然也要緊跟時代步伐,不僅僅要民族化也要現代化。相比于傳統的鋼琴音樂,現代鋼琴音樂在演奏時更為注重音樂的邏輯性和演奏速度。學習者在演奏中國鋼琴音樂作品時需要結合現代元素,強化音樂表現力,不斷提高技巧水平。雖然現代鋼琴作品當中包含了部分傳統民歌元素,但同時也借鑒了西方鋼琴的演奏技法,所以在演奏時要注意鋼琴音樂的原創性及改編的合理性,要在保留鋼琴音樂本身意韻的同時,積極尋求突破,才能展現出具有鮮明中國特色的演奏風格。為了更好地體現類似鋼琴作品的獨特魅力,就需要認真學習掌握西方鋼琴演奏技法。除此之外,由于中國風格鋼琴作品本身結合了中西方鋼琴不同的演奏技巧,所以對演奏者的能力有著較高的要求,在演奏實踐當中需要認真體會作品的內涵,在展示現代鋼琴演奏風格的同時,突出個性化特色,才能獲得最為理想的演奏效果。

三、中國鋼琴音樂作品的教學與演奏的應用

(一)音色教學與演奏實踐應用

在演奏中國風格鋼琴作品時,音色也即通過演奏鋼琴描寫渲染意境,在表達情感的同時,展現樂曲的意韻。大部分中國鋼琴作品都是以傳統的民族音樂為基礎,改編創作而成,因此,音色模擬成為演奏中國鋼琴作品的一種重要技巧。演奏者通過模擬民族樂器特有的音色,可以充分展現傳統音樂的魅力。比如王建中創作的鋼琴音樂《百鳥朝鳳》,就是以民間嗩吶曲為基礎改編而成,在進行演奏時,不同的力度、觸鍵手法,都會導致音色發生變化,所以演奏時需要巧妙地運用音色模擬技巧。比如在表現樂曲中鳥鳴的部分時,應當以指尖觸鍵,手腕要平穩,手臂與肩部要保持放松,才能演奏出具有跳躍性的旋律,展現自然界欣欣向榮的景象。此外,部分中國鋼琴曲當中還包含特殊的音色效果,更為注重模仿民族樂器獨有的音色。比如著名音樂家王立三所創作的鋼琴作品《蘭花花》,演奏時需要突出西北民樂特有的音色。盡量用手指頂端的部位進行彈奏,才能演奏出單薄透明的音色。而在作品《他山集》當中,王立三先生則主要通過模仿傳統樂器古琴的音色,獲得虛實相應的處理效果。在引導學生練習演奏時,一定要控制好速度,尤其是針對部分年齡較小的學習者,在教學時一定要引導其分清“實音”與“虛音”,認真體會兩者的差別,以及處理的正確方式,才能幫助學習者將不同元素相互融合,通過音色模擬技巧獲得理想的演奏效果,淋漓盡致地展現中國鋼琴作品特有的古風古韻。

(二)裝飾音教學與演奏應用

裝飾音運用在中國鋼琴作品教學當中具有重要的作用,這種技巧能夠充分地展現中國鋼琴的風韻。首先,為了引導學習者更好地演繹鋼琴作品,在開展教學時,教師一定要根據演奏的需求,引導學生認真把握裝飾音的處理技巧,運用裝飾音潤色音樂旋律,更好地表現作品的情感。以鋼琴音樂《百鳥朝鳳》為例,在表現鳥鳴的部分,作品采用了大量的裝飾音,通過迅速簡短的裝飾音來表現小鳥的活潑與靈動,同時運用長顫音表現鳥兒婉轉的鳴音。其次,很多鋼琴教師在日常教學當中,也會采用大量的裝飾音,來增強鋼琴音樂的表現力。以鋼琴作品《兄妹開荒》為例,演奏時需要對主旋律進行裝飾,營造出民族音樂特有的效果。最后,在引導學生演奏中國鋼琴音樂作品時,還可以通過加入前裝飾音延長音符時值的方式,增強鋼琴作品的韻味。比如在教學鋼琴音樂《他山集》時,可以引導學生恰當地運用前裝飾音,表現西北山峰。尤其是當音樂作品當中出現大山的形象時,裝飾音一定要彈得莊重,而在表現清風徐來的景象時,可以加入部分虛音。再比如引導學生演奏鋼琴音樂《蘭花花》時,可以通過弱化前裝飾音獲得滑音的效果,學習者通過運用上述彈奏技巧,能夠借助音樂構建蘭花花清純、美好的形象,從而更好地傳遞歌曲的情感。

(三)觸鍵教學與演奏應用

無論是演奏中國鋼琴作品,還是西方鋼琴作品,所采用的鋼琴在結構上并無明顯差異,所以中西方鋼琴音樂的演奏手法基本類似。但是部分擅長演奏西方鋼琴音樂的學習者在演奏中國鋼琴音樂時卻會覺得十分吃力。以中國鋼琴音樂《高山流水》為例,演奏時學習者不僅需要理解作品的風格及文化內涵,還要了解作品重點呈現的“古琴”音色效果,雖然學習者并不需要一絲不茍地模仿古琴的音色,卻需要最大程度上展現鋼琴的音樂表現力,通過不同的觸鍵技巧來表現古琴音色“清、淡、高、遠”的效果,對于部分已經具備一定演奏能力的學習者而言,在演奏時他們會靈活地運用指面的不同部分觸摸琴鍵,從而獲得空靈的音色效果,給人的感覺如同“撫琴”,進而形成與古琴相類似的泛音效果。以中國鋼琴音樂《東山魁夷畫意》為例,其中的濤聲部分主要是表現人物對于自身信念的堅持,在彈奏時需要控制好力度,找到恰當的音點,而不能一味用力地敲擊琴鍵,否則會破壞音色效果。在教學實踐當中,教師要結合鋼琴作品的特點,引導學生掌握觸鍵的技巧,然后通過實踐練習,體會不同觸鍵方式產生的音色效果,并最終完成整首樂曲的演奏。

(四)踏板教學與演奏應用

在教學和演奏中國鋼琴作品的過程當中,還要注意踏板的運用。踏板是鋼琴演奏當中最為重要的部分,與鋼琴演奏的最終呈現效果之間有著密切關聯。教師在引導學生掌握踏板運用技巧時,需要注意以下幾點:一是要注意結合作品的風格,二是要注意結合聲音的色彩,三是要注意樂曲當中的和聲。所以在教學實踐當中,需要將中國音樂理論當中的五聲化以及西方音樂理論當中的音集化踏板運用技巧進行對比分析,然后再合理地應用,通過“合”“緊”“分”“空”等技巧,更好地詮釋歌曲。比如在引導學生練習演奏空曠的聲音效果時,可以采用按住啞鍵的方法進行處理,再加上踏板進行替換,從而形成回聲的效果。在描繪“湖面”“雨滴”等形象時,則需要合理地運用踏板,同時在中音區的旋律以及和弦處,加入和聲,從而有效地消除噪音。

(五)腔調教學與演奏應用

腔調韻味是民族音樂最為鮮明的特色,甚至可以說,腔調運用貫穿中國鋼琴作品始終。由于腔調韻味的作用,不同的音在音色方面的要求也不同,在鋼琴教學當中,教師可以通過觸鍵、節奏處理等不同技巧,引導學生掌握展現歌曲腔調的方式。以鋼琴音樂《二泉映月》的教學為例,為了展現樂曲特有的腔調,在演奏時應當盡量以指腹的部分下鍵,要彈得輕盈而緩慢,手指起落時可以稍稍粘鍵,使音樂的旋律顯得更為連貫,從而構建出悲苦凄涼的意境,為聽眾提供更為廣闊的想象空間。中國音樂作品的腔調不僅是一種獨特的藝術形式,還具有十分豐富的審美內涵,講求的是傳神和韻致,無論是通過鋼琴演奏模仿音色效果,還是結合相應的場景模擬樂曲的意韻,都能夠引起受眾的共鳴,從而更好地展現中國音樂作品的腔調。在中國鋼琴作品教學當中,幫助學生掌握展現作品腔調的技巧,既可以提高學生演奏中國鋼琴作品的水平,還可以增強學生的審美能力。

四、結語

鋼琴原本屬于外來文化,但是被引入我國后不斷朝著本土化的方向發展,并且獲得了大量受眾的喜愛。中國音樂家在經過長時間的探索之后,找到了將鋼琴音樂與民族音樂相結合的途徑,并且創作出大量風格獨特的鋼琴作品,也即中國風格鋼琴音樂。這一類型的作品既具有西方音樂的部分特征,又具有傳統音樂的意韻,在音樂教學、音樂藝術實踐當中都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在開展鋼琴教學時,教師可以通過音色模擬、踏板運用、裝飾音、觸鍵、腔調等多種技巧的教學,幫助學生掌握演奏中國鋼琴作品的正確方法,借以提高學生的鋼琴演奏水平,強化學生參與鋼琴藝術實踐的能力。

參考文獻:

[1]呂瑞琪.中西鋼琴作品演奏風格的差異與影響因素[J].黃河之聲,2020(3).

[2]龔勍.高校鋼琴演奏教學中視、聽、觸的協同配合研究[J].藝術教育,2020(9)

[3]林葳蕤.高校鋼琴教學中中國鋼琴作品的應用[J].黃河之聲,2018(20).

[4]高威.淺析中國鋼琴演奏技法與藝術風格的確立[J].藝術教育,2016(2).

作者簡介:時雨(1999—),女,漢族,吉林敦化人,碩士研究生,吉林藝術學院藝術教育學院,研究方向為鋼琴教育與教學。

猜你喜歡
中國鋼琴作品演奏技巧
中國鋼琴作品在高校鋼琴教學中的重要性研究
關于古箏演奏技巧發展的若干思考
淺論中國鋼琴作品演奏的音樂意象
海頓弦樂四重奏《騎士》的作品風格和演奏分析
中國鋼琴作品中的民族音樂元素和戲曲音樂元素解析
淺談中國鋼琴作品中踏瓣的運用
淺談低音提琴在演奏中的技巧問題
淺談二胡傳統作品與移植作品演奏技巧的特點及異同
中國鋼琴作品在高校鋼琴教學中的應用
中國鋼琴作品民族風格形成與發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